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村姑胡月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儿子在城里混得不错,让胡月玲在村里很有面子。村里上下几十年没出过几个城里人。胡月玲的儿子还是个什么官儿。股级,管不了几个人,没专车,但待遇好,一个月好几千块。媳妇待遇也好,两口子一个月收入赶得上村里壮劳力一年的收入。
儿子每次回家都有车送到门口。有时是出租车,有时看不出是哪里的车。胡月玲进城看儿子,也都是车接车送。起初,儿子说要叫出租车时,胡月玲死活不同意,来回一百多块钱,能买几十斤鸡蛋,走路去搭班车,来回10块钱不到。第一回儿子叫的车到了村里,胡月玲死活不坐。儿子没辙,打电话给大伯,让大伯赶过去劝了半天,胡月玲这才一万个不情愿地上了车。
胡月玲过惯了乡下素淡的日子,胡月玲总是从内心里抵触年轻人的消费观念。
儿子要给胡月玲买一个足部按摩器,说人老先老脚,脚的经脉活络了,整个人有精神。胡月玲瞪着眼,我有手,脚也好好的,按什么摩。儿子说,那玩意儿也不贵,才两千多块。胡月玲忽地从炕上站起,头差一点顶到灯罩上,才两千多块!你大伯种一年地才挣多少钱?我给你说,你要买了,我不用,放烂了我都不用。儿子没理会胡月玲,没几天就让销售员送货上门了。胡月玲态度很坚决,放就放着,摆设。后来儿媳妇回来,连哄带骗算是把胡月玲的鞋脱了,连袜子带脚,塞进了按摩器――妈,您准备好,我开开关了――咯噔一声,按摩器通了电,按摩轮扭捏、旋转,胡月玲的嘴不由自主地张得老大,哎哟,哎哟几声,似乎浑身的骨头都散了,那享受,神仙也不换。
用上几次,新鲜劲过去,胡月玲的脚乏了、困了,往沙发上一坐,俩脚丫子往按摩器里一塞,闭着眼睛看电视。电视是早就有了,可胡月玲看不懂,花花绿绿,男男女女,哭哭唧唧,不好看。有时转到新闻频道,看图像能明白,哪里发生车祸了,哪里地震了,哪里水淹了……可普通话她听不懂。习惯了乡村,连语言,都只认那一口。习惯了。
儿子还要给胡月玲装太阳能。儿子要干的任何事,胡月玲都一口回绝,条件反射似的。胡月玲问,我天天见太阳,还能什么能!儿子说,太阳能就是把太阳的能量弄到锅台上,卫生间,这样你用的水就是热乎的。胡月玲说,想用热乎水,我自己烧不就得了。儿子笑道,自己烧不是费人费柴火吗?胡月玲问,你这太阳什么能不费钱?儿子小心翼翼地说,没多少钱,好一点的三千多。胡月玲脱口而出,你个败家子,三千多块,还什么太阳能,三千多块,别说烧水,把我自己烧了都够了!你要是敢买,我就……
儿子没管那么多,趁胡月玲回娘家时,带着安装工一鼓作气把太阳能装上去了,闪着银光的不锈钢管通到了厨房、卫生间,水龙头也全套不锈钢,往左拧是凉水,往右拧是热水,村里正春寒料峭,日头照的时间短,中午时,日头能像探照灯似的亮那么一阵子,水管里就有了温乎水,胡月玲洗菜、淘米、洗衣服,就不那么激得慌。胡月玲一个人生活,不愿意进城,儿子这是想着法子孝顺老娘。
胡月玲回来一见,天塌下来一般,居然大哭大闹起来。悲痛欲绝,号啕顿足。与男人去世时一个神情。儿子一下子慌了神,懵了,没想到老娘有这么激烈的反应,想赶紧拆了,别等老娘再哭过去,回不来。
小院子很快挤满了人。院墙上坐满了看热闹的孩子。这婆姨、那叔伯劝来劝去,不管用。最后村主任来了,一瞪眼,号什么号,人家孩子一片孝心,你不知足,还上墙揭瓦咋的――你要是不用,给我,我装上,我洗澡,全村人都来看,电视上都这么演――一院子人鸡飞蛋打一般愉快。
村主任走时,对胡月玲说,你放心,就你那身子骨,洗澡没人看!
胡月玲臊得脸没处搁了。
儿子走后,胡月玲关了院门,拴了狗,反锁了卫生间的门,真洗了个澡。她在儿子家洗过澡,但在乡村,听着哗哗的水声,用热水洗澡,还是觉得跟进入梦境似的。
胡月玲窃笑,今天要不是演这么一出,大家怎么知道儿子、儿媳妇孝顺我!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问题: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小说开篇对儿子在城里的生活、官职、待遇等进行了描写,并和壮劳力一年的收入进行了对比,意在揭示当前社会中城乡之间的差别很大。
B.小说中,儿子每次回家都有车送到门口,胡月玲进城去看儿子,也都是车接车送,这表明儿子虚荣心强,喜欢在村里人面前显示自己的富有。
C.小说非常真实地刻画了胡月玲这样一个小农经济者,在生活方式转换时微妙的心理变化,从而揭示出她的不讲道理、愚昧无知、胡搅蛮缠的性格。
D.胡月玲一开始对儿子给自己买的足部按摩器坚决不用,当她在儿媳的哄骗下使用后,感觉“那享受,神仙也不换”,也颠覆了自己原来的誓言。
2.请简要赏析小说结尾的特点和艺术效果。
3.小说主人公胡月玲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4.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是胡月玲,却用了不少笔墨写儿子。作者为什么这样处理?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1.D(A项中“意在揭示当前社会中城乡之间的差别很大”错,从全文可以看出,作者这样描写的目的在于,引出主要人物,为后面故事情节的发展做铺垫。B项中“这表明儿子虚荣心强,喜欢在村里人面前显示自己的富有”错,从全文内容可知,儿子这样做,是为了孝顺母亲,怕母亲受累。C项中“从而揭示出她的不讲道理、愚昧无知、胡搅蛮缠的性格”错,从原文可知对胡月玲性格的概括属无中生有。)
2.特点:情节发生逆转;具有喜剧色彩。
艺术效果:呼应前文;出人意料,令人回味;丰富了人物形象;深化了主旨。
3.生活节俭,不舍得儿子为自己花钱;脾气倔强,内心抵触年轻人的消费观念;习惯乡村生活,看不懂外面的世界;自作聪明,为让大家知道儿子媳妇孝顺假哭假闹;易于满足,怡然自得于生活的享受。
4.从在小说中的地位来看,儿子是作者有意塑造的一个人物形象,是小说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从形象塑造来看,没有儿子就没有母亲胡月玲,所以文中关于儿子的描写对塑造胡月玲的形象,表现胡月玲的性格起着关键作用;从艺术表现来看,对儿子的描写,使儿子的行为和母亲胡月玲的行为互为比照映衬,产生更好的喜剧效果;从思想内涵上看,对儿子的描写,不仅丰富了小说的内涵,也使小说中农村妇女在现代化的生活到来时由抵触到喜欢,以此使社会的变迁的主题更为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