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后现代文化背景下的大众文化教育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后现代文化背景下的大众文化教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后现代文化背景下的现代教育涉及并接受了一个更为广泛的审美教育框架,包括帮助和鼓励学生探索日常生活中的文化和商业中的视觉表达方式。而大众文化作为后工业社会文化的一个显著代表,似乎成了青少年心目中的主流文化。大众文化教育已不再是一个学校教育可以回避的话题,如何打破传统艺术教育对于它的曲解和误解,使得大众文化这个“黑匣子”可以在教育中扬长避短、有利于学生、社会的发展?本文从后现代的观点认真审视它的合理性一面及引入学校教育实践的必要性和应有的新特点。

[关键词] 后现代 大众文化教育 意义所在 新特点

在这个世纪里,人类社会发生的变化是任何一个世纪都无法比拟的,我们的物质和精神都得到了飞跃式的提高,但是同时我们也面临着许多的危机,如:社会生存恶化、人的信仰模糊、心理压力过大等等,这是任何一个时期都未出现过的矛盾。大众文化便是在这样的社会状况下应运而生。海德格尔曾说:“此在的本质在于它的生存。”在这种生存状态下,大众文化创造了一种缓解人们生存危机的生活状态,它以极大的张力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那么在这个多元文化的后现代社会里,作为教育主体的学校如何适时把大众文化引入学校教育及探讨后现代视野下大众文化教育的应具哪些特点。

一、后现代下的大众文化

在这个后现代社会中,我们发现大众文化已是人们必不可少的一种生活方式,它对后现代社会的经济、文化乃至对人的心理、精神和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都有重要的作用。概括来说大众文化指的是“在现代商品社会应运而生的,以大众传播媒介为载体的、以现代都市大众为对象的文化形态,是一种带有浓厚商业色彩的、运用现代技术手段生产出来的文化。”著名的后现代主义研究者弗雷德里克•詹姆逊(Fredric Jameson,1934-)以大众文化为后现代社会的文化模式,认为大众文化的特点是从现代主义的语言中心转向后现代主义的视角中心文化。英国的社会学家斯特里纳蒂(Dominic Strinati)在《大众文化导论》一书中认为“黄金时代”本身是一种文化的建构,它讲述的是现在而不是过去的故事。因此,后现代语境下对大众文化的理解是各持己见的。

二、后现代文化背景下学校进行大众文化教育的意义所在

在后现代大众文化的时代,学校只有深入到生活中去,才能真正地让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同志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早就为我们指明了大众文化的方向:文艺要为人民大众服务,不能脱离社会生活。来源于生活,或者干脆就是当下百姓生活方式的表达,这就是大众文化。这也说明把大众文化引入到教育时应该把握它与社会生活、大众之间的文化联系的重要意义。具体体现为:

第一,大众文化丰富了课程研究的视角,更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丰富了美术教育的实践活动,同时培养学生尊重流行文化艺术的学习态度,善于用反思的态度来思考某种社会文化现象,学习有利于自身发展的一面。

第二,更好地在学校中凸显人文精神和人文本质。随着人类的物质文明的不断进化和主体意识的日益觉醒,大众文化在21世纪将更加鲜明地体现和反映了当前中国大众文化人文化发展方向的基本内容和要求。使得学生更贴近大众文化生活、体验大众文化需要、尊重大众文化意识,从而树立大众文化理想和提升大众文化人格。

三、后现代文化背景下的大众文化教育的新特点

20世纪后半期始,全球社会开始逐渐的由一元或是二元转变为多元形态,深刻地影响着社会、政治学、历史学、教育学,以及文化、艺术、建筑和大众传媒等。如今后现代主义已经渗透到我们社会生活、工作的各个方面,逐步被更多的人所理解,成为人们的另一种思维方式。美国的后现论家多尔(William E.Doll,Jr)就认为后现代课程应当创造一种不同于先前三R(读、写、算)的四R教学,即课程要求要有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和严密性。而大众文化作为后现代文化的一个方面,概括起来后现代主义大众文化要求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后现代主义下大众文化教育是复杂而多元化的,具有理解和对话的特点。后现代课程挑战以泰勒原理为代表的传统课程,转向对课程领域的概念重建,为多元课程话语开辟了空间,由此也确立起了课程理解的新范式。课程的理解范式远远地超越了课程开发所体现的工具理性的品质,从追求课程的“效率”和“控制”走向对课程文本的话语主题进行理解和解释。大众文化是后现代课程领域里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大众文化所具有的通俗性、娱乐性和流行性使得它可以超越传统文化课程里的刻板印象,而深受青少年的喜爱。这也意味着后现代下的大众文化教育需从传统的建构抽象的课程理论回归到具体的、生动的现实生活情境,从微观的真实情境中去理解复杂的课程意义。同时,后现代下的大众文化教育突出了认识主体“人”的地位。学生可以更真实地从发生在他生活中的那些精彩文本出发,理解现象背后所蕴含的深层含义,对大众文化本身的“如实描述”,可以去除工具理性对课程多元意义的遮蔽,使得大众文化教育成为学生经验和教育意义的载体。那么教师也应当从抽象高深的宏大知识理论中走出,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对这些大众文化进行理解和解释,在与学生的交互主题作用中,共同建构知识、寻求超越。

(二)后现代主义下大众文化教育要有批判和反思性的特点。传统的课程由于受到工具理性的影响,课程常常倾向于追求效率和控制、追求科学和精确,从而忽视了课程的复杂性以及课程中的意识形态和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问题。后现代下的课程要求具有自我反思和批判精神,特别是大众文化教育,像学者詹姆逊(Jame-son)所说的是以消费为主要特征的,那么我们除了汲取大众文化注重“人”本身的价值和感受外,还应当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批判一些过度带有资本主义追求物质利益和自我消遣大众文化的弊端和危害。后现代主义下大众文化教育只有具备这种反思的态度和敏锐的批判特点才能使得大众文化教育真正有益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后现代主义下大众文化教育要有建构的特点。一方面,后现代主义下大众文化教育具有隐喻性,它所蕴含的思想是通过个体的理解而生成的,由于不同的个体对大众文本的理解是不同的,因而课程的意义就存在差异;另一方面,各类的大众文化话语也都有自己建构的空间。这就要求师生做到:首先,要深入生活,正确看待大众文化,通过观察与调查建立对大众文化的正确理解。其次,大众文化教育中,生活成了文本,它带有创造性和动态的生成性,这就需要师生要从后现代的课程要求要有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和严密性来对某一种大众文化现象做一个整体的认识,这个认识的过程就是自我的建构、鲜活的主观经验的建构过程。

四、总结

在多元文化并存的今天,传统教育教学理念已经不适应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需要,在当代中国文化格局变化下,学校教育从“精英教育”中应该更多地渗透“大众教育”思想,反映当代社会需求变化。然而针对大众文化的利弊互存的客观现实,学校美术中的大众文化教育注重趋利避害,充分发觉其有利的一面,擅长于引导学生朝有利的一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小鹭.现代美术教育学[M].石家庄: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程明太,林桂.光艺术综合教学探究――课程研究课例与评析[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3][美]小威廉姆.后现代课程观[M].钟启泉,张华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4]王令中.视觉艺术心理[M].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