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山大的大楼和大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山大的大楼和大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自从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在就职演讲中提出这一论断以来,每言说大学,必有此论背书。近日的山东大学迁校风波中,大师与大楼再次被成为博弈双方,教育产业化与高校房地产化等等语境也被动入场,大学的大与重、济青的百年争锋都被深度卷入,形成这个春天的特殊气象。 (本专题12―25页)

山大校友投票反对迁校章丘

2017年2月14日下午,山东大学官方《关于主校区建设事宜再致广大校友一封信》,对近日的迁校风波再次做出回应,确认山大将在济南市章丘区建设济南主校区。从硬件而言,山大新的主校区由市政府无偿划拨6000亩。加上青岛校区的3000余亩,威海校区的1600亩,以及原则上保留的四处济南城区校园近5000亩,山大确乎是大了许多。万亩大学校园坐实了山东高校龙头老大的匹配体量。

对于山大体量的变大、资产的壮大,舆论反响之大,也超乎想象。

春节期间,一位山大校友连续撰文3篇,强烈抵制山大迁章丘。实际上,山大校方对于搬迁一事已经筹划数月,一直没有透露风声,仅有部分“精挑细选”的教职工代表参加了说明会。春节前,有地方媒体开始报道相关信息,并报道了章丘房市应声而涨的消息。而山大的一个非官方校友组织发起投票,8000人中,6500人投了反对票。在这些反对意见中,“百年老校应保护历史传承,维护校友情感”排名第一;而章丘的地理、地质缺陷排名第二;“高校主要任务是学术研究,不该盲目扩张、大兴土木”排名第三。

2月3日,山大官方《关于山东大学济南主校区建设事宜致广大校友的一封信》,首次回应却似在油锅里撒了一把盐,迁校风波更加汹涌。主流媒体和自媒体纷纷发声,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央视新闻网站、新京报等等分别以《“山大搬迁”要虚怀若谷博采众长》《秘而不宣?山大筹建主校区惹得舆论一片哗然》《山东大学要搬家,你家里人知道吗?》《山东大学拟迁主校区 6500名校友投票反对》等等报道表现了极度关注。微信公号“校友茶座”则继续推出第四、第五篇报道要求母校给个解释。魏道泉城公众号则发10万+文《山大搬到章丘不如搬到商丘》,直接让山大去合并河大、郑大,形成新的山大。这些舆论,有的直言建世界一流大学不是靠摊大饼,有的要求把根留住,有的呼吁要有人文情怀,有的讨论搬迁该由谁做主……舆情汹汹中,山大于2月14日了第二封信。这封信,有效地抚慰了校友们失去母校的恐慌。学校披露搬迁的思路是:除了原有的兴隆山校区用于置换、租用的软件园校区归还高新区外,其余原有校园原则上予以保留,用于临床医学教育、继续教育、产学研合作平台等等。原来山大、山医、山工的校友们似乎可以放心了,不必心母校成为新的黄金楼盘。

徘徊在亿元俱乐部门口

一所大学的资产,在大楼大师之外,尚有许多评价指标。国外比较有影响的大学评价,主要包括《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英国的《泰晤士报》以及加拿大的《麦卡林斯》等报刊每年一度的大学排名。在美式的各种评价指标中,学术声誉、招生选择性、师资力量、毕业率及师资保留率、财政资源、校友捐赠、毕业率参数之比为25:15:20:20:10:5:5。大学的无形资产,主要指学术声誉、学校声誉,亦位列其中。国内的大学排名也往往参考这个体系。

2015年,山东大学在“武书连中国大学排行榜”中名列第10。2016年度在武汉大学推出的排行榜中,山大名列12。而在中国校友会团队的2017年的大学排名中,山大是名列20。但从2009年到2014年,山大在这个排名中一直在14-16之间。在这个意义上,山大的资产是缩水的。

在2015年的中国大学校友捐赠榜中,山大累计接受校友捐赠8965万元,排名第23位。在2017年的榜单中,山大以9465万排到了40名,依然在亿元俱乐部门外徘徊。而清华、北大、武大的捐款总额已经达到了25.29亿、21.44亿、16.41亿。

校友捐赠作为评价世界一流大学和检验校长执行力的重要标准,作为评价一所大学校友的商业成就、慈善意识、对母校的认同和校友工作的核心标志,山大排名从23落到了40名,在某种程度上显示了山大资产的变化。

“双一流”大学的软实力

2010年初,耶鲁大学2002届毕业生张磊向耶鲁大学管理学院捐赠888万美元,网友非议张磊为什么不捐给本科就读的中国人民大学。张磊说:“耶鲁管理学院改变了我的一生,这一点也不夸张。我在这里学到了很多东西,不仅仅是金融或企业家精神,还有给予的精神。”“美国一些顶尖大学对学生的培养,甚至已经超越为国家服务,而上升到为人类社会做贡献的境界,强调对人类社会的终极关怀。”我们不能拿占地的面积来衡量大学的大,同样,也不能只用捐赠的钱数来衡量大学在校友和社会眼里的重。

在各种关于迁校的讨论中,山大没有事先与校友充分沟通被广为诟病。陈志武认为,教育的质量和价值、学术研究的质量和价值并不像表面看到的那么容易评估。教育定价和经费都由教育部或其他机构决定并划拨。由于决定权在于受教育者和提供教育者之外的第三方,他们无法像校友、学生一样评价自己的大学,于是乎,校方或会忙于“跑部钱进”,而不是忙于办教育和促进科研。校方自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学生和校友的评价。他认为,今天教育付费方、提供方、受益方的三方分离,导致教育的激励机构被扭曲,造成了中国大学的种种问题。

所以,在这场风波中,我们看到了山东省政府、济南市政府的姿态,也看到了济青两地政府的博弈,也隐约猜到了山大的渔翁之态。济南市政府姿态做足,要留山大在济南;青岛开出的条件优厚,要吸引山大的更多力量。山大则将之视为最后的机遇,紧紧抓住。但在此过程中,公共事务的民主决策在公开透明上却饱受诟病,一干校友伤心焦灼的同时,也再次认识到,鼓励学生自由思想、独立精神的象牙塔,行政思维的固化程度。

该不该新建主校区是一块试金石,试出了山大的决策开放程度。在这一事关师生切身利益的问题上,山大或有苦衷但姿态不够好看。因为“双一流”的理想,一定是建立在大师云集、思想活跃、兼容并包的基础上。一个 “双一流”的百年高校,会尊重校友的细微情感,会真正从骨子里尊重程序正义。

山东大学新闻发言人李平生表示:主校区建成使用后,我们这115年来积淀的文化,依然会在新的主校区里面传承。同时,随着主校区的文化、学科条件的(改善)等等,我们山东大学的文化会增添新的力量。传承的同时,还会实现文化的创新。

这是朝野的共同愿景。我们期待,不久的将来会有一个大楼与大师并驾齐驱,相得益彰的新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