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数字时代与非线性阅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数字时代与非线性阅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我们身处的这个世界不仅是平的,而且正在由厚变薄,传统阅读的深度和广度在不知不觉间,已被“非线性阅读”的速率打败。非线性阅读,可将深奥、复杂、大部头的内容碎片化,让阅读方式更为多样,阅读渠道更为便捷。然而,它与生俱来的浏览性、跳跃式和浮浅化,也使阅读从丰富深厚的正式大餐变为浅尝辄止的速食快餐。

若论我国书籍最早出现于何时,现在恐怕很难做出准确定论。然而,从竹简木牍到今天的各类图书,不管其形式和内容如何变化,都具备以下要素:有被传播的知识信息;有记录知识的文字、图像及其他信息信号;有记载文字、图像信号的物质载体……这样的出版物陪伴了我们千百年。

阅读是人类获得知识的最常用方式,传统出版物则是阅读的不二选择,它的知识体系具有系统性,人们习惯通过这种文字、图像印刻成的文本进行阅读。和单向性传播这种路径相吻合,传统的阅读也是单向线性的,出版物承载的文字、图像都是既定的,是依照编者或作者的意愿串联的,读者必须以出版机构提供内容文本的排列,从前到后、从上到下循着线索阅读,这种阅读的特征是稳定性强,阅读心理稳定,思索指向也稳定,研究界把它定义为“线性阅读”。

相对于传统“线性阅读”而言,数字时代的阅读则更多呈现出一种“非线性”。在互联网的影响下,传播方式已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其结果是,我们的阅读文化被这场大浪所裹挟,在多维传播中产生了多维的非线性阅读,并大有后来居上之势,引领阅读进入一个全新的世界。

非线性阅读是一种多向模式的互动阅读,读者可在互联网上任意浏览自己希望阅读的内容,也可以利用数字技术无阻碍地传递交互信息、及时更新内容。例如维基百科(Wikipedia)作为百科全书,其内容性质与著名的《大英百科全书》没什么区别,但是它的撰写者和管理者却不是能够入选《大英百科全书》作者名单那样的专家,而是进行过注册的网络志愿者。其内容开放的材料允许任何第三方不受限制地复制、修改及再材料的任何部分或全部。或许正因为它避开了传统百科全书的精英参与、审阅、论证这个繁琐过程,任何注册者都有资格修改这个百科全书中的任何一个条目,这一过程给读者带来了趣味性和新鲜性,于是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大、最自由、浏览量最高的百科全书。

非线性阅读具有很强的关联性特征。作者或编者可以将文本中的某些重点(可以是论点、注释或者关键词)连接到别处的文章上,而这些文章又可链接至另几篇文章上,如此一来,这种超级链接的方式使整个阅读无穷无尽地继续下去,把线性的固定文本模式完全打破,不断有不同接续,出现各种旁枝,结成新的网络,构建非线性的扩展阅读、连接阅读,或者指向性扩展阅读。这种阅读的方向掌握在读者手里,并且实现了阅读思维自由。超文本(Hypertext)连接技术的好处是为读者打开视野之窗,让知识得到线性阅读时不可能达到的对接与组合的速度与效率,使读者在最短时间内取得所需阅读内容的最大化。

此外,非线性阅读还具有立体性。文本的信息是平面的、静态的,而数字媒体的阅读可以从图片到音频到视频成为三维立体信息,使阅读变得更生动,读者随时随地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进行。尤其可以满足读者轻松冲浪、悠闲查阅的阅读需求。

那么,这种非线性阅读是如何产生的呢?

在传统出版媒体中,信息的收集与组织、,是被授权后才能进行的;而且媒体的内容生产要经过一系列复杂过程,需要相当的成本。这种权力与成本,构成传统出版的“高门槛”,也是传统出版业能够产生盈利模式的路径依赖。但是到了数字时代,由于信息技术的极大普及,信息的成本越来越低,不受权力约束,自由度越来越大,任何人都可以将信息绕过出版机构给读者而成为传播者,于是,“受众”的概念被“用户”所替代。

用户可以在网上享用各种平台,这些平台为人类的思想与信息交流创造了全新空间――人们同时亲身体验传播与阅读。使这一切成为可能的是强大的Web2.0。它的热门应用形式创造了各种信息平台,譬如微博、博客、播客等,这是一种网络上的信息组织与记录形式。在此个人信息平台上产生了更大的交互式信息平台:RSS(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聚合内容)、SNS(Social Network Service,社交网络服务)、TAG(英文原义指“标签”,这里是指一种关键词标记,网络日志、图片、音频视频作品的关键词都可通过TAG来方便、灵活地对这些内容进行分类管理)、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用户生产的内容集合)、Trackback(引用通告)等。

RSS可以将信息直接从网站传送到用户桌面,用户通过它可以直接订阅自己所需的信息内容。若将广告放到RSS种子中,与信息流一起送到订阅种子的用户处,不但可以传送新的信息,还可以让广告用户自行决定广告出现的位置。

SNS是社会化网络,它可以将TAG、RSS等连接组成为一个不断延伸扩大的社交网,而最终构成社会大型网络。例如世界上最大的交友网站Facebook,就是其典型表现形式。每个人都可以在这个网络上自由发表日志、上传相册、结交异国他乡的朋友;别人也会因为看到你的某个特征而主动与你结识,扩展网站内容。

引用(Trackback)是一种极为方便的沟通工具。在自己的博客或空间里,人们都必不可少要发表一些评论。以前的做法就是在文章下面跟帖评论,必须得不定时回去看看对于自己的评论别人是如何看待的;而现在,如果在尾部的引用栏输入对方文章的Trackback地址,那么你发表完文章后,对方的博客就会自动在你所评论的文章的尾部添加你的引用信息,所显示的信息因程序而不同,基本的要素包括了你评论的标题和你的评论的链接,其他人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你的引用,轻轻点击即可来看你的文章。

UGC技术的广泛应用则将所有网络上的信息做到无阻碍相互连接,于是有了在某些特定信息内容提供上快捷、真实性远超传统媒体出版效果的视频网络,其典型如Flickr(照片分享网站)、YouTube(视频分享网站),比如9.11事件震撼人心的照片和场景,第一时间的记录几乎全是非传统媒体工作者的民间、个人拍摄者,通过这两个网站传到全世界。类似事件不胜枚举,这些事例极大挑战了传统媒体的话语垄断权,并正在颠覆传统传播理论中的“功能设置”、“知沟”等认知原则指导下的传播行为模式。在中国,采用同类技术的网站有土豆、优酷等,不过目前它们基本还只处于娱乐信息交互的层面,社会和文化影响力远远没有得到提升,其前景值得期待。

在这样的数字平台上,模糊了作者和读者的界限,用户可以创造内容,也可以消费内容。各种信息技术在传播应用中的兴起,了传统媒体的话语垄断权,使它的中心地位出现了不可抑制的动摇,从而呈现出边缘化、去中心化(Decentralized)等特征。于是,数字传播时代下的阅读方式,就有了革命性的变化。

值得注意的是,非线性阅读的随机性很强,在大量连接的技术环境里,阅读主动权甚至可以不在读者手上;读者的阅读目标不断被自觉不自觉地调整着,很有可能得到的结果与其初衷大相径庭,在阅读方式上只依赖非线性阅读的结果,很有可能会削弱阅读者定向思维的能力,这正是传统文化界反对非线性阅读的理由。

非线性阅读的短促跳跃,无序无界,以及对传统媒体经济与话语权意义上的削弱,引起了传统阅读界与出版界的反感与恐慌。大多数人认为,非线性阅读的方式孕育了以快餐式、跳跃性和碎片化为特征的“浅阅读”,并成为全球的一个趋势。根据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一项对美国儿童、青少年及成人阅读状况的调查数据显示,美国15~24岁的青少年每天花在阅读上的时间仅为7~10分钟。英国一项调查也表明,25岁以下的人群阅读电子书超过30%。在某些专家看来,这是一种快餐文化,符合大众文化和销售文化的特点,但由此引发的主流阅读及公益性阅读缺失,对人格成长、知识积累、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都有不利影响。

不过,事物总是矛盾的结合体,非线性阅读虽然一直为人诟病,但也并非一无是处。对于符合信息传递现状的非线性阅读,我们可以探讨它的发展和未来,但却不能也无法强行消灭它。特别要提出的是,即使是为了文化的积累、学术研究而进行的深度阅读,也同样受益于这样的阅读方式。

当代数字图书出版的典范,非美国的《大英百科全书》莫属。有着200多年历史以及风行全世界的《大英百科全书》,自1768年出版以来,到20世纪80年代,已成为全球销量第一的百科全书。1989年,第一部CD-ROM形式的《大英百科全书》问世,但由于盗版损失惨重,纸质出版物销量一落千丈。1993年,新版《大英百科全书》补充内容上网,供购买该纸质图书的读者使用。6年后,该公司成立 Inc网站,将全书内容完整地搬上网络,并不断更新,至今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网络百科全书,也是被使用率最高的百科全书。很明显,网络版的阅读使用已经被绝大多数学术型的使用者认可。我国出版界的《四库全书》等史料工具书也推出了精美便利的网络版数据库,受到广大史学研究者的一致好评。

可见,通过运用技术可以将知识内容快速重新整合,制作超级链接,使读者在较短的时间内拓展思路,开阔视野,既能够节省时间,又可以减少精力的消耗。事实上,非线性阅读兼有正反面两种影响,最恰当的方式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只提倡一种阅读方式,而是因势利导,利用各自特点,将不同传播类型的文本有效结合,培养出更符合当代多元文化的阅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