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思想的本质和形成过程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思想的本质和形成过程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思想,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一个基本范畴。它不仅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中具有特殊的地位,而且是一切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基点和中心环节。深入探索思想的本质及其形成过程对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 思想 本质 过程 规律中图分类号:B020

文献标识码:A

众所周知,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而人们与外界的一切交往和一切行为无不受到思想的影响和制约。思想政治教育正是通过对受教育者内心世界的教育和改造,即通过对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培养和思想素质的提升,以引起人们品格的完善、思想的升华、潜力的发展和行为的自觉。可以说,思想政治教育说到底就是为了解决人们的思想问题。因此任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和有效展开,必须首先对思想的本质、形成过程及规律进行深入研究和切实把握。一、思想的本质内涵

科学把握思想的本质内涵,对于考察思想的产生和扩散,探究思想发展的过程和规律,追问思想问题的实质和影响,进而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一般认为思想有着动态和静态两层含义:作为动态的思想,是指一种思维过程,即作为一种过程的思想活动;作为静态的思想,是指一种思维成果,即作为一种结果的思想观念。

从此种意义上讲,思想很显然属于精神范畴。笔者认为,思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对客观存在积极反映、主动思考的结果,一般指理性认识。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是指存在于人脑中的情感、观念、意识等一切对人们行为产生制约和影响的因素,当然包括感性认识,甚至错误认识。对思想的本质内涵的理解需要把握以下几点特性:

1、思想的属人性。思想是人类特有的智慧之光。人在劳动中创造了人本身,形成了人之为人的根本特征,从而把自身从动物界分化出来。马克思认为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之处在于人在“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 。也就是说,人们的实践活动是根据已有的“观念地存在”而进行的,而动物的活动则是机械的没有意识到的本能活动。

2、思想的时代性。如前所述,思想属于精神意识范畴,任何思想总是根源于客观存在,总要受到物质生产方式的制约,总要打上时代的烙印。

3、思想的动态性。尽管思想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更多地体现出来的是它的动态性。思想的动态性主要体现在它的自由性、不同步性、可塑性。

4、思想的导向性。思想的导向性是指思想的引领指导作用。人们的各项实践活动,无不渗透着意识、观念的东西,无不体现着思想、精神的力量。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支配着人们的行为。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思想应该具有更加明确的定位,这里的思想是指一切影响人们行为活动的精神因素。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通过对人们的精神层面的教育,即解决人们的思想问题,来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保证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二、思想的形成过程

人们的思想各不相同,这些千差万异的思想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自古以来人们给出了诸多说法。大致可以划分为两种,一是先验主义的解释,他们大都认为思想是人内心固有的,先天地存在着的。在西方,柏拉图也认为人的思想、品德是先天地处在理念世界中的。另一种与此相反,强调外因的作用,认为思想是后天形成的。

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可以对思想的形成过程作简要概括:思想的形成过程就是在实践基础上,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辩证统一过程。

第一,实践在这一过程中有着基础的和决定性的作用。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是联系主客体的桥梁。从历史上看,正是劳动时间使人从自然界分化出来,同时又使人与自然界统一起来。外在于人的客观世界只有作为人类实践活动的对象才能对人产生影响、发挥作用,而人类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获取必要的生活资料,人正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中形成自己的思想认识的。

第二,客体即外在因素在思想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社会意识只能是被反映和改造了的社会存在。“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在外在因素中,由一定的生产方式决定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制度是决定性的因素。它们直接影响和规范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第三,人作为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个人的性格、气质、能力、兴趣、习惯、知识结构等都会对思想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在同一历史时期、同一社会环境下,从事同一实践活动、面对同一问题,不同的人之所以会产生不同的思想,出现先进与落后、正确与错误之分,原因即在于此。三、思想的规律性及在工作中的应用

通过对思想的本质及形成过程的研究,可以进一步分析带有普遍意义的规律性问题,以更好地拟定思想政治教育方案,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选择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第一,社会存在的根本决定性。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们的各种思想观念产生的最根本的原因,只能到社会的生产方式中去寻找。人们的各种思想问题,都有其产生的深刻的社会原因和时代特征。社会存在的根本决定性,揭示了一般思想形成发展的规律,也为我们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最基础的理论依据。这一规律要求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首先要具有广阔的视野,要把整个工作放到时代大背景中考察,了解当今社会的时代特点,追溯时代演变的历史过程,预测社会发展的未来趋势。

第二,主体能动作用的特殊性。思想是由社会存在的决定的,并不说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必然在社会上形成同一的思想。社会存在的根本决定性,也只是从最根本意义上说的。事实上,每一社会,都会产生许多社会思潮,每一个人也都有与别人不同的独特思想。人们的成长环境、经济状况、知识结构、性格特征和生活习惯等千差万异,因此他们对同一问题的态度、同一情境的感受、同一思想的理解也各不相同。

第三,思想转化的规律性。思想转化就是思想由消极、落后、错误,转化为积极、先进、正确。思想转化的实现,标志着思想政治工作的成功。思想转化也是一种内外因素作用的结果。教育者要通过各种途径,比如说理教育、情感融化、激励感染、制度约束等,为受教育者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氛围。在此基础上,引导受教育者对错误思想和正确思想分析鉴别,促使受教育者的思想矛盾运动,使消极落后的错误的思想转化为社会要求的正确思想。实现思想转化是建立在对受教育者充分信任的基础上的,它首先要求教育者树立转化落后思想的信心和决心,相信人民群众有实现思想转化的需求和能力,充分调动人们在思想转化过程中主体作用的发挥。 参考文献:[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08页.[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4页.[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7页.[4]孟子·告子上.[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