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不要忽视孩子的安全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主持人语
对于成年人来说,安全感就是在社会生活中有稳定的、不害怕的感觉。对于儿童来说,安全感则是对人世间的基本信任。当孩子认为世界是可靠的,生活是美好的,父母以及他人是可信赖的,就会形成自信、乐观、坚毅、积极向上、乐于交往的健全人格。然而,据儿童《理门诊的一些专家介绍,如今,有不少孩子缺乏安全感,因此导致身心疾患的病例也越来越多。这些孩子在生活中常表现为:父母不在身边时就焦虑不安,爱黏在父母身边,恋物;不敢独处,惧怕黑暗;不敢主动和小朋友交往。被欺负不敢还击……日久天长,孩子就会出现焦虑、胆怯、自卑、内向或偏激、固执等一系列心理问题,严重的,成人后还会形成多疑人格甚至人格。安全感是孩子心灵成长的重要基石。在生命早期,父母重视孩子的安全感。将有助于孩子一生的身心健康与快乐幸福。
母爱是安全感的基础
(崔女士,33岁,某咨询公司企划人员)
我儿子军军一岁多时,我因为要参加进修,把他送到了他姥姥家,直到3岁多才接他回来。把儿子接回来后我就发现,他很黏人,而且胆小、怕生。平时在家里,我走哪儿他跟哪儿,只要看不到我就会大声喊“妈妈”,听不到答应就哭,弄得我上个洗手间都紧紧张张的。到了晚上,他要摸着我才能入睡,半夜醒来要是伸手摸不到我,准要哭一场。送他去幼儿园最让我犯愁,如果别人送他去,他还比较乖。如果我送,他就会拽住我的衣服不撒手,哭得一塌糊涂。嘴里不停地喊:“我要妈妈。妈妈不走……”每回都搞得跟生离死别似的。除了特别依恋我,就是恋物。有段时间他天天抱着小时候经常玩的一个毛绒小象,吃饭、睡觉、上课都抱着,甚至玩耍时也要把小象放在自己视线范围之内。有一天。上画画课时,老师把他的小象收拾到了课桌的抽屉里。转眼间不见了小象,他一屁股坐在地上号啕大哭起来,老师赶紧把小象还给他,可怎么哄都不行,他非要回家。老师只好给我打电话。幼儿园老师告诉我,军军在幼儿园里显得胆小、孤僻、不合群。不爱跟小朋友一起玩,也不像一般的孩子那样争抢玩具。他喜欢滑滑梯,可总是等别的小朋友滑完了,他才独自滑。他不会主动开口说话,老师一跟他说话,他就像做错了事情似的,低着头不敢看老师,小手不断地变换着位置。神情很紧张的样子。还有,军军老是跟我说在幼儿园有小朋友打他。具体再细问他,他又说不清。我跟老师反映,老师认真观察后并没发现有人打他。看样子,他是潜意识里老觉得别人会欺负他。我老公也多次跟我说,儿子像女孩一样胆小害羞。不喜欢去人多的地方。
儿子的这些问题让我忧心忡忡,他是不是患上了孤独症?或者有什么心理疾患?我便带儿子到儿童医院心理诊室咨询,专家听了我介绍的情况后,说孩子的表现说明他缺少安全感。专家说。孩子3岁以前是安全感建立的时期,这个时期把孩子交给老人或者保姆看管,孩子获得的母爱不够,就有可能导致安全感缺失。专家特别指出,来自于母亲无微不至的触肤情感刺激,是孩子安全感满足的基础。
专家的一番话,让我又自责又惭愧。以前总觉得孩子在物质上什么都不缺,总觉得有姥姥、姥爷宠爱他,不会有什么问题,原来孩子需要妈妈陪在身边,才会有安全感和幸福感。我决定设法弥补孩子缺失的母爱,帮孩子找回安全感。
以前我加班比较多,晚上和双休日经常在单位,从那以后我特意调整了工作,尽量少加班,多些时间陪儿子。而且,我不是简单地和儿子待在一起,而是注意和他互动交流,给他讲故事,跟他交谈,启发他讲幼儿园里遇到的趣事,或者和他一起玩游戏,带他参加社区组织的亲子活动等。在陪伴儿子的过程中,我还按照专家的建议,多给孩子拥抱和抚摸,不是像过去那样当他画了一幅有创意的画,或者背了一首唐诗、帮我做了一件事情时才去拥抱他,而是经常性地摸摸孩子的头,拍拍孩子的背,特别是孩子受了委屈或者做错了什么事情感到不安时,我便用暗示他:“有妈妈在,不用怕。”“有妈妈在,失败了不要紧。”帮他建立起一种来自妈妈的安全感。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孩子的情绪安定了许多,精神没那么紧张了,性格也开朗了一些。我很想提醒年轻的父母们,无论多忙多累,都要花些时间陪孩子。时刻感受到父母的关注,孩子才会有安全感,才会健康快乐地成长。
要让孩子感觉到他的世界是可控的
(张女士,29岁,个体花店经营者)
记得我刚生了女儿小好不久,就跟一位早做了妈妈的好友讨教,如何才能让孩子有安全感。她脱口而出:“自己先别紧张。”乍一听这话平淡无奇,仔细想想很有道理。很多时候,孩子诚惶诚恐,缺乏安全感,都是因为大人过于紧张担心,神经兮兮。比如孩子跌倒了,磕破点皮。可能他自己就会爬起来,然后拍拍身上的灰就没事了,甚至会觉得好玩、有趣,可大人经常会在旁边大呼小叫,甚至慌慌张张地抱他起来,好像发生了多大的事情一样。孩子在这种氛围里。难免变得紧张、害怕,以后再跌倒时也会喊叫或哭泣。因为孩子最初是从照看他的人那里获得对这个世界的认识的,如果照看他的人凡事都小心翼翼。遇到一点小事就大惊失色,孩子就会认为这个世界是不安全的。所以我觉得,要帮孩子建立安全感,家长首先要克服不必要的担心和紧张,要适度放手,不要过度保护。我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就十分注意这一点,时刻提醒自己放松点,别紧张。
比如,小妤刚会爬的时候,喜欢向茶几底下“冲刺”,茶几的高度正好是她爬行时抬头达到的高度。她姥姥曾用手护住茶几边缘,防止她磕到碰到。我曾阻止母亲那样做,说:“她碰到一回后,就知道低头出入了。”果不其然。小妤在被撞过几次后,就能准确地把握抬头的高度,顺利通过茶几底部。有时候,你要相信孩子的摸索能力,不要过于担忧。比如小妤活泼好动,常喜欢在床上蹦跳,有一次小妤在床上跳舞。旋转着到了床沿处,正自我陶醉,我妈见状惊恐万分,“啊”了一声就想扑过去扶她,我在一旁赶紧拉住了我妈。再看小妤,完全能够把握自己,知道啥时候该华丽转身,你完全不用担心她坠下“舞台”。倒是我妈吓得不轻,颤悠悠地说:“哎呀,幸亏没掉下去!”我安慰她:“孩子的潜力是我们难以想象的,我们得相信孩子。”我觉得,虽然我们的生活环境不是绝对安全的,但对孩子的保护也要有限度。在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量为孩子提供安全的环境就行了,余下的最好让孩子自己去体会,去经历,那样孩子才能够建立起内在的安全感。
小妤特别调皮,像个男孩子,她爸开玩笑说她“没一点淑女气质”。“我自己来……我自己做……不要你帮我!”是小妤有段时间天天挂在嘴上的话,表现出很强的独立意识和探索欲望。对此我都是抱着欣赏的态度,只是给予适度地引导。比如
她喜欢模仿她爸,拿一把大剪刀去修剪花草;模仿我切菜,拿菜刀切黄瓜,注意,她用的可是我家常用的切菜刀,而不是供儿童玩的那种餐具刀,我没有制止她,也没有像有的家长那样紧张地大叫“小心”,而是给她反复示范剪刀、菜刀如何使用,怎么注意安全,提醒她不要伤到自己。可有时候还是会出点意外。一天我正在厨房忙着做饭,就听见小妤在阳台上一声尖叫,我赶忙跑了过去。发现她竟拿着一把剪刀想修剪阳台上的花草,不知怎么地把手给夹伤了,虎口上青紫了一块,我估计是因为手上力气不够,她双手握剪刀用力时造成的。只见她疼得直咧嘴,泪花闪闪的,还好没哭出来,我马上把她抱到客厅,一边给她冷敷一边安慰她:“妈妈知道小妤被剪刀咬了一下,有点疼,过两天就会好的。”然后跟她讲,这没什么,妈妈以前用剪刀也曾被“咬”过,下次小心点就行了。尽量表现得平和,避免孩子把事情看得太严重,产生恐惧心理。
你还别说,从那以后她对安全就十分注意了,你不用提醒她,再使用剪刀时她自己就会提醒自己:“小心点噢,剪刀是会咬人的,被咬一下可疼了!”骑自己的小三轮自行车时她也会时刻提醒自己注意安全:“不能摔倒噢,撞了人也是不行的。”就这样不停地自言自语,让人忍俊不禁。
我的体会是,作为现代父母,应为孩子提供安全的成长环境,随时掌握状况,而不是事事介入、过度保护。要让孩子在探索和经历中感受到周围的世界是可控的,自己是有能力保护自己的,那么安全感也就很容易获得。
不同阶段孩子有不同的安全需求
(苏教授,男,40岁,儿童心理学专家)
3岁之前是孩子安全感建立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孩子通过对外界信息的收集来判断个人存在的价值,以及他是否可以相信自己和他人,从而有了安全或不安全的意识。因此家长一定要重视孩子3岁之前不同阶段对安全感的不同需求,以便作出积极的回应。
0~3个月,这个阶段孩子最大的需求就是生存,从生理营养和心理营养两个方面获得满足以便生存下去,生理营养即各种生理需要的满足,比如吃、喝、拉、撒、唾等;而心理营养则不那么明显,容易被忽视。这个时期婴儿的心理营养需求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被无条件接纳,二是被看成是最重要的人。如果这两个方面得不到满足,孩子的安全感就很可能出现问题,比如占有欲强,甚至以后很可能会特别黏人。这个阶段母亲要多给孩子,比如孩子哭闹时要多抱抱他,有人主张孩子哭了,只要不是尿了、饿了,就不要哄,可这种主张忽略了一点:孩子哭,很多时候是需要爱和关注。
3~10个月,这个时期,孩子开始学习分离和独立,自我意识开始萌芽,开始学会一些自我安抚的方法,如吃手,迷恋奶嘴、小毛巾、柔软的毛绒玩具等。孩子已经不像上一个阶段那样完全依赖母亲了。这个时候考验的是母亲自己有没有安全感:是否能够忍受孩子不再完全需要母亲。如果母亲自己的安全感不足,给孩子过多的照料和关注,以求孩子像以前一样完全需要母亲,便会妨碍孩子学会独立和忍受分离。
10个月~1岁半,孩子开始学会走路,这大大拓展了他的生活空间,他会既依恋大人又跃跃欲试地要自己探索。常见的表现是,一会儿跑到你身边让你抱,一会儿又跑到旁边自己玩。最好的做法是,当他需要你抱的时候满足他,当他想自己玩时就让他自己玩。这个时候的孩子处在黏人阶段,容易出现分离焦虑,他们对时间概念还很模糊,不能预见未来,认为暂时看不见的东西就不存在了,如果父母离开了,孩子就会认为爸爸妈妈消失了。因此,爸爸妈妈每次出门时要欢快地跟孩子道别,然后跟孩子讲在一定时间之后肯定会回来,比如说“妈妈天黑就回来”或者“灯亮的时候妈妈就回来了”。等孩子初步建立起安全感以后,他就不会再像之前那么黏人了,也不会太认生了。
1岁半~2岁,开始尝试更多的分离和亲近,表现出明显的脾气,有时候显得不是那么好理解。比如,你帮他穿好衣服,他却脱下来要自己穿,可是自己又不太会穿,穿不上就急切地要你帮忙,可你帮多了,他又不耐烦,乱发脾气。孩子这时的心理其实多少有些矛盾:他迫切地想要“自己来”,但自己不会、不能的时候,又想要得到你的帮助和支持。但是如果你过多地参与,他又会感到你干涉和妨碍了他的自主尝试。最明智的做法就是跟着孩子的需要走,他想“自己来”,就给他空间,让他自己做。他没主动要你帮助,只要没有危险就不要参与。但是在他表示需要帮助时,你也要马上回应。另外,这个时期是孩子的控制感发展期,父母出差或外出时间较长时,一定要事先告诉孩子,为什么要出去,什么时候回来,让孩子觉得事情都在他的掌控之中,他就会比较安心。
2岁~3岁,这个时期孩子能跑能跳了,探索的空间更大了,他对许多事物都充满好奇和兴趣。但是,这时他的生活经验还比较匮乏,不太了解水、火、电、煤气以及攀高、过马路等活动的危险性。这个时候,你既要保证孩子的安全,又要注意不能因噎废食,过度保护。应当在环境安全的前提下,放手让孩子大胆探索,同时用各种方法让孩子了解危险,而不是严厉地禁止。比如,可以轻轻碰一下冒着热气的水杯,让他感受到热水的温度。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等,给他讲解安全知识。特别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要对孩子说一些恐吓或威胁的话,诸如:“你再不听话我就不喜欢你了(就不要你了)”,“天黑了不能出去,外面有大灰狼”,“不要到马路上去,会被车撞死的”……这些话不仅会让认知有限的孩子十分不安,影响到安全感的建立,还有可能损伤孩子探索新事物的热情,影响孩子的创造力。
总之,童年的安全感是孩子未来一生幸福的宝藏,如果想让你的孩子真正幸福,就请给他一个温暖自由、富有安全感的童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