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枯干的心灵”释义质疑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枯干的心灵”释义质疑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语文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课文《在山的那边》是诗人王家新创作的一首意象丰富而又壮美、意蕴深厚而又隽永的哲理诗歌。全诗共分六个小节,第五节最后一句是“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关于“枯干的心灵”的理解,《教师教学用书》(以下简称《教》,人教版2001年版)是这样解释的:“枯干,形容对理想的渴望;枯干的心灵,比喻对理想的渴望。海潮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就是说,理想滋润着心灵,使心灵不再枯干”。长期以来,绝大多数语文教师一直是亦步亦趋地沿用这种解释并把它传授给自己的学生。笔者认为:上述解释存在明显的不妥之处,其理由有二。

一、从“枯干”的基本义(或者引申义)看,“枯干”推演不出《教》里解说的意义。《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5版)中,“枯干”注解为“干枯”,“干枯”的第一个义项是:“草木由于衰老或缺乏营养、水份等而失去生机”。《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商务印书馆1998年9月第3版)里“枯”的第一个义项阐释为“草木枯萎”;针对“干”,分列四个字头加以解释。第二个字头下面唯一的义项为“与‘湿’相对”。依据词义产生的规律,“在基本义的基础上经过推演发展产生的意义是引申义”,“借用一个词的基本义来比喻另一种事物,这时产生的新的意义是比喻义”。①无论从引申的角度,还是从比喻的角度,“枯干”的基本义催生不出“对理想的渴望”的意义,两者凑在一块,只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件事物。

二、从诗歌的上下内容看,《教》的解释不合语言环境。诗中“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的前一句“我曾一次次地失望过,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艺术而又真实地描摹出了“我”在追求理想道路中经历的艰难和沮丧的心境,其后一节中有这样一句“在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之后,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它再一次印证、呼应和深化了“我”在追求理想征途上遭遇的艰辛磨难,并已透射出“我”到达理想境界的隐隐喜悦。“枯干的心灵”在诗歌的结构上承接上文,启示下文;在内容上,“枯干”二字,恰恰是作者用文学的笔调反映出“我”在追求人生理想路上感受到的疲乏、劳累、失望的心理。《教》的编者从唯美主义角度出发,游离上下文的逻辑联系,给理想的追求者贴上美丽的标签,作出脸谱化的解释,当然不符合诗歌的原意了。

值得欣喜的是,近来出版的《教材知识详解·七年级语文上》(北京出版社 2008年10月第6版)已对“枯干的心灵”作出了符合情理的解释——比喻因对理想的渴望不断遭受打击而疲惫、失望的心。《中学教材全解·七年级语文上》(陕西人民出版社 2010年6月第8版)一样对“枯干的心灵”的解释作了纠偏——比喻失去理想的心,疲惫、失望的心。

综上所述,《教》对“枯干的心灵”的解释是不正确的,应予以纠正,以避免以讹传讹。

—————

注释:

①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上),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单位:吉安市青原区城北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