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装嫩”的心理解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装嫩”的心理解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装嫩”要健康

面对大学校园里刮起的“装嫩”风,有关专家认为,应该辩证地看待这一现象,有一部分学生“装嫩”确实只是追求时尚、赶时髦,或者纯粹是为了娱乐,这种外表上的“嫩”并没有什么可担忧,这样的“装嫩”可以说很正常;而有一部分学生“装嫩”却体现出了他们心理上的不成熟。专家指出,现在大部分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到大,父母事事都替他们考虑好了。

长期下来,生活在父母羽翼下的孩子养成了很强的依赖心理,这些孩子身体虽在长,心理却一直没断奶,潜意识里觉得自己还是小孩子,还需要周围人的呵护。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现在大学生就业压力很大,为了逃避现实、逃避压力,一些学生出现了不想长大的心理,他们怀念童年的无忧无虑,潜意识里拒绝长大。可以说,心理上的柔弱和不成熟是这部分大学生“装嫩”的主要原因。大学生执奶瓶“水杯”装嫩,表明心理没断奶。

心理学家史宇认为,“‘嫩’没有错,但是‘嫩’要‘嫩’得健康”。那么如何来分辨自己的“装嫩”是正常还是不正常呢?一般可以从这两个方面来分析:如果在面对巨大压力时,自己还能保持积极的态度,正视错误、迎难而上,就说明自己拥有一个健康成熟的心态,“装嫩”只是一种追求娱乐、追求潮流的表现;若是在面对巨大压力时,自己总想逃避,总想寻求避风港,总是以“我还小”之类的借口来逃避困难、原谅自己的错误,那就表明自己在用外表的“装嫩”来表达“我还是个孩子”的心理,希望别人让着自己、宠着自己,这就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了。

摆脱“彼得潘综合症”

北京青少年心理与法律咨询中心主任宗春山说,据所掌握的材料看,大约50%的成年人心理没长大。国际卫生组织(WHO)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中强调,健康的人在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上均要符合其年龄特征。换句话说,人的心理年龄要与生理年龄保持一致;心理上过度幼稚或老气横秋都暗示着某些问题的存在。

典型例子是,女大学生和年轻白领一度流行穿娃娃装、梳娃娃头、用奶瓶喝水。这种朝婴儿期倒退的行为,暗示着拒绝长大。而更极端的例子是,一位女生前不久在美国自杀,据悉她当时正在读第三个博士学位;对一个年近三十的女性来说,无法真正走向社会,也表明其在心理方面的不成熟。

对于行事幼稚、拒绝长大、“想永远扮演孩子而拒绝扮演父母”的人,心理学家将其称为“彼得潘综合症”。彼得潘是苏格兰作家詹姆斯巴里笔下的童话人物,生活在梦幻般的“永无乡”里,永远也不想长大。这类人虽已进入成年,但心理上还保持了很多孩子的特点:他们爱玩、情绪化、任性,难以自我克制;在生活方面,较依赖他人;对于工作和家庭等成人责任,他们往往采取逃避的态度,如频繁更换工作,迟迟不愿结婚,不愿成为父母;他们还表现出一些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不会主动关心他人,却把他人对自己的关心视为理所当然。

导致彼得潘综合症的原因与家庭教育环境密切相关。比如,父母过分满足孩子的需要,忽略其应承担的责任;此外,父母中的一方在婚姻关系中不能得到满足和慰籍,如父亲长期在外,母亲感到孤独和空虚,与孩子结成过度紧密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母亲需要一个永远长不大、不会离开她的孩子,孩子无意识地接受了这种角色。最后,因为错过了与父母分离、成长为独立个体的关键时期,即使父母发现问题,想将孩子推出家门推向社会,往往也为时过晚。

心理不成熟所带来的影响将波及人际关系、亲密关系及工作等方面;当遭遇挫折和人生不如意时,他们还可能沉迷于酒精和药物。最好的方法是尽早正视自己,正视现实。美国心理学家赫威斯特曾列举出心理成熟的十条标准,这也是彼得潘们要真正走出童话、走进人生所要达成的目标。要摆脱彼得潘综合症,首先要面对现实,为自己的选择和行为承担后果,接受人生的局限,走出依赖、等待和幻想的心理陷阱,增强决策能力和行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