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药分散片的研究概况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药分散片的研究概况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对近年国内外中药分散片研究进展作一综述,着重介绍中药分散片在辅料、制备工艺、掩味技术及生物利用度等方面的研究概况

关键词:分散片;辅料;处方设计;制备工艺;生物利用度

中图分类号:R28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9X(2008)05-0069-04

Research Overview on Dispersible Table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WU Zhen-feng,HE Wei*

(Institute of Materia Medica, Guangdo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Guangzhou510006, 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latest progress on dispersible table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and emphasizes the studies of adjuvant,preparation technology,taste-masking technology and bioavailability.

Key words:dispersible tablet; adjuvant; formulation design; preparation technology; bioavailability

分散片系指在水中可迅速崩解均匀分散的片剂。相对于普通片剂、胶囊剂等固体制剂,分散片具有服用方便、崩解迅速、吸收快和生物利用度高等特点,日益引起关注。近年中药分散片的研究愈来愈多,目前报道的有银黄分散片[1]、脑得生分散片[2]、绞股蓝总苷分散片[3]和龙血竭分散片[4]等,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辅料的应用、制备工艺的优选、生物等效性研究和质量标准制订等。中药分散片在药物品种开发,制备工艺改进以及临床应用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现就中药分散片的辅料选择、制备工艺、掩味技术和生物利用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处方设计及辅料选择

分散片处方设计主要考虑制剂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稳定性,通常是优选辅料种类并确定辅料的最佳配比,再与药物混合,采用适宜的制备工艺制备分散片。可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或均匀试验设计优选处方及制备工艺,以确定最优的实验条件,确保颗粒流动性好、可压性强,在一定压力下所得分散片外观良好、崩解时间短且口感好。因此,选择适宜的崩解剂、填充剂和矫味剂在分散片制备中尤为重要。

1.1崩解剂

分散片选择的崩解剂具有溶胀性大与吸湿性强等特点,水分子通过毛细管作用或膨胀作用渗透进入片剂,因此崩解效果较好[5]。羧甲基淀粉钠(CMS-Na)可作为片剂的崩解剂及黏合剂。董丽宁等[6]采用CMS-Na为崩解剂制备板蓝根分散片,崩解时间为70 s。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PVPP)具有较低的松密度,易分布均匀。李勇等[7]用PVPP为崩解剂制备银杏分散片,所得分散片崩解快、分散均匀性较好。微晶纤维素(MCC)是一种多功能辅料,可用作填充剂、崩解剂、助流剂和黏合剂,片剂中其含量在20 %以上时崩解较好[8],分散片中常用作辅助崩解剂。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L-HPC)兼有黏合和崩解作用,作黏合剂可使片剂易于成形并增加片剂的硬度,并可加速崩解和增加崩解后分散的细度,从而提高药物的溶出速率和生物利用度。邱蔚芬等[9]制备葛根异黄酮分散片时,外加L-HPC,所得分散片在60 s内完全崩解,体外溶出度明显优于相应的普通片。此外,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cCMC-Na)具有较强的溶胀性,因此崩解效果极佳。

当崩解剂用量较大或成本较高时,可联合应用几种崩解剂。曾嵘等[10]优选了雷公藤多苷分散片处方中的崩解剂,结果表明,将MCC与L-HPC配比,所得分散片的各项指标评价均较好。刘郁等[11]用CMS-Na与PVPP作崩解剂制备复方双黄连分散片,其崩解迅速,有效成分溶出快且完全。陶华明等[12]用cCMC-Na与L-HPC作为崩解剂制备妇炎康分散片,其各项指标均合格,溶出度较普通片快。

分散片中通常还需加入一定量的溶胀性辅料,以改善分散片的崩解。预胶化淀粉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可压性、崩解性和性。林天慕等[13]以预胶化淀粉为溶胀剂,以PVPP为崩解剂,以MCC为填充剂制备独一味分散片,在优化的工艺条件下,所得分散片的崩解时间为20.6 s。郭涛等[14]比较了预胶化淀粉与羧甲基纤维素钙(CMC-Ca)作溶胀性辅料对麝香保心分散片崩解的影响,结果表明,CMC-Ca为溶胀性辅料时,其崩解时间较短。其它的溶胀性辅料还有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等亲水性高分子聚合物及瓜耳胶、苍耳胶、黄原胶、果胶、海藻酸钠、葡聚糖等高分子化合物[15]。

1.2填充剂

填充剂用以增加分散片的重量和体积,利于分散片成形和分剂量,但会影响分散片的崩解和药物的溶出。乳糖是一种优良的填充剂,可压性好,所压片子片重差异小,较少出现黏冲、脱片等现象,成品光洁美观,有良好的药物溶出速率。杜守颖等[16]以预胶化淀粉和乳糖为填充剂制备醒脑分散片,所得分散片崩解时限、分散细度均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ⅠA的要求。乳糖虽压缩成形较好,但不利于崩解,因此,当中药提取物黏性较大时,乳糖会延缓崩解。陈燕军[17]等比较了几种常用的崩解剂和填充剂,结果表明,就崩解指标而言,硫酸钙优于乳糖。此外,填充剂还有蔗糖、甘露醇、山梨醇等水溶性填充剂,以及淀粉、MCC、磷酸氢钙等水不溶性填充剂。

1.3黏合剂或润湿剂

分散片黏合剂大多采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的稀醇溶液或水溶液。郭涛等[18]用1% HPMC水溶液为黏合剂,制备麝香保心分散片,所得分散片在20±1℃的100 mL水中15 s内完全崩解且分散均匀,其指标成分人参总皂苷的溶出速率明显高于麝香保心丸。苏乐群等[19]以15% PVPK30的乙醇溶液为黏合剂,制备元胡止痛分散片,其各项指标均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ⅠA的要求。此外,水和不同浓度的乙醇溶液也常用作润湿剂。

1.4矫味剂

分散片可直接含于口中吮服或吞服也可用水分散后服用,其口感直接影响患者的顺应性,常需加入矫味剂,包括香草醛、柠檬油酪酸、乳酸丁酯、香兰素及其它芳香型脂类、醇类等增香剂;天然糖、糖精钠、甜蜜素、阿斯巴甜、三氯蔗糖(sucralose)1(Talin)和乙酰舒泛-K等甜味剂;枸橼酸、酒石酸、苹果酸和抗坏血酸等酸味剂;黄原胶、瓜尔胶、西黄蓍胶、盖它胶、槐豆胶和阿拉伯树胶等各种高分子蔽味剂。郭新红等[20]比较了不同比例的明胶、甘露醇、甜菊苷和糖精钠对双黄连分散片口感的影响,结果显示,当明胶与甘露醇的质量比为0.7:1时,味甜,且颗粒疏松。

1.5其它辅料

制备分散片还需加入助流剂、剂等辅料。李梦阳等[21]以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等为崩解剂,采用内外加法,以1%的微粉硅胶为助流剂,制备银杏叶分散片,并以总黄酮为指标,考察了其热、湿和光等稳定性。结果表明,崩解较快,含量均匀,稳定性良好。席延卫等[22]研究了天麻分散片的制备,整粒后加入滑石粉和硬脂酸镁作剂,混合均匀后压片,颗粒的流动性较好。张莹等[23]在分散片工艺处方中加入表面活性剂聚山梨酯-80,结果表明,加入表面活性剂能有效地解决分散片分散时限问题。

2制备工艺研究

分散片的制备工艺与普通片剂基本相同,多采用干法制粒压片和湿法制粒压片等方法。但由于分散片自身的特点,制备过程有时也体现出相应的特点。将小剂量药物与亲水性辅料共同研磨混合,由于后者的存在可防止药物聚集,增加其润湿性,从而提高了主药的溶出率。戚海亮等[24]用预胶化淀粉与药物(葛根黄豆苷元)以1∶5的比例共同研磨90 min,用X射线衍射、差热分析和扫描电镜等证明药物以无定形态存在,且以极微小的粒子分布在淀粉表面,从而改善了药物的溶出。文献报道,处方中添加一定量液状卤代烃(沸点35~50℃),可防止片剂黏附冲模,易于压片或成形,且不需加入其它剂。该挥发性液状卤代烃呈惰性,不吸附处方成分,受压出片后逸失[25]。

分散片崩解剂加入方法通常采用内外加法,外加部分的崩解剂起首次崩解作用,使分散片崩解成粗颗粒,内加部分使粗颗粒再次崩解为细颗粒。张峻颖等[26]通过正交试验认为崩解剂采用内外加法有利于分散片崩解。

3掩味技术研究

口感较差的中药提取物除添加矫味剂,还可采用微丸包衣技术和包合技术等方法改善。Ishikawa 等[27]采用在胃酸环境中溶解的包衣材料Eudragit E-100,通过挤出法制得颗粒,然后以 MCC/L-HPC 为辅料压片,达到了掩盖苦味的目的。王优杰[28]等以复方双黄连为模型药物,优选了喷雾干燥法制备微球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喷雾干燥法作为一种中药的掩味技术,工艺简单且效果较好。

4溶出度与生物利用度的研究

黄绮红等[29]以葛根黄豆苷元与聚维酮按1∶8的比例制成固体分散体,再与其他物料混匀后直接压片,制备了葛根黄豆苷元分散片。结果表明,其溶出度提高。张婷婷等[30]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飞蓟素分散片溶出液中水飞蓟素的含量,结果显示,水飞蓟素分散片在4 种溶出介质中的溶出速度均快于国内市售的水飞蓟素普通片和进口胶囊。陈燕军[31]等研究了黄芩清肺分散片中栀子苷的家犬药动学,作者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栀子苷的血药浓度,对比分散片和普通片对应的达峰时间和达峰浓度。结果显示,分散片对应的达峰时间(Tmax)和达峰浓度(Cmax)分别为(0.697 3±0.289 1) h和(2.886±0.783 2)μg/mL,普通片的Tmax 和Cmax分别为(2.185±0.420 1)h和(0.750 4±0.289 3)μg/mL,以普通片为对照,分散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62.8%,表明黄芩清肺分散片在家犬体内具有速释作用,且生物利用度提高。

5展望

分散片具有溶出速度快、易吸收、服用方便和生物利用度高等优点。因此,中药分散片的开发具有广阔的前景。但大多数中药服用剂量较大,如果仅用水提取后的浓缩液经喷雾干燥,直接用于制备分散片,一方面影响分散片的成形;另一方面,浸膏黏性大、吸湿性强,不利于分散片崩解。因此,中药分散片的研究,首先应加强中药提取纯化工艺的研究,特别是中药有效部位的提取分离[32],充分应用药物制剂新技术,如微粉技术、大孔树脂吸附技术、澄清技术、超滤技术和高速离心技术等,最大限度地去除杂质,保存有效成分,为后续成形工艺创造有利条件;同时需进行不同的崩解剂和填充剂的选择及其用量的研究,做到既能使片剂良好成形,又能快速崩解、溶出,具有较好的外观、口感和稳定性。

目前中药分散片的品种较少,相关研究也未能形成完整的体系。药物体外溶出与体内相关性,苦味药物的掩味,大剂量药物的载药量和湿热环境下药物稳定性等问题均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解决。

参考文献

[1]罗云,李荣凌,何文,等. 银黄分散片的制备和质量控制[J]. 广东药学院学报,2004,20(2):117-119.

[2]刘丽鹏,李永吉,王艳宏,等. 脑得生分散片的研制[J]. 中成药,2007,29(1):127-128.

[3]宋民宪,郭维加. 新编国家中成药[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79.

[4]徐莱,胡丰,刘跃龙,等. 龙血竭分散片的制备工艺研究[J]. 江西医学院学报,2006,46(1):165-166.

[5]Orjales-Venero A, Beascoa-Alzola E, Lucero-De P, et al. Process to prepare water-dispersible tablets containing diclofenae:Eur Pat Appl. (Cl A61K9/20), Jun[P].1994, Appl.

[6]董丽宁,刘翠琴,刘榕晖,等. 板蓝根分散片的试制及工艺研究[J]. 食品与药品,2006,8(5):36-38.

[7]李勇,何伟,沈雪梅. 银杏分散片成型工艺的研究[J]. 齐鲁药事,2006,25(2):119-120.

[8]崔福德. 药剂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14.

[9]邱蔚芬,邹玉繁. 葛根异黄酮分散片的研制[J]. 时珍国医国药,2005,16(3):219-220.

[10] 曾嵘,阎敏,刘建存. 雷公藤多苷分散片崩解剂的优选[J].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6,26(3):32-33.

[11] 刘郁,尹寿玉,刘连新. 复方双黄连分散片的研制[J].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3):389-390.

[12] 陶华明,王隶书,程东岩,等. 妇炎康分散片制备工艺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05,30(22):1742-1744.

[13] 林天慕,管清香,张三奇,等. 中心组合设计优化法筛选独一味分散片制备工艺[J]. 中国药学杂志,2004,39(10):760-763.

[14] 郭涛,宋洪涛,赵明宏,等. 麝香保心分散片的制备及其冰片和人参总皂苷的体外溶出度研究[J]. 中国药学杂志,2002,37(11):836-841.

[15] 李国栋,魏华,仲明远. 分散片发展现状[J]. 药学学报,1999,15(6):24-28.

[16] 杜守颖,李云谷,吴清,等. 醒脑分散片辅料的研究[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26(6):55-57.

[17] 陈燕军,臧琛,赵小妹,等. 几种常用填充剂与崩解剂在中药分散片应用中的性能比较[ J ]. 中国中药杂志,2002,27(8):580-583.

[18] 郭涛,宋红涛,赵明宏,等. 麝香保心分散片的制备和人参总皂苷的体外溶出度研究[J]. 药学学报, 2003,19(1):34-37.

[19] 苏乐群,顾卫平,张曼红,等. 元胡止痛分散片的制备工艺研究[J]. 中成药,2006,28(10):1417-1420.

[20] 郭新红,张楠,张振中. 双黄连分散片的研制及质量评价[J].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40(6):1157-1159.

[21] 李梦阳,张永东,李文华. 银杏叶分散片制剂工艺研究[J]. 中南药学,2006,4(6):443-445.

[22] 席延卫,黄桂华,李林军. 天麻素分散片的制备及稳定性研究[J]. 中药材,2006,29(9):970-973.

[23] 张莹,王丽云,张榜继. 表面活性剂在分散片中的应用[J]. 中国药业,2002,11(12):48.

[24] 戚海亮,张汝华. 药物-预胶化淀粉研磨混合物体外溶出及提高溶出机理的研究[J].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91,22(11):493-497.

[25] Rene M, Plantefeve J C.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rapidly disintegrating pharmaceutical tablets:Ger Offen (Cl A61K9/20)[P]. Apr, 1988.

[26] 张峻颖,郭健新,黄罗生. 灯盏花素分散片的制剂工艺研究[J]. 海峡药学,2004,16(1):27-28.

[27] Ishikawa T, Watanabe Y, Utoguchi N, et al. Preparation and evalution of tablets rapidly disintegrating in saliva containing bitter-taste-masked granules by the compression method [J]. Chem Pharm Bull. 1999, 47(10): 1451-1454.

[28] 王优杰,冯怡,徐德生. 中药复方掩味技术初步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07,32(13):1285-1288.

[29] 黄绮红,胡容融. 葛根黄豆苷元分散片的制备及其溶出度测定[J]. 广东药学院学报,2001,17(2):87-88.

[30] 张婷婷,徐文,胡生亮,等. 水飞蓟素分散片的处方设计及体外溶出速度考察[J]. 中国药剂学杂志,2006,4(4):152-158.

[31] 陈燕军,周爱香,赵小妹,等. 黄芩清肺分散片中栀于苷的家犬药动学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03,28(5):468-470.

[32] 冯孝章. 重视中药二类新药(有效部位)研究,提高中药新药研制水平[J].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1998,9 (3):134-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