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我国传统的课堂模式往往是教师一个人的舞台,学生只是被动地在观看、接受,这样就抹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也就无法谈及创新精神的培养。“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提问”,时代的发展要求现代学生应是有“质疑精神”的学生。

关键词:新课程质疑精神培养

目前,全国的新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各种新型课堂模式也随之出现,但笔者认为,无论课堂模式如何变化,重要的是要鼓励学生敢于在课堂上大胆地提出问题,大力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那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呢?笔者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体会。

一、主动质疑,揭开语文学习的神秘面纱

登山的人常有这样的体验:在转过一个山峰之前,永远不清楚前面会有怎样迷人的风景,而正是前面无法预知的风景,才鼓舞着游人意兴盎然地不断向前攀登,这就是一种吸引,一种神秘感。语文教学想要抓住学生的心,就要始终对学生有一种吸引力,要让学生主动的质疑问难,通过自己的探索,逐渐揭开语文学习的神秘面纱,使他们切身体会到语文学习的成就感。

传统课堂不知从何时起,“导入后即展示”成了语文教学的固有套路。首先是教师的动情导入,紧随其后是教师接连不断的亮出自己预先准备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一步步分析,最终完成教学任务,这样的课堂基本上都是师生间直接的一问一答的形式。这种问题设置形式,虽然也能让学生理解文本,但这些问题是教师直接强加给学生的,所以使语文学习的神秘感消除殆尽。学生作为被动的接受者,长期下去就会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也就无法培养自己认识问题、探索问题的能力。笔者认为,课堂上如能将提出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一步步走入文本,逐渐揭开蒙在文本上的神秘面纱,一定能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因为每个学生都有强烈的求知欲,他们更对自己提出的问题感兴趣,在深入学习时也会急于找到自己提出的问题的答案。但这一环节教师要在课前充分备课,吃透教材,同时要注意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归纳整合,去粗求精,使课堂最大的高效化、优质化。

如在学习著名作家史铁生的《合欢树》时,上课伊始,笔者问学生:“看到题目,结合分析现代文的思路,大家最想了解什么问题?”“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纷纷提出自己的疑问:课文围绕合欢树写了什么?作者的母亲是一个怎样形象?我对合欢树有怎样的感情?合欢树在本文具有怎样的象征意义?作者为什么在文中多次写到小孩?标题是“合欢树”,为什么到第七段才写合欢树?……最后我将学生提出的问题归纳成三个大问题:(一)课文围绕合欢树写了什么?(母亲的形象、作者的情感分析);(二)为什么选择合欢树作为标题?(合欢树的象征意义);(三)文章的写作特点有哪些?(写小孩的用意、为何到第七段才写“合欢树”、其它写作技巧)。然后才让学生带着他们提出的问题独立研读文本,我发现学生读得非常认真,当遇到与问题相关的语句时,他们会自觉的圈点勾画,做出批注。这样极大的激发了学生探究问题、分析问题的兴趣,在课堂初期取得了非常好的学习效果。

二、多法激励,催开质疑精神的绚丽琼花

“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心里学研究结果表明,人们在受到某种激发和鼓励的情况下,会产生巨大动力,争取最大的进步,在这个过程中学习效率最高,效果最佳。著名哲学家詹姆士曾说:“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热情、向上的学生更是如此。教师鼓励的越多,学习的劲头也就会越足。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可以利用以下几种方法来激励学生。

1、团队协作,竞赛激励。

教学中适当引入竞争机制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理想方法。因为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孩子,在竞争中渴望取得优胜地位,这也是他们获得自我肯定的一个重要体现。在吸引学生为取得最好成绩而奋斗时,竞赛可将落后的学生提高到先进的水平上,促进其创造性、积极性、责任心和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竞赛形式可有“小组对抗式”、“英雄单挑式”、“抢答式”等,教师可根据自己的课堂实际情况灵活设置。

2、树立标杆,榜样激励。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要善于发现那些勇于提问、敢于探索的学生,为其他学生近距离地树立学习的榜样;也可以让学生推选“质疑明星”、“课堂爱迪生”,让学生积极踊跃地发言,探究问题。

3、以目传心,眼神激励。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神可以传递丰富的信息。提问时要给学生以激励的眼神,鼓励他们敢于提出心中的疑问,同时也要鼓励他们敢于回答问题,当学生回答正确时,要给以赞许的眼神;当其回答错误时,要给以鼓励的眼神,肯定他们有回答问题的勇气,激励他们积极动脑,再次发言。

4、真诚真意,情感激励。

教育界有句话:“没有学生心灵的唤醒,没有学生精神的参与,就没有真正的教育。”作为教师,应该走近学生,了解他们的情感,并要让他们感受到你真诚的关心,让其体会到你确实是在为他们考虑,从而将你看做自己的精神父母、朋友。一旦将学生的情感调动起来,学生就会与老师产生情感共鸣,这样自然会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同时,教师要在课堂上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在课堂上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笔者认为:教师要不吝惜对学生的鼓励,当在你的课堂上时时能听到鼓励之语时,你会发现在你的课堂上处处弥漫着学生智慧的花香,学生的创新精神往往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三、以疑为线,串起知识结晶的璀璨明珠

古人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之初鼓励学生大胆的质疑问难,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创新性,在完成基本教学任务之后,教师还要再一次鼓励学生针对文本提出一些与众不同、有价值的问题。课堂教学素质化是以学生为核心的,这就要求教学中应由学生自己提出“我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引导学生多思、爱思,深思,使其“于无疑处生疑”才是教学成功的标志。对于学生的质疑,教师要提倡、鼓励、引导。通过提倡、鼓励使学生从不敢提问做到“敢于”提问;通过引导,使学生逐步做到“善于”提问,养成“好问”、“乐问” 的好习惯。

在学生质疑过程中,教师不要怕学生提出一些难、怪、偏的题,因为只有这样才更能显示学生的动脑思考,显示出他们敢向权威挑战的勇气。如在学习矛盾先生的《森林中的绅士》这篇散文时,在解决完课初学生提出的问题后,我问大家:“我们已掌握了本文的主旨和写作特点,现在,你们是否还有新的问题?”这时有学生问道:“本文最大的一个写作特点是‘虚实相生’,那么我们学过的散文中,还有哪些篇目也运用了这种方法?”随着这一问题的解决,就将一个点的知识连成了一条线,之后我又领着学生回顾了其它一些常见的写作手法,这就将一线的知识,连成了一个相互关联的知识网络。这样不仅扩大了学生的知识层面,同时也使他们体会到了质疑精神的最大价值,真可谓是“一举多得”。

笔者认为,教师应把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作为教学的突破点,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真正具有追求真理,敢于大胆创新的精神;才能使这些肩负建设祖国未来责任的孩子成为具有创造力的国际型人才,真正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诸子百家格言警句》,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2、张德秀《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与教学》[C],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3、钱梦龙,窦爱君等著《人文关怀渗透于细节》[J],200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