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福泉阳戏的艺术特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阳戏在黔南已大部分流失,唯有福泉市黄土哨保留较为完整的阳戏班,其蕴涵着中华民族传统艺术文化、民族民间文化的精髓,是研究我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艺术联系的桥梁。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掘地方本土文化特色,继承与发扬传统优秀的文化艺术迫在眉睫。
关键词 福泉阳戏 黄土哨 面具 “戏剧活化石”
阳戏和阴戏同属傩戏:以娱人纳吉为主的称阳戏:在祭祀活动中,以酬神驱邪为主的称阴戏。据《辞海》载:“傩戏……由驱鬼的傩舞发展而成……演出时多戴面具,故又名‘师公脸壳戏’,表演动作一般较简单原始。音乐大多以锣鼓伴奏,人声帮和,故有的地方又称‘和合腔”’。如今傩戏几已绝迹,福泉阳戏是仅存的阳戏,它是原始傩文化活动的遗存现象。本文重点以黄土哨阳戏作代表,对福泉阳戏的原始形态艺术特征进行分析研究。
一、福泉阳戏的变迁
黔南阳戏中现保存较完好的福泉黄土哨阳戏前身叫“元皇宝坛”。阳戏在贵州黔南地区的流传大约可上溯到明朝初年,在历史的变迁中由于多种因素,曾在中原一带盛行的傩文化活动开始向长江流域和边远少数民族地区转移,“宫庭傩”衰落失传之后,流入民间的一部分仍以强大的生命力继续衍变成为“民傩”(乡人傩),沿续至今有600余年历史,即现在的福泉阳戏的艺术形式。阳戏这一富于特色的民间傩文化艺术形式黔南已大部分流失,仅有福泉市黄土哨保留较完整的阳戏班。福泉阳戏是当地文化部门在1986年进行“三套集成”(民间的文学、戏剧、音乐)整理工作时在福泉市龙昌镇大水沟村黄土哨村民组发现的,它的表演艺术形式和面具艺术特征比周边地区的傩文化更具原始形态特色。
二、福泉阳戏的艺术特征
黄土哨阳戏以娱人纳吉为主,自娱自乐,一般不出村寨公演。每年阳戏正规演出三次,分别在农历正月、五月、六月进行,一场戏全部演出需四天四夜。秋收后的演出要看收成如何,而春节期间阳戏也将在本地持续十天半月。
黄土哨阳戏演出剧目达150多个,但大部分已因口头及行为传承和年代久远而遗失。存留下来的经典剧目内容大多取自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每次演出时要搭戏台和挂案子(即舞台背景),没有舞台不演,这是与贵州安顺及其他地区的傩堂戏和地戏的根本区别,表明福泉阳戏已呈戏剧表演的雏形,它已由酬神活动衍变为娱人纳吉的文艺表演形式。
1、福泉阳戏的艺术形式
福泉阳戏是集宗教色彩及民间技艺于一体的原始戏剧,保留了从孕育到发展的三种形式:法事坛歌、正戏腔、花戏腔。它们同传并流,相辅相成,音乐功能分界明晰。“法事坛歌”即“酬神还愿”,是一种祭祀性的坛师法事活动,坛师在香烟缭绕、神案森严、昏迷怪异的氛围中司其神职。其特点是赞颂“三圣”功德,迎请其显灵,体现了阳戏早期的佛、道思想,这种特征从福泉阳戏面具狰狞痕迹中亦可窥其端倪。“正戏腔”以宏杨和赞颂神祗的功德为主,它的功能主要是为了娱神,礼请神祗驱邪消灾。这些“娱神”音乐与“法事坛歌”比较,已有了新的发展,男、女腔已开始进一步区分,注重人物性格和情感的表现,大部分形象都注入了许多民间情愫,具有世俗化的人物特征,其音乐的展开颇具地方特色,情调婉转,表演细腻。“花戏腔”阳戏的“花戏”,它渐从“法事坛歌”中剥离、嬗变,淡化了神的色彩,独立性强,成为民间小戏,是福泉阳戏的核心。
2、剧目题材广泛,内容质朴,意蕴含蓄深刻
黄土哨阳戏分武剧和文剧二种,剧目有百余个,可连续演唱一月而不重复,由于该戏剧目都是口传心授,民间艺人多不识字,故很少有文字流传。
农历5月13的《千里走单骑》,为纪念关羽而演出与关羽有关的戏剧目,如《桃园结义》、《斩华雄》等:农历6月24(传说中“二郎神”的诞辰),为纪念神话中的二郎神而演出,祈求庇佑一方平安,如《二郎桃山救母》、《二郎降孽龙》等。此外,就是村民在还愿(祭主有灵、祈嗣得子或结婚等喜庆之事)时请戏班子演出,时间长短和规模都是根据愿主财力而定。值得一提的是,《千里走单骑》(也称《座关》)只有黄土哨阳戏班独演。该戏班除三圣外,增奉关羽为神祗,每年阴历5月13在“关帝庙”集聚祭祀,是该阳戏与其他阳戏的主要区别。
3、演出语言和唱腔地方化
明初的“调北征南”和七年后的“调北填南”,带来的各种傩腔文化与黔地高腔形成了腔风浓郁、特征鲜明的黔地口语音乐文化板块。福泉阳戏每次正规演出时都要举行祭祖盛典,分酬神、驱邪、纳吉、娱人等四个部分。这四个部分依次长期的发展演变,是人类审美观发展的必然结果。艺人们通过实践学习,逐渐弱化了剧目的宗教巫术精神,将阳戏中虚幻的祭祀内容转化成现实生活场景,把阳戏每一出剧目的内容通过道白、唱跳、追打等动作融为一体,构成了既欢悦又悲苍、扬善弃恶的喜剧场面。剧目颇具民间口头文学意味,说唱性强,押韵流畅,文辞幽默。福泉阳戏是“打、唱、帮、打”的锣腔体制,使用锣、镲、鼓、马锣等乐器,音响很具有地方色彩,音乐效果异常强烈、火爆、粗犷,演员们在舞台上要念则念,要唱则唱,随心所欲,可任意收煞,除演唱时能贴近听众之外,还要求艺人们在声乐技巧、音准、调高、节奏稳定方面默契自然。福泉阳戏在演出前须举行“开坛”仪式,只是象征性的,简化了“酬神”礼仪,俗称“开箱”。
4、面具雕刻技艺精湛,神韵含蓄
面具,是宗教与艺术相结合、酬神和娱人相结合的原始戏曲形式的一种载体,也是福泉阳戏的主要标志。福泉黄土哨阳戏面具由于各种因素,现存17副,通过残存的面具可发现它们在造型艺术上有典型的中原文化和巴蜀文化的影响痕迹,艺术风格更趋向于世俗化、地域化、民族化。黄土哨阳戏班演出者视面具为神祗,以木雕面,色彩淡暗,形态各异,雕刻技术重写实,比地戏面具粗犷,沉稳大气:较傩戏面具精细,其风格颇具古傩之子遗。福泉阳戏面具雕刻已从发展期的狰狞图腾的宗教巫术精神面貌转向世俗人物的喜怒哀乐,面具雕刻手法、色彩、造型特点更趋于成熟,使人从中感悟到贵州文化的特点与中原传统文化之间的历史情愫和民间造型艺术的神奇魅力。
三、福泉阳戏现状思考
目前周边省份及地区的阳戏在演出时已由早期戴面具演化为涂面化妆表演,而福泉阳戏至今都还头戴面具演出,其傩文化更具原生态特征。
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现黄土哨的青壮成年人外出打工较多,学阳戏的人寥寥无几,表演艺人年龄偏老,后继乏人的问题亟待解决。阳戏就其特殊的戏剧表演形式和面具造型艺术而言,是黔南民间艺术中不可多见的艺术形式之一,是研究我国民间文化历史的佐证,是研究贵州黔南地区传统文明和现代文明的“戏剧活化石”。贵州省人民政府已把福泉阳戏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出台了抢救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一些相关政策,并积极参与阳戏资料的收集、整理,当地优秀艺术形式的传承和发扬光大,还需要更完善的措施、社会的关注和大众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