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樟树无性系造林浅见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樟树无性系造林浅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造林成活率与植株长势

造林后一个月调查,造林成活率达100%。这可能是因为樟树无性系组培苗出瓶上袋后在苗圃中的时间较长,植株根茎木栓化程度较高,根系发达,抗病、抗逆能力较强,加上早春雨季造林等栽培措施,确保了较高的成活率。同时,由于是容器苗上山造林,有效减少了根系的损伤,苗木定植后很快开根生长,定植20d时可见部分植株已抽长新枝新叶,表现出旺盛的生长势;6个月后幼树叶色浓绿,不偏冠,植株顶端优势明显,主茎直生并分生许多侧枝,冠幅增加1倍以上。结合幼林抚育对植株进行适度修剪,可使生长近1年的幼树形成明显的塔形树冠。

幼树的生长表现

试验林的生长情况见表1。由表1可知,3~10个月生时,树高标准差变幅为0.11~0.18,差异较小,表明这一生长期内单株的树高与区组内平均树高的离散程度较均匀,并处于一个较稳定的水平,区组内及区组间植株的高生长较整齐。在地径生长方面,定植后6个月内,地径标准差变幅为0.18~0.22,差异也较小,表明植株的径生长在这个时期内也是比较均匀的。但到10个月生时,植株的径生长出现明显变化,部分植株地径生长迅速,个体差异加大,植株地径与区组平均值的离散程度增加,3个区组的标准差均有所提高,变幅为0.26~0.48。对比3个区组的树高和地径变异系数均值可知,3个月生和10个月生的地径变异系数均值均大于树高的变异系数均值,只有6个月生的树高变异系数均值大于地径的变异系数均值。由图1也可知,在这一生长期内,高生长的变化没有地径的明显,地径的生长曲线斜率增大幅度较树高的明显,说明在这一生长期内,植株地径生长更明显,这可能是施基肥以及温湿度等诸多良好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无性系生长分析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表2~4),树高和地径在区组间均无显著差异,说明同一无性系的植株在不同的立地条件下生长仍表现出较高的一致性。3个生长期的树高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说明定植后植株的高生长是非常明显的。地径在3个月生和6个月生时差异不显著,但10个月生时,地径生长与6个月之前的有极显著差异,说明在定植6~10个月期间,植株地径生长明显加快。

研究结果表明,定植后至10个月生时,植株保持较好的高生长,但生长速率变化不明显;而地径生长在定植后6个月内增加不显著,6~10个月生时,生长速率和生长量均有极显著提高。幼树期地径生长总体上比高生长活跃。王鹏良等[4]在研究樟树无性系组培苗年生长动态时发现,在4种无性系植株中,有3种无性系植株的地径速生期长于苗高速生期,这与本文的研究结果一致。分析其中原因,这可能是由樟树的树种特性决定的,因樟树是非速生的大乔木,大树胸径可达2m,因此,在幼龄期径生长优势明显也是正常的。

用无性系苗木造林,林分的总体表现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本试验林3个区组间存在坡度、坡向和土质等立地条件的差异,但无性系幼树的树高和地径在区组间无显著差异,这说明在本试验条件下,同一无性系的植株尽管在不同的立地条件下种植,早期群体的生长仍表现一致,林相较整齐。

营造樟树无性系人工林时,要选择土层深厚、水湿条件较好的山地,做到适地适树。整地时要挖明穴,回表土,施足基肥。造林时要确保早春雨天定植,定植后要及时追肥和除草,使幼树保持良好长势。本试验中观察到樟树无性系幼树的侧枝比实生苗多,尽管不影响主茎的生长,但也应加强抚育管理和及时修枝,促使幼树早成形。

本试验只有一个无性系参试,观测期较短,数据只反映无性系造林后近1年时间内的植株生长表现,且由于樟树的生长周期较长,幼树期也相对较长,因此本试验得出的仅是初步的结论,随后的生长表现还有待于深入观测研究。

本文作者:黎新宇1龚峥2周丽华2张卫华2陈耀辉1余栋华1作者单位:1广东省东江林场2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