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当代世界文学与中国――“当代世界文学与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纪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08年10月16日至18日,“当代世界文学与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于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此次研讨会的举办方,是美国《当代世界文学》杂志和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研讨会议题主要聚焦于两个方面:一、全球化语境下中国当代文学创作与批评如何更好地发展;二、如何在当下语境中有效地运用比较文学的视野进行中外文学研究与交流。这些议题涉及了“当代世界文学与中国”论题统领下的若干焦点和热点问题,集中反映了主办方对“当代世界文学与中国”相关研究领域的关注、思考与理解。
当代文学创作应该如何继承中外文化的优秀资源是中外作家们最为关注的问题,詹姆斯・拉根(James Ragan)、余华、里根・艾斯丘(Rilla Askew)、格非、克瓦梅・道斯(Kwame Dawes)、张炜、迟子建、艾伟和毕飞宇等九位作家就此展开了深入的探讨。“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迟子建在题为《被放逐的神话》的发言中结合自己创作《额尔古纳河右岸》的经验认为,来自民间的神话故事和传说是当下小说创作可以借鉴和利用的重要资源,它承载了一个民族最深沉的情感,可以为文学创作提供最独特的想像力,也可以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为文学保持其自身的独立性提供参照。山东作协主席张炜则指出,在当今这个全球化、物质化的时代,中国作家不再坚守传统文学所赋予的特质――典雅、均衡、隽永、精致和诗意,有流于粗糙的趋向,这使得中国文学最精华的东西悄然流失。他认为,不仅我国文学面临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探索与坚守问题,西方亦是如此。坦尼・内桑森(Tenney Nathanson,美国诗人)就认为,佛教(禅)对美国文学极为显著,它为当前的离散的、开放而前卫的诗歌潮流奠定了基础,他以罗曼・费雪、菲利普・瓦伦等人的诗歌为例作了阐释。
作为精神救赎之路的执著审视者,批评界人士发言热情高涨。针对当下文学创作与批评问题,雷达、孟繁华、张未民、张志忠、张柠、施战军等人提出了极富创见性的见解。陈思和(复旦大学)在题为《进入壮年时期的中国文学》的发言中指出,进入90年代以来,与现代文学的“青年文学”特征相比,中国文学是中年垄断的文学,青年文学属于一种被压抑的状态,不受主流批评的重视。他呼吁,我们应当重视“青年文学”的存在,否则经过壮年进入老年时期,中国文学的活力亦将丧失。青年学者梁振华(北京师范大学)在发言中尖锐地指出中国都市文学的叙述实际是个虚假的叙述,它以取缔都市经验为代价来获得主流文学格局中的身份认同。所以,百年以来中国都市文学创作实践和观念形态是完全断裂的。
在文学这片园地里,诗歌的地位越来越趋于边缘化。对于这份渐隐渐晰的精神守护还能够走多远以及如何走下去,西川、食指、任洪渊、唐晓渡、王家新、翟永明、严力、欧阳江河、伊沙、树才、陈超、石江山(Jonathan Stalling)、谭五昌等二十余位著名诗人与诗评家们各抒己见,一种强烈的精神诉求在此显现。诗人食指强调韵味对于诗歌的重要性,他认为,韵味是中国的审美习惯,是中国诗词的血脉。新诗只有讲究韵味,传承古诗词的血脉,才能进入到有两千年历史的中国诗词的家谱。诗评家唐晓渡则从自己编辑《当代国际诗坛》的实际经验,探讨了诗歌的经典性和当下性辩证统一的关系,诗歌应该对当下实际问题语境产生一定“作用”、散发能量,这是诗歌活力的重要表现。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是一门新兴的、极富于发展前景也是备受关注的学科,会议就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本体的身份认同、建构方式以及比较视野下的诸多问题进行比较广泛的讨论,深化了对该学科的认识。顾彬、孟华(北京大学)、陈跃红(北京师范大学)、王向远(北京师范大学)、刘洪涛(北京师范大学)、戴维斯―昂第亚诺(Davis-Undiano)等教授专家分别就国际文学关系研究、比较诗学本土化、“国民文学”、 “多元文化”与“边缘文化”等问题发表了各自的看法,激发了大家的兴趣与灵感,迸发出友谊与思想的火花。
会议开幕式由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书记李国英教授主持, 校党委书记刘川生教授、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文理学院院长博文理(Paul Bell)教授和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张健教授分别致开幕词,同时宣布首届纽曼华语文学奖获奖者,中国作家莫言获此殊荣。闭幕式由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李春青教授主持,陈教授和张柠教授分别进行总结并点评嘉宾们的发言,美国《当代世界文学》杂志社社长戴维斯―昂第亚诺(Davis-Undiano)教授和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刘洪涛教授分别致闭幕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