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少林寺的银幕风云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少林寺的银幕风云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少林寺,对于许多国人来说,那是作为武林宗派而存在的地方。从旧时说书人的口舌,到文人的纸笔,再到电影导演的大银幕,少林寺一向脱不开江湖的波澜与家国的纷扰,受教了这些武侠文化的人们,却常常忘了少林寺更是世称“禅宗祖庭”的佛教圣地。当然,无论参禅,还是习武,这原本都是少林寺僧人承继千年的传统,归根结底都是修行之道。不过,隋唐以来,少林僧人常常以武济世,确是实情,自“十三棍僧救唐王”始,少林寺就成了某种符号化的存在,它象征着武功的源头和至高境界。及至后世的话本小说中,少林寺也成了永恒的名门正派,从这一点上,倒是能看出世俗社会对“禅宗祖庭”这一层身份的认同和尊重。

张彻的“俗家少林”

不过,最初令“少林一派”扬名银幕的那些角色人物,却极少出自这座少室山上,而是所谓福建“南少林”的俗家弟子。方世玉诞生最早,也是“南少林”系最著名的人物之一。1950年,导演胡鹏在香港拍出《火烧少林寺》,将流行于岭南地区的方世玉、胡慧乾等人的民间传说首度搬上银幕。方世玉和胡慧乾最早出自清代侠义小说《圣朝鼎盛万年青》,只不过这些南少林弟子在书中成了反对朝廷、为害乡里的恶人。民国时,广东报人邓羽公为“南少林”正名,将方世玉、胡慧乾、三德和尚等人描写为反清复明、锄强扶弱的一代游侠,遂创“广派”武侠小说。而岭南地区的尚武之风亦重,再加上彼时曾以反清复明为己任的洪门等民间会党势力尤盛,“南少林”逐渐成为当地武侠文化的主要体系。由此,香港影人以这些颇具本地特色的英雄做商业片尝试,也是顺其自然。不过,当时的胡鹏已经遇到粤剧名伶关德兴,二人的合作令“黄飞鸿”系列取得更大成功,“南少林”题材也在香港影坛沉寂了一段时间。

真正让“南少林”众弟子在银幕上站稳脚跟的导演,应是一代功夫片宗师张彻。1974年,张彻远走台湾组建邵氏的卫星公司“长弓”,他再以方世玉等人为题,接连推出《方世玉和洪熙官》《少林子弟》《少林五祖》等数部“南少林”系列电影,均在台港两地票房大卖,引领一代功夫片风潮。初登银幕不久的傅声在其中扮演方世玉,他本人出身富豪之家,天性顽皮活泼,张彻也令他在银幕上发挥自己的本真一面,塑造了少年方世玉鬼马灵动的形象。即使相隔二十余年,李连杰版的“方世玉”依然没有脱离傅声赋予这个人物的可爱个性。然而,傅声、姜大卫、狄龙、戚冠军等人所饰演的这些岭南豪侠,早已游离于南少林寺之外,他们的故事大多在“火烧少林寺”之后发生。在“独臂刀”系列之后,张彻此时重又找到能与之匹敌的题材,自然不会轻易放手。同时,邵逸夫正有意将张彻召回邵氏本部,令他自立门户的愿望暂时搁浅。1976年,刚刚返港的张彻再度聚齐麾下众多弟子,回顾“方世玉”等人在南少林习武的那段光阴,其实也相当于为前作拍摄前传,这就是张彻版《少林寺》。福建莆田南少林,终于在武侠片中露出真容,不再是豪侠故事的背景。张彻版《少林寺》讲述方世玉、洪熙官、胡慧乾等人为报家仇,投入南少林门下成为俗家弟子,苦练武功,终于雪恨。此片同样以清兵火烧少林寺,众英雄携手抗敌结尾,这也是对“广派”武侠想象之源的固有尊重。张彻在本片中首次为少林一派设计出“木人巷”和“十八铜人”,这些也成为后来许多“少林寺电影”的“标准配置”,以至后来周星驰在《食神》中把它们拿来恶搞了一番,也算作是后辈影人的另类致敬。此外,张彻版《少林寺》首创学艺、出师、人机大战(方世玉等人打出木人巷)等功夫片的新套路,都为七十年代同类电影大量效仿。

南拳宗师的纪实少林

从《独臂刀》到《刺马》,再到《少林五祖》,张彻的武打设计一直依赖刘家良和唐佳二人,可以说,没有他们,张彻的功夫片试验也会失色许多。《独臂刀》就是一例,张彻虽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残缺”英雄之概念,但具体的武功和兵器设计,刘家良却出力不少,片中王羽所饰的方刚,以独臂所用的独门兵器“金刀锁”就出自刘的手笔,这把兵器也成了功夫片历史中的一个经典设计。刘家良跟随张彻多年,却并不甘心只做武术指导。张彻起初组建“长弓影业”时,也许诺扶持刘家良做导演,后因公司经营不善,搁置了刘家良的拍片计划,二人也因此有了间隙。刘家良返回邵氏之后,迅速拍出几部功夫片佳作,也开了武术指导晋升导演的先河。1978年,刘家良拍摄了自己的“少林寺电影”,这便是著名的《少林三十六房》。当时的刘家良虽已是知名武指,但作为导演,只能算作初出茅庐而已,人才济济的邵氏公司里,新人必得有新招式才能出位。刘家良把《少林三十六房》变成了一部纯粹的“和尚片”,全片以男性角色为主,“打破了电影中必有美女的惯例”,他还让刘家辉真做了“光头和尚”。而这个创意也是刘家良拍《螳螂》时的偶得,一日,他在水塘边看到雨水打在光亮的石头上,觉得非常漂亮,便想“假如是光头,雨打在上面多好看”,这才有了《少林三十六房》开场时,刘家辉所饰的“三德和尚”在雨中练功的场景。这部电影不单是在人物形象上大有突破,更重要的是,刘家良头一次让少林派的僧人成为主角,而不是此前香港功夫片里常见的少林俗家弟子。

自幼修习南派拳法的刘家良,一直认为电影中应有“真实的功夫”,而常人所说的武术,在他看来,那些动作太过艺术化而显得浮夸。而他这样的功夫片导演里的“纯技术派”,特别喜爱在镜头前展现武功的真实套路,或者醉心于某些练功段落。所谓“少林寺的三十六房”,就是刘家良凭空设计的少林武僧修习武功时必经的本寺三十六个练功房,其中第三十六房就是三德和尚所创。银幕上,刘家良不厌其烦的展示这三十六房的设计和武僧们的练功过程,让这部电影变成了“实打实”的功夫片,创造了一种硬桥硬马的视觉奇观。

若以二十年后的观众口味来看,刘家良的武打设计因为太过真实,又极少依赖剪辑或特技,显得有些乏味。不过从另一方面看,这也确是刘家良作为南拳宗师的一种坚守,他“因为自己有功夫,所以不靠电影技术,而靠真打出来”,他自信不借剪辑,也能让观众看到动作之快。然而,“武术家”刘家良也忽视了一点,电影中的运镜、剪辑和特技,并不仅仅为了让观众感到功夫有多么惊人,更多时候是要营造气氛和塑造人物。这部电影之后,刘家良又陆续拍摄《少林搭棚大师》(1980)和《少林三十六房:霹雳十杰》(1985)两部续集电影,虽不及首作影响力和票房成绩,仍让人看到刘家良式绚丽的南派拳术,也为渐呈夕阳之势的“南少林”功夫电影留下一抹亮色。

刘家良拍完《少林三十六房:霹雳十杰》不久,邵逸夫便劝说刘家良北上大陆,同银都机构合作拍片,这就是之后上映的《南北少林》(1986)。因为当时的关系敏感,刘家良的弟子们也无法随行拍片,高手如云的刘家班就此解散。同一年,张彻也奔赴大陆拍摄《大上海1937》,成为他创作生涯中最后一部票房大卖的电影。1987年,邵氏电影公司宣布停产,邵逸夫的传媒王国全面转向电视广播有限公司(TVB)的经营。

自《方世玉与洪熙官》至《南北少林》,回望此间二十年,邵氏公司制作“少林寺电影”数十部,其中自有张刘等人的经典,也不乏狗尾续貂之作。不论张彻、刘家良的作品个性差异多大,他们毕竟同属商业气息最浓厚的邵氏公司,烙印其上的大制片厂流水线痕迹自不必说。这些“表面功夫”之下,邵氏出品的“少林寺电影”仍旧承继着民国时期的商业片传统,较少关注家国大事,虽然方世玉、三德和尚等人都和“反清复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具体到故事纹理之中,张彻、刘家良大多以个人复仇为主线,没有太多宏大的历史叙事。作为纯粹的商业片公司和它旗下的导演,立足本地观众的欣赏趣味和文化背景,似乎是唯一可以生存下去的方式。因此,在邵逸夫、张彻、刘家良等人的江湖中,可以任意戏说编撰的“南少林”一派就成了最安全和自由的武林圣地。

银都机构的少林奇迹

刘家良执导《南北少林》,这本身就已是震动香港影坛的新闻。香港左派电影公司银都机构和商业片巨头邵氏公司联手制作,以银都机构的工作人员为主力班底,完全在大陆取景拍摄,主演是李连杰,导演是刘家良。这之前,李连杰的《少林寺》和《少林小子》都大获成功。而银都机构方面前来邵氏斡旋此事之人,正是时任银都机构总经理的傅奇,就是他亲口向邵逸夫邀约合拍事宜,“邵先生,有没有机会我跟你拍一部戏,我们各出一个人,你出刘家良,我出李连杰。”邵氏影业此时正处在风雨飘摇之际,邵逸夫也看出这是个好机会,这才力劝刘家良再执导筒。

而刘家良同银都机构还有傅奇本人,原本就有着一段缘分。1950年代,银都机构还是个未知的幻影,彼时香港电影业界共有三家左派电影公司,也即长城、凤凰和新联。当时的“长凤新”立足香港,背靠大陆,发展迅猛,更有李萍倩、朱石麟、鲍方等一批杰出影人,当时,张鑫炎不顾同邵逸夫的亲戚关系,跑到长城公司做剪辑师,而傅奇还是长城公司的当家小生。1966年,“长凤新”的创作态势已达巅峰,张鑫炎也已是长城公司的新一代导演,这一年,张鑫炎和傅奇联合执导,傅奇、陈思思等人主演的新派武侠片《云海玉弓缘》引起业界极大反响,与邵氏胡金铨的《大醉侠》和张彻的《独臂刀》并称“新派武侠片的开山之作”。

《云海玉弓缘》对武侠片制作的一大贡献,就是完善了“威亚”技术,令威亚成为之后武侠片不可或缺的道具之一。而在影片开拍之初,张鑫炎和傅奇的手下并无真正的武术指导可用,“跳蹦床吊钢丝都没人会”,这才试着给唐佳打电话求助,结果唐佳和刘家良欣然应允。本来威亚是日本人的发明,刘家良便从中学习,并在《云海玉弓缘》中发扬光大,几个年轻人开创了港产武侠片的新篇章。此后,因为这部电影的成功,刘家良和唐佳才被邵氏看中,挖角过去给也是新人导演的张彻做武指。自此之后,他们的人生轨迹发生了巨大变化,再次合作时已是二十年后。

结束之后,停滞十年之久的香港左派电影界再次活跃起来。1981年,长城和新联合并,组建中原电影制片公司,傅奇重出影坛,只是这一次他既不演也不导,而是就任中原的总经理,积极运作大陆和香港之间的电影交流与合作。1970年代末,他初次见到李连杰时,是在香港新光剧院举办的内地武术团表演上,那一回,傅奇就已看出李连杰的从影潜质。可惜的是,北京什刹海体校根本不放人,傅奇只得作罢。转眼间,已是80年代初,某日,北京来电,时任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任的廖承志向香港左派电影公司负责人建议,拍摄“武打片”《少林寺》和《太极拳》。廖公有此想法只因他对《精武门》和李小龙的喜爱,希望可以有更多类似影片出现。中原董事长廖一原,总经理傅奇力主拍摄《少林寺》。嵩山少林寺总院首次同意授权拍摄,可以实地取景,导演张鑫炎和傅奇都希望由内地武术队员出演少林武僧,至于主角,二人不约而同地想到了李连杰。1982年,中原出品,张鑫炎执导,李连杰主演的新版《少林寺》推出市场,引爆全国票房,以一角钱的票价创造了1亿元人民币票房的惊人纪录。香港票房1700万港元,进入当年票房三甲。随后,银都机构签约李连杰,借《少林寺》热映之势,相继拍出《少林小子》(1984)和《南北少林》(1986)两部“少林系列”功夫片,均取得较高票房。这座隐于少室山上的“禅宗祖庭”至此才真正出现于众多武侠/功夫片迷的眼前,而张鑫炎版《少林寺》在故事和武打风格上均和邵氏“南少林”大异其趣。新版《少林寺》取“十三棍僧救唐王”的传说发展故事,虽然演绎成分居多,但这个传说确实依循少林寺的真实历史而来,其间固然也混杂着觉远个人的复仇情节,可全片所讲的却是一个“立寺”的过程。至于武打风格上,之前港片中的“南少林”多以南拳为据,而新版《少林寺》则以中原地区的北派武术为基础。张鑫炎谈及本片制作时,宣称此片的确为武术队员“真打”,他自己为了展示真实的北派武术,也多以长镜拍下。不过,那时的国内武术队已经开始加入某些表演套路,动作设计也难免带有“摆架子”的痕迹。随后而来的徐克、程小东等人的时代,武打设计的浪漫化和仪式化倾向更让李连杰如鱼得水,掀起新一波武侠/功夫片热潮。

少林寺的文化生存

张鑫炎在少室山拍片的时候,少林寺年久失修,僧众减少,已不复古时盛况。《少林寺》拍峻六年之后,1988年,少林寺武僧表演团成立。1990年代之后,少林寺慢慢恢复元气,庙宇重新修葺扩建,少林寺曾经的修禅和习武的传统也有了新的气象。及至2010年,少林寺武僧表演团已有200多人,这些年来,从少林寺走出的俗家弟子更多。少林寺同时重建禅堂,恢复坐禅传统。禅武合一,这就是少林寺抱持的修行之道。

不过,这二十多年来,大银幕上却再没出现少林寺授权拍摄的电影。作为一种古老文化的象征之地,少林寺在自身形象的保护方面经过了一段静默期。2009年10月,电影《新少林寺》宣布开机。影片导演依旧来自香港,他就是陈木胜。主演以刘德华、谢霆锋、成龙等香港演员为主,而当年《少林寺》中李连杰的“师傅”于海再次出山,饰演少林寺方丈。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可算作制片方对张鑫炎版《少林寺》的致敬。人们注意到,《新少林寺》的主要出品方除了中影集团、香港英皇娱乐集团之外,还有少林寺文化传播(登封)有限公司。这个公司的总经理傅华阳为少林寺方丈释永信亲自指派,他也是方丈颇为看重的一位俗家弟子,而据此前媒体报道,《新少林寺》的计划也是他首先发起的。“《新少林寺》是一部基于禅武精神传承的商业大片,是一个写和尚的正剧。”傅华阳在计划之初有过如此表述。

无论是少林寺文化传播(登封)有限公司的介入,还是陈木胜导演自己的表述,都透露出一个明确的信息,《新少林寺》是一部得到少林寺授权的商业电影。这是自1982年以来,第二部有如此机缘的电影。只不过,这一次少林寺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参与了电影制作,个中缘由,想必熟知当下华语影视产业的傅华阳起了很大作用。再看负责少林药局的监院延琳的经历,他在成为佛家弟子之前,就已经为少林寺的对外交流承担了许多具体事务,他有这方面的才能和资源,同时也信奉禅宗。在推广和维护少林寺文化的各项事务中,少林寺显得更加理性,也更有能力应对世俗社会的种种规则。

2011年1月19日,《新少林寺》正式上映。如果从电影的层面来看,它仍旧是一部标准的商业大片。同老版《少林寺》类似,《新少林寺》的故事脱胎于民国时期军阀石友三火烧少林寺的真实事件,而在片中,最后密谋毁寺的人变成了德国殖民者。虽然如此设置,但《新少林寺》并未刻意强化时代背景,更多着墨于个人的挣扎和救赎。陈木胜导演在采访中曾说,希望能在镜头中融入一些禅意,具体到情节中去,就是刘德华饰演的侯杰在那个雪夜,偶遇小和尚,二人共练七星拳,一直纠结于过去的他,那一刻,忽然觉得“好自在”,这就是导演眼中所谓禅武合一的境界吧。只是,对于普通观众来说,如何能简单明了的说禅,却真不是件简单的事。

《新少林寺》并未脱离“少林寺电影”的固有轨迹,可能对于许多人来说,它仍旧是一部日常化的文化消费品。而对于少林寺来说,一部电影应该只是他们在现代社会积极入世的有效形式之一,为普通人提供一种“生活方式、智慧和知识”。

本文图片由本刊资料室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