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做中学学中做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做中学学中做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强调了学生在学习中的动手实践能力,做是学的中心,做是教的中心。这正如课程标准所要求的: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践,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拥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镜,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用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但由于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的影响,使学生习惯于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主动动手实践运用探索知识的能力,特别是农村的孩子更是如此。要实现这一转变,有利于突破学习环境、情感、感情等方面的种种障碍,只有突破这些障碍,学生才能顺利在“做中学,学中做”,积极主动地探索数学知识。

【关键词】小学语文 做中学 学中做

一、营造良好教学氛围有助于突破“做”的环境障碍

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首先在于教师转变角色,不以权威者、监督者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而应始终以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对待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放手大胆地动手操作、主动探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只有民主才能解放大多数人的创造力,而且使最大多数人之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自己的言行、动作、表情传递给学生亲切、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可亲可敬,是可以依赖的朋友。这样在课堂的学习中学生就会有勇气大胆地动手实践活动,积极主动地探索实践活动。

其次,教师还要善于在学生中营造一种友好合作的氛围在小组学生活动中既要发挥个体独立作用,还要重视同学间的友好合作、互助关系,使有个体差异的不同学生在做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更能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热情,养成用数学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的习惯。

例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公式推导时,我为学生提供了几类教学具,有等底等高、等底不等高、等高不等底,不等底不等高的圆柱和圆锥,让学生分组分类用沙土同时进行实验,探索圆锥体积和圆柱体积的关系,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观察比较、发现圆锥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在操作中学生亲自接触了事物及其现象,并牢固的掌握他们抽象概括出的规律,是静态的数学问题变成动态的亲身感受。

二、建构正确的评价方式有助于突破“做”的情感障碍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需要自己是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研究者,而在儿童的心理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学生都希望自己在探索中的每一个想法都能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表扬,但在数学学习和活动中,由于小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水平及个体差异,他们的想法不可能都是正确的,如果他们正确的想法漠然置之,或对他们错误的想法加以否定,甚至冷嘲热讽,都会对他们的心理造成伤害,就会加深学生犯错的恐惧,挫伤学生的创新积极性,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激励学生的每一个想法,鼓励他们对许多可能的简介进行尝试性的探索,使学生解除犯错的心理负担,在“做”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

例如:在《圆的认识》一颗教学中,我在新课展开部分人士了圆的直径和半径后问:你能猜想一下圆可能有哪些特征吗?同学们在小组交流后提出了许多猜想,我有说:同学们真爱动脑筋猜想了圆的那么多的特征,但是你们的猜想对吗?轻试试看。“于是全班同学各自向办法验证:有的折圆,有的量折痕,有的在圆上画直径,有的用表格记录量的数据,有的嘴里还念叨着自己的新发现……”整个课堂热闹而有条不紊,同学们大胆展示各自的想法并自我实验验证,知识的形成过程一览无余。

三、创设开放性的实践情境有助于突破“做“的感情障碍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数学问题生活化与生活问题数学化是现代数学改革的方向。陶行知强调说:“教育以生活为中心,没有生活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因此数学教学应立在学生丰富的生活背景之上,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要关于捕捉生活中学生喜闻乐见的又不为其所注意或重视的数学现象,把教材的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有机整合,创设开放性的实践情景,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探究让学生对数学问题有充分的感性认识,更能激发他们去动手实践的兴趣和热情,也更能发挥他们在“做”中的创造潜力,以便学生真正做到“学中做,做中学”。

例如:根据每个学生统计自己家庭一周内丢弃的塑料袋个数,让学生通过统计塑料袋个数的活动,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加深对不同统计量意义的理解,并且在活动中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感受到丢弃塑料袋的行为对大自然造成的污染,以唤起他们环保意识。

实践表明:“行为时思想的母亲,科学是从把戏中玩出来的。”因此作为一个新时代的教师,要善于探究各种形成“做”障碍的成因。努力排除障碍,设法让学生乐于思考、积极参与、主动发展。只有让学生课堂生活取得成功,教师才能真正地成功。

(作者单位:福建省霞浦县沙江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