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精神科医学心理学论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资料与方法
1.1纳入与排除
1.1.1纳入标准①研究对象为国内临床精神科医生的正常群体;②研究类型均为随机抽样,群体问卷调查;③研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作为测量工具;④文献的数据必须包含SCL-90各因子的平均数和标准差。
1.1.2排除标准①研究对象有躯体疾患或精神障碍或近期遭遇急性应激事件;②同一研究数据用于2篇或以上发表文献的,只计1次;③资料不完整或数据有明显错误而导致结果不可信的文献。
1.2检索策略
SCL-90是当前临床应用最多的一种自评量表,能简便、准确地刻划调查者自觉症状,反映问题及其严重程度和变化,且我国绝大部分精神科医生的心理健康调查采用SCL-90分析,故本研究以“精神科医生”、“心理健康”、“SCL-90”、“90项症状自评量表”为关键词检索搜索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万方数字化期刊库,以“Chinesepsychiatrist”、“mentalhealth”、“SCL-90”、“90Symptomchecklist”检索OVID医学全文期刊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为1989年1月-2013年3月31日。
1.3文献质量评价及资料提取
在上述数据库中根据关键词初步获得文献,剔除重复文献和重复发表数据,查找相关文献的全文,对文献进行纳入和排除。纳入文献的所有数据用Excel2003表格统一提取、整理,提取研究样本量、年龄、SCL-90各因子的均数及标准差、研究发表的年代、研究涉及医院所处的地域等基本数据。本研究根据Stroup等[4]和Olmos等[5]就观察性试验的质量评价方法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根据符合的百分率分为3个等级:A等符合率>80%,B等符合率为50%~80%,C等符合率<5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2完成统计。异质性分析使用χ2检验,当I2值为25%、50%和75%时,则分别代表轻度、中度及高度异质性[6]。该类研究中异质性产生因素多,异质性一般较大,本研究分析均采用随机效应模型。SCL-90量表共包括为强迫、抑郁、焦虑、精神病性、人际关系、敌意、恐怖、偏执、躯体化9个因子,以这些因子为分析指标,选择加权均数差(WMD)为统计量,进行观察性Meta分析,并将各因子与全国常模[2]进行比较。采用失安全系数分析法进行发表偏倚分析,根据公式Nfs0.05=(∑Z/2.33)2−k计算。其中k为纳入研究(文献)的个数,Z为各独立研究的Z值(通常先计算各研究的t值,然后通过近似公式Z=t来获得Z值)。
二、结果
2.1纳入文献基本信息
共纳入11篇符合条件文献[2,3,8-16],文献筛选流程见图1。共纳入725名精神科医生,数据分布于全国多个省市,研究均采用随机抽样、问卷调查,以SCL-90症状自评量表为问卷调查内容,均包含了SCL-90各因子的均数和标准差。见表1。
2.2Meta分析结果
精神科医生与全国常模[7]相比,SCL-90中躯体化、抑郁、焦虑、敌意、恐怖5个因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迫、人际关系、偏执、精神病性4个因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图2~10。
2.3发表偏倚分析
9个因子的Nfc均较大,躯体化因子为167,强迫因子为171,人际关系因子为154,抑郁因子为155,焦虑因子为203,敌对因子为150,恐怖因子为188,偏执因子为180,精神病性因子为175,说明发生发表偏倚的可能性较小,该Meta分析结果稳定。
2.4敏感性分析对纳入文献逐一剔除进行分析,结果基本一致,说明研究的结果稳定较好。
三、讨论
有研究表明不同职业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各不相同,与其他职业相比,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普遍偏低[17]。一般来说,医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几率与所处岗位的风险呈正比,风险越大的科室,医生越易出现心理问题[18]。由于服务人群和工作环境的特殊性,精神科医生往往较一般医务工作者承受了更多的风险和压力。他们服务的对象是心理精神疾病患者,带有不同程度的破坏性和危害性,其自伤、自杀、逃跑、伤人毁物等冲动行为及对疾病的无自知力状态,大大增加了精神科医生的工作量,甚至危及到精神科医生的人身安全。赖成美等[19]对精神科医务人员受到来自患者伤害情况进行调查发现,精神科医务人员中92.5%受到过躯体伤害,91.3%受到过精神伤害,87.5%受到过性骚扰。Nolan等[20]认为来源于患者的暴力是精神科一个严重的工作场所问题。这种重压力和不良的工作环境使得精神科医生日常工作相当沉重,无形中加大了精神科医生的精神负担,从而较其他临床科室的医生更容易出现心理健康失衡。Deary等[21]发现精神科医生比内科和外科医生有更高的神经质,报告较高的工作相关的情绪枯竭和严重的抑郁。本次的Meta分析也发现,精神科医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突出表现在焦虑、躯体化、抑郁、敌意、恐怖方面。苏格兰的一项研究也表明,公共管理和防护部门以及卫生与社会工作的职员心理健康问题出现率较高[22]。由于心理精神疾病表现方式多种多样,或起病隐匿,或症状不典型,而且大多数人仍怀有“得了心理精神疾病不光彩”的想法,对疾病羞于启齿,难免在访谈治疗中隐瞒病情;再加上目前心理精神疾病的诊断标准主要以患者、家属叙述的症状为主,缺乏像躯体疾病“显而易见”的实验室数据、影像学改变等,这些都需要精神科医生花费更多的热情和心力去从事临床活动。而且心理精神疾病大多属于慢性疾病,需长期服药,且易复发,治愈率低,患者及家属对医生的高期望值与现实存在一定差距,这种缺乏职业成就感的治疗现状常会使精神科医生产生紧张焦虑、压抑郁闷的不良情绪。如果精神科医生心理健康长期失衡,健康状况不佳,且得不到及时的干预及有效的治疗,则会带来多种危害,如造成医生个人精神功能效率减退,直接影响到对疾病的判断及治疗;还会影响与家人、同事之间的人际关系,甚至引发多种身心疾患,例如高血压病、消化性溃疡等。因此,作为精神科医生,除了有专门的医学知识和精湛的医疗技术之外,自身也需具备良好的心理素养,健康的心理状态,积极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综上所述,基于当前研究证据,精神科医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改善工作医疗环境,寻求适宜有效的心理减压途径,加强自我心理健康保健。
作者:卢梦婕郭丽琳唐国华秦恳杨英黄燕张帆王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