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粉丝”何以击败“仿士”而得以流行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粉丝”何以击败“仿士”而得以流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在“粉丝”作为“fans”的音译词使用并流行的过程中,“仿士”曾被提出取代“粉丝”来翻译“fans”。而就使用流行情况来看,“粉丝”几乎彻底击败“仿士”。“粉丝”得以击败“仿士”原因众多,文章就两者的产生及词汇特征入手,在综合比较二者在语言使用上的合理性后,说明“粉丝”得以击败“仿士”而流行的理由和原因。

关键词:粉丝;仿士;“fans”音译;流行原因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同时,语言也是时代的反映,蕴含着丰富的时代内涵,揭示着独具特色的时代文化。而在语言体系中,词汇又是最为敏感的部分。近些年来,社会追星热潮兴起并且蓬勃发展,伴随着这一文化现象,与之相关的新词语“粉丝”一词也开始流行开来。关于新词语,曹炜先生在考证了刘叔新先生的观点后都给出了明确的定义――20世纪80年代(按照时间的推算现在应为“20世纪90年代”)之后出现的形式新且“陆续产生而稳定使用到今天的词语”①就是新词语。并且,曹炜先生还指出“形式、意义全新的以及形式新的、意义旧的,无疑应视为新词语……形式旧、意义新的,表新义的自然易看作新词。”②

一、“粉丝”与“仿士”的词义解释

(一)“粉丝”及其新义的产生

“粉丝”,名词,现代汉语词典上给出的解释是:“用绿豆等淀粉制成的线状的食品。”③然而,近几年,伴随追星热潮的兴起,“粉丝”一词便对译英文单词“fans”,有“狂热、热爱”之意,后引申为“影迷、追星族、崇拜者”之意。

(二)什么是“仿士”

一般来说,对译外来词一般分为四种:即音译、音译兼意译、半音译半意译、音义加表义语素。就此来看,“粉丝”应该属于第一种。而一部分学者认为,“fans”也具备音意兼译的条件,按照这一方法,他们将“fans”译为“仿士”以代替现代的“粉丝”。由此,“仿士”一词便针对取代“粉丝”的词语新义而提出产生了。它也是英文“fans”的音译形式,较之“粉丝”单纯的中英文谐音对译,“仿士”一词又具有意译的成分,可以说是“fans”音意兼译词。

二、“粉丝”与“仿士”的合理性阐释

关于“粉丝”与“仿士”对译英文单词“fans”,二者都有其合理性与不足之处。下面,文章便对此进行梳理。

先谈谈“粉丝”一词,“粉丝”可以在当今社会广泛流行和传播开来,它在语言词汇的使用和传播上有很多优势及合理性。首先,“粉丝”作为“fans”的词汇音译,与“仿士”相比,它的谐音拟合度更高;其次,就“粉丝”的物质外壳来说,“粉丝”本义属于旧有词汇,它本身就存在,人们对这个词语非常熟悉,正是由于它的大众熟悉程度远远高于“仿士”,在其词语新义的接受和普及过程中,“粉丝”也就占据了极大的优势;这一点,文章在下文中将给以具体说明。但是,“粉丝”也有诸多的不足之处,这也是“仿士”一词得以产生的内部诱导原因。最为明显的一个就是“粉丝”对译英文“fans”的单复数问题。

“仿士”一词之所以是针对“粉丝”的不合理性提出的替代词语,那么,它在造词的结构样式及意义上,自然就克服了“粉丝”的诸多不合理性。但是,“仿士”一词就“完美无缺”了吗?当然不是,在造词中,“仿士”的“仿”是取用其“模仿、效仿”的意思。且“仿士”本就不是一个固有词汇,不经过特定而具体的解释,很容易叫人理解为“仿造或类似”的物品,由此引申出“假货”和“伪劣物”的贬义。此外,“仿士”一词过于拗口,没有语言词汇基础,也不利于其使用传播。

三、“粉丝”得以击败“仿士”而流行的原因

从语言的实际使用来看,“粉丝”一词虽有一定的不规范性和不合理性存在,但是,它却被广泛的使用和传播,就当下的流行趋势和热度来看,“粉丝”的新义几乎已经可以和其固有原义的使用频率相持衡,而“仿士”一词却因没有得到人们的认可和使用而几乎“销声匿迹”。

(一)从出现时间的先后顺序来看――“粉丝”先出现,而“仿士”后出现

就产生的时间来说,针对“粉丝”的不合理性而提出的“仿士”出现在“粉丝”一词拥有新义之后。这样一来,“粉丝”一词便率先被赋予其新义而进入人们的视野。而语言是约定俗成的,一旦被人们逐渐接受和使用,便会伴随着人们的生产生活而普及传播开来。从这个角度说,在“仿士”被提出之前,“粉丝”尽管不尽合理,但是已经被大部分群众接受并使用,而人们已经养成了“粉丝”的使用习惯,所以“仿士”尽管被提出,但其却很难得以流行开来。

(二)从词汇的能产性和语法角度来看

新词语的特点之一就是新词汇的普及性和能产性。人们可以根据表达自我感情的需要而对新词语进行适当的加工从而创造出更贴切表意的其他新词。“粉丝”就有这一特点,比如说,在粉丝基础上产生的“铁丝”、“钢丝”(即“铁杆粉丝”,“钢丝”的程度

又甚于“铁丝”)及时下最为火爆流行的各类粉丝团的名称就是充分的体现。再者,从语法角度考虑,“粉丝”一词的出现也使得原来为名词和形容词性质的的“粉”字有了动词的用法。

(三)从词义表面的形象化程度来看

“‘粉丝’虽然是个音译词,但它和粉丝原来作为食物的这层意思不无联系。粉丝作为一种食品,颜色乳白,呈细丝状,口感滑润。它往往不单独用,和其他事物放在一起作为一道菜。如“凉拌三丝”、“粉丝黄瓜片”等都是符合大众口味的菜。可见这是个具有生活化和亲和力的汉语词语。”④

四、结语

通过“粉丝”与“仿士”的流行词例可以看出,词汇是时代文化的重要特征和反映之一,它与整个社会的社会心态和文化取向息息相关。自然,词汇尤其是新词语的流行传播要接受社会群众的认可和考验。在新词语的产生发着历程中,从语言的纯洁性和规范性角度考虑,是鼓励多种表意形式的提出和交流的,但同时也要遵循词汇发展的规律并接受大众的认可。这样,汉语的词语系统才会更加完善和丰富起来。(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注解:

① 刘树新:《汉语描写词汇学》,商务印书馆,1990年,第249页

② 曹炜:《现代汉语词汇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77页

③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5年6月第5版,第403页。

④ 任立国,朱桂:《粉丝类词语四论》,《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2月第1期,第89页。

参考文献:

[1] 曹炜.现代汉语词汇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 万红.当代汉语的社会语言学关照[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

[4] 郭贵龙.当代汉语骚语研究与英译[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

[5] 刘芳.“粉丝”名字研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27(1).

[6] 王进安.“粉丝”昵称及其语言规范[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10,2(1).

[7] 陈丽君.“粉丝”现象论略[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6,42(3).

[8] 罗福腾.无理的“邮编”打败了有理的“邮码”[J].语文建设,1996,11(1).

[9] 张永清.网络新语汇研究[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