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如何通过信息化手段促进事业单位预算执行工作进行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如何通过信息化手段促进事业单位预算执行工作进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部门预算是事业发展计划的综合反映,是加强单位宏观调控能力、改善资金使用状况的有效手段,是涉及单位管理的各个方面、集预测与决策一体的综合性工作。随着国家预算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逐步推进,对预算编制和执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在实际的预算执行中,受管理水平、专业能力等多种因素影响,预算在实际执行中往往会出现偏差,导致出现年度调整预算、追加预算、年底突击拨付资金的现象,影响预算执行的严肃性。本文针对如何通过信息化手段促进事业单位预算执行工作进行简要的分析、探讨。

关键词:事业单位 预算执行 信息化管理 措施方法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共财政框架的建立,财政预算体制发生了重大改革。部门预算、零基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收支两条线”管理、政府采购制度的相继出台和实施,都表明财政体制改革正逐步走向深入。事业单位要综合考虑其自身的实际状况、业务要求等多种因素,依据国家部门预算编制原则、编制依据及编制程序完整地、科学地、准确地编制部门预算。但部门预算在实际执行中,各项监督、监控工作的效率、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预算编制、分析、执行、考核等个环节。基于此种现象,事业单位在编制、执行预算的过程中,通过综合利用计算机技术、电子网络信息系统来实施监督、管控以及各项财会处理,不仅能够保证预算执行有效性,同时还可大幅提高各部门、岗位的工作效率,进而提高部门预算执行率,增强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1、预算执行过程中实施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

近些年,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信息系统的普及应用,国内多数事业单位均实现了财务会计处理的电算化,但这也只是局限于以信息技术代替传统的人工操作,并未形成高效、系统的信息交互,使得部门预算的编制、执行等业务程序难以进行资源共享,更无法有效管理、监控预算执行过程中的业务活动与操作,预算管理工作仍处于低级阶段。对此,部门预算的执行、管理将生成大量的信息、数据,而在岗财会人员则需要在收集、整理、筛选、分解这些信息资源的基础上,设计、编制符合事业单位长期发展、战略计划的预算指标,倘若某一环节、操作存有疏漏,或是信息资源的真实性、准确性难以保障,预算指标将丧失其应有作用。基于此种现象,即使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极为专业、规范,但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将难以准确、科学的对应各项预算指标,最终导致预算出现偏差、执行不力。由此可见,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程度、方法以及预算管理的水平,对于部门预算的制定与执行有着直接影响。

2、预算执行工作中的信息化管控措施

2.1 充分利用国库管理信息系统,保证预算执行工作的有效运转

近些年,对于事业单位的日常运行与管理,我国相继设计、建立了国库集中支付管理信息系统,而随着应用范围的延伸,系统的设计与开发综合考虑了事业单位预算执行、管理所涉及到的基本业务程序、工作事项,增设了用款计划管理、清算、支付、监控以及会计核算等多种功能模块,全面覆盖了预算执行过程中的所有环节。

2.2 预算指标管理

作为国库集中支付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功能,预算指标管理模块的应用,能够让事业单位、国库管理部门及时了解、掌握预算执行过程中的指标变动情况,一般是由预算部门与其他有关业务机构直接进行分配、调整,可根据预算执行、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将预算指标划分为多种类型、待分配、可执行等不同状态。对此,在实际的预算执行过程中,若要调整、分配、下达预算指标,就必须通过国库集中支付系统的操作与管理,而对于指标的变化、调整等业务事项,必须经过有关预算、管理部门的审核确认,才能予以执行。

2.3 预算执行中的实时监控

在实际的预算执行中,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实时监控功能,其主要是针对具体的授权支付活动实施监督、控制、限制,根据处理方法的不同,可将监控模式分为人工在线操作、有规则资金监控。其中,人工在线监控的实施,主要是由财政支付部门负责,通过计算机上的操作、功能模块与应用软件的使用,与预算执行单位的支付业务进行监督、控制,倘若发现存有异议的支付款项、违反预算指标的支付业务,有关财政部门可在支付业务建立、确认前,阻止具体操作的进行。与此同时,财政部门应综合考虑预算执行的时间、性质、单位情况、支付要求,通过设计、编制《财政支付监控情况明细表》、《财政监控情况统计表》,对实际的预算执行情况加以分析,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纠正、处理措施,从而实现预算指标。有规则资金监控的实施,主要是通过在系统中设定“单日取现额度”、“有效交易账户”等标准内容、规则条款来实现,在预算执行的过程中,倘若事业单位的单日提取的现金量超出限定额度,系统将自动停止、限制其业务处理程序与操作,并将具体的信息内容传输、提示给在岗操作人员。

2.4 多元化的管理方式

对于事业单位的预算执行,可将其分为公用经费、工资统发、基本建设专款、政府采购等多种类型,而对于不同类型的预算指标,应逐一采取相应的管理方式,最大限度的减少中间环节、报批程序,以此提高事业单位各项经济活动、财政支付的效率。在实际的预算执行中,可将全部财政资金、预算款项纳入信息管理系统,以工资统发指标为例,执行单位无需上报用款计划,可利用国库支付系统,来收集、获取全部工资发放信息,并自动生成相应的用款计划、支付凭证,倘若在后续的执行过程中出现超支现象,有关预算部门可在年终阶段一次性追加超支部门的预算。由此可见,通过有效使用信息管理系统,综合采取多元化的管理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单位业务活动的效率,同时也逐步强化了对预算执行的监督、管控,以保证国家财政资金的有效使用。

3、结语

综上所述,在执行预算的过程中,通过采取各种信息化手段、措施,不但能够显著提高常规程序工作、业务活动的效率与质量,同时还可利用指标管理、过程监控等多种功能来完成对预算的管理、评估,有助于在岗人员及时调整、纠正预算偏差,以保证预算执行的有效性、规范性。

参考文献

[1] 阙传保.基于国库信息化系统的国家预算管理探讨[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9,(01).

[2] 牛志奇.运用信息手段推进预算执行工作[J].中国水利,2008,(08).

[3] 文宇航,游小平.论科技经费财务管理基础数据库建设[J].煤炭经济研究,20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