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情动于心 情传有道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情动于心 情传有道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自古以来,中国人的情感始终冰封在礼仪和规矩的限制中,是内敛的,秘密的,羞于表达的。而楚天交通广播自2011年7月推出的《唱游KTV》之真情演唱子栏目《唱响我心》,却颠覆了这种传统,旨在传达“大声表达”、“以歌言志”的观念。它在有限领域内逆转了仪式在中国人情感表达中的作用,体现了一个情感表达方式的进化样本。

一、借鉴节目样本模式 创新栏目思路

2011年5月7日,大型歌唱类综艺真人秀《我心唱响》在东方卫视播出。这档节目是荷兰Talpa公司在2010年MIP电视节上主推的一个模式,随后,楚天交通广播借鉴节目的模式,将栏目定名为《唱响我心》。

1.模式再改造

《唱响我心》栏目虽和唱歌有关,但节目本身不是唱歌比赛,而是提供给普通人一个歌唱的机会表达各类情感,比如告白、忏悔或哪怕仅仅是一个感谢。这种将情感故事“以歌言志”的方式融入歌唱类节目的方式,依靠新颖的样式和创作思路,成为“平民秀”节目大潮中一个独特的存在,颇有“小清新”之风。节目融合了真人秀、综艺、现场访谈等多种元素,呈现出年轻化、时尚化的风格。借鉴模式后,《唱响我心》在模式的本土化和如何适用于广播节目的播出上,下了不少工夫。

首先是节目节奏。原版节目每集讲述10-11个故事,通过歌词传情达意,节奏较快。《唱响我心》则将故事数量缩减到6-7个,节奏相对放慢。因听众要听清故事的来龙去脉,所以节目需要把故事的方方面面都展示清楚,才能算完整。因此,为了照顾听众的收听习惯,并兼顾本地,我们调整了节目节奏。

其次是节目设计。《唱响我心》也做了诸多创新,比如,结合当前电视婚恋节目热潮,以及当代人婚恋心态的时代差异,我们在七夕节推出了“因为爱情”特别节目。节目邀请不同年龄的嘉宾(50后、60后、70后、80后、90后)来做客,以他们活生生的歌曲表达和讲述,向听众展示不同年龄段的群众对于情感的表达方式,烘托出真正的爱情一直存在着的主题。他们的爱情代表那一代人的集体记忆。为使节目更有深度,特别邀请《新生活》杂志的情感主编周满珍,从媒体人的角度倾听情感,从情感专家的角度剖析情感,为听众指引正确的情感道路。

再比如,节目还定期将嘉宾分组,把一批为梦想打拼的年轻人有机组合,设置一期主题为“梦想”的专场。将他们的梦想设定为不同的颜色属性,最后总结——梦想的颜色是“五彩斑斓”的彩虹,经历风雨后才能看到。正如本期节目嘉宾黄双子所言,“希望大家能从她们追逐梦想的过程里找寻自己的方向,少走弯路。”节目取得了一定的社会反响。

2.内容细筛选

《唱响我心》的宗旨是“唱出你的故事”,所以,节目的关键点还在于故事筛选。如何在一个广播故事泛滥、同质化严重的时代保持“故事”的品质,是节目组最为看重的一个点。

在“故事”类型方面,《唱响我心》故事的“中标比”达到9:1到10:1。湖北的听众口味比较“重”,寻常故事已经不能打动他们了,故事的挑选也成为重中之重。如:各行各业的从业者唱出职场中的酸甜苦辣,比如护士、售楼小姐、的士司机、教师等。这种民生情感的表达,也有不错的关注度。

在“故事”风格方面,并不是只有弱势群体的悲惨故事才能打动人心,关键在于是否有真挚的情感。比如丧偶多年的生意人来唱歌征婚,或者是餐饮公司员工集体为老板唱歌祝福生日等,这些“非苦情”情感也能获得不错的收听反馈。

3.管理流程化

《唱响我心》虽然是周播节目,但由于涉及故事人物多,外出采访和透明直播室录制环节多,单期节目的制作周期达到1—2周。节目组采用了接力棒式的操作流程,节目组分为故事组、执行组、后期组、音乐组等,每个组负责相应内容,节目制作人把控总流程和各环节的协调工作。故事组发掘到故事后,会召开一个全体人员参与的选题会,大家从各自工种的角度分析该故事是否可行。一旦故事确立,就进入一个工业化的制作流程:音乐组负责进KTV包厢选歌、设计现场演出部分;后期组负责节目剪辑及特效部分。各环节各司其职,权责分明。

二、《唱响我心》节目的社会学分析

《唱响我心》节目证明:唱歌,不仅可以治疗口吃,也可治疗“口羞”。听这档节目,你或许会感觉:中国人也并非重感情而轻表达。它代表一个情感表达方式的新样本。

1.仪式与情感的关系在节目中调和

情感类节目在中国兴起的历史可以推溯到上世纪90年代末。1998年《真情》开播,推开了私人话题诉诸大众媒体的第一扇门。后来,《心灵花园》、《真情互动》、《人间》等“挤眼泪”的节目风靡,再到现在中国之声的情感直播互动节目《千里共良宵》等,形式雷同——邀请当事人来到录制现场,在主持人或专家的引导下,袒露心迹,讲述隐情,倾诉情感。

那时谁能想到,若干年后的情感倾诉环境会在一个KTV大厅设置的透明直播室:与听众一窗之隔的透明玻璃窗、天花板上一排镁光灯、投影大屏幕环绕着T型舞台、背景板上醒目地放着“说不出的心声,大胆唱出来”等字符……这是一个普通人倾诉的环境。中国人本来对于情感是拙于表达的,因此需要一种“仪式”,使人能将平时羞于为之的行为在仪式上展示出来。这也意味着,仪式与情感的关系也被广播节目所调和。

《唱响我心》节目在它的有限领域逐渐逆转了仪式在中国人情感表达中的作用:从伪装到包装。 比如:有一期“亲情”主题的节目嘉宾盘彬,他在小的时候,因父母工作繁忙,外婆一手把盘彬拉扯大。长大后,他离开家乡在外闯荡,虽然辛苦,他心里却有个小小的打算:等小有成就了一定好好孝顺陪伴外婆。盘彬选择在舞台上表达对外婆的爱和感激。“第一反应,那种眉宇间的神情,说话的语态是演戏都演不来的!”在节目组成员看来,嘉宾们第一时间的反应,是节目的生命力所在。为了捕捉“这几秒钟最接近上帝的时刻”,节目正式开始录制前,编导和盘彬在KTV包厢进行了深入的沟通,为了让嘉宾在正式录制的现场能说出更加真实的感受,在征得嘉宾同意后,我们将之前的采访进行了录音剪辑现场播出,嘉宾一下消除紧张,陷入对外婆的回忆里。因此,现场录制十分顺利。“平时如果直接说‘我爱你外婆’,太肉麻了,我觉得外婆接受不了。有这么一个平台,说出爱就顺理成章很多了。”节目录制现场,编导接通了盘彬外婆的电话,遗憾的是外婆年岁已高,听力受阻,无法接受我们的采访,最后由盘彬提及的小舅舅转达了外婆对盘彬的期望。

2.真实是节目坚守的原则

2010年,针对情感类节目“造假”泛滥,广电总局发文“严禁伪造嘉宾身份,欺骗电视观众”。根据收听率统计分析,节目的“泪点”往往与收听高峰值呈现出某种关联性。所以,在节目中有意地设计一些“泪点”已经成为很多情感节目制作者心照不宣的滥俗手法。而《唱响我心》节目组并没有刻意地制造意外。

有一次,的哥叶显元来参与节目,他年仅18岁的小儿子叶显根也来到现场,叶显元录制完节目以后,他儿子出其不意地也走上舞台,并用一首《黑色翅膀》表达了自己的音乐梦想。原来儿子遗传了爸爸的爱好——喜欢唱歌,而父亲觉得这条道路十分艰辛,希望儿子能够放弃。但是,当儿子演唱完毕,泣不成声地乞求他的父亲同意他走他喜欢的音乐道路时,现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同时,主持人也追问,您同意儿子选择自己喜欢的道路前行时,台下的父亲早已被此情此景所打动,当即表示愿意支持儿子。我们的节目组也表示一定要多给叶显根更多的舞台表现机会,让他早日实现自己的梦想。当期节目牵动着所有为人父母的心。

这期节目成为《唱响我心》不埋伏的“泪点”。其实,催泪并不是节目的目的,它只是一个自然结果,节目组只是顺水推舟。事实上,节目的核心竞争力应该是“制造意外”,却不“刻意制造意外”。

3. 梦想是节目的核心主旨

韩寒在他那篇著名的博文里说中国人没有梦想,而《唱响我心》节目想告诉大家这个可以有。

都市人有情感表达的梦想,也有实现梦想的需求。在这个充满压力的转型社会,表达情感即是说出了内心一个“梦想”。

比如在这样一期节目中:嘉宾刘文龙是来自海南的中南民族大学建筑系男生,他的父母性格不合,太以自我为中心,经常闹别扭,现在妈妈在上海,爸爸在海南,分居三年。天蝎座的他从小害羞不善表达,通过一首《落叶归根》唱给自己的父母,期待再回到从前。合家团圆的期待就是22岁的刘文龙最大的梦想。

《唱响我心》节目组从社会学的角度探究其社会影响力,体现着现代人表达情感方式的进化。情动于心,人人都有衍生情感和表达情感的本能。情传有道,如何使节目传递一种开放式的情感表达,是节目组一直在努力的目标。在当前转型的社会中人们承受着空前的工作和生活压力,情感也被压迫得无法喘息。《唱响我心》这样一个小小的节目,虽无法改变社会的客观环境,却可以为在社会中挣扎喘息的人们提供一个情感释放的渠道,向听众传达生活中的真善美,让人们释放爱,让人们感受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