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后“单反”时代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后“单反”时代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大约10年前,有一个新词叫做后PC时代(Post-PC Eva,find,.cn/22892)。这一概念并没有一个公认的权威定义,但总体来说与PC的商业模式、产业状态、价值导向的变化有关。这期间有许多标志性的事件和变化: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普及、Compaq收购DEC两年多后又被HP收购、IBM PC业务陷入亏损并最终被联想收购、雅虎、AOL、亚马逊、谷歌等公司的股票市值超越传统PC巨头……这一切都表明着PC产业发生了巨变,一个新的时代或者称之为后PC时代已经到来。

在大约1年前,我们以“结束的开始”作为文章标题,展望了2008年数码相机领域的发展前景(.cn/22890)。如今,当时的许多预言已经验证,并且一些新的趋势开始展现出来。后“单反时代这个词,也开始突然间在脑海中闪现出来:数码相机产业电在发生着一些重大的变化,原有的竞争格局也已经改变,或许在索尼收购柯尼卡美能达单反部门、松下联合奥林巴斯、三星联合宾得时,我们就应该警醒并深入思考这一问题,但愿现在为时未晚。

从频率竞赛到像素大战

公司并购之类的事情在各个领域都在不断发生,或许不足以成为连接后PC时代与后单反时代的纽带,但有一件事情却具备高度的相似性:频率竞赛和像素大战。从MHz到GHz,从百万像素到千万像素,在过去的十几年中一直不曾停歇。1994年3月7日,Intel奔腾处理器主频突破100MHz,2000年3月6日,AMDAthlon率先迈过1GHz大关;1997年11月,柯达DC210达到一百万像素,2002年9月,柯达DCS Pro 14N率先突破一千万像素。除了在时间上两者有一些“时差”以外,其步调惊人的一致。究其根本,PC的处理器和相机的CCD(CMOS),都是遵循半导体产业的规律运行发展的。

对于消费者来说,主频或者像素数的数字是他们选购产品的首要关注点。绝大多数消费者不可能像专业技术人员那样搞清楚种类繁多的规格参数,并评估其价值。不论是频率竞赛还是像素大战,归根结底只不过是一种数字游戏。

然而游戏终究会有玩腻的那一天。在处理器领域,AMD和Intel先后放弃了以主频为标识的产品命名方式,而数码相机厂商也开始对像素上的数字游戏逐渐感到厌倦,或者说感到疲惫。

3月5日,在PMA大展的一个采访中,奥林巴斯单反计划部门的经理Akira Watanabe表示:“我认为1200万像素足够满足绝大部分用户的主要日常应用需求,我们没有让E-System在像素大战罩继续竞争的打算。奥林巴斯会集中精力在其他的方面,比如动态范围、色彩还原以及在弱光下的高ISO表现”

目前,采用1/1.8英寸CCD的数码相机已经达到了1400万像素,甚至1/2.33英寸规格的传感器也已经在今年CES上全面进军1200万像素,从而带来了卡片相机和大变焦相机的又一次升级。4/3规格的奥林巴斯E-System,如果不遗余力地继续提升像素,显然还是大有潜力可挖的,但这样做显然将会将E―System相机的画质全而向普通消费DC甚至卡片DC的画质靠拢。1200万像素,不是4/3系统的极限,但却是现有技术条件下的最佳平衡点。

富士在今年2月份的FinePix F200EXR,是另一款对像素大战说“不”的产品。它的最高输出像素停留在1200万,并且为了实现高动态范围和高感光度下的出色表现,甚至不惜合并相邻的像素仪输出600万像素的照片,这与众多小DC盲目追求高像素数的做法大相径庭。

在本刊过去的文章中,我们也多次分析并预测APS-C尺寸、全画幅尺寸的像素数终点,这一终点并不是像素数的极限点,而是分辨率与像素质感、动态范围、高感光度表现的最佳均衡点。在去年底尼康D3X时、我们采访尼康的相关人员,他们表示全画幅相机的像素数是可以进一步提高的,但也要考虑到其他方面的表现是否均衡。在此,我们再次预测:在优秀的专用镜头配合下、APS-C画幅(配合专用的小像场镜头)的平衡上限是1800万像素,全画幅相机的平衡上限将是3500万像素。超过此像素数的传感器并非无法做出来,而是意义不大。

在PC的处理器领域,当频率竞赛划上终点后,厂商的竞争重点开始转向多核、低功耗等等特性,数码相机的感光元件在抵达像素大战的终点后,同样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多层感光,显然就是必然的趋势之一,而且已经成为老生常谈。目前的一个新动向是适马的DP-1开始大幅降价,虽然这或许与DP-2新品即将上市有关,但同时也意味着多层感光的传感器成本正在被逐步消化吸收,低成本大量生产变得容易起来。

数码不反相机?

像素方面的把戏看来玩不了多久了,厂商的开发人员又能够做些什么呢?其实可做的工作还有很多。在本届PMA上,三星就展示了其可更换镜头数码相机(Hybrid Digital Camera)的概念机――NX系列,这是继去年松下和奥林巴斯联手推出Micro 4/3系统之后(.cn/22889),又一个取消了反光镜、缩短镜头后组与传感器之问距离的相机系统。三星的开发人员称混合式相机(Hvbrid Digital Camera)将成为现存单反相机、紧凑型相机之外的第三类相机,它综合了单反相机和小Dc的优势。

在胶片相机时代,为了解决取景、自动对焦等问题,相机的开发工程师们想出了各种各样的办法,而由于未拍摄使用的胶片本身必须隐藏在不透光的黑暗环境中,所以必须将光路进行巧妙设计来实现取景对焦和拍摄两不误。由于体育摄影的需要,更长焦距的镜头开始被推出,而由于结构所限,旁轴相机使用超过135mm以上焦距的镜头非常困难,于是在1936年柏林奥运会的契机下,Ihagee公司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135单镜头反光俯视取景相机Kine Exakta。

俯视取景相机在使用的时候很麻烦。和135相机本身轻巧方便的初衷不符,到了1948年,东德蔡司生产了第一台五棱镜平视取景单反相机Contax S,它最终确立了135单反相机的典型结构,但是,以上所述的相机都是手动对焦的,自动对焦则让世人又等了二、三十年,各种不同原理不同效果的自动对焦技术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此起彼伏,最终,宾得在1981年推出了采用相位TTL自动对焦技术的ME-F,成为世界上第一台内置自动对焦的单反相机。

单反这一结构、被证明是胶片时代能够兼顾取景效果、自动对焦速度与拍摄响应速度的最理想结构,但是在数码相机时代,早在多年以前就开始有取消单反结构的呼声,反光镜成了相机噪音和震动的罪魁祸 首,五棱镜成了妨碍机身缩小体积、轻松人性化取景拍摄的最大障碍。的确,数码时代的传感器不再是见不得光的胶片,CCD、CMOS在没有按下快门的时候,仍然可以暴露在光线之下,并且还可以承担起取景和自动对焦的任务。

自奥林巴斯E-330创造性地通过第二块CCD实现了单反相机的实时取景(Liveview,即通过相机背后的LCD进行取景拍摄)之后,更多厂商开始尝试让单反相机用户使用LCD进行取景,从而逐渐摆学取景器的束缚。在可旋转LCD屏幕的辅助下,拍摄者可以更加轻松地进行特殊角度、微距等等题材的拍摄。同时,与小DC相同的操作习惯也大大降低了数码单反相机的使用门槛。不过,在一些支持实时取景的数码单反相机上长时间使用之后,你就会了解到两种对焦方式的差异:通过光学取景器来拍摄,自动对焦迅速无比,在光线充足时取景器明亮清晰,对于快速移动或变化的物体和场景能够实时反映;但缺点也显而易见:你必须把眼睛凑近那个小小的窗口。使用LCD进行取景,使用的是传感器(CCD或CMOS)的反差检测自动对焦功能,速度较慢,对快速移动的物体难以追踪,但使用轻松方便,在弱光下也能够通过电子信号放大来看清被摄物体,同时配合对焦点放大功能还能够仔细检查对焦是否准确,避免了一些相机和镜头使用时跑焦的烦恼。

具备上述两种对焦模式的数码单反相机,在2008年开始成为主流,几乎所有品牌都有这样的产品,除了索尼以外(索尼A350采用了第二块传感器来兼顾对焦速度与实时取景,与奥林巴斯E-330想法类似)。

现在,一个大胆的想法是:让我们取消第一种取景对焦方式如何?不需要光学取景器,只要LCD屏幕取景,是否能够满足拍摄者的使用需求?松下的G1就是第一个吃螃蟹的,在本次PMA大会上松下还进一步推出了具备高清视频拍摄能力的GH1。三星的NX系统,则是第二个尝试者,虽然其正式的产品要等到下半年。

NRIL:总要有一个新名字

在松下/奥林巴斯Micro 4/3系统之时,笔者就展望过其他厂商推出类似机型的可能性。对于其他厂商来说,推出这样的产品基本上不存在技术障碍,甚至不存在成本障碍:现在最入门级的数码单反相机套机只要三千元出头,而取消了反光镜、五棱镜,成本屁然还能够进一步降低。

在进一步往下讨论之前,笔者认为需要为这类产品起一个新名字,“数码不反相机”显然只是一个玩笑之语。在此,笔者大胆提出一个新的名字,以备业内人士和时间来检验:Non-Reflex Interchangeable Lens,无反光镜可换镜头数码相机,简称NRIL(无反换头DC?)。业内其实也已经有了数个不同的名称,例如单电相机(单镜头电子取景相机,DSLE)、魔鬼相机(EVIL, 即E1ectronic Viewfinder Interchangeable Lens),但笔者认为都不够贴切,例如“单电相机”,强调了电子取景,但目前的单反相机普遍也都能够进行LCD电子取景,何况还有索尼A350这样彻底的LCD取景,未能反映出机身结构上的区别;“魔鬼相机”这一名称也有同样的问题,并且名称有误导性,容易让人产生其他联想。此外,强调电子取景(Electronic Viewfinder),也稍欠严谨,通常我们把相机上需要眼睛凑过去进行取景的那个窗口叫做取景器(Viewfinder),不论它是光学的还是电子的、同轴(TFL)的还是旁轴的,对机身背后的那块LCD来说都是相对而言的,两者使用方式有显著地区别。对于未来的此类相机产品来说,取景器或许并不是一个必须的装置,就像现在的小DC普遍都没有那个光学取景器一样。电子取景器,或许在许多未来的可换镜头非单反相机上并不存在,这样单电相机或者魔鬼相机就不适用了。

因此,笔者认为这一新类型的产品需要强调的是没有反光镜这一结构上的特点,可更换镜头作为另一大特点与现有的消费级DC产品进行区分。此外,这类产品与现有的数码单反相机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例如原有的单反镜头群很可能通过转接环可以沿用、卡口与机身之间的信息传递协议应该一致、机身的操作习惯和成像风格应该会类似等等,所以才会有“数码不反相机”这一戏称出现。

对于各个厂商来说,如果他们推出自己的NRIL相机系统,命名方式可能是千奇百怪的。松下/奥林巴斯的Micro 4/3系统比较容易理解,在体积方面的缩减是显而易见的。三星的NX系统让人有些摸不清头脑,但与其蓝调NV系列DC相联系,就说得过去了假如佳能、尼康、索尼电推出这类产品,肯定也会有一个专门的名字。其实索尼已经有现成的产品系列名称可用:R系列。

如果各位读者熟悉索尼数码相机产品的话,一定不会忘记一款名为R1的产品,这款于2005年9月8日的产品其实是世界上首款采用与数码单反相机近似大小传感器的非单反棚机,它所采用的CMOS传感器比APS-C略小一些,像素数达1000万,并且配备了24~120mm等效焦段的卡尔・蔡司镜头,只可惜镜头是固定的,无法更换。这款产品出现于索尼收购柯尼卡美能达单反相机业务之前,因此被人视为索尼在进军单反领域之前的一个试水之作,并且表现出了高像素CMOS传感器、实时取景自动对焦、卡尔・蔡司自动对焦镜头等方面的技术实力。可以说只要把R1的镜头与机身分开,制定一个卡口标准,索尼的NRIL相机就是现成的了。

对于佳能来说,生产这样的产品似乎也不成问题。2007年7月15日,佳能宣布投资4.51亿美元开始建设一个新的CMOS传感器工厂,位置在东京附近的神奈川,佳能原有的CMOS工厂附近,新工厂的投产将使佳能的CMOS传感器产能翻倍(从日前的每年300万片增加到每年600万片)。2008年7月,这个生产线正式投入使用。佳能的一段声明让人非常感兴趣:“CMOS传感器将会应用在包括数码单反相机和某些型号的便携一休式数码相机上(.cn/22891)。最终,我们在2008年9月份见到了佳能首款CMOS紧凑型数码相机――Powershot SX1 Is,如此看来佳能的首要目的是解决小DC的传感器供应问题,但这并没有排除推出大尺寸CMOS传感器DC产品的可能性。有一个产品系列列于佳能来说是很节约使用的:PowerShot Pro系列。这么多年来,笔者只知道有Pro 70、Pro 90 IS、Prol,离我们最近的那款Pro1,距今也已经超过s年了。如果佳能推出一款不可换镜头的APS―C传感器,那么重拾Pro系列进行型号命名的可能性相当大,只是笔者的NRIL名称不适用了,

最后,来看看尼康。近两年,尼康在数码相机领 域的进取心是数一数二的,许多新的技术和创新功能都采用的很快,虽然在传感器领域还受制于人,但对于NRIL相机系统来说,传感器显然不是瓶颈和决定因素。笔者认为,在佳能、索尼、尼康这3个厂商中,尼康或许不是第一个响应NRIL相机的厂商,但也绝不会是最后一个。

NRIL相机,或许还是APS-C画幅数码相机发展的一个最终归宿,毕竟追求成像品质与专业性的用户,最终都会投奔全画幅而去,APS-C惟一剩下的优势只有便携性。

从拍照到录像

如果说去年秋天尼康的D90、佳能的5D Mark II只是数码单反相机把录像作为一种附属功能进行尝试的话,本次PMA大展上亮相的松下GH1则是一款真正为高清视频拍摄进行开发优化的相机产品,或许在未来,高清摄像功能将成为相机的标准配置、

尼康的D90所具备的录像功能现在看来还是很不完善的:仅支持720p、不能自动列焦、只有单声道录音、每次只能拍摄5分钟的片段,这使得其录象功能只能算是一个免费赠送的试用品,毕竟D90也没有专门为此功能定价高出一截。

佳能5D MarkII的录像功能完善一些,支持1080p、可以自动对焦(虽然在一些场合下说明书推荐手动对焦)、每次拍摄时长也增加到了12分钟,但仍然有许多用户抱怨在拍摄录像时难以控制光圈、快门、感光度等参数,甚至钻研出了许多奇技怪巧。

当你通过上面两款产品深入了解体验了数码单反相机的录像功能后,你就会体会到用单反相机拍视频还有许多细节工作需要改进,松下的GH1就做出了一个榜样:首先是内置立体声录音麦克风,并可以外接麦克风;其次是支持视频拍摄中的平滑连续变焦,并且拍摄时可以手动调节光圈和快门;更为关键的是,松下新推出的LUMIX GVARIO HD 14―140mm/F4.0・5.8ASPH./MEGA O.I.S.镜头,专门为视频优化,具备无声对焦、光圈无级调节等特性,这对于视频拍摄是非常贴心的设计。松下GH1还具备可旋转的LCD屏幕,使得拍摄照片和视频时取景更为轻松自由,拍摄视频有专门的按键,可以更快进入录像状态。

松下的GH1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全新相机系统所具备的生命力,虽然全新的镜头系统需要从头做起,但对于新的应用模式可以有相应的改变。三星的NX相机系统虽然未正式公布规格,但从样机的拍摄模式转盘上,可以清楚地看到视频拍摄的图标。

新的NRIL相机系统对于佳能、尼康、索尼这些相机厂商来说,或许并不仅仅是取消反光镜和五棱镜、缩减机身体积、完全采用传感器进行自动对焦这样简单,这同样还是一个机遇和挑战:如何把高清录像功能完美地融入一部相机中去。相信在本文撰写的时候,相机厂商的开发人员已经基本上完成这一课题了。

数码相机的互联时代

如果说电脑进入后PC时代的一大推动因素是互联网,那么数码相机进入后单反时代,Wi-Fi无线网络和3G的普及同样是助推器之一。在体育新闻专业机型中,可选配的无线Wi-Fi适配器已经在奥运会等重大体育赛事上得到大量的应用,摄影记者在场边拍摄的照片,可以实时传送到身后不远处图片和文字编辑的电脑中,从而大大加快图片新闻的速度。

对于普通的业余用户来说,如此高端专业的功能似无必要,但相机能够无线上网却同样是一个有趣的功能。3月5日,索尼在上海了春季的DC和DV新品,其中一款旗舰概念机型Cyber-shot DSC-G3(下文简称G3)向我们展示了用相机上网的可行性。

G3突破性地将数码相机通过Wi-Fi功能实现网络化,可以通过Wi-Fi无线接入网络,在宾馆、咖啡厅或者机场,用户可以借助全触摸屏幕,像使用任何智能终端设备一样使用免费网络。G3内置了Picasa网上相册的快捷链接,只需点击,即可轻松上传照片到消费者预制的Picasa网上相册内。G3配备的LCD屏幕尺寸高达3.5英寸,像素点达到92万(三原色共计),相当于640×480的分辨率,这已经像一台电脑一样可以浏览许多正常的网页了,许多智能手机也不过如此。

用一个比较俗的说法,这就是典型的3C融合。既然都有电池、屏幕和处理器,那么插上无线的翅膀,相机也能飞,也能冲浪。其实相机本身也不必具有太强大的通信功能,只要能够有办法让相机与手机连接起来,无论是通过手机还是相机,都可以随时随地将照片与其他人分享。或许在将来,我们不必再等到一天旅途结束回到房间或者是返回家中,就可以在网上自己的照片游记了。

结束语

后“单反”时代,不论你是否认同,它都不可避免地向我们走来了。2009年可以算作是后“单反”时代的元年,这不是因为单反相机走向了穷途末路,也不是因为厂商掌握了革命性的新技术,而是相机在新的应用环境和使用习惯面前做出的一些进化和改变。在接下来的数年里,广大消费者关注的目光将会逐渐从单反相机上分散开来,新的相机形态将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