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沂蒙广场红色雕塑设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现代人穿的是现代服装,而不是古时候的那些样式。在现代化的城市建设中,人们同样也需要符合时代精神的环境雕塑来丰富现代的城市环境。作为对环境赋予精神内涵的沂蒙广场红色雕塑,它也应建立在现代观念、现代环境、现代利技的基础之上。
2007年10月,沂蒙红色雕塑落成于山东省临沂市。由“参军参战”“全力支前”“血融”“红色热土”四部分组成。“参军参战”部分的主体纪念碑高32.6m,用以表现抗日战争时期军民团结一心、奔赴战场、抗击外侮的不朽功绩;“全力支前”部分,高6m、长15m,表现沂蒙人克服种种困难,将粮食弹药送往前线的感人事迹;“血融”部分,高6m、长1 5m,表现沂蒙妇女缝军衣、送军粮、抬担架,舍生忘死救助伤员的动人情景;“红色热土”用大理石制作,共四组分别与不同的环境结合。
“红色雕塑”创作力争用雕塑特有的艺术语言表达形象。从开始创作小稿,我的导师帕维尔‘阿诺夫里耶维奇・舍甫琴科就让我将三组雕塑同旧做,以求得风格的整体统一,他希望结合我受教育的背景,引导做一个创新的课题。他带我去博物馆,从前人的精品中领悟创作的精髓。在博物馆,他时而让我蹲下以雕塑在建筑上的视角观察、时而让我在侧面领会雕塑的艺术处理手法。比如两侧雕塑的尺度比人正常的视平线要高很多,所以雕塑中的小推车与担架都被艺术化地处理,以保证观赏者仰视时看到的是推车上的物资及担架上的伤员,而不是车与担架的底部。参军参战的刀枪部分被高高举起,也是为了远距离观看时别挡住了人物最重要的脸庞。所以红色雕塑艺术不是对自然的机械临摹,而是艺术想象和思考的结果。
沂蒙广场“红色雕塑”艺术由于是针对临沂市这一特定环境的创作,在设计过程中,首先,要关注当代临沂城市设计的趋势,体现沂蒙广场的特点,使雕塑的功能、位置、方向与沂蒙广场和谐统一。例如沂蒙广场的中轴线是西北 东南方向,是与当地的银雀山路的方向一致的,是人民广场、华东革命历史博物馆、人民公园规划路线的延伸。所以“红色雕塑”在主方向的选择上首先适合了这条中轴线。其次,红色雕塑设计需要考虑广场周围的自然景观、建筑因素、人流因素、光线因素、台风因素、季节因素等等的影响。需要利用园林绿化、水体布局、地而铺装、灯光设计、公共设施,将环境设计成一个协调的整体空间。又如,沂蒙广场是建设在河堤上的,为了使雕塑既适合在广场内观看,又适合在沿河路、银雀山路各角度观看,主题雕塑的位置需要选在河堤的最高点。另外,主雕塑通过送郎参军、父子参战,军民并肩作战的具体情节将各个视角作了安排,也是考虑了广场人流的变化。还有,临沂市在赤道以北,雕塑的西北面除夏季外其它大部分时间背光,视觉形象模糊,东南面的光线则全年都比较充足,人物形象清晰,所以“红色雕塑”在主方向上选择了朝向太阳升起的地方。
大型红色雕塑的实现和工程设计是密切相关的。红色雕塑设计需要掌握艺术规律与技术规律,并将两者有效地结合起来。参军参战主雕塑设计首先要解决结构的牢固性,通过精密计算取得了合理的支撑;其次通过模拟试验取得安全标准指数,解决了抗风及抗震的问题。例如,主体纪念碑最初设计的高度为38m,在制作过程中,碑体中心采用了粗大的钢管做主筋,外部是钢板,主筋与钢板之间用密实的角钢做支撑,地面以上到9m高处,分两次浇灌了混凝土作加固,最后才在表层加了不锈钢板。在安装后的第一天就遇到了台风,雕塑虽最终经受住了考验,但通过观察顶部则可见台风袭来时摇摆的非常厉害,请结构工程师验算,可是针对“雕塑”建筑结构设计上根本就没有综合性的系数可作为明确的参考。在各地咨询了很多有经验的结构设计师与施工人员后,均说钢结构的制作合理,但作为创作者的我,心里的担忧可想而知。我每天都在广场不同的角度观察雕塑,经过七、八天的思考,我发现将雕塑顶部造型的高度减少一些,把造型做一些改变,并不会影响雕塑的艺术效果和环境的关系,反到会使顶部造型与底部人物联系更加紧密,所以决定将纪念碑体减去6m。调整后结构工程师根据常规验算,证明抗风力增加了50%。
在以人为本的当代环境观下,人的主体性是“红色雕塑”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在创作中将雕塑与人放在同一平台上,采用接近人的尺度,让过去远离民众的雕塑艺术走民生活。在制作中雕塑分别采用了青铜、紫铜及蒙山特有的将军红大理石等硬质材料,使人们能参与到红色雕塑之中,通过观赏、触摸,在互动中带来快乐与共鸣,并增进对临沂的了解。在形式上采用丰富多样的雕塑语言,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结合,形成既有情趣,又具有全方位文化内涵的作品,使红色雕塑与市民生活自然交融,体现出公共艺术的社会价值。
中国风水学理论作为传统的民族文化,对雕塑设计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创作的整体思想上,我也有意地考虑了这方面的因素。环境雕塑的方位与外形要与五行相协调,遵循其相互关联的生克关系。这种生克关系,实质上是将环境雕塑、人、地球、太阳各天体之间的相互对应关系,纳入一个大系统中的综合考虑。另外,民谚、民谣、历史典故,如“背水一战”“紫气东来”等等,也会对雕塑的位置、方向的确定产生影响。雕塑设计过程中把人们在传统文化背景下对雕塑感受到的心理作用,作为设计时的参考,这实质是追求环境雕塑与自然规律、人文精神的融合,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体现。
红色雕塑设计与艺术学、社会学、工程学、心理学等学科息息相关。熟练运用雕塑特有的艺术语言,了解地域文化内涵,增强环境整体意识,掌握现代加工手段,重视人本观念,是创作这组雕塑的基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