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流动中的恒定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流动中的恒定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教育改革也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我校在学生中实施分层次走班制教学,“使每一个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成效显著。在走班制教学中,学生的流动性较大,归属感问题就成为了一个关键问题,只有让学生找到自我,拥有归属感,才能更好的学习生活进步,才能使“走班制”真正地“走”出实效。

【关键词】分层;走班;导师制;管理

在分层次走班制教学模式下,学校实行了行政班与教学班并存的班级管理模式,使学生得到更好更大的发展空间。但学生走班上课,势必会给班级管理带来困难,一系列潜在问题也在教学过程中逐渐浮出水面,其中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在流动性走班制的背景下,学生的集体归属感变差,在作业收交、学习情况反馈、集体合作探究等方面普遍态度消极。

在这种情况下,让学生真正融入这个只有上某学科时才存在的流动性班集体成了也就我们教学质量的首要保障。如何完善机制,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窃以为流动教学班的班级管理可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教学班中实行“班主任制”和“导师制”相结合的方式。

任课教师可作为该教学班的导师,教学班的管理工作由任课教师即导师承担。导师的职责是一岗两职:一是教学指导,二是班级管理。导师传授学科知识,指导学生合理选择课程,合理分配学分,指导学生建立选课档案;负责学生该科目的学业评价(学分、成长记录等)。导师承担教学班的班风班貌建设和学生教育、管理、评价。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管理课堂秩序(如学生出勤、课堂纪律、课堂表现等),导师为每个学生建立管理档案,学段结束时将学生的操行情况和成长记录与班主任沟通并交班主任留存。

这样可以让学生感到在流动性学习中还有自己固定的导师关注自己,使学生的归属感增强。

其次,建立教学班的管理常规。

1、教学班要强化德育教育,形成良好的动态稳定性班集体。推进全员德育管理。为每位学生建立档案,内容包括学生家庭情况、学生道德品质、心理健康和学业跟踪档案,并对学生每星期的表现逐一登录,分析对照,绘制学生学业变化曲线。

2、教学班组建强有力的班干部队伍,明确各自的职责。对于流动班级的管理,采取临时班长和该课程的科代表及小组长制。

班长:教学班管理的组织者,协助任课教师管理教学班,成为师生交流的纽带。有关校产维护的直接责任人。课前做好考勤登记,实施到课登记制,学生到课一次应该登记一次,防止个别学生逃课。负责教学班的学习纪律。

科代表:协助任课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收缴当天作业,及时向任课老师反馈授课效果及学生对教师授课、辅导的要求等。

小组长:将来自不同行政班的学生划分小组,每个行政班推选1―2名小组长,负责课堂合作探究交流,课下作业收交,当天课堂行为表现、上课纪律、作业情况等信息传递给行政班班主任。他们是学生、任课老师、班主任之间的纽带。

3、安排好固定的座次,学生不得私自调换,调换频率由任课老师掌握。安排座次时尽量按照学习小组来划分,也可考虑学生的不同性格,一个小组中既要有活泼主动爱发言的,也要有被动不爱发表自己看法的,让他们可以互相影响,共同进步。

4、实行“学分制”量化班级管理。“学分”既关乎每个学生,又可以把一个小组看做一个整体,以此来增强学生间的团队合作精神。比如,以“学分”来考量每一个学生,再将本小组成员的学分相加,得分多者可得一定奖励,比如在下次调整座次时优胜小组就可以优先选择本小组的位置。

有了管理常规,学生就会感觉在流动性学习中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增强了集体归属感,避免产生“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消极心态。

再次,建立班级教育小组。

班级教育小组由班主任、导师、家长、学生代表组成,加强各方面的联系。加强班干部队伍建设,完善值日班长制度,进一步培养、提高学生自我设计意识,锻炼增强学生自我管理能力。采用各种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加强常规教育,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指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生成学习动机,形成“德育靠自我塑造、智力靠自我开发、身心靠自我磨砺”的进取理念,培养自我学习、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

总之,素质教育的成功,关键在于每个环节中问题的解决;“走班制”的成功,关键在于要有一套完善的管理保障体制。在走班制教学中,只有让学生找到自我,拥有归属感,才能真正地“走”出实效,提高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