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孩子的勤劳品格要从小培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孩子的勤劳品格要从小培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主持人语:

古今中外,大凡成功人士,都具有勤劳能干、努力上进的品质。一般来说,一个勤快的孩子肯定要比一个懒惰的孩子更易受到老师青睐,到了职场也肯定更易得到老板认可,勤劳还能让一个人更好地建立并维持家庭的幸福美满。每一个孩子,从出生的那一刻起,便具有主动性与探求欲,但要让这种本能转化为勤劳的品质,还需要家长合宜的引导。那么,该如何培养孩子勤劳的品质呢? 勤劳是训练出来的

(楚女士,30岁,大学讲师)

怀孕时,有人推荐我看了一本书,书名为《优秀是这样训练出来的》。我认同作者的理念:“父母不能等到出问题后才想到训练孩子,这叫‘事后纠偏’的管束;训练则是在孩子的坏行为出现之前就规范其想法与习惯,未雨绸缪。”

我女儿辛欣出生后,我按照这本书里教的方法,在哺乳时间、安全意识及卫生习惯等方面对我女儿进行训练。同时我也在思考:什么品格需要从女孩的幼儿时期训练呢?从阅读中我得到启发。犹太人的始祖亚伯拉罕派遣智者去遥远的地方,为嫡子寻找佳偶。智者千里跋涉,到一口井旁坐下观看。他想:哪位女子愿意主动替他打水,还能饮饱10匹骆驼,他就选择她。果真,走来一个美丽的女子,她不但热情好客,而且殷勤能干,饮饱了10匹骆驼。

看来,勤劳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世界公认的女性美德。如果说琴棋书画、诗词歌赋等技能,老师可以教授;那么勤劳能干、殷勤做事的美德,则需家长们一点点训练孩子。训练孩子爱劳动是一个从易到难的过程,贵在坚持。概括来说,我的训练有三个特点。

第一,培养责任感――让孩子觉得做家务天经地义。

辛欣从会走路起就负责收拾玩具。我采取游戏的方式:“我们比赛,我收一个,你收一个!哇!辛欣真勤快!”3岁前,我们每晚收玩具要用半个小时以上的时间。后来,她的行动就越来越利索。

辛欣2岁时,我把洗手间“换草纸”的家务给她做。草纸用完时,我带她去储藏室拿一卷新纸换上。辛欣先是在大人的提醒和帮助下换草纸,后来渐渐学会了主动观察――当草纸快要用完时,她就拿来备好。上幼儿园后,我将餐桌、茶几、床头更换盒装纸巾的家务也分派给辛欣。有时候,纸巾用完了,我却故意不拿,等着辛欣放学回来更换。渐渐地,辛欣有了对这件事的责任感,一看到储藏室的纸巾快用完了,就提醒大人买。

辛欣还不会走路时,每次我下楼丢垃圾都抱着她,教她将干净小巧的垃圾扔进垃圾桶。渐渐地,她学会了扔卧室的干垃圾、扔厨房的湿垃圾、为垃圾袋打结、用脚踩实垃圾等家务。有时去别人家串门,她临走时还会主动问人家是否需要带垃圾下楼。别人的夸奖让辛欣为自己能够承担责任而感到骄傲,她觉得热心、勤快、能帮忙、爱劳动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第二,赋予成就感――给孩子真实的动手机会。

从襁褓时起,我尽量给辛欣买跟大人一样的物品,营造真实的环境。她从小就使用陶瓷的碗盘、会碎的玻璃杯、儿童的抽水马桶等。我们不让她玩电脑游戏,尽量给她玩“真东西”,让她在真实的生活锻炼中找到做事的成就感。

比如,我家常吃面食,奶奶揉面时,先监督辛欣洗手,再给她一个小面团。辛欣帮奶奶用南瓜汁、番薯汁给面团染色,做出各种颜色和形状的小馒头,放入笼屉。当家人津津有味地品尝“创意小馒头”时,她会享受到劳动的快乐。

辛欣的奶奶精于女工,常用缝纫机给家里做绣品。辛欣很小的时候就对奶奶的飞针走线感兴趣。两三岁之后,她对模拟缝纫的玩具失去了兴趣,想方设法要拿针线。奶奶很小心地指导辛欣穿针引线、做简单的十字绣。所以,她3岁便能使用筷子、6岁便能钉纽扣,手工作品屡屡被选去参赛。

记得在两三岁时,辛欣变得什么家务都想尝试。拖地、洗手帕、给大人喂饭、给小狗洗澡……这些事情,只要安全卫生,我们都支持她“大胆尝试”。想来,她对劳动的热情是在那段时间被不知不觉中培养起来的。

第三,来点“贵族感”――带孩子欣赏成功女性的勤勉品格

爱做公主梦的辛欣,不但对迪士尼的公主们非常了解,而且对新闻里的王妃、女王,甚至是清宫戏里的女主角都感兴趣。我引导她发现成功女性们都具有心灵手巧、好学善问、努力勤奋等品格。

当辛欣偶使小懒,不愿走路、帮忙或不愿做家务时,我会用“示弱法”和“联想法”来提醒她。比如对她说:“公主殿下,帮我一下好吗?”“灰姑娘如果不勤劳,会有人帮助她吗?”我跟她订立有趣的“君子协定”,比如:“一三五她摆碗筷,二四六我摆碗筷,周日爸爸摆碗筷。”“每天上学前她把鞋子收进鞋柜,每天睡觉前奶奶收鞋子,我做裁判看谁收得整齐。” 改变懒虫不妨学学“麦妈妈”

(郢女士,32岁,服装店店主)

我儿子俊俊从小就胖,不爱运动,手脚协调性差。读幼儿园时,他常被孤立。老师说他缺乏动力、整天懒洋洋的,总也睡不醒。

俊俊喜欢卡通人物“麦兜”。麦兜小时候是笨手笨脚的小懒猪,麦妈妈却孜孜不倦地训练他、悉心倾情地鼓励他……最终,麦兜从傻笨弱小的差生蜕变为身手敏捷的精英!

2014年,我陪俊俊去电影院看《麦兜:我和我妈妈》。周围有不少家长在啜泣。孩子们从麦兜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家长们则从麦妈妈身上怀念起爱我们的亲人。

麦妈妈在培养小麦兜的勤奋品格时,采用了一种“艺术式、哲学式、风花雪月式”的态度。她以浪漫的想象力来笑谈现实的残缺――她说生病是“去太空旅行”;破产后兼多份工作是“发达了怕被绑架,要装穷”;她把廉价的公屋装修成“豪宅”,带儿子假装“环球旅行”……

对比这位乐观强大的单身猪妈,我发现自己心态很焦躁。我像许多家长一样希望孩子勤快、刻苦,总是一味地斥责孩子“动作太慢、笨手笨脚”,要求他“更加努力”。从剧中得到启发后,我借鉴麦妈妈的幽默感和想象力,理解孩子纯真积极的心灵世界,用梦想的力量鼓励孩子远离好逸恶劳的惰性。

比如,当儿子拒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时,我不代劳也不责备,而是问他:“你想做宇航员,那么宇航员要不要自己穿衣服?”当儿子拒绝走路、想被车接送时,我鼓励他:“麦兜若不跟妈妈走路买菜,腰腿不变得健壮,怎能环游世界、做大侦探呢?”儿子练琴偷懒时,我将他做钢琴家的梦想,细化为一小步一小步的行动,对他进行考核。我经常录下视频,帮他看到自己的进步。

我还学到了麦妈妈对儿子的信任,常用积极的话语表达爱。

“麦兜系列”的作者麦家碧说:“这个社会很势利……你看小朋友在一起玩,总会有一个肥仔是被人欺负的……愚蠢其实是提升生活的一种力量,如果自己很聪明很精明,别人都很看得起的话,我就不用很努力了。”这段话给俊俊很大的安慰。他总跟我讨论电影里的一个情节――麦妈妈离世后,麦兜在旅行途中突然“开窍”了!他那不太灵活的脑袋一下子聪明起来,潜藏的聪敏与勤劳的基因被激活。他不再是小傻猪、霉猪手,而成了干啥啥成、勤劳成功的神探波比!儿子问我:“妈妈,我有没有忽然开窍、变得能干的一天呢?我会不会成为神探波比?”

我借此鼓励儿子,告诉他“勤能补拙”的道理。当他在练琴或学习的过程中比别人慢半拍时,我学习麦妈妈那样“傻傻地”相信他。

有段时间,同学们给俊俊起了个“拖拉机”的外号,儿子傻乎乎地觉得好玩。这让我想到电影里的一个情节――大家说小麦兜是“霉猪手”,小麦兜便把自己没抽到的号码写下来,让妈妈去买彩票。但是,麦妈妈宁可错过大奖也不承认儿子是“霉猪手”。麦妈妈说:“全世界的人不爱你,我都只爱你;全世界的人不信你,我都只信你;我爱你爱到心肝里,我信你信到脚趾头里。”

因此,我告诉俊俊他不是“拖拉机”。我还认真地跟他的同学说:“俊俊勤劳能干,是我的小帮手!”

我用各种方法训练俊俊跟时间赛跑,做事不拖沓。我的信任让俊俊意识到自己不是“拖拉机”。他渐渐有了一个自我形象的良好认知,当别人用贬损的话说他时,他理直气壮地反驳:“反正你说的不是我!”

此外我还学到了麦妈妈训练儿子时的坚韧不拔、事无巨细。

麦妈妈是勤劳能干的“家居万能侠”,小麦兜却是笨手笨脚的小懒猪。但妈妈从不包办代替,而是有条不紊地、耐心地训练他的各项技能。麦妈妈从不让儿子“闲”,总是拉上儿子一起做事。她训练儿子手指的灵活性,让他剥豆子、折星星,还教他菜市场砍价技能。她让儿子跟她学说:“行啦,就这样,便宜点卖了吧!”“都收摊了,就便宜点卖给我吧!”小麦兜发现辛苦砍价只省了3块钱时,麦妈妈便趁机教他积少成多的道理。

作为殷勤劳作的急性子,我看到俊俊懒懒散散、不愿劳动、偷懒发呆的时候,常会怒气爆发,一味指责而不曾像麦妈妈那样平静严格地去训练他。所以,我改变自己,随时随地训练俊俊“动起来”。

我看店时,就训练他跟顾客打招呼、端茶倒水、收钱找零;我进货时,就训练他帮忙拎东西、清点数量、清扫垃圾;我做饭时,安排他做些择菜洗菜、擦桌扫地的活儿;老公去市场搞批发的时候,我建议他带俊俊一起劳动。

渐渐地,家人们都很享受一起做事时其乐融融的气氛,俊俊也变得越来越勤劳。上小学后,他身高猛增,肥胖不明显了。老师看他手脚勤快人缘好,就让他做班级的劳动委员。我们家人都坚信,俊俊将来一定能成为勤快能干的男子汉! 捉“懒虫”,更上进

(陈教授,儿童心理专家)

如今的孩子越来越“忙”,却也越来越“懒”――不愿走路、运动、做家务,被使唤做事时推三阻四、挑肥拣瘦。进入小学后,不少孩子“惰性大爆发”,在学业上存在严重的依赖心理与畏难情绪,只想懒懒散散地混日子。

可见,懒惰倦怠的习惯与不求上进的心理,要幼儿阶段就着手摈弃。为幼儿捉“懒虫”,家长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帮助孩子“忙并快乐着”,设定细化的生活目标。

很多孩子忙于路上的奔波与兴趣班的学习,却在家里毫无计划,懒懒散散,缺乏时间观念。家长应将孩子的生活安排得详细妥当,改变闲散的生活习惯。

比如,帮助孩子把每周需做的事情统计成表,把零碎时间统计起来,把有效的时间加以利用,做到“今日事,今日毕”“凡事有章法,时时有事做”。

比如,家长给孩子设立“晨读”目标:第一周克服赖床迟到的习惯,第二周早起10分钟,第三周再早起10分钟,逐渐类推,并给予孩子相应奖励,

再比如,训练孩子“乐于帮忙、大人召唤就帮忙”。家长可以借鉴案例中楚女士的做法,将家务以由易到难分步交给孩子。第一周每天让孩子做一件简单的家务,第二周将这项家务固定分配给孩子,第三周让孩子做一件有挑战性的家务……家长要不吝赞美与鼓励,并给予孩子及时的帮助。有些孩子对大人要求的事情能躲就躲,能推就推,是因为存在畏难情绪。家长要陪伴这样的孩子,将事情细化分解,树立孩子做事的自信心。

其次,培养“责任感”,对付孩子的依赖心理。

有一个孩子要买金鱼,却不愿意承担喂养的责任。妈妈与他沟通后,他同意承担起喂金鱼的责任。后来,妈妈宁可眼睁睁看着金鱼饿死,也不“越俎代庖”。孩子从中得到教训,不再看到什么宠物都要买了。这件事后,孩子逐渐意识到,他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事事依赖父母,在很多事情上都变得勤快起来。

懒散的孩子常有依赖心理――起床时会觉得“反正家长会拉我起来”,课堂上会觉得“反正有人会举手回答”,学业上会觉得“反正爸妈会替我找家教”,生活上会觉得“反正我不做有人会做”……对这样的孩子,家长不可放任,应与孩子深入沟通,让他明白懒惰会让他思维迟钝,能力弱化。要通过清晰地划界,让孩子知道哪些事是他必须自己做的。家长千万不要对孩子“因懒受苦”存在负疚感,而是要放手让孩子尝一尝上学迟到、书包忘带以后被老师批评的滋味。因为孩子在承担懒惰的后果之后定会反思并改变。

最后,保持孩子的“充沛活力”,多为他们创造动手的机会。

不少家长对孩子管得太细、太严,孩子变得越来越被动,越来越没活力。案例中的郢女士推荐的“麦兜系列”中,麦妈妈训练小猪,并不是时时督促、刻刻提醒,而是充满创意和灵感,激发孩子的梦想,让他自己找到主动的感觉,克服肉体与精神的疲惫感。比如让孩子做某些相对枯燥的事情如练琴、跳绳或写作业时,家长可以灵活一些,比如让孩子做老师,或者来一场趣味比赛,搞个物质奖励等,让孩子尝到甜头的同时保持愉悦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