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异”彩纷呈――异化翻译原则重要性刍议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异”彩纷呈――异化翻译原则重要性刍议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本文重新审视了异化翻译原则在当前时期对目标语的相关贡献:对目标语词汇的扩充,对目标语读者美学欣赏的满足,对目标语文化的丰富,对一些被压迫目标语国家民族身份的重建。通过分析,笔者认为异化翻译原则在新时期可更加有效地发挥连接和传承不同外来文化的作用。

【关键词】异化 词汇 美学价值 文化 民族身份重建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4-0051-02

相对于“恪守本族文化的语言传统,回归地道本族语表达方法”的归化原则而言,异化原则更加“迁就外来文化的语言特点,吸纳外语表达方式”。归化和异化实际上是相互补充的两种翻译方法,任何一篇译作绝不可能是单纯的异化或者归化,因为在实际翻译过程中,还应考虑郭建中先生曾提到过的四个可变因素,即作者的意图、文本的类型、翻译的目的和读者的层次和要求。因此,归化和异化其实均有其存在和应用的价值。然而,在当今社会,随着全球化的普及和人们对语言与文化关系的关注,异化原则在扩充目标语词汇、满足审美需求、丰富目标语文化及重建被压迫目标语国家的民族身份这四方面所起的作用是归化翻译无法匹敌的。

一 扩充目标语词汇

各种语言由于语法规则、习惯用法、修辞手法的不同和文化背景的差异,经常会导致翻译中出现相背甚至词汇空白的情况:一些源语和目标语在某些词汇和表达方式上有相似甚至同样的表达形式,但其联想意义却截然不同;一些源语的词汇和表达方式甚至超出了目标语读者的辨别能力;还有一些源语根本无法在目标语中找到对等甚至相似的词汇与表达。此外,除了已经存在的词汇与表达方式外,各国各行各业的不断发展所带来的专业术语和特定表达也导致其语言体系的不断扩大。现代英语就是通过造词、词义转换和借词三种“渠道”不断变化而成。在美国大百科全书中提到:“在英国任何一本词典中,80%的词条都是从外国语言中借入的。”而在所有的借词方法中最重要的就是翻译借词。“借词”也叫“外来词”或“外来语”,是一种语言从别种语言里引进的词汇。如在汉语中“早晨”指天亮至上午八九点钟,然而在其他国家,对那个时间段,他们有不同的表达方法,绝不是一个“morning”可以包揽。因此,借用异化原则完全可以使目标语言更加丰富,使目标语言国家的人民生活中有更多的词汇选择从而开阔眼界。当然不可否认的是一些由异化翻译法借入的词经不起时间和现实的考验,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退出了人们视线,最典型的莫过于“英特纳雄耐尔”(internationale)、“德律风”(telephone)等。但是,那些一开始无法马上被接受的借入词最终慢慢融入目标语及其社会的词汇和表达还是占了大多数,并且数量还在慢慢地增加。如汉语中的“福尔摩斯”(Holmes)、“格林尼治/威治”(Greenwich)、“比萨”(Pizza)等都是由外语直接转变过来,而当今的外语中也越来越多地出现诸如kungfu(功夫)、kowtow(磕头)、qigong(气功)等一些由中文演变过来的异化词。

二 满足审美需求

刘宓庆曾在其著作里提到“翻译学的全部运作机制集中在两个属于审美的焦点上:功能上、意义上的代偿和结构上的优化”。任何的翻译都是一个审美过程,只是美的体验不同、意境不同、表达不同而已,但是都有美学要求。从翻译美学角度来说,它关注的中心就是语言审美。语言美是个多维结构,外在美永远与内在美互相映衬、相得益彰,不能将其纯粹的简单化,尤其是不要停留在外在的声色结构上。一味地或过多地采取归化翻译策略容易使得目标语读者丧失欣赏源语言形式美、语音美、文化美。

如英国前拉斐尔派女诗人的罗塞蒂(Christina Rossetti,1830~1894)的一首诗Goblin Market:For there is no friend like a sister,In Calm or stormy weather,To cheer one on the tedious way,To fetch one if one goes astray,To lift one if one totters down,To strengthen whilst one stands. 这首诗曾经有一个类似于打油诗的版本,但由于在英诗中,她的诗文属于婉约、哀伤派作品,所以刘宓庆尝试保留了诗的自由体和蕴含情感,让目标语读者更好地欣赏了原作风采:不论风雨还是天晴,没什么比得上姊妹之情;满满途中有她的慰勉,迷路时有她的引领;跌倒了,是她将你扶起,给你力量与她并肩前进。

三 丰富目标语文化

翻译的目的不应仅仅是为了向目标语国家介绍源语言,更重要的是努力传达这种语言背后所蕴含的文化。“语言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镜像折射。透过一个民族的语言层次窥见的乃是这个民族绚丽多姿的文化形式。由于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不同民族的文化自然会迥然不同,这种文化形式上的差异不可避免地会呈现在语言系统的不同层面上。”同时,巴斯奈特也强调翻译并不只是一个简单的解码――重组过程,更重要的还是一个交流的行为。这里的交流是指文化内部或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因此,对于译者而言,熟悉两种文化比掌握两种语言更加重要。如果把语言比作一个人的骨架,那么其背后的整个文化体系就像是这个人的血肉,甚至灵魂。不同语言背后所承载的文化符号必定是不同的,所以作为翻译这个有着通过语言形式的转化,从而达到文化传递的行为,让目标语读者了解译文文化的最好方法就是异化翻译法。这种翻译法可以很好地完成对外来文化体系的介绍与传播。在中国,人们对佛教和儒家的熟悉程度完全不亚于基督教在西方国家。在西方国家,很多人因为对中国宗教不了解,所以对中国的佛教和儒教很感兴趣,在这种情况下能通过异化翻译直接了解原始术语和基本教义,的确充满诱惑力并且能获益匪浅。之所以指出异化翻译在文化传递上更适合,是因为这种翻译法可以更直接有效地传递源语文化价值的信息,建立保持一种文化的积极地位,激发人们对崭新文化的求知欲,从而让他们认识到人类文化的丰富多彩性。

四 重建民族身份

著名的萨丕尔―沃尔夫假说中的语言决定论就提到语言塑造了思维模式,不同的语言表达决定了人类认识世界的不同方式。而且萨丕尔还认为“语言可以引导人类进入社会现实”,人类完全受语言的控制,因为语言是人类的重要媒介。进入20世纪以来,随着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把目光聚集在话语权及其产生的后果上。美国当代翻译理论家、文化研究学派先锋劳伦斯・韦努蒂曾指出翻译所牵涉到不同语言、文化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某种不平等的权力关系,所以“不对称和不平等,支配和从属关系,存在于所有的翻译行为中,通过译文对译入文化的服务得到实现”。巴斯奈特同样也认为翻译就是满足文化的需要和文化里不同群体的需要。归化翻译对一个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是很容易造成对其他国家,特别是经济不发达国家的文化视而不见。当目标语的读者在阅读翻译作品之后发现其中的外国文化似曾相识时,自觉或不自觉地会形成这样一种认识,即反正外国文化和本国的差不多,甚至有些地方还不如本国,那么本国文化自然而然地会被认为是最优的。当这种民族优越感存在的时候,民族主义就会开始泛滥,这种情节的最终结果就是导致霸权主义的产生。而异化翻译,则可以事先在思想上敲警钟,避免用目标语的标准来衡量外来语。它更强调施莱尔马赫提到“让读者接近作者”的态度,尽可能不要打搅作者,让读者靠近文本,而不是一味地要求修改源语文本来适应目标语读者。因此,运用异化翻译法可以保留源语文本中的语言和文化差异,从而促使那些经济发达国家的人民意识到经济上的发达并不意味着文化上的主宰和种族的优越。

此外,异化翻译对于发展中国家同样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正如上文提到的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异化翻译法直接了解国外的技术科技术语,他们还可以更好地开阔自己的眼界,满足不同的审美需求,接触更先进的观点、技术及管理技能,重建民族的自信心。

与归化方法过度使用容易造成源语中丰富的文化意象缺损一样,异化的过度使用完全可能由于脱离母语表达习惯而导致语言的晦涩难懂。过多的源语单词、表达形式和文化因素会阻碍目标语读者的阅读。但是,在新时期推广异化原则为更重要的翻译原则同样是可行的。首先,在实行异化翻译时,可以采用一些翻译方法和技巧。比如像David Hawkes处理“东施效颦”,即在直译的基础上加注,这样就可以在既介绍源语的同时,又有利于目标语读者的理解。此类例子在中国传统文学翻译中比比皆是:“长命锁”处理成a longevity locket,a talisman inscribed with his name等。其次,正如奈达在他的《语言与文化――翻译中的语境》一书中提到的,不少于90%的语言它们的基本语言结构大同小异,语言的共同性远远大于它们的多样性。事实上翻译之所以成为可能,就是建立在两种文化的相似性上。最后,一个读者在阅读一篇外来文本时,通常会意识到这个文本来源的问题,也就是说,在他阅读这篇翻译材料时,他必须事先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和知识储备,读完后也有能力做进一步的研究和学习。总而言之,异化翻译对读者来说有一定难度,但绝对不是不可能的。

本文作者绝对没有任何轻视或贬低归化翻译的意图,因为归化翻译也有异化翻译所没有的长处,与异化翻译永远是相辅相成的。但是,正如张今先生所言:“翻译是两个语言社会之间的交际过程和交际工具,它的目的是要促进本语言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进步,它的任务是要把原作品中包含的现实世界的逻辑映象或艺术映象完好无损地从一种语言中译注到另一种语言中去。”那么,作为一种连接两种、甚至多种文化桥梁和纽带的翻译就应该竭尽全力保留原文中的异国特色,为目标语读者展示完整的异国风情。笔者深信,以“打开缺口、引起对话、促成杂交、实现去中心化”为特色的异化翻译在新时期文化传承和外来文化重现上一定可以大放“异”彩,熠熠生辉!

参考文献 [1]廖七一等编著.当代英国翻译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 [2]刘宓庆、章艳.翻译美学理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3]张维友.英语词汇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4]方梦之主编.译学辞典[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5]郭建中.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异化与归化[J].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8(2) [6]刘亚猛.韦努蒂的“翻译伦理”及其自我解构[J].中国翻译,2005(5) [7]孙致礼.文化与翻译[A].张柏然、许均主编.面向21世纪的译学研究[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8]杨金才.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因素[A].张柏然、许均主编.面向21世纪的译学研究[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