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论中国书法与欧美书法之区别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中国书法与欧美书法之区别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人类有史以来,曾先后创造出近3000种文字,迄今全世界还剩1000多种文字,其中使用很多的有10种(使用汉字的人最多,有13亿人口,占全世界人口的26%)。粗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汉字为代表的象形文字(亦称“图画文字”);另一类是以英文为代表的字母文字(其实字母文字也是由象形文字演变而来的)。但不论是象形文字,抑或字母文字,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讲求“书法”。许多国家的语言里都有书法类词汇,希腊文的书法单词写为Kalligraphy,葡萄牙文的书法单词写为Caligrafia,书法家单词写为Caligrafo; 法文的书法单词写为calligraphie, 书法家单词写为calligraphe。 当今世界的语言地理覆盖面最广的英文,书法单词写为calligraphy, penmanship,书法家单词写为calligrapher,penman, 其它与中国书法相似的英文词汇如“笔法”、“笔锋”、“笔画”、“笔迹”、“笔力”、“笔墨”、“铭文学”(即“碑文学”)等也有。但这些词汇的含义主要是指技法上的,其次才是指艺术上的,比较类似中国所指的“硬笔书法”。世界上只有中国的汉字和由汉字所演变的文字才可成为一门独特的艺术,而且是一门高级艺术。

为了充分认识中国书法在东方乃至世界上的地位和作用,我们在认识上必须将“中国书法”这一高级艺术与“欧美书法”这一特殊技艺区别开来,以解除许多人的迷惑。

一. 书法概念之区别

中国书法如沈尹默先生所言:“世人公认中国书法是最高艺术,就是因为它能显出惊人的奇迹,无色而具图画的灿烂,无声而具音乐的和谐,引人欣赏,心畅神怡。”【1】 宗白华先生说:“中国乐教衰落,建筑单调,书法成了表现各时代精神的中心艺术”。【2】 “别的民族没有达到这种境界的。”【3】 著名的美籍华裔学者蒋彝先生曾说:“我们认为书法本身居于所有各种艺术之首位,如果没有欣赏书法的知识,就不可能真正理解中国的美学。”【4】

中国书法艺术迄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光辉历史。自夏、商时代起,特别是自西周以后,书法就作为学校教育的“六艺”之一。 “六艺”中的“书”指文字识读和书法。“诗、文、书、画”是中国的“四大艺术形式”。书法与音乐、棋艺、绘画并为中国文人的“四大艺术修养”。书法与国画、中医、京剧并为中华文化的“四大国粹”。

特别是唐代,各门艺术都发展到极盛的时候,唐太宗李世民却把书法看得比任何艺术都高,最为宝爱东晋王羲之所书的《兰亭序》,临死都不能割舍,恳求儿子让他带进棺去。可以想见在中国艺术的高峰时期,中国书法艺术所占的崇高地位。

欧美所谓的“书法”,是指书写的方法,即形成优美文字的技艺问题;所谓的“书法家”,即指写得一手好字的技艺专家 (往往兼作插图,多为画家),主要与中世纪欧洲各国的编年史作者、书手、书籍抄录者有关,然后才是宫廷与政府部门的文书。这些专家用传统的方式书写各种古老的字体,其中缮写古书是最主要的内容。西方的书籍在印刷术出现之前,同中国一样,大多为手抄本,近似中国的古经。历代的欧美书法家写得最多的当是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巨著《圣经》,以及其它各种西方文学名著。

十九世纪末期,由于印刷术和打字机的迅猛发展,欧美书法这一别具一格的技艺逐渐走向衰败,停留在一种不受重视的技术的“等级”

上,只是用来抄抄写写,服务于社会纯实用的需要。直到二十世纪中叶,随着人类艺术理念和艺术水平的提高,特别是中国书法的渗透和影响,欧美书法才有所复苏,许多人对书法的兴趣明显上升了,从事这一技艺门类研究的人越来越多;装饰艺术家们多求助于西欧中世纪书法技艺的遗产,在书刊装帧、广告、商标、招牌等的装潢中,采取了更多的书体变化和色彩效果,而且还建立了一些全国性的英文书法研究组织,经常进行一些技艺交流和展览。

二. 文字特征之区别

文字是书法的载体。人类文字的构成最早都起源于象形,史前的图画是文字之祖。据世界考古学家截至目前为止的研究成果认定:人类最早的成熟文字是非洲古埃及的纸草文书,距今约有5200―5300年,比西亚美索不达米亚(两河流域)的闪米特人的象形文字和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属象形文字中的一种)略早200―300年,比中美洲的玛雅人象形文字要早2000多年。

后来,古埃及文字随着形体的简化,有了三种字体:1、圣书字(正体);2、僧书字(草体);3、民书字(俗体),僧书字和民书字不再是图形字而成为简单的符号字。圣书字多半用在碑铭上,僧书字多半写在纸草上。大约到公元前13世纪,地中海东岸的腓尼基人在古埃及象形字的草体和俗体的基础上,创制出世界史上第一套字母系统,共22个字母(无元音),它们衍生了西亚阿拉米语(一译阿拉美亚语)的字母,并且是希腊、罗马(拉丁)以及后世西方字母文字之渊源。古埃及和西亚的象形文字自此被字母文字所取代,成为历史的遗迹。

汉字是人类文字的另一渊源,其产生时间几与古埃及象形文字相接近,如果从西安半坡遗址中最早的彩陶刻划符号算起,大约肇于公元前4800年,惟成熟期略晚。但它们从雏形起就具有美的性质,并且从一产生起就不断发展、演变、丰富、浩大。

沈尹默先生说:“我国的方块字与其他的拼音字母不同,自从有文字以来,留在世间的无论是甲骨文,是钟鼎文,是石刻,是竹简、木版,无一不是美观的字体。越到后来,绢和纸上的字迹,越觉得它多式多样地生动可爱。这样的历史事实,无可辩驳地证明了我国的字,一开始就具有艺术性的特征。”【5】 “象形”是使汉字能够创造成为一门独特的高雅艺术的主要因素之一, 中国的汉字是以象形为基础的“六法”(象形、形声、会意、指事、假借、转注)所创制的,其中象形是根本。所谓“象形”,即是指描摹实物的形状,最早的汉字是这样,绘画也是这样。

而欧美的字母文字早已与象形脱钩,其特点是表音。书写在社会的语言实践中发挥的功能是作为交际、记录和某种于社会有益的信息工具。通过探索更为合适的线条,逐渐完善书写方法,改进书写材料和工具,从而形成了一种优美的技艺形式。但由于欧美字母毕竟是简单的文字符号,其书法无法形成一门独立的艺术,不能与西方的绘画、戏剧、工艺、音乐、舞蹈、美术文学等艺术门类相提并论,因而不具备崇高的艺术地位。

三. 书写工具之区别

笔,代表着文化,记录着历史。人类最原始的图画用笔不外乎是石头、兽骨、木棒等自然界的硬质材料和很原始的毛笔涂以一些矿物颜料,在洞壁、岩壁上刻画一些原始图画,即今人所谓的“岩画”。这些硬质材料当推为今天的硬笔书法用笔之始祖。据学者考证:人类使用的第一支自来水笔,是4000多年前古埃及的芦苇笔。欧美人长时期都使用鹅管笔(亦称羽毛笔),这些都取材于大自然。以后生产了各式各样的用笔,如:蘸水笔、钢笔、圆球笔(亦称圆珠笔)、铅笔、粉笔、绘图笔、纤维笔、水彩笔、尼龙笔、签字笔等,都属于硬笔一类。硬笔虽可流畅地写出完善的直线和曲线,但不能改变笔画的粗细,在感情上基本上是僵死的。它只能是实用性的技艺书法,无法像中国书法那样至今仍是表达情感的艺术形式。

中国书法不像其他民族的文字停留在作为符号的阶段,而成为表达民族美感的载体,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就是使用毛笔――具有“尖、圆、齐、健”四大特点的毛笔。

沈尹默先生说:“要字能起艺术上的作用,那就非采用毛笔写不可。不要看别的,只要看一看世界上日常用钢笔的国家,那占艺术地位重要的油画,就是用毛笔画成的,不过那种毛笔的形式制作有点不同罢了;至于水彩画的笔,那就完全和中国的一样。因为靠线条构成的艺术品,要能够运用粗细、浓淡、强弱不同的线条来表现出调协的色彩和情调,才能曲尽物象,硬笔头是不可能奏这样的功效的。” 【6】 正是毛笔这个奇特的工具,才使中国书法成为东方艺术之典型。

通过毛笔对所含的墨量和墨的浓度的调节,并在纸上均匀地铺毫,改变着笔画的粗细和墨的浓淡。毛笔的这种柔韧性,使它能给每个中国文字的每一笔画都带来生机和动势。

倘若欧美字母文字也能用毛笔书写,那效果可能离艺术就更近了。据冯骥才先生《艺术随笔》记载:奥地利有位“书法大师”弗里德利希・那云戈保尔,年青时在羊皮上缮写《圣经》和英国莎士比亚的剧本《罗密欧与朱丽叶》,字体古拙,插图精美。二战时,他在埃及被俘。被囚期间没有书写工具,便有矿石和植物自制颜料,用头发捆成毛笔,用竹片削成翎管笔,反而练就一手好书法。他能写出罗马、哥特、巴洛克等不同时代风格的字体,如今有这种高超技艺的书法家在欧洲已所剩无几。这便引得欧美各地的书法爱好者象朝圣般去拜访他,一些新建的教堂也千方百计地邀请他书写匾额。

我国的毛笔是书法艺术的必需工具,是使墨和宣纸或绢绸相结合的工具。在书法家的手中,由于手、腕、肘和臂的和谐配合,能柔能刚,刚柔相济,显出神奇的表现能力。这是欧美书法使用的硬笔所无法比拟的。

四. 审美要素之区别

欧美书法的审美主要注重四大要素:字体、笔势、结构、布局,与中国书法有一定的相似性:

(1). 字体(script)――欧美书法家主要研究和表现的字体是时代字体,如:“古罗马体”(亦称“意大利体”)、“哥特体”(欧洲中世纪字体)、“巴洛克体”(文艺复兴时期字体),以及近现代的“手写印刷体”、“圆体”、“花体”(亦称“花押体”)、“草体”等等。

(2). 笔势(strokes of a Chinese character)――即字的线条形态。这个要素主要根据所写的字体而决定,它要求线条优美,生动有力,自然流畅,首尾相应。其次是根据书写的工具的不同,表现出的笔势也有所不同。

(3). 结体(make up)――即单词中的字母组合。它要求严谨匀称,参差错落。另外花体和草体还比较注重强弱和大小的变化,允许一定的草化,其形式的清晰与严格又与一定的装饰效果相结合。如西方建筑的结构规律那样,启示着古希腊及中古哥提式艺术里的空间感的型式。(4). 布局(layout)――即整幅、通篇内容的书写安排。与中国书法所谓“谋篇”、“章法”含义相近似,但要简约得多,它主要考虑标题、正文、署名和时间,全文要求字字相承,行行相向,牡牝相衔,应接相交。

以上四点是欧美书法的审美要素,是判别其作品高下的主要依据。但是东、西方文艺术语相同的成份,往往会具有不同的内涵:

首先,汉字字体比欧美字体复杂得多,丰富得多。从西安半坡遗址的彩陶钵口沿上的原始符号字起,经过夏末、殷商的首批成熟的汉字──甲骨文,再经两周的金文、大篆、秦篆、古隶、八分、章草、今草、汉隶、行书、楷书、狂草等等,汉字有了从形到质的变化。一个汉字少则有好几种,多则有几十种,最多的有几百种写法。如“福”的篆书就有大约110种写法,“寿”字的篆书竟有近300种写法。这些众多的书体,为中国书法的艺术表现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中国书法的“笔势”当然是指构成汉字的点画(线条)姿态。汉字是由大量的各种类型的笔画组成的,汉字书法的“笔势”姿态万千,因点画在字的结构中所处位置不同、各位书家用笔结构特点的不同而各异。笔势是在笔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因人的性情、时代风气的不同而有古今、肥瘦、长短、曲直、方圆、平侧、俯仰、强弱、虚实、巧拙、和峻等各式各样的不同。通过笔势的生动表现和有机组合,汉字书法作品的最佳效果是“点画相适,肥瘦相宜,疏密合度,俯仰生姿”。

中国书法的“结构”又称“布白”、“结字”、“间架”、“结体”等,即指点画的安排与形势的布置。元代大书家赵孟\说:“结构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说明中国书法的结构是千变万化的,其中点画的空白处也是字的组成部分,虚实相生,才完成一件艺术品。中国书法作品里的这种空间美,在甲骨文、真、草、隶、篆、行、飞白里都有不同的表现。人们可以从字形的结构和布白里见到各个时代风格。从古至今的书法专家研究出的关于结构的理论成果不胜枚举。如唐代欧阳询的《结体三十六法》、清代黄自元的《间架结构九十二法》等,皆说明汉字每一细微的行笔的轻重快慢都能引起搭配的差异。在几十种结构规则中,有四条基本原理最为重要,那就是:“重心平稳,点画呼应,形态变化,顾盼有姿。”

中国书法的“布局”粗分三部份:正文部份,署款部份,钤印部份。而其中每一部份的内容都可能非常丰富,寓意深刻。如:正文是作品的主体, 其内容多为诗词、歌赋、散文、妙语、警句以及其它古典文学作品或宗教经典;署款亦为作品的组成部份,与正文同样重要,但款字的几何面积必须比正文的字要小,书体也应有变化。署款的形式还分单款、双款、多款、上款、下款、中款、边款等等。至于钤印(俗称盖章),那是必不可少的。它既进一步证明书写者的身份,也是书法作品的组成部份,舍此,作品将视为不完整。此类印章本身就是篆刻艺术作品,分为姓名印、字号印、雅语印、引首印、补白印、压脚印、正章、闲章等。

综上所述,正因为中国书法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才成为世界上一门独特的艺术。

注释:

【1】 沈尹默《书法论丛》第33页。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11月第2版。

【2】 宗白华《艺境》第116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第3版。

【3】 宗白华《美学散步》第135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5月第1版。

【4】 蒋彝《中国书法》第198页。上海书画出版社1986年1月第1版。

【5】 马国权《沈尹默论书丛稿》第97页。

【6】 第96页。香港三联书店?岭南美术出版社1981年7月联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