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1例威克伤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应用于创伤患者的护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1例威克伤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应用于创伤患者的护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 总结我科1例应用威克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愈患者右侧肘部及右侧小腿碾压伤的护理方法。方法 患者创面先行清创及封闭负压吸引(vacuum sealing drainage VSD),9d后去除VSD装置,见右侧肘部外侧新鲜肉芽组织,观察4d后应用腹部带蒂皮瓣转移术覆盖骨外露创面,在治疗期间采用系统的护理流程和方法。结果 本次实验中,患者采用封闭负压吸引治疗9d后,患者治疗效果较好,除骨外露处无肉芽组织生长外,其他周围组织均出现新鲜的肉芽组织,并且对患者创面分泌物进行培养时发现存在肺炎克雷伯杆菌,患者经过抗感染治疗后再次进行清创+腹部带蒂皮瓣转移术只后患者得到痊愈,出院。结论 封闭负压吸引技术的临床上使用较多的技术,这种技术能够有效的控制患者发生感染,能够为新生组织生长提供好的环境,且具有良好的修复效果,治疗时可以联合其他方法治疗,从而提高临床治愈率。

关键词:负压封闭引流;腹部带蒂皮瓣转移;威克伤;护理

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 )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这种方法近年来在临床上还有较多,并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1]。对于创伤患者而言,采用VSD技术能够有效的组织外部细菌等进入患者创面,能够保证患者创面内的水蒸气通透性,使得看似开放的创面变为相对封闭的创面,从而能够有效的抑制细菌的增殖和分解,这样能够有效的减少机体组织对于毒素的吸收,避免了患者产生全身性的炎性反应等[2]。这种技术能够为患者引流提供新的动力,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局部血液循环为了探讨负压封闭引流在创伤患者中的效果。对我院2013年6月13日收治的1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分析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44岁,工人。于2013年6月13日因施工过程中右侧肘部及右小腿不慎被机器碾压受伤,右手肿胀疼痛,麻木,外观畸形,伴出血,活动障碍。查体发现右侧肘部软组织严重挫裂伤,可见一个约15cm×6cm 不规则伤口,肌腱受到严重的挫伤。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X片检查时,结果显示患者"右手肘部骨折,伴明显移位"。患者确诊后对患者进行急诊手术。患者手术后对于创面肢体采用石膏外固定,并且保持患者右手端血运,右手背皮肤感觉麻木。患者手术后第3d发现其右手背桡侧及尺侧方形成了张力性能较好的水泡,其面积大小在6×4cm和4×4cm。患者入院后,手背处具有比较明显的肿胀情况,且患者末梢比较迟钝,患者血运也不正常。医护人员对患者分泌物进行培养,结果显示:奥硝唑厌氧菌感染,并且患者创面具有持续渗出。且皮瓣面积为6×4cm区域坏死,分泌物中患者中有肺炎克雷伯杆菌等。患者在2013年6月14日在臂丛麻醉下行"右手外伤术后清创+VSD负压吸引术",清除患者坏死组织后采用VSD密闭吸引,患者手术后第9d,撤去VSD装置,见右侧肘部肉芽创面新鲜,无明显脓性分泌物。经我院相关专家谈论决定对患者2013年6月23日在全麻下行"右手外伤术后清创腹部带蒂皮瓣转移术",术后经积极治疗及精心护理,于7月10日行断蒂术,断蒂后皮瓣色泽红润,皮肤温暖,肢端血运,感觉、功能均正常,住院 28d后康复出院。

2 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 术前帮助患者减轻或消除顾虑,给患者提供一个术士、安静、整洁的住院环境,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3]。

2.1.1参与查房和病历讨论,了解患者的相关治疗方案、手术方法等,并根据患者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

2.1.2加强患者检查,包括:血常规,心电图,拍摄X片等。

2.1.3创面分泌物培养。医护人员帮助患者采取创面分泌物后应该将标本及时送去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让患者服用抗生素治疗,抑郁感染的进一步发展。

2.1.4术前备皮

2.1.4.1健康教育 告知患者家属手术的必要性,仔细讲解有关手术方面的知识,手术的过程,说明威克伤负压引流术的疗效,介绍同病种的治愈情况及术后的注意事项,提高患者家属对疾病的认知度。

2.1.4.2准备中心负压引流装置,保证功能完好。

2.2术后护理

2.2.1疼痛管理 患者手术后部分患者比较疼痛,为了降低患者术后疼痛,医护人员可以根据患者情况适当的使用止痛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2.2放置 患者手术后医护人员要尽可能的提高患肢,最好高于患者心脏,从而能够增加患者血压回流,改善患者血液循环,从而减轻患者疼痛。

2.2.3负压源控制 医护人员要根据患者创面的大小、类型等调节患者的负压控制源,一般控制在60~80kPa(450~600mmHg)之间,并根据患者临床症状等适当的增减负压。

2.2.4保证创面密闭性 患者治疗过程中要保证患者创面有足有的封闭性,这样能够保证负压吸引的临幸效果。一次VSD引流可维持有效引流5~7d,一般在7d后拔除或视病情需要重新更换VSD。

2.2.5稳定患者负压 患者在进行负压引流治疗时要保证稳定的负压,对于出现瘪陷的威克伤恢复原状,或者患者出现积液时会显示负压。①检查封闭薄是否不严,必要进度加以透性薄膜进行弥补;②患者治疗时要注意检查患者引流管是否堵塞,对于异常管道及时清理;③当患者出现负压不足时,应该根据患者情况调节好负压装置,帮助患者维持有效的负压。否则,创面处于封闭而无负压环境中会很快恶化保持引流通畅,保证患者的引流管处于低位状态,吸引瓶尽可能低于患者创面20cm处,在留置引流管时要留有足够的引流管,保证患者能够正常翻身,太短沉积在引流管内的液体有时会反流污染手术创面,太长则增大引流死腔,影响引流效果。患者在使用引流管时要避免折叠,扭曲,从而影响患者患者引流效果[4-5]。

2.2.6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质量,并正常记录。正常引流液为暗红色血性液体,此例患者因创面小,患者手术后第1d引流量控制在50ml,随着时间延长逐渐降低引流量。

2.2.7掌握无菌原则 患者在负压引流过程中应该选择相对透明的吸引瓶,并对其进行每天更换。医护人员在帮助更换吸引瓶时,要尽可能的防治瓶内的分泌物发生回流现象,应该先夹住引流管,然后在关闭电源,然后再进行更换。

2.2.8患者在负压引流过程中应该要加强患者血运情况,对于病情比较严重患者尽可能监测1次/h,并且要密切观察患者局部是够存在肿胀、疼痛等现象。医护人员要详细记录患者的皮肤温度、有无坏死组织等。

2.2.9功能锻炼,观察患肢血运情况。医护人员应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指导患者运动,其运动量可以由小到大,次数也可以由少到多,帮助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对于出现患者肢体存在青紫,疼痛加剧则提示组织缺血时,应该立即告知医生,并采取有效的方法处理[6]。

2.2.10观察患者创面,并及时处理。冲洗引流和创面给药 以往应用威克伤负压封闭引流时,没有进行庆大霉素盐水冲洗,我科去年改进以往方法:①创面给药;②疏通管道,保持有效引流;③深部创面冲洗,采用生理盐500ml+庆大霉素24万U,用普通输液管与威克伤管连接,进行冲洗引流,2次/d,生理盐水从表浅威克伤块进入,从深层威克伤块引出,浅入深出,充分引流,预防引流管堵塞,通过对患者应用后观察,创面清洁,肉芽新鲜,为患者减轻痛苦,减少了医疗费用。

2.2.10.1漏气部位及原因 ①引流管接头连接处松动;②术中引流管贴膜处粘贴效果不佳;③术后牵拉引流管破坏系膜导致漏气;④皮肤皱折处贴膜不紧密;⑤VSD护创材料干结变硬;⑥创周有渗液渗出影响半透膜粘贴效果。

2.2.10.2引流管堵塞 巡房时可经常用双手向下挤压引流管,防止血块堵塞。如出现管腔堵塞,可逆行缓慢注入少量生理盐水浸泡10~15min,待堵塞的引流物变软后重新接通负压,观察效果,可反复操作,必要时可重新更换VSD材料。此病例在护理中未发生引流管堵塞现象。

2.2.10.3 VSD材料鼓起,看不见管形 常见原因:①引流管堵塞;②负压源异常,吸引装置损坏或中心负压停止导致失去负压;③引流管被压迫,扭曲或引流管道接口处漏气[7]。

2.2.10.4如有大量血液被吸出,提示创面内有活动性出血,应立即告知医生并做出相应处理。

2.3出院健康指导 加强个人卫生,注意创面清洁,防止感染。定期复诊,如有异常情况及时来院就诊。

3 小结

应用VSD治疗严重手外伤,具有减少创面换药,减轻患者痛苦,降低机体组织对毒素的重吸收,促进创面愈合,减少致残率的特点。护理过程中加强创面观察和保证VSD装置密闭性以及保持引流通畅至关重要,该患者经严格按照护理常规精心护理后治愈出院,未发生因护理不当而引发并发症。

参考文献:

[1]唐红波,周庆焕.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护理进展[J].海南医学,2012,23(3):141-144.

[2]徐琰,姚元章,黄显凯.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损伤感染创面的临床观察[J].创伤外科杂志,2001,3(4):311-312.

[3]江红.威克伤强负压引流术治疗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效果观察[J].实用医技杂志,2006,16(12):2090-2091.

[4]李惠珍,钟小晶,王一征.负压封闭引流治疗严重软组织损伤的疗效观察与护理[J].南方护理学报,2004,10(3):16-17.

[5]张虹.负压闭式引流术应用于下肢巨大创面的术后护理[A].全国第七届骨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6]王学文,范小淘,李伟,等.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科的临床应用[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6,21(7):583-584.

[7]陈巧玲,焕霞,黄萍.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大面积感染创面的观察及护理[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6,12(10):11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