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几点认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几点认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合作学习旨在给学生创设一种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对于增加学生交往、改善师生关系、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品质发展可起到积极作用。然而,目前课堂教学中暴露出一个突出的问题: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走过场。表面热热闹闹,为合作而合作,学生根本没有投入到学习之中,导致课堂散乱无序,效率低下。那么如何将小组合作学习真正落到实处呢?经过一段时间的课堂实践,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分组要具有科学性。学生之间进行合作学习的重要条件是建立合作学习小组,也就是考虑在全班集体教学、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再提倡一种小组合作学习。把班级中的学生按性别、成绩、能力等因素把全班分为若干个4至6人的学习小组,各不相同的学生编成一组,就能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取长补短,促进学生的共同发展。在全班交流中,只有中心发言人,没有小组长,而且中心发言人是轮流担任的,每个人的机会是均等的。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在合作学习中消除权威,体现地位平等与机会的均等,培养学生这种平等合作的意识。

二、目标要具有明确性。任何一项学习活动,都必须明确目标指向,这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前提。开展合作学习时,任务的选择很重要。“问题的空间有多大,探究的空间就有多大”。合作学习时,教师要千方百计地选择一些富有挑战性、探究性、趣味性的问题。学生只有对那些有意义的问题感兴趣,才会激发求知的欲望,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过程要具有主动性。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给学生提供互相学习借鉴的机会。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首先每个小组成员要参与其中,不能只是少数优生的展示台,否则,小组合作学习也将失去本身的价值。确立任务目标后,小组成员应该有明确的分工:有负责组织小组成员完成学习任务的;有负责整理、记录的;有负责交流汇报的;还有负责补充的,人人都能各司其职、有条不紊,才能确实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汇报交流可以说是小组合作学习中最重要的环节,因为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只有通过汇报交流,才能将小组合作学习中获得的零星的知识整理、汇集到一起,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这就要求每位学生在其他学生汇报交流时,认真、仔细地倾听,在倾听过程中,积极获取知识、完善知识,并对其他学生说的不足或不对的及时补充或纠正,只有这样才能把知识层面逐步引向深入,使学生对一个一个知识点有全面、深刻的理解。

四、指导要具有实效性。新课程标准要求在课堂上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并不是不要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是对教师的主导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在教材、教法、学生的研究方面狠下工夫,在学生讨论交流的过程中,给予适时、恰当的点拨、激励,启发思维、开阔思路、疏导疑难。因为学生的知识积淀和认知水平有限,他们在对知识的感受和理解时要么出现困难,要么只停留在表层,这就需要教师恰如其分地进行点拨和引导,把学生的自主学习引向深入,最终达到突破教学重点、难点的目的。

五、鼓励与奖励方法具有多样性。竞争是社会前进的巨大推动力,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引入竞争机制,辅之以适时地鼓励与奖励,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我们可以经常发现学生们在一起比的是谁的“小星星”“小红花儿”多,由此可见,学生希望自己得到鼓励与奖励,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这种心理,把它引入到小组合作学习中,让学生通过小组的积极合作得到希望得到的“荣誉”。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我们班设立了“明星小组”(小组合作学习效果最好的)、“希望小组”(比以前有进步)等“奖项”,以此激励学生的竞争。学生通过“竞争――得到激励――再竞争”的循环往复的训练过程,小组合作意识有了显著地提高。

综上所述,落实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竞争意识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能促进大家共同努力,共享成功的喜悦。在小组活动的互动中,优等生的才能得以施展,中等生得到锻炼,后进生得到帮助。同时又有利于促进师生间的理解,使课堂教学具有崭新的生命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具有2l世纪人类生存的基本能力――自主能力,从而为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