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长江三峡》学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长江三峡》学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课文背景】

三峡,是长江的一段。西起四川奉节县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县南津关,长193千米,由西往东,包括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峡江段迂回曲折,江中滩峡相间,两岸危崖耸立,如层层围屏,高出江面500米以上,江面最窄处仅百米左右。在巫峡有著名的巫山十二峰,巫山神女,于云雾之中,楚楚动人。

长江三峡》是写景抒情的游记名篇《长江三日》的第二部分,题目是语文教材编者加的。《长江三日》收在《刘白羽散文选》中。《长江三日》是一篇日记体游记,记叙的是1960年11月中旬,作者从重庆乘“江津号”轮船沿江驶往武汉的一段航程。作品第一节,写11月17日雾夜在长江上航行穿过崇山峻岭的情景;第二节,写11月18日穿过三峡时在激流险滩中前进的情景;第三节写11月19日出峡后航行在风和日丽、柔和宁静的大江上的情景;最后以武汉长江大桥的壮观图景作结尾。整篇文章构成这样一个意境:穿过茫茫雾夜――在激流险滩中战斗与航行――迎来明朗开阔、光华灿烂的图景。

【课堂学习】

(一) 字词积累

1. 正音

瑰丽(guī) 震慑(shè) 启碇(dìng) 停泊(bó)

怪诞(dàn) 踱步(duó) 草坂(bǎn) 旋涡(xuán)

婀娜(nuó) 澎湃(péng pài) 白皙(xī) 轮廓(kuò)

叠嶂(zhàng) 对峙(zhì) 汨罗江(mì) 夔(kuí)

滟(yànyù) 隽(jùn)秀 崆(kōng) 秭归(zǐ)

2. 辨形

夔(由“首止巳八”五个部首组成):夔州。

汨(形旁“氵”,声旁“日”):汨罗江。

汩(会意字,右边是“曰”,整个字意为“水在说话”):水声汩汩,汩没。

3. 释义

碇:系船的石礅。 森然耸立:繁密高高地直立。

滟:长江瞿塘峡口的巨石名。 坂:山坡、斜坡。

苍莽:旷远迷茫,无边无际的样子,同“苍茫”。 莽莽苍苍:草木苍翠茂密,原野景色迷茫。

雷霆万钧:形容威力极大,无法阻挡。雷霆,响雷。钧,古代重量单位,一钧是三十斤。

神妙莫测:神奇巧妙达到难以猜测的程度。 隽秀婀娜:清秀美丽的样子。

(二) 整体把握

1. 这篇课文描写了在三峡航行时所见到的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景象,各自从哪一段写到哪一段?全文可分几个部分?

【明确】本文在描写三个峡的具体景象之前,有一段总写感受。全文可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总写在三峡中航行的强烈而新奇的感受;第二部分(第2段),写船过雄奇的瞿塘峡所见的万千气象;第三部分(第3~5段),写穿过巫峡时所见的奇秀景观;第四部分(第6~9段),写船在西陵峡上航进的情景和作者的感想。

2. 说出本文的两个写作特点。

【明确】 (1)善于抓住三峡的特点。瞿塘峡像一道闸门,重点写其“雄”;巫峡像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重点写其“秀”;西陵峡处处急流,处处险滩,主要突出其“险”,给读者以鲜明、深刻的印象。(2)采用多种表现手法。运用比喻、拟人、引用等修辞手法与描形、绘色、拟声等写景方式来描写三峡奇观。(3)诗情、画意、哲理完美的结合和统一。本文引用了一系列古人诗句、神话传说及民歌民谣,不仅丰富了文章的内容,而且增添了文章的诗情画意,创造出神奇美妙的意境,并从三峡雄奇瑰丽的景色中得出“人们只要从汹涌浪涛中掌握了一条前进的途径,也就战胜大自然了”的哲理。

(三) 重点研习

1. 文章第一部分写了什么内容?它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这样的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第一部分(即第1段)总写1960年11月18日这一天在长江三峡中航行的强烈而新奇的感受:“像在一支雄伟而瑰丽的交响乐中飞翔。”这一感受运用的是“通感”手法,“雄伟”“瑰丽”的三峡风光是人的视觉感受,而“交响乐”则是人的听觉感受,这里视听感觉“互通”。这一部分总领全篇,“雄伟”“瑰丽”概括了三峡的主要特征,“大自然的伟力”是作者对三峡的赞美,“母亲河流”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热爱的真挚感情。全文就是通过对三峡气象万千的瑰奇景象的描写来抒发自己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激情。

2. 三峡的主要景物就是山和水,如何写出气象万千的景致变幻呢?作者在安排自己所见的景物时又有什么特点呢?

【明确】 (1)景随时异。作者乘船过瞿塘峡是从“天已微明”到“早晨八点二十分”,景物也随着“时间一分钟一分钟过去”而变幻着。开始看到的只是“灰蒙蒙的轮廓”“各处还是云海茫茫”;往后看到的则是“色彩缤纷”“一高峰亭亭笔立于红雾之中”。景物呈现的同时交代了一系列时间词,明确告诉读者,景色是随着时间而变幻的。(2)“移步换景”。作者乘船观景,立足点虽然都在船上,但是船不断行进,立足点也就随之而变了,所看到的景物也就各有特色了。这可称为“移步换景”。古人言“船上看山如走马,倏忽过去数万群”,就是讲的船上观景变幻无穷的特点。作者对立足点不断变化的交代是非常明晰的:如“‘江津号’停泊时”“启碇续行”“瞿塘峡口”“瞿塘峡中”“过了八里长的瞿塘峡”“船越驶越近”等,而每次变化都能呈现一片不同的景象。(3)同景换角。这主要是变换视觉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作者的视角有时放眼望去写远景,如“远远前方”“你朝江流上望去”;有时收住视线写近景,如“近处山峦”“船越驰越近”,有时仰视描写峡顶的蓝天、白云;有时俯视描写激流澎湃的江水,作者左顾右盼,景物也就各不相同。

3. 除了直接描摹西陵峡的自然景象以外,作者还通过什么方法来突出西陵峡的凶险?

【明确】 作者还通过自己乘船的真切感受来突出西陵峡流急和滩险,如“船一下像流星随着怒涛冲去,一下又绕着险滩迂回浮进”“‘江津号’剧烈地震动起来”“‘江津号’用尽全副精力,战抖着、震颤着前进”“船已像箭一样迅速飞下”“看起来这青滩的声势十分吓人”“我们简直不像在浩荡的长江上,而是在苍莽的丛林中寻找小径跋涉前进了”等等。

4. 文中运用了哪些古诗?它们是什么人写的?

【明确】 (1)“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塘险过百牢关。”这是杜甫《夔州歌十绝句》第一首的后两句,意思是“白帝城地势高峻是三峡的重镇,瞿塘峡的险要胜过百牢关”。前两句为“中巴之东巴东山,江水开辟流其间”,意思为“在中巴东面的巴东山,长江水劈开崇山峻岭在山中奔流”。(2)“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这是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中的第三首头两句,意思是“千万条山脉一齐奔向荆门,王昭君生长的地方村庄还在”。全诗为:“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5. “瞿塘峡像一道闸门,那么巫峡简直像江上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其中用“闸门”“画廊”作比喻各说明了瞿塘峡和巫峡什么样的特征?

【明确】 “闸门”说明瞿塘峡的狭窄陡激。“画廊”说明巫峡的迂回曲折。

6. 文章写西陵峡时,介绍了“秭归”和“香溪”两个县城,文中引用有关屈原的传说和杜甫的诗句,有什么作用?

【明确】 (1)丰富了文章的内容,把读者带进了神妙奇幻的境界,使神奇秀丽的三峡更加充满诗情画意,更增添了情趣和美感。(2) 告诉人们,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流”,长江孕育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

【课后检测】

一、 语言文字运用

1. 注音正确无误的一组是( )

A. 瑰(guī)丽 崔嵬(wéi) 旋(xuán)涡 山如斧削(xuē)

B. 启碇(dìng) 绽(zhàn)开 淀(diàn)粉 屈大(dài)夫

C. 瞿(jù)塘峡 婀娜(nà) 熊绎(yì) 隽(juàn)秀

D. 震颤(chàn) 窄(zhǎ)巷 滟(yàn yù) 闸(zhá)门

2. 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衬托 羽翼 渡过青滩 欢度佳节

B. 朝辉 绿葺葺 船复灭顶 汩罗江畔

C. 画廊 轮廓 奇峰凸起 苍莽丛林

D. 宣泄 渲染 神妙莫测 高峰之巅

3. 下列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江津号”停泊时,天已微明。

B. 杜甫《夔州歌》云:“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塘险过百牢关”。

C. 现在,这巨礁早已炸掉,不过,瞿塘峡中依然激流澎湃,涛如雷鸣,江面形成无数漩涡,船从漩涡中冲过,只听得一片哗啦啦的水声。

D. 据袁崧《宜都山川》记载:秭归是屈原的故乡,楚子熊绎建国之地。

二、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第4~8题。

朦胧中听见广播说到了奉节。停泊时天已微明。起来看了一下,峰峦刚刚从黑夜中显露出一片灰蒙蒙的轮廓。“江津号”启碇续行,我走到休息室里,只见前边两面悬崖绝壁,中间一条狭狭的江面,船已进入瞿塘峡了。江随壁转,前面天空上露出一片金色阳光,像横着一条金带,其余天空各处还是云海茫茫。瞿塘峡口为三峡最险处,杜甫《夔州歌》云:“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塘险过百牢关。”古时歌谣说:“滟大如马,瞿塘不可下;滟大如猴,瞿塘不可游;滟大如龟,瞿塘不可回;滟大如象,瞿塘不可上。”这滟堆指的是一堆黑色巨礁,它对准峡口。万水奔腾着冲进峡口,便直奔巨礁而来。你可想象得到那真是雷霆万钧。船如离弦之箭,稍差分厘,便会撞得个粉碎。现在,巨礁虽已炸掉。但瞿塘峡中仍激流澎湃,涛如雷鸣,江面形成无数漩涡,船从漩涡中冲过,只听得一片哗啦啦的水声。过了八公里的瞿塘峡,乌沉沉的云雾突然隐去,峡顶上一( )蓝天,浮着几小片金色浮云,一( )阳光像闪电样射在左边峭壁上。右面峰顶上一( )白云像白银片样发亮了,但阳光还没有降临。这时,远远的前方,无数层峦叠嶂之上,迷蒙云雾之中,忽然出现一( )红雾。你看,绛紫色的山峰衬托着这一团雾,真美极了。就像那深谷之中向上反射出红色宝石的闪光,令人仿佛进入了神话境界。这时,你朝江流上望去,也是色彩缤纷:两面巨岩,倒影如墨;中间曲曲折折,却像有一条闪光的道路,上面荡着细碎的波光;近处山峦,则碧绿如翡翠。时间一分钟一分钟过去,前面那团红雾更红更亮了。船越驶越近,渐渐看清有一高峰亭亭笔立于红雾之中,渐渐看清那红雾原来是千万道强烈的阳光。八点二十分,我们来到这一片晴朗的金黄色朝晖之中。

4. “朦胧中听见广播说到了奉节”一句有歧义,请问有哪两种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文中引用杜甫《夔州歌》和古时歌谣中的语句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在这段文字中,作者是怎样运用视角变化来灵活描写多姿多彩的景色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文中说“乌沉沉的云雾突然隐去”“阳光像闪电样射在左边峭壁上”,这是什么原因?从中能看出瞿塘峡什么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三峡附近的白帝城有“诗城”之称,请你列举出几则和三峡有关的诗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请选择恰当的量词(如“注”“团”“道”“片”等字),填入文中括号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与解析

1. A(A项“削”作语素时念xuē,在动宾短语中念xiāo,如“削苹果”;B项“屈大夫”的“大夫”古代指官名,“大”念dà,后世指医生时才念dài;C项“瞿”作地名念qú,作姓才念jù,婀娜nuó,“隽”跟“秀”组词表示俊美时,通“俊”,读jùn;D项“窄”应念zhǎi)

2. B(B项“辉”应为“晖”,“晖”特指阳光,“辉”泛指闪耀的光彩;“葺葺”应为“茸茸”;“复”应为“覆”,表翻转的“覆”不能简化为“复”;“汩罗江”的“汩”应为“汨”)

3. C(A项关于专有名词的引号用法错,真正的名称是“江津”,而“号”并不是名称;B项引用的是两句完整的诗句,且独立成句,故句号应在后引号里;D项,袁崧的书名应为“宜都山川记”;后面内容是意引,所用标点是对的。C项老高中语文课本“炸掉”和第一个“旋涡”后均用了句号,略显呆板,现在的课本改用逗号,语意更加连贯,此处标点正确)

4. 一是广播中播出船已到奉节的消息。二是听到广播说到了一些关于奉节的消息。

5. 以此渲染瞿塘峡之险,并突出滟曾给历史上的三峡航行造成怎样的艰难险阻。

6. 作者时而远望,描写悬崖绝壁、狭狭的江面、金色阳光、云海茫茫等;时而近观,表现船冲过旋涡的气势;时而仰视,描写峡顶的蓝天、白云;时而俯视,描写激流澎湃的江水。

7. 因为船行得特别快,阳光像闪电一样射下,乌云会突然隐去。从中能看出瞿塘峡流急而雄奇的特点。

8. 示例:(1)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2)上有万仞山,下有千丈水。苍苍两崖间,阔峡容一苇。(白居易《出入峡有感》(3)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啼三声泪沾裳。(郦道元《水经注疏・三峡》)(4)一自高唐赋成后,楚天云雨尽堪疑。(李商隐《有感》)(5)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巴水忽可尽,青天无到时。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李白《上三峡》)(6)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水调歌头・游泳》)

9. 道 注 片 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