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试论在英语教学中的“见风使舵”、“激趣励学”、“植根入茎”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试论在英语教学中的“见风使舵”、“激趣励学”、“植根入茎”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兴趣支配着学生的注意力,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注意力集中而稳定;同时,兴趣又调节着情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表现出巨大的学习热情。那么,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如何运用“教育智慧”、“见风使舵”、“激趣励学”,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使英语教学犹如一棵小树在学生心中“植根入茎”,最终“姹紫嫣红”呢?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英语教学实践,试述了“激趣励学”教法。

关键词:“根”;“芽”;“干”;“柱”;“皮”;“茎”;“叶”;“花”;“果”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0-0096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积极认识事物或关心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学习活动的动力所在,是促进积极思维的主观因素。强烈的兴趣能激励人不断地开拓、创造。兴趣也可以促使学生热爱学习对象,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愉悦感。因此,采用“见风使舵”、“灵活多变”的教学法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延长学生思维的最佳途径。

一、“文化特色”――励学之“根”

“语言是文化的镜子,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每一种语言都有其独特文化特色。西方文化,由于文化背景、风土人情、传统习惯等方面的原因,与东方文化有着极大的差异,截然不同的特色。

中西方在生活礼仪方面就存在着很大差异。1. 问候。人与人见面相互打招呼乃人之常情。但中国人多问候熟人,而英美人即使彼此陌生也常相互打招呼。中国人的问候语常用“吃饭了吗?”“上哪儿去?”等。在我们看来这是一种有礼貌的打招呼用语。但是这类招呼语不适合用于与西方人打招呼。他们以为你要邀请他们吃饭或干涉他们的个人生活。西方人的招呼用语很简单,如:“Good morning!”“How are you?”“What’s up?”等。2. 赞美。中国人和英美人称赞及其应答的方式也有所不同。英美人一般用的反应语是“Thank you!”以此表示接受别人的赞扬时自然流露的愉快情绪,而中国人往往表示否认或自贬以示谦虚。3. 隐私。在中国,对别人的婚姻和家庭状况表示关心是有礼貌的表现。但对西方人而言,婚姻是私生活,别人不应干涉。如果一个中国人得知其一位美国朋友到了婚嫁年龄而没有结婚,关心地说“You reach the age of marriage and you should find a partner.”(你到了结婚的年龄,应该找个女朋友。)这句关心和建议的话反而使这位朋友很不高兴。因为在他看来,这种建议干涉了自己的私事。

当然,中西方在饮食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诸方面也存在着差异。在这里就不一一例举了。因此,在我们的教学中,可充分利用中西文化特色,寓教文化于教语言之中,自然而然地进行文化教育渗透,让他们潜移默化地接受英语文化知识,激发他们学习兴趣。

二、“传说趣闻”――励学之“芽”

“传说趣闻”向来是津津乐道之事。在课堂教学中,适时适量地穿插传说趣闻,不仅能增加学生知识,开阔视野;而且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曾碰到这样一个句子:It is unfair that historians always attribute the fall of kingdoms to Helen of Troy.(历史学家们总把国家倾覆的原因归结为红颜祸水太不公平了。)学生们对“Helen of Troy”无法理解。此时,就可“见风使舵”,“言古论今”……

Helen是希腊的绝世佳人,美艳无比,嫁给希腊南部斯巴达国王为妻。后来,特洛伊王子帕里斯奉命出使希腊,在斯巴达国王那里做客,他在爱神的帮助下,趁着斯巴达国王外出之际,诱走海伦,还带走了很多金银财宝。此事激起了希腊各部族的公愤,国王发誓说,宁死也要夺回海伦,报仇雪恨。为此,在希腊各城邦英雄的赞助下,组成了希腊联军,攻打特洛伊城。最后希腊联军采用足智多谋的奥德修斯的 “木马计”,里应外合攻陷了特洛伊。特洛伊城被掠夺一空,烧成了一片灰烬。战争结束后,希腊将士带着大量战利品回到希腊,抢回了美貌的海伦重返故土。这就是Helen of Troy的由来。含有“倾国倾城,红颜祸水”之意。在倾听过程中,学生们专注的眼神、投入的神态,让笔者感知他们兴趣盎然、思绪集中。“传说趣闻”不失为“激趣励学”一良方。

三、“形象直观”――励学之“干”

“百闻不如一见”。直观形象的事物给人的印象更为深刻。识记过程也是如此,直观形象的材料比枯燥抽象的材料容更易让人记住。人们认识客观事物依靠感知器官,而感知正是从直观形象开始的。实物的记忆是最原始的,而对抽象概念系统知识的记忆则需要有一定的知识结构做基础。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可充分借助形象化的直观教学手段,“激趣励学”。实物教学生动形象真实可靠;简笔画、直观教具教学形象逼真、快捷高效;电教媒体参与教学,声象并茂,既能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抽象的事物形象化、静止的问题动态化、还能形象地展现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使学生置身于真实的语言环境中,产生一种需要运用英语的激情。

四、“幽默笑话”――励学之“柱”

“幽默是一种最有趣、最有感染力、最有普遍意义的传递艺术。”幽默是一种行为特征,它能激发喜悦、引起快乐、松弛神经,以轻松愉快的方式使客体获得精神上的。教学幽默是一种教学艺术,是教师个性和智慧的激情碰撞,可以启迪学生心智,带给学生美的享受。幽默的语言可以使知识变得浅显易懂;幽默的语言可以使人精神放松,使课堂气氛和谐。富有幽默感的老师使学生感到和蔼可亲,非常受学生欢迎。我们应该善于运用幽默艺术来进行教学,用幽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化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效果,达到“教”与“学”双轻松,使我们的英语教学“锦上添花”、“激情飞扬”。

五、“游戏玩乐”――励学之“皮”

“游戏是开发智力的钥匙”。游戏作为一种活动,它能够调动学生的全身感官。通过积极参与,学生体验学习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激发无限的学习兴趣。通过游戏,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竞争精神和参与意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陶冶情操,促进学生观察力、分析力、思维和创新能力等的发展。我们可以将游戏引用到平时的英语教学中,寓教于乐。

六、“模拟情景”――励学之“茎”

“情景,即:(具体场合的)情形、景象。”语言是在一定情景下产生的,脱离了情景,语言也就失去了意义。情景来源于生活,无处不在。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模拟真实情景,创设接近(下转第104页)(上接第96页)生活的语言环境,再通过我们的动作、表情及姿态传递给学生,使整个教学弥漫和谐、融洽、振奋、饱满的情感气氛,从而以情激情,以情激趣,以情促知,以情育人,实现知与情的统一、和谐、优化,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单词教学时,通过情景对话、实物、笔画、挂图等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引入单词,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直观理解,加深记忆。

在教学中,模拟真实情境,让学生置身在这个情境中,使学生入境而感受美、爱美而动情,充分做到“形真”、“情深”、“意远”,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仿佛置身其间,如临其境,让每位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乐趣,达到“课伊始,趣亦生;课进行,趣渐浓;课结束,趣犹存”的境界。”

七、“妙用口诀”――励学之“叶”

“注意是一扇门,一切来自外部世界进入人的心灵的东西都要从它那里通过。”口诀――整齐的节奏,优美的旋律,趣味的语言,能够使英语教学更为形象、生动和有趣,从而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激发兴趣、增强记忆,寓知识于艺术之中。口诀的形式使学生的语言学习化难为易、深入浅出,直观明了,学生感觉字字入眼,句句进心,朗朗上口,脱口而出,运用自如。

八、“你争我赛”――励学之“花”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注意力不会一直处于水平状态。”一般说来,当课堂教学进行到半小时后,学生的情绪会出现低谷,这就需要我们有意识地进行调节,适时变换教学方式,来个“你争我赛”。把“竞赛”的教学模式渗透于英语课堂教学,让学生们在课堂中注意力集中,精神饱满,感知清晰,思维活跃,感受到竞赛的紧张和乐趣。竞赛内容丰富多彩,如单词听写竞赛、单词接龙竞赛、知识竞赛等。竞赛形式也灵活多样,如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小组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男生与女生之间等。

九、“第二课堂”――励学之“果”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第二课堂。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必要的延伸与补充。通过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激励学生,开拓思维,挖掘潜能,形成重英语、学英语、用英语的浪潮。“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英语教师正是授渔者。把英语的课堂比作是个大网, 显然第一课堂就活跃在这个大网里, 而大网外面就是海阔天空的第二课堂。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在生活中体验英语、运用英语,达到学以致用。第二课堂的开展,弥补了第一课堂的不足。第二课堂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常见的有:英语兴趣小组、英语辩论会、英语活动日、英语大舞台、英语角、英语派、英语大讲堂、英语文化节、英语活动月、英语演讲、英语歌曲、英语话剧、英语口语、英文杂志、作文集竞赛等丰富多彩的英语活动。通过第二课堂,达到“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

探索无止境,以上这些只是笔者在“激趣励学”教学中的一些个人总结和反思。当然,在“激趣励学”教学中,存在着更多更好的教学方法。只要我们善于观察、明于思考、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记录,因人、因材、因时、因地,“见风使舵”创设激发兴趣的教学情景,利用多姿多彩的教学手段,“厚积薄发,旁征博引”,使我们的英语课堂摇曳生姿,让每一堂课闪出一亮点,给学生们开启一扇丰富多彩的语言之门,让英语在学生们心中“植根入茎”、“生根发芽”、“姹紫嫣红”!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32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