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机械类课程的创新教育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机械类课程的创新教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机械设计类课程是机械类和机电类专业的一门必修主干课程是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是对学生进行设计能力、创新能力、工程意识训练的主要课程对学生学习专业课程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培养创新能力和素质教育方面有着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针对机械设计类课程的创新教育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探讨。

关键词:创新教育;机械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3-004-01

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有很多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创新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因此,素质教育的重点,就是要把创新教育贯彻落实带教育教学全过程中去。实施创新教育,转变教育观念是关键。机械设计类课程是机械类和机电类专业的一门必修主干课程是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是对学生进行设计能力、创新能力、工程意识训练的主要课程对学生学习专业课程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培养创新能力和素质教育方面有着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创新教育的实施,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我们必须对原有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实验教学等进行改革探索和尝试。

目前高等机械教育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方面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需要在改革中不断加强和完善。目前高等工机械教育的主要问题是:(1)教育观念陈旧,教育模式落后。学生知识面狭窄,课程内容落后于时代,缺乏反映学科发展前沿的有关新学科、新技术和新思维的知识。不能激发学生思考新问题、探讨新知识的创新欲望。(2)教学方法呆板,过于重视考试和成绩。缺乏启发式、研究式的学习氛围。众多企业家强调高校必须“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3)重理论、轻实践重计算推理、轻实验论证,理论脱离实际,不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企业家们一致认为“学校教育应注意理论和实际紧密结合,应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受计划经济和传统文化的影响,在工程教育中,缺乏基本的经济分析和市场需求预测分析,使学生的经济和效益意识比较淡薄。企业认为学校“应加快知识产权法律的普及教育,从而提高工程技术人员对无形资产的保护意识”。

由于我国继续工程教育体系尚未建立,严重制约了机械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和素质、能力的提高。所以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改革措施:(1) 建立机械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相应的课程体系。 (2) 构建创新系列课程并进行教材及教学资源建设。(3) 建立创新人才基地。加强创新实验环境和条件的建设,使机械基础实验课程建设成为既是基础课程的实验教学基地,又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基地。学生可以进行机械创新设计、机械制造工程实践、现代制造技术实验及培训、CAD培训、信息网络与CG实验、以及学生自主创新活动。(4) 开发与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建立适应创新教育的实践性教学体系。将机械类专业实验与实践性环节划分为课内及课外两大部分。课内分为基础课实验实践、专业课实验实践以及大型实践环节三大类。其中基础课实验与实践按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其他学科基础模块规划;专业课实验与实践按机械类专业学生不同研究方向规划。课外部分包括课外活动与社会实践,按社会调查、课外读书、科技活动、学科竞赛、夏令营活动、小论文以及技能培训等进行组织规划。 开发与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从创新能力培养的规律出发,在改造传统实验的基础上增设一批新的实验项目,形成不同实验模块、不同层次(基础层次、提高层次和设计创新层次)等实验教学体系。

以国家高职院校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精神为依托,在我校机械类人才培养总体框架下,建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该体系分为创新教育课程、创新实践环节和创新理论研究与人才培养三个部分。创新教育课程包括人文类基础系列课程、科学类基础系列课程、机械类系列课程和创新理论与方法系列课程。创新实践环节由创新认识、创新实验与实训以及创新活动三个部分组成。创新理论研究与人才培养从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教育方法、评价体系等方面开展理论与实践的探讨,并积极与国外有关高校交流与合作,不断改进创新教育。

创新思维是一切创新的源泉,是创新素质的核心内容。创新思维包括形象思维、归纳思维、观察思维和发散思维等。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中国要想由“制造大国”转变为“创造强国”,职业教育应走在教育的前列,而作为职业教育的核心教学——专业课教学更应该转变教育观念,大胆进行改革,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创新思维。 由机械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创新系列课程和创新教育实践性教学体系、创新人才培养基地、“课外学分”机制、以及人文与科技氛围等所构成的机械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教学体系,正在我校实施。

对于培养专业型技能人才,我们不能仅仅用学习文理科得教学方式去进行,我们需要更多的是学生的实践能力。要真正的理论联系实践,要以就业,要以实际操作为教学目的,传授社会上急需要用的技能,一些先进的领先的技能。引进专业技能高超的师傅或是老师进行手把手的教学,在上理论课的时候也要注意实体的演示,让学生直观的去了解所要学习的这项技能。在上完理论知识的同事应该花大量的时间进行实践,先是在学校里面进行实战的操作和训练,应该设有实训课,一周最起码是一天的内容,让学生充分的动手动力。最后加上去社会上实践,去厂和企业实战演习操作和生产。只有这样我们的职业学校才能培养出我们社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才不会在面临就业的时候遇到各种的困难和问题。我相信我们职业教育在我们每个职业教育人的努力下会走的更远更好,我们所培养的人才会在各个领域里得到充分的发挥。

参考文献:

[1] 张春林.机械创新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 张美麟.机械创新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3] 陈敏华.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索[J].大学教育科学,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