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找准训练点,让“读写互动”真正动起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找准训练点,让“读写互动”真正动起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两翼,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能找准“读写互动”的训练点,一定会有利于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本文从填补空白点,把握人物性格;关注想象点,再现当时意境;找准对比点,理解文章主旨几个方面尝试以写促读,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再从扣住着眼点,学会拟写标题;牢记积累点,巧用妙词佳句;抓住共鸣点,拓宽选材范围几个方面尝试以读带写,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

训练点 读写互动 阅读教学 作文教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在实施建议中提到:“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长期以来,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两翼。平时,我们语文老师要做个有心人,依托现有教材上的文本,细心挖掘,一定能找到许多“读写互动”的训练点。利用这些训练点,进行有的放矢的引导,不仅能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扎扎实实地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还能让学生有感而发、有话可说,灵动而高效地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因此,找准训练点,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让“读写互动”真正动起来

一、以写促读,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1.填补空白点,把握人物性格

俗话说言为心声,但有的人物因为种种原因,却只能欲言又止。这时候,人物语言中就会出现“省略号”,而这正是最佳的空白点。作为一位语文老师,要善于敏感地抓住这些地方,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的语境去进行补白。在补白的过程中揣摩人物心理,把握人物性格。

如鲁迅的名篇《故乡》,作者在写少年闰土时,用省略号表现了他能说会道、见多识广的性格。当中年闰土出场时,作者同样也运用了省略号,但是作用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第60段的“老爷!……”一句中,为什么用省略号?这个省略号又透露了人物怎样的心理?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人物心理,把握人物性格,我让学生结合上下文,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把闰土当时的心理补全。课堂上,有学生如此写道:啊!迅哥儿,我儿时的好友啊!时隔这么多年,我终于又见到你啦!真是太高兴啦!你还记得当年我们一起聊过的那些角鸡、跳鱼儿、贝壳、猹吗?我有太多的心里话要和你说。可是,看看现在的我,帽子是破的,衣服是寒酸的;再看看人家,他可是从大城市回来的,大概会瞧不起我这个穷困的乡巴佬吧?还是老实叫一声老爷吧。寥寥数语,就把中年闰土从刚见面时激动喜悦到联想到彼此身份差距时凄凉的心理变化,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而且学生不难想象出中年闰土饱经沧桑后的那一脸的尴尬和无奈,以及这种复杂矛盾的心理背后那种自卑压抑、迟钝麻木的性格吧。

2.关注想象点,再现当时意境

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璀璨明珠,但是因为它们的语言高度凝练且跳跃性强,所以其中很多深长的意味,辗转的情愫,对于阅历尚浅的初中生来讲,理解起来是大有难度的。这时我们不妨让学生抓住想象点进行情景再现的描写。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的《水调歌头》是苏轼的千古名篇。上阕中,词人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理解这种复杂心情的关键是能够体会到人间的美好。因此我尝试让学生描述一下“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的画面。结果,学生们联系苏轼“欢饮达旦,大醉”的状态,发挥想象,还原出当时词人带着几分醉意,在月下起舞、旋转,影随人动,人逐其影的嬉戏、逗乐的洒脱、自在的生动意境。通过这样的想象描写,学生深刻体会出词人透过“何似在人间”一句中流露出的热爱、留恋人间生活的强烈情感,进而明白:“高处不胜寒”并不是词人不愿归去的深层原因,“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才是根本所在。

3.找准对比点,理解文章主旨

苏教版语文教材在单元编排时,把相同的选材和写作手法编在了一起。但是再接近的选材,也是存在不同的。在阅读教学中,如果能够引导学生抓要领、抓本质,进行比较阅读,一定能让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不浮于表面、深入领会文章主旨。这时,如果能够让学生用对联的方式来揭示这种不同,一定是新颖而巧妙的。

《小石潭记》和《记承天寺夜游》这两篇文章都运用了比喻、衬托、情景交融等手法,但是其中作者的心情是不同的。如何让学生深入体会这种不同?我让学生拟写一副对联来比较。结果出现了以下让我非常惊喜的对联:柳宗元潭边枯坐愁上添愁,坡院中赏月苦中寻乐。透过这两副对联,可见学生对文章主旨的深刻理解。

正因找准了对比点,才给学生提供了思维训练的机会,不仅有利于深入理解文章内容;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激发阅读兴趣,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真可谓事半功倍。

二、以读带写,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1.扣住着眼点,学会拟写标题

好的标题,正如美人的眼睛,明眸善睐,顾盼神飞,更为美人增添几分光彩。但是学生在写作时往往会忽略标题的重要性,常常是漫不经心地给作文拟个标题。这种标题黯淡无光,激发不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其实语文教材中就有很多好的标题,值得同学们去模仿学习。茹志鹃的《百合花》是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的一篇小说。《百合花》这个标题,既实指撒有百合花的被子,又象征主人公纯洁美好的心灵,还是小说情节的纽带,把两个主人公紧紧地联系起来。在遇到类似好的标题时,一定要引导学生去反复揣摩体会,学习名家用心炼字,力争选取最准确到位、最富有文采的字眼给自己的文章拟题。

在这样的引导训练下,学生作文中渐渐出现了一些令人眼前一亮的标题。在一次全市组织的“节水”征文比赛中,我班获奖学生的作文标题如下:《春水碧连天,画船听雨眠》《记得那时的水》《故河弯弯入梦乡》《节水那些事儿》《倾听江南水》。这些标题或仿诗句,或仿歌词,或仿畅销书书名,从不同的角度,独辟蹊径,各领,结果获得了评委们的青睐,均获奖。而那些《我们家的节水经历》《故乡和水》等标题因为缺少新意,则逊色不少。

2.牢记积累点,巧用妙词佳句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初中生记忆力强,理解能力也在增强,正是读书背书的黄金时代。腹有诗书气自华,当积累达到一定的量,写起文章来一定会水到渠成,文思如泉涌。

初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经典名篇的经典段落,一定要引导学生反复去朗读、品味、感悟、背诵。像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的句式,就把百草园的各种乐趣高度概括了出来。有位学生在熟背的基础上,巧妙地把这个句式运用到写乡村回忆的一篇文章《屋前那条小河》中了:“不必说春天的油菜花如何金黄灿烂,夏天的荷花如何亭亭玉立,秋天的桂花如何芳香扑鼻,冬天的梅花如何凌寒绽放;也不必说村头的大黄狗会跟着你狂吠一通,田头的癞蛤蟆会冷不丁跳出来吓你一跳,炕头的小黑猫会依偎着你打个盹,枝头的小麻雀会朝你叽叽喳喳叫个不停;单是老屋门前的一条小溪一年四季就带给我无限的乐趣。”因为巧妙运用这个句式,该学生不仅把农村里四季如花,生意盎然的特点表现出来,还快速入题,将文章引入对家乡河流的描写上去了。

当然,这样的仿写只是一个开端,但是在日积月累中,这些牢记的经典片段会慢慢内化为学生深厚的文学素养。有了这样的沉淀,学生的写作能力在无形中会水涨船高。

3.抓住共鸣点,拓宽选材范围

现在的初中生大多行走在学校和家庭之间,经历有限,因此写起文章来经常会苦于没有鲜活新颖的题材可选。一旦下笔,往往出现许多雷同的选材。这时,教师要引领学生在课内和课外的阅读中产生共鸣,发现生活中点点滴滴的感动。

执教朱自清的《背影》时,我除了让学生感受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怀,还引导学生关注作者事隔多年后,作者在“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等字句中所流露出来的自责、遗憾之情。这些语句引起了学生的沉思和共鸣,因为身处青春叛逆期的学生也常常会犯这样自以为是的错误。在那课的小练笔中,有位同学写下《遗憾》一文,忏悔自己因为年少轻狂,不屑于和外公参加老人团出去旅游,还出言讥笑,后来外公得了重病,自己却永远失去和外公一起外出旅游的机会了。在文章末尾,他深情地写下:外公再也不能下床去旅游了,想起他当时的邀请,我的心里就涌出许多悔恨、自责。多少次深夜不眠时,我都在心里暗暗骂自己当时太愚蠢了!如果能回到那一时,那一秒,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满心欢喜地回答外公:“我愿意!”如果真的能回去,真的能让我弥补这个深深的遗憾就好了。可是,我知道不可能了。这遗憾,成为了我心中的永远伤痕……

正因为学生在阅读中读懂了一些片段,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产生了共鸣,才会自发地联系自己类似的生活经历,记录下来,终于感动了自己,也感动了读者。

以上是我在十几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关于“读写互动”训练的一些尝试。其实,“读写互动”还有很多值得探索和讨论的训练点,例如教材文本中的拓展点、生成点、动情点、辩论点等等,囿于篇幅所限,不再一一列举。

“读写互动”致力于让读与写相互发生作用,既促进学生由言到意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及由意到言的表达能力,实现言与意相互作用与转换,有效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让学生在言语理解与运用中,感受自我言语能力的发展,增强语文读写兴趣。如果我们在课堂教学中用心去进行“读写互动”的训练,一定可以有助于从根本上转变读写分离、写作教学无序的现状,并且可以多层面、多角度、多元化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全貌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