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名城大同的设计师薛建哲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名城大同的设计师薛建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大同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素有“三朝京华,两朝重镇”的美誉;大同又是我国北方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享有“煤海”之称。这颗镶嵌在晋、冀、内蒙古三省区交界处的塞上明珠本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但长期以来城市建设在发展和保护互相撞击的怪圈里徘徊。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截至2006年,百万人口的大同市竟没有一部成型的城市建设规划。拍脑瓜决策、建设性破坏、无规划拆建,使千年古城面目全非。和全国其他一些城市比,大同明显落伍了。国家文物专家对大同的现状痛心疾首,广大老百姓对大同的落后颇有怨言。大同要重振名城雄风,就必须突破城市建设无章可循的历史怪圈,在全面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基础上展现现代化的风采。这个责任历史地落在了大同市规划局局长薛建哲的身上。经过5年的拼搏,2006年10月,大同市终于有了一部得到国务院批准的完整的城市建设规划。薛建哲由此也被人们称为“名城大同的设计师”。

用智慧和精神去塑造精品

2001年10月,时年49岁的薛建哲被调到大同市规划局任局长兼党组书记。一纸调令如一座大山压在他的头上,规划局在一般人看来是个肥缺,整天和开发商打交道,手握拆建的生杀大权。但大同的城市建设落后也和这个局不作为、只会乱罚款有直接关系。再说搞城市规划对薛建哲来说是个新课题。薛建哲插过队,当过工人,挖过煤,在机关当过秘书、理论教员,在工厂当过副书记、董事长,在市计委(后改为发改委)当过副主任。在他接到调令到市规划局任局长的时候,就有朋友劝他:规划局是个乱摊子,没人能弄好。你又不为钱,去那个地方干啥? 薛建哲从小在大同长大,看到千年古城被糟蹋得千疮百孔,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旧城改造”的所谓的现代城市化建设中,古城风貌被严重破坏了,新城市也没建设好。想到这儿他的心就隐隐作痛。这时,父亲也鼓励薛建哲说:“大同的建设应该有个好的规划,我们是为做事当官的,不做事当再大的官也没意义。”他暗下决心:“在我这一任上拿出一个完整的城市建设规划,让一个新大同在我手上诞生!”

城市规划是政府引导城市经济建设健康稳步发展的主要手段。在完整的城市规划没有出炉前,大同的首要任务是利用法制手段,先从源头上制止大同的乱拆乱建,遏制住建设性破坏,保护古城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薛建哲带领局里的一班人和规划专家起草制定了《大同古城保护管理条例》《大同市户外广告管理条例》《大同市城市生活居住建筑间距规定》《大同市临时建筑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行政规章,并通过媒体向社会公示。在这些法规的制约下,大同的建筑市场趋于规范,城市的空间秩序得到初步整治。

为了杜绝市里个别领导拍脑门决策,不唯上的薛建哲又想出一个高招,在规划局成立“大同市城乡规划专家委员会”,不管是什么领导,他提出的建议必须由专家审议。2003年,南郊区政府提出要把区政府放在赵家小村,但这在规划中的引黄调节水库旁边,区政府迁到那里不适宜。南郊区是大同的财政贡献大户,他们本以为规划局不至于给否决了。薛建哲没有表态,而是把提议拿到专家会上论证,结果提案硬是给否决了。2004年,大同市政府一位常务副市长决定把电厂的灰厂放在绿化带上,对这一明显污染环境的错误决策,薛建哲说:“上专家委员会会上论证。”结果也被专家否定了。为此那位常务副市长很不高兴,叫他的秘书给薛建哲打电话:“你们怎么连专家也驾驭不了?”薛建哲回答说:“我们实行的是民主决策,我一个人不能拍板。”在大同市有关城市规划决策方面,薛建哲用民主这个法宝挡了不少的驾,对涉及大同水资源、环境、名城保护的大同机场、大同二电厂扩建工程、大唐发电厂新建工程、东西郊污水处理厂、国家储备粮库、大同天然气利用工程等一大批重点工程选址都履行了专家论证程序,保证了大同城市建设的科学有序和依法行政。

遏制住大同的乱拆乱建还不能保证大同的城市建设大规模地科学有序地进行,因为大同还没有一部符合大同特点的完整而科学的城市规划。过去只有一个省政府批准的总体规划,没有以下等次规划,而且由于当时对大同城市定位不准确,前瞻性不够,具体操作随意性大,同时这个规划期限已到。下一步大同到底怎么建设?大同究竟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城市?这个问题历史地落在薛建哲身上。他把编制《大同市2006年~2020年总体规划》当做中心工作来抓。

规划新大局

为了搞一部能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大同总体规划,薛建哲翻阅了大量历史文档资料,走访了许多专家教授,到百姓中间听取意见,并对大同周边进行了实地勘察调研。他的思路逐渐清晰,这就是彻底摒弃过去摊大饼形式扩张的老路子。他的蓝图是:城市建设重点逐步从市中心区向近远郊转移,依托御河、十里河形成以旧城为中心的“主城区”,以十里河以西的“口泉地区”和以御河以东的“文赢湖地区”两个副中心。一“主”两“副”之间,靠绿化带隔离,快速路连接。

这个思路是智慧的结晶,它既保持了大同历史文化名城的风貌,又向东、西向延伸,连接起御东地区的经济开发区和口泉地区的能源化工基地。

一“主”两“副”新大同思路出来后,薛建哲很快把工作中心转移到规划编制中。为了提高城市规划编制水平,他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走出去”就是认真学习先进城市的成功经验,跳出大同看大同,面向未来看大同;“请进来”就是面向全国招标和联手合作,由规划局设计院负责基础资料收集,并全程参与编制,委托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天津城市规划设计院、武汉华中城市规划设计院等国内知名的规划编制单位与大同市规划设计院共同协作完成。

这一惠及子孙、利在千秋的事业得到大同市委、市政府的鼎力支持,在薛建哲的具体主持下,大同市的所有规划蓝图均在《大同日报》上进行公示,广泛征求市民意见。并在已批准实施的现场区域设置公示版,让市民知道该区域可以建设什么,不可以建设什么。这样大张旗鼓地宣传,使全市人民群众都知道大同要发展,发展成什么样子,激发了群众爱城市、爱家乡的热情。在那个时候,《大同日报》一时洛阳纸贵,大家纷纷抢着看新大同的模样。大同要变、大同要成为中国最漂亮的城市之一,成了那一段时期大同的街谈巷议。薛建哲的名字就是那个时候被群众熟悉的,他成了大同办实事的官员的代名词。

为了让规划早日得到国务院的批复,薛建哲几上北京,到处联系。2006年10月,在北京市的城市规划批复后,大同成为第二个批复的城市。这是大同建国以来第一部完整科学的城市建设规划。

国务院批准大同市城市总体规划是大同城市建设史上的一件大事,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这里面浸透了薛建哲多少辛勤的汗水、智慧和毅力。

忠孝人生写春秋

薛建哲不仅忠于工作,更孝于父母。薛建哲在2001年上任大同市规划局局长,第二年就着手编制总体规划,历时5年。这是薛建哲工作以来最艰难也是最出成果的5年。本来薛建哲家里有项分工:他和哥哥两个男子必须有一人留在大同照顾年迈的父母。哥哥在20世纪80年代调到了省城,那年薛建哲本来也有机会到省城,但他遵守诺言,留在了大同。他到规划局任局长的时候,父亲患脑梗,瘫痪在床,靠鼻食4年多。薛建哲白天忙于工作,晚上回家伺候父亲,5年多没在外面吃过一顿饭。送走父亲,已90多岁的母亲又因尾骨摔断卧床不起,他又肩负起看护母亲的责任,夜里不停地给老人翻身、喂药,打个盹就天亮了。尽管这样,他上班从没有迟到过一回,仍然全身心扑在大同的城市建设规划上。他的忠孝人生塑造了他的人格和精神。

今年新上任的大同市市长耿彦波依据国务院批准的城市规划,大刀阔斧地进行大同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城市建设。薛建哲高兴地对人说:“大同有希望了,规划是龙头,领导是绣球,绣球舞得好,龙就活起来了。大同有这样有魄力的市长,一个新大同3年到5年就会展现在中国北方的大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