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现代工笔花鸟画中的装饰性表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现代工笔花鸟画中的装饰性表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现代工笔花鸟画的在西方绘画艺术与日本艺术的影响下,画面的装饰语言日趋多元化,本文试析现代工笔花鸟画的的装饰性特点,以助于以后对工笔花鸟画的装饰美有新的探索和认识。

【关键词】现代工笔花鸟画;装饰性;特点

工笔花鸟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体系中一种独特的绘画形式,与写意画相比,其最大的特点具严谨、细腻、工整的视觉效果和冷静、理性的心理感受,讲究精雕细琢,注意“以形写神”、“气韵生动”。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工笔画的美感形式、技法表现、境界营造与视觉传达等已经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视觉需求。现代的工笔画顺应时代潮流,引入大量的新题材、新形式、新造型、新材料、新技法,来描绘丰富的社会生活和艺术家的内心感受。现代工笔画受到各方面文化的冲击,其视觉元素的装饰性特点越来越明显。

首先,在造型上,与传统工笔花鸟画的写实为目的,追求物象的真实相比,现代工笔花鸟画更倾向于夸张与变形。工笔花鸟画是以自然界的花卉和禽鸟以及其生存环境为创作题材的,而装饰性在大自然造物中具有充分的体现,花之千姿百态,叶之千变万化,无不体现出极强的节奏与韵律感。大自然的造物为工笔花鸟画的创作提供许多新的形式,传统工笔画以线造型要求极高,线要体现出“气、骨、韵、力”的品位,而在现代工笔花鸟画中用线更加简洁,大胆的省略物象的某些东西,对有特点的物象美进行有意识的提炼、升华,把自然美的“意”凸显出来。运用装饰性的语言诸如均衡、对称、向心、离心、旋转、并置、重叠等装饰手法使形象更加突出,造型更加生动,具有更强的感染力。

随着西方绘画艺术引入,西方中三大构成特别是平面构成对现代工笔花鸟画的创作具有重要的影响。装饰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表现创作的意图和意境,平面构成中运用夸张、变形的手法对形状有目的的调整。对客观事物进行规整、归纳、夸张、强化、主观化处理,使得构图的形式多样。现代画家在深谙传统工笔花鸟画技法、技巧的同时,运用平面构成原理表现画家的不同审美观,文化积淀和艺术素养,从而形成不同的装饰性风格流派。如当代工笔花鸟画家林若熹,他的作品中的点、线、面抽象因素,包含着平面分割画面的构成意味,既保留着自然的真实性,有具备抽象的形式因素,同时,其作品中以色墨物象构建整幅画面,留有较少的空白,画面构成形式整体且丰富多彩,“以实写虚”,于实满中见空灵,其意境博大而深邃。现代工笔花鸟画在构图的装饰性上还体现在对空间独特运用,传统的工笔花鸟画在构图上主要采用折枝法,将花鸟与现实生活脱离开来,将花鸟画置于一个画家虚拟的空间中,而现代工笔花鸟画家更是大胆创新,他们主动吸收西方绘画和民间艺术的营养,按一定的法则将物象在二维的平面上进行分解,以达到理想的组合,将传统的折枝与西方油画中静物画法结合,在构图上更加精美,如现代一批中青年画家高茜、雷苗等,他们的作品中,追求一种具有构成因素的装饰美。同时,现代工笔花鸟画的构图也不再把花鸟从现实环境中抽离出来。全景式构图构图方式更加丰富多样,如画家苏百钧的作品,构图饱满,场面阔大,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现代工笔花鸟画中装饰性最重要的一个表现在于表现技法上的极致发挥。表现技法突出表现在与色彩的表现力,特殊肌理效果的表现等。19世纪,欧洲印象派在光学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客观的色彩理论,将光线引进了画面色彩之中。之后塞尚开始了纯画面色彩推移与建构的努力,高更开始使用象征性的色彩,凡・高更将色彩的主观性和表现性推进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之后的康定斯基、蒙德里安又将色彩推向了完全的抽象,色彩尤新。现代工笔花鸟画家们深受西方色彩体系的影响,大胆的运用色彩构成,使画面更具感染力。另外,在日本岩彩画的影响下,传统的设色技法已不能满足现代画家对自身审美思想的表达,于是,前所未有的诸如:厚涂、堆积、冲渍、喷洒等技法应运而生。在材质上,现代工笔花鸟画的表现语言也有大胆是尝试,画家不在拘泥于传统的宣纸和绢,皮纸、布、工业用纸等,同时也大胆的将各种材料堆叠,有意识的分割拼凑,是画面具有很强的装饰性和现代感。

现代工笔花鸟画中的装饰元素越来越多样化,充分认识装饰美在现代工笔花鸟画中的重要作用,有利于工笔花鸟画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但是,凡事具双面性,在创作中,画家不能为了装饰而装饰。艺术源于生活,花鸟画源于自然,在自然中去发现万物的装饰规律,从而进行再表现,是工笔花鸟画得以传承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李泽厚.美的历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2]邬烈炎.装饰语意设计[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2.

[3]王德舜,魏鸿蕴.工笔花鸟画装饰美的新探索[J].国家画,2006(05).

[4]谢华文.工笔花鸟画的装饰美[J].文艺争鸣,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