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技校语文教学的改革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技校语文教学的改革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语文是“百科之母”、是技工院校各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语文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否,可以说学生任何一门课程的学习,均离不开语文能力。但是目前技工学校的语文教学却陷入了一种两难境地:学生不愿意学,教师没信心教,教和学的距离越来越大。针对这种现状,本文主要就技工学校语文教学的现状提出几点浅见。

关键词:技工学校 语文教学 改革

《技工学校语文课教学大纲》提出:“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各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文化基础课。语文学科对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由此可见,语文在技工学校整个课程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目前技工学校的语文教学却陷入了一种两难境地:学生不愿意学,教师没信心教,教和学的距离越来越大。针对这种现状,学校应采取有力措施,使技工学校的语文教学早日跃上新台阶,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动语文教师的积极性。

1 技工学校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计划、课时没保证

由于多种原因,忽视了文化课程的学习,一些老师和学生认为文化课尤其是语文课可有可无,技工学校普遍重视专业课程的学习,认为语文学不学无关紧要,毕业后能定岗干活就行,只要把专业学好就够了。因此在教学管理中存在着有的学校严重压缩语文课时,专业课多的专业一周只开两节语文课,而专业课少的专业一周开3~4节语文课,教学计划不能正确执行、随意性比较大,使得教师不能遵循学科知识体系进行教学,不能形成语文的基本技能,使学生只了解支离破碎的语文知识片段。

1.2 教师教学观念、方法陈旧

语文是应试教育的重点科目,但不少学生和教师都认为它只是一门无足轻重的文化基础课,在技工学校它的位置让给了专业技术课。一些语文教师削弱了语文专业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认为语文与就业、上岗、工资待遇没有多大关系,沿袭陈旧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没有进行有特色的教学方式的探究和实践;在教学的指导思想上,只重视教师讲,不注重学生积极主动地学;只重视教授理论知识,忽视结合专业课实际进行有趣的教学;不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不注意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应用的能力,不注意通过语文教学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学。这些都忽视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因此,学生感到学习语文没有太大的用处,忽视了技工学校语文教学自身的特点。

1.3 学生基础差

他们中很大一部分在初中基本已经被“放弃”,技工学校的学生大都是普通高中筛选完之后留下的中间生和后进生,很难评价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他们语文基础差,字词掌握少,语法、修辞、逻辑知识掌握不够,听话不得要领,说话词不达意,阅读障碍重重,写作言之无物,不善于应用相应得体的语言表达方式,而且自我约束力差,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兴趣缺乏。这种情况的存在,使得语文教师很难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

2 技工学校语文教学改革方案

2.1 树立新的语文观

《技工学校语文教学课教学大纲》中为技工学校语文教学提出了基本要求和明确的目标,同时明确提出了语文在技工学校各科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它是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司就业司颁发的。要落实、完成大纲中提出的要求,就要从上到下树立起全新的语文学习观,重新审视语文在技工学校各科中的重要地位,学校应尽量为教师的语文教学和学生的语文学习创造良好条件,学校领导、语文教师就需要端正态度,实现大纲提出的目标,要落实、完成大纲中提出的要求。

2.2 明确教学目标

美国教育家布鲁姆说过“目标是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学目标规定了教学方向,量化了教学标准。确定教学目标就必须以正确理解教学目的为前提,从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把教学目标内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充分发挥目标的期望、定向、激励、调控和评价功能,以推动学生主动积极的主体活动,这就提高了教学的科学有效性,也就有望提高教学的效率。技工学校的语文教学,肩负着培养学生一般语文能力和从业实用语文能力的双重任务,制定语文教学目标,一方面要依据学生语文学习要求的阶段性特点;另一方面更要突出技校生的职业特点,从知识性和实用性出发,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本人在技工学校语文教学中力求“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与每节课的内容一一对应,并将这些目标有机地融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围绕教学内容,根据所上班级专业特点,灵活教学,不断创新教学形式与内容,不断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并把就业指导参透到语文课堂教学当中,始终以实用为目标,从而促进学生实际就业能力的提升。

2.3 转变教学理念

进入技工学校的学生素质较差,针对目前学生的实际情况,语文老师要转变教学理念,应将教书和育人结合起来,就是结合教学内容和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贴心教育,用“心”去上课,以自己体验到的情感去引发学生的感情,引导学生与作品产生共鸣,达到愉悦精神、陶冶情操的育人目的。

当今社会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人们通过传统学校教育获得的知识技术,已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为此,我们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陶行知《教学论》中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教学生学。”邵道先生在《学会生存》一书中也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真正让学生受用终生的是让学生学会选择和运用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法,具备比较稳定的、良好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为了让学生学有目标,我在课堂教学中,首先摆正师生的课堂位置。在教学中尽量少讲,增加提问的频率,学生是主体,尽量让他们在问答中自己找出课文的重点和中心,把多一点讲的机会留给学生。这样,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能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

有话想说时学习的热情就会高涨,用问题激起学生多想,使学生感到有事可想,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因此,但问题设计应注意“度”,由易到难,妙的设疑,常常会产生“投石冲开水底天”的教学效果,问一些比较容易、有趣的问题,这不但是一个解题的过程,更是一个自学的过程,让学生尝到解决问题的乐趣,然后逐步加大难度。

如:在上《离太阳最近的树》一课时,在让学生朗读课文之前先设置几个问题:“离太阳最近的树是什么树?”“这种树是什么样子,作者是怎样描写的?”“这是属于什么表达方式?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等,学生读完课文后,很容易就能找出以上问题的答案;赏析课文环节,依然设置问题给学生思考:“文章的主人公是红柳树,那么作者要歌颂的是红柳树的什么精神?”“这种精神体现在哪里?”“作者在歌颂红柳树的同时,也暗示了它的命运是悲剧的,那句话暗示了结局?作者认为可悲的是什么?”“造成这种悲剧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等,这些问题有些可以在课文里直接找出答案,而有些问题则需要先在课文上找出相应的语句再进行思考、讨论、分析,最后才能得出结论。通过这种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学习这篇文章的积极性,达到“探究文章所蕴含的深刻思想,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能力目标,也为学生今后在看到类似的文章时,提供了一种阅读、赏析的方法。

2.4 改进教学方法

2.4.1 注重听说训练,结合实际教学

技工学校的学生听说能力普遍低下,主要表现为:不能也不敢大胆表达清楚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不能准确领会说话人的主要意思。以上的问题使得许多学生平时不敢主动与他人交谈,更重要的是不能顺利通过就业面试。面对着这种状况,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对学生加强听说能力训练,进一步提高学生适应实际需要的口语交际能力。

①设置情境,进行听说训练。可以有以下形式:教师问,学生答,如在上《求职信》前,先进行模拟面试,然后由其他同学针对性地再提出问题;把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扮演招聘者,一组扮演求职者,设置面试情境,分角色表演,由教师设置不用的情境,然后由学生进行表演。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及临场发挥思考能力,同时也为学生学习怎样写好一封《求职信》提供了情景。

②全面推广普通话,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必须说普通话,语文教师可以通过朗读课文、拓展话题交流训练等反复练习。同时对新生进行普通话训练,平时要用普通话交流。教他们正确的发音方法。

2.4.2 强化应用写作,突出实用性

在进行应用文教学时,我主要是突出实用性训练,比如:条据、个人简历、求职信、申请书等,以学生毕业就业实用内容为学习的主要内容,为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逐步提高,在教学目标设计中努力贴近生活与社会实践。

2.5 注重语文教育的人文性,贯穿德育教育

语文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和文化载体,传达的是思想与情感,语文不仅是一种工具,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结构,好的文学作品能陶冶人的性情,潜移默化,培养美好的情操,承载的是文化精神、价值观念和人类的文化成果。

但许多技校生连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都不具备,课堂上只有一些故事性的东西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更不用说对文学作品的分析和鉴赏了。因此,要想在这种状况下实施人文教育我们常常会埋怨学生太笨,笨得无法教。无疑是对语文教学的一个更大的挑战。但作为职业教育工作者,我们更多的不应该是埋怨,而应该深入了解所教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自己的教学热情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要运用适当方法加以正确引导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和学生始终处于一种平等的地位,因此,教师必须首先给自己定好位,才能让学生人格得到更好地培养,从而营造出一种和谐的课堂氛围。

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因此,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不单单是为教书而教书的“教书匠”,而应是一个教育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在上一些好的作品时,可以结合学生特点和实际进行德育教育,比如我在教《一碗清汤荞麦面》一课时,主要采用了感悟和探究的方式,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以“谈谈人物形象对自己有怎样的启发”为题,让学生联系实际谈感想,不仅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同时使学生明白做人要诚实守信、敢于面对困难,更要敢于承担责任,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实践证明,学生对这些文质兼美的作品学习兴趣还是比较高的。技校生不重视语文学习,是因为没了升学压力,他们看不到它的重要性,当我们把语文教学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让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习语文的机会,并从中学会做人的道理,学生自然就会有了学习兴趣。

总之,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技校生的要求不断在改变,要对学生做出积极的评价,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我们的教学理念应该不断改变我们在教学中要多为学生考虑,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同时,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品德高尚、技能过硬的高素质人才,还要注意体现职业特点,形成具有职业特色的课程观。

参考文献:

[1]技工学校语文课教学大纲.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中国教育报.2003-12-23(第3版).

[3]王丽主编.《中国语文教育忧思路》.

[4]《叶圣陶语文教育书简》.1961.7.

[5]钱梦龙.《和青年教书谈语文教学》.

作者简介:陈霞(1984-),女,广西钦州,广西机械高级技工学校,助理讲师,干事,研究方向为技工学校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