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做大有“附加值”的时事新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做大有“附加值”的时事新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互联网时代,社会变化日新月异,电脑、手机越来越普及,人们获取信息的选项日益多元化,这使得传统媒体的优势领域――时事新闻报道受到严峻的挑战。面对新媒体冲击,传统媒体决不能坐等观望,而应该主动谋划,积极应对,借助互联网“风口”,让时事新闻报道逆势“飞”扬。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 时事报道 突围 路径

一、报纸时事新闻总是慢半拍

互联网时代,受出版规律、出版流程、投递发行的限制,纸媒报道的新闻与网络传播比总是慢半拍。

按出版规律,地方党报一般是晚上编辑版面排版印刷,早上投递发行,与读者见面。而互联网传播不需要繁琐的编辑排版,事件一发生就能通过客户端瞬间传送,这种即时性优势是传统报纸无法比拟的。与网络传播相比,报纸时事新闻总是慢半拍,有吃“剩饭”之嫌,久而久之,便造成读者流失。

拿国际新闻来说,因东西方时差原因,晚上恰恰是西方新闻的高峰期,而报社受制于出版流程的限制,基本上会在次日0时到1时设置清样时间。超过这个时间段的信息,将无法登上报纸版面,这就导致有些后半夜发生的重大新闻无法及时传送给读者,或者已经刊登的重大新闻要素不全、事件进展不能及时得以更新。

另外,为了确保宣传贯彻中央政策精神不走调,时事新闻编辑的选用稿件,大都来自于新华社电稿及通稿。据了解,新华社每天要向全国100多家媒体提供专特稿,向1000多家媒体提供电特稿。相同的供稿来源,地方媒体时事新闻的同质化现象在所难免。

二、发挥报纸的传播优势

如今,x者浏览时事新闻,最方便的办法是浏览各大门户网站。遇到突发重大事件,门户网站会在主页上设置新闻专题,将关于此事件的各种报道链接起来。当读者点开这些链接时,发现这些信息都是来自各种媒体的碎片性的信息。读者想要了解更多,就必须不断地点击,从海量的链接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部分,浪费时间不说,一些报道的立场和观点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符。

而报纸的时事新闻报道,经过编辑的细心剪辑整合,提炼出了事件主干脉络,再辅之以各方观点、与之有关的链接等,将一个新闻事件完整化、立体化地呈现给读者,使读者阅读起来一目了然,这是以迅捷见长的新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

传统媒体经历了由弱到强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发展历史,其实力不容小觑,多年来传统媒体占据了重要的资源,并逐渐形成了一支专业的新闻人才队伍,拥有目前新媒体难以望其项背的实力及权威性。

传统媒体公信力也是新媒体所难以比拟的。在这个人人都是记者的新媒体时代,个人的信息真真假假,新媒体急于转载,就容易传播谣言及不实新闻。而传统的报纸由于时间相对宽松,编辑及报社领导层更有时间综合各方信息,准确判断新闻的真假。这样就可以确保新闻真实,从而树立媒体的权威和公信力。

相对于网络媒体从业人员的快进快出,传统报纸从业者相对固定,对时事新闻来说更是如此。经过长时间的积淀,时事新闻编辑基本都成了行业的专家。他们对新闻事件的取舍和把握、对新闻要素的提炼、对新闻触角的延伸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三、放大有“附加值”的深度新闻

面对网络媒体的冲击?传统媒体是故步自封、收缩防守,还是主动进攻、收复失地。早在2007年,百年老报《华尔街日报》就在进行有益的探索和变革――压缩资讯而放大有“附加值”的深度新闻。

这种观点,对传统的时事新闻来说尤为重要。 做报纸的时事新闻,和新媒体拼不过速度,那就拼内功、拼专业、拼见解。

首先,弱化资讯时事新闻,主打有观点的深度报道。

深度报道对于所报道对象的调查、分析、解释和预测,在今天这样的社会转型期尤其为公众所需要,它也是拥有专业采编队伍的大众媒体所应该着力打造的拳头产品。 对读者而言,看国际国内新闻的报道,缺乏对事件的背景及来龙去脉的了解,往往只能一知半解。所以,对时事新闻编辑来说,不单单要将事件呈现给读者,还要从读者角度考虑,以言简意赅的语言,将事件的背景清楚地呈现出来,并对事件的走向做出客观性的预测,分析事件的发展对读者的影响,并对事件表达出明确的立场观点,从而影响读者。做这种有观点的深度性的时事新闻,是很考验功力的事情。对媒体来说,报道的层次实际上能够反映该媒体的境界,媒体的境界又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公众的境界。在今天,媒体对舆论的引导越来越多地需要靠意见表达来实现。

第二,包装新闻版面,抓住读者眼球。

在新媒体时代,随着生活节奏的越来越快,传统的一杯清茶读半天报纸的生活状态已经成为过去时,读者对自己感兴趣的新闻才会从头看到尾。一般的时事新闻如何能吸引读者的眼球,需要编辑在版面上多下功夫。

标题制作要抓人。 新闻标题,要告诉读者新闻中最新鲜、最重要、最有特点的事实和观点。新闻标题出新出彩,围绕受众关切,提炼新闻核心观点和有效信息,使用具有吸引力和冲击力的语言,力求短小精悍、言简意赅、新颖醒目、引人入胜。恰当使用修辞手法,要避免出现空洞呆板,反对玩弄词藻甚至庸俗的标题。

多用图表等表现手法 。与密密麻麻的文字相比,多用照片、图表等表现手法,会使版面美观大方,清爽透气,使事件的脉络更能一目了然。对读者来说,阅读也变成“悦读”。

第三,适应媒体转型,培养复合型人才。

媒体转型发展,对时事新闻编辑而言,最大的改变不是强化发现和采集新闻的职能,而是强化加工新闻的职能,也就是要通过对新闻与信息的整合,提升内容产品的品质和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说,记者、编辑的知识水平与专业技能已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策划型与复合型新闻人才的价值将更受珍视。

而这些素质的养成,不仅需要编辑记者在新闻实践中,不断锤炼自己的专业素质与技能,同时还需要加强学习,积极掌握更多经济、法律、文史等知识以及图表制作和音频视频制作技能。只有汇集了渊博的知识,才能厚积薄发,更好地驾驭时事编辑这项创造性的工作,让我们的时事新闻报道,在“互联网风口”变得更加生动、精彩。

目前,美国有一大批新闻院校、新闻媒体和媒介组织正在进行融合性的技能培训,很多文字记者在学摄影技术,报纸编辑在学音频视频编辑和图表制作等。一个技能全面的记者、编辑,在今天已经成为非常抢手的人才。培养新闻传播的策划性、复合型人才已成为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