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资本管制下商业银行战略选择对绩效的影响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资本管制下商业银行战略选择对绩效的影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以我国14家上市商业银行2004~2009年的平衡面板数据为样本,通过银行关键战略资源配置来体现银行战略选择,将银行战略问题从定性向定量转化,并通过理论建模和实证分析来研究资本管制、战略选择和绩效三者的关系。结果认为,资本管制对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与绩效都存在显著直接影响;资本管制通过调整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对绩效产生间接影响;管制压力与不同的战略资源配置的交互作用分别对资本充足率、绩效有不同的影响。

关键词: 资本管制;战略资源配置;绩效

中图分类号: F8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7217(2011)06-0002-06

一、引言

自1988年《巴塞尔协议》以来,银行最低资本要求成为各国对银行资本充足率与风险监管的重要依据。2004年开始实施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更是对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提出了8%的明确要求和达标时间表,从实质上开始对我国商业银行进行资本充足管制。近日,银监会消息称,我国将于2012年1月1日开始执行新的资本监管标准,提高资本充足率等监管标准。

对银行资本充足率的一系列管制措施必然会对我国商业银行的战略行为产生巨大影响。资本管制的目的在于提高银行资本充足率、优化商业银行资产配置、加强风险管理能力、提高盈利水平。但是,银行在实际经营过程中,资本管制对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的调整与绩效的变动会产生何种影响;面对新一轮的管制变革,银行应如何调整资产组合、改变战略资源配置,以满足管制要求,并提高银行绩效等等问题,促使我们对资本管制下银行战略选择绩效影响展开深入的研究与探讨。以下试通过银行资源配置来反映银行战略选择,将银行战略问题从定性向定量转化,并进行科学的描述,突破一般研究对管制环境下银行战略类型影响绩效的角度,揭示资本管制环境下,反映银行战略选择的资源要素配置对绩效的影响,构建资本管制与银行战略选择对绩效的作用模型。

二、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一)资本管制、资本充足率与绩效

目前,国内外有许多理论和实证文献研究了资本管制、资本充足率、风险与银行绩效之间的关系,结论大致可分为三类:(1)银行资本和资产风险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银行在资本管制的约束下会倾向于增加风险贷款并选择风险更高的资产组合战略(Kim和Santomero,1988)[1]。银行在提高资本的同时增加了对风险资产的投资,从而减弱了资本要求的政策效果(Shrieves和Dahl,1992)[2]。(2)与之相反的观点认为,银行资本充足率要求会导致银行资产组合的多元化战略,从而分散银行风险(Rochet,1992)[3]。随着资本充足率监管的增强,银行的信贷供给受到限制,生产性投资减少,银行会承担更低的风险,而风险的降低将会对银行绩效产生负面的影响(Sheldon,1996)[4]。国内学者主要研究了资本充足率约束下商业银行信贷偏好问题。在资本充足性约束下, 资本未达标银行的贷款大幅度下降, 导致对中小企业信贷紧缩[5,6]。在资本充足率约束下,资本充足率与银行风险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即资本管制能显著降低银行风险[7,8]。(3)还有一部分学者认为,资本管制不会对银行规模、资本充足率、信贷行为和风险偏好产生显著影响。

下面,以前人的研究成果为基础,提出假设:

假设1a:资本管制分别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与绩效产生直接影响;

假设1b:资本管制通过调整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对绩效产生间接影响。

(二)资本管制、战略选择与绩效

1. 业务结构与绩效。

多项研究表明,银行收入多元化战略与银行绩效的研究结果表明二者呈正相关关系。虽然银行专业化水平与利润显著相关,但多元化战略的产出具有信息优势,通过提供多元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与客户建立持久而全面的关系,从而增加银行收入,给银行带来良好的绩效,获得更大的市场影响力[9-11]。

假设2:资本管制下,商业银行业务多元化战略与绩效存在正相关关系。

2. 信贷资源配置与绩效。

商业银行贷款业务战略由个人贷款比率、商业贷款的比率、农业贷款比率和房地产贷款比率等方面构成。在放松管制的环境下,银行个人贷款与商业贷款的比率对银行风险会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对绩效的直接影响不显著[12]。信贷业务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经营业务,信贷资源配置直接体现银行在信贷业务上的战略选择,影响银行风险和绩效水平。

假设3:资本管制下,商业银行信贷资源配置与绩效显著相关。

3. 资产流动性、资产安全性与绩效。

在经营过程中,商业银行根据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三原则来进行资源配置。一般来说,流动性和盈利性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流动性强,安全性好,风险低、盈利性一般较差。对于资产的配置,其他条件一定时,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性越高,资本化资产收益越低。

在银行经营中,风险和收益是相互制约的关系。风险大、不安全的资产通常收益较高,反之收益较低。

假设4:资本管制下,商业银行资产流动性与绩效呈负相关关系。

假设5:资本管制下,商业银行资产安全性与绩效呈负相关关系。

(三)研究设计

1.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根据研究需要以及数据的可得性,从14家上市商业银行2004~2009年的年报以及国泰安数据库中,选择了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兴业银行等共计14份平衡面板数据作为样本,其中光大银行和农业银行部分数据缺失,所以从样本中剔除。

2.变量定义

(1)资本充足率与绩效。

中国银监会将资本充足率定义为商业银行持有的、符合本办法规定的资本与商业银行风险加权资产之间的比率,Jacques和Nigro(1997)、Aggarwal和Jacques(1998)将资本充足率定义为基于风险加权资产的资本比率[13,14]。参考巴塞尔协议与我国银监会对资本充足率的定义,本文采用基于风险加权的资本充足率指标。

从银行盈利性的角度来考量银行的绩效,采用银行公开可得、反映银行盈利能力的净资产收益率(ROE)来评价银行的财务绩效。

(2)影响资本充足率和绩效的战略资源配置。

立足于广义资源,分别从银行的业务结构、信贷资源、资产流动性和安全性四个维度探寻反映银行的资源配置结构并影响资本充足率和绩效的关键战略要素。基于公共信息平台的可得性数据,通过上述战略维度来探寻和设计能够充分刻画战略特征的可量化指标或指标。

1)管制压力。管制压力是指当银行资本充足率低于管制要求时,管制当局对银行强化经营管制、约束经营行为而给银行带来的约束力。为了避免由于低于管制标准而导致的管制成本,银行可能采用不同的战略选择,如增加资本、降低高风险资产、提高资产报酬等行为来提高资本充足率,已达到管制标准。借鉴Shrieves和Dahl(1992)[2]的方法,设定虚拟变量REG,当银行资本充足率低于管制要求8%时,取1,否则取0。

2)业务结构指标,即利息收入比率和非利息收入比率。商业银行的收入结构是指净利息收入和非利息收入的份额,其中净利息收入属于银行的传统业务,是商业银行的主营业务,其主要来源是存贷业务;而非利息收入则属于非传统业务,包括佣金及手续费收入、汇兑收人和净投资收入以及其他净收入。用利息净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率、非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率分别用来体现业务结构战略的专一化和多元化程度。

3)信贷资源配置指标,即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比率和企业贷款比率。在银行业中,关键的产品或市场组合决策是权衡关注个人用户还是企业用户,并试图将贷款行为简单的分为个人贷款和企业贷款[15,16]。在我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占有个人贷款中绝大比重,因此,将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与商业贷款占总贷款的比率来体现银行在信贷资源配置方面的战略选择。

4)资产流动性指标,即资产负债率和存贷比率。银行的流动性是指银行以合理的成本获取资金满足客户提存和贷款需求的能力,是商业银行承担各种责任的充分的资金可用能力。资产负债率和存贷比率两个指标是反映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监控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产被负债、存款被贷款占用的程度,数值越大,说明银行的流动性风险越大。

5)资产安全性指标,即风险加权资产率和不良贷款率。风险加权资产率是表示银行在风险资产配置上的战略选择指标。由于信贷资产在资产总额中所占比重最大,信用风险已成为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风险。而不良贷款率是反映银行资产质量、体现银行信用风险的主要指标。银行在信贷资产经营中,通过控制不良贷款率、贷款客户分散等以降低信用风险,并且已经建立了明确的监控指标。故用风险加权资产率和不良贷款率指标作为银行资产安全性的替代变量。

3. 模型建立。

Shrieves和Dahl(1992)提出了同期模型和资本与风险的部分调整框架[2],Rime(2001)进一步发展了这一模型,建立了银行资本和资产组合风险调整的互动关系,假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和资产组合是在同期发生的,银行资本充足率和风险的变化都由两部分组成:内生的内部意愿调整和外生因素[17]。

本文在以上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银行资本充足率调整与绩效变动的互动关系模型,由于银行资本充足率调整与银行绩效变动彼此之间相互影响,如果采用单一回归模型会造成估计的偏误,因此建立了联立方程模型对其进行分析:

ΔCAPi,t=ΔdCAPi,t+Ei,t (1)

ΔROEi,t=ΔdROEi,t+Si,t(2)

ΔCAPi,t和ΔROEi,t分别表示第i家银行在t期的资本充足率调整和净资产收益率变动,ΔdCAPi,t和ΔdROEi,t分别表示第i家银行在t期意愿的资本充足率调整和净资产收益率变动。由于在实际操作中,实际值很难刚好调整到目标值,因此假定ΔdCAPi,t和ΔdROEi,t不能同时实现,而且在这一分析框架中ΔdCAPi,t和ΔdROEi,t与本期目标值和上期实际值之差呈固定比例:

ΔdCAPi,t=α(CAP*i,t-CAPi,t-1)(3)

ΔdROEi,t=β(ROE*i,t-ROEi,t-1) (4)

其中α和β均为常数。CAP*it,和ROE*it分别是第i家银行在t期的目标资本充足率和净资产收益率。把式(3)、式(4)分别代入式(1)、式(2)得:

ΔdCAPi,t=α(CAP*i,t-CAPi,t-1)+Eit,(5)

ΔdROEi,t=β(ROE*i,t-ROEi,t-1)+Sit, (6)

由此可见,t期观测到的资本充足率调整和净资产收益率变动是本期目标值和上期实际发生值等内生因素和其它外生因素的函数,具体分析模型如下:

ΔCAPi,t=a0+a1ΔROEi,t+a2REGi,t-1+

a3INTi,t+a4NONi,t+a5RELi,t+a6COMi,t+

a7LEVi,t+a8DRi,t+a9RISKi,t+

a10NPLRi,t+a11LNSIZEi,t+a12LNMACt+

a13CAPi,t-1+ei,t (7)

ΔROEi,t=b0+b1ΔCAPi,t+b2REGi,t-1+

b3INTi,t+b4NONi,t+b5RELi,t+b6COMi,t+

b7LEVi,t+b8DRi,t+b9RISKi,t+b10NPLRi,t+

b11LNSIZEi,t+b12LNMACt+b13ROEi,t-1+si,t (8)

式(7)、式(8)是关于资本充足率和风险的同期模型,其中的变量定义如表1所示。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采用三阶段最小二乘法对建立的联立方程模型进行估计,利用STATA 11统计工具保证系统估计的实现。基本模型一的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

(一)资本管制、资本充足率与绩效

设定t-1期资本充足率未达到管制标准8%的银行在t期存在管制压力,表2基本模型一的实证结果表明,管制压力对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的调整和绩效的变动产生显著影响。这一结果支持了假设1a,资本管制对银行资本充足率和绩效会产生直接影响。

管制压力对资本充足率的调整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为负,即对于没有达到管制要求的商业银行,资本管制会使银行资本充足率变动幅度减小。通过对样本的观察发现,管制压力下,上一期没有达到要求的银行会在当期积极提高银行资本充足率,但是随着管制压力的增强提高幅度趋缓。这与Rime(2001)的研究结论一致,认为严格的资本管制可以促使银行对资本进行调整[17]。管制压力对银行的绩效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存在负向影响,这说明资本管制压力产生的管制成本,如限制资产增长速度、降低风险资产和固定资产规模、限制分配红利和其他收入、限制增设新机构和开办新业务等,使t-1期资本不足的银行绩效变动减小甚至为负。

我国银行绩效的变动对资本充足率的调整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同时资本充足率的调整对银行绩效的变动也存在显著负向影响,即我国银行资本充足率与绩效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因此,资本管制通过调整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对绩效产生间接影响。假设1b得证。这一结论可以说明,我国监管机构对资本充足率的管制具有一定的成效,但由于资本充足率的调整对绩效变动的反向作用,没有达到管制要求的银行面对管制压力会选择在获得稳定绩效的前提下,小幅度提高资本充足率水平,以达到银监会的管制标准。

(二)资本管制、战略选择与绩效

为了检验管制压力与战略选择对银行绩效的交互作用,分别将管制压力与业务构成指标、信贷资源配置指标、资产流动性指标和安全性指标的交互项加入基本模型,构建出交互模型二、三、四、五,主要变量的实证结果如表3所示。

1.管制压力与业务构成指标的交互作用。

对于存在管制压力的银行,利息收入与非利息收入对资本充足率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这表明未达到资本要求的银行可以通过增加各项利息和非利息收入,将未分配盈余转化为银行资本,以此来提高银行资本充足率。

利息收入比率对存在管制压力的银行绩效变动存在显著正向影响(5.752***);非利息收入比率对没有管制压力的银行绩效存在显著负向影响,而对存在管制压力的银行绩效变动则变为正向影响(8.092***)。这说明对于达到资本充足率标准的银行,增加非利息收入拓宽了银行的收入来源,分散了银行的经营风险,从某种程度上将减小风险补偿效应,降低银行的绩效;相反,对于没有达标的银行,则能提高银行绩效水平。两者对绩效影响的相关系数可以看出:资本管制下,银行非利息收入比利息收入对绩效的正向影响更大。而非利息收入比率越高,说明银行多元化程度越高。这一结果支持了假设2,即资本管制下,业务多元化战略与银行绩效呈正相关关系。

2.管制压力与信贷资源配置指标的交互作用。

对于存在管制压力的银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比率与企业贷款比率对资本充足率调整的正向影响达到了5%的显著性水平。这说明,资本管制加大了信贷资源配置对资本充足率的影响效果。

无论是对达标还是不达标银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比率对绩效变动的影响都在1%的水平下显著为正。由于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属于中长期贷款,风险相对较高,因此与银行绩效呈正相关关系。对于不存在管制压力的银行绩效,企业贷款比率在5%的显著水平下存在负向影响;而对于存在管制压力的银行绩效变动,其影响效果变成显著为正。这一结果支持了假设3,即无论是否存在管制压力,银行的信贷资源配置都与绩效显著相关。

3.管制压力与资产流动性指标的交互作用。

对于不存在管制压力的银行,资产负债率和存贷比率对资本充足率调整的影响显著为正。即对于达到管制标准的银行而言,资产负债率和存贷比率越高,银行流动性越低,资本充足率越低。流动性与资本充足率之间呈正相关关系。银行可以降低资产负债率和存贷比率,加强银行资产流动性,以提高资本充足率水平。对于存在管制压力的银行,资产负债率和存贷比率对绩效变动的影响都不显著。表明资产的流动性与绩效之间没有直接相关关系,但由于资本充足率与绩效之间的负相关关系,达到管制标准的银行可以选择提高资产负债率和存贷比率,减小资产流动性,降低资本充足率来改善银行绩效。由此,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假设4。

4.管制压力与资产安全性指标的交互作用。

对于不存在管制压力的银行,风险加权资产比率对资本充足率调整的影响在1%的水平下显著为负,但不良贷款率的影响则不显著;对于存在管制压力的银行,风险加权资产比率与不良贷款比率对资本充足率调整的负向影响都不显著。因为资本充足率为净资本占风险加权资产的比重,所以,加权风险资产比率的降低会显著提高资本充足率水平。

对于不存在管制压力的银行,风险加权资产比率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对绩效的变动存在负向影响,对于存在管制压力的银行,不良贷款率对绩效的影响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为正。通过对样本的分析发现:当银行资本充足率达到管制标准时,银行绩效的变动幅度随风险加权资产的减少而加大;没有达到管制标准时,银行绩效的变动幅度随不良贷款率的增加而增大。虽然风险加权资产比率和不良贷款率都是反映银行资产组合风险的安全性指标,但风险加权资产率主要反映包括银行的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在内的整体风险状况,而不良贷款率主要反映的是银行贷款的信用风险。由于受2007年爆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商业银行市场风险扩大了风险加权资产对银行绩效的不良影响,故风险加权资产率对绩效存在负向影响。不良贷款率越高,表明资产安全性越低。所以资本管制下,银行资产安全性与银行绩效显著负相关,假设5得证。

四、结论与讨论

以上以2004年银监会对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管制为背景,通过银行关键战略资源配置来体现商业银行战略选择,从业务构成、信贷资源配置、资产流动性和资产安全性四个维度,分别选择利息收入比率和非利息收入比率、住房抵押贷款比率和企业贷款比率、存贷比率和资产负债比率、风险加权资产比率和不良贷款率八个指标作为四个战略资源配置维度的指标,以ROE来度量银行财务绩效,建立了以资本充足率的调整与绩效的变动为外生变量的联立方程模型,以我国14家上市商业银行2004~2009年的平衡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三阶段最小二乘估计方法,实证分析得出资本管制、银行战略选择与绩效的关系。

实证结果表明,资本管制对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与绩效都存在显著直接影响。又由于资本充足率对绩效的负向作用,资本管制可以通过降低资本充足率来改善银行绩效。管制压力与不同的战略资源配置的交互作用分别对资本充足率的调整、绩效的变动有不同的影响。这表明资本管制会加强银行业务构成与信贷资源配置对资本充足率与绩效的影响效果,而对资产流动性与安全性方面战略选择的影响不显著。由于各战略资源配置指标对两者不同的作用方向,当面对目前新一轮的资本管制变革时,银行可以进行不同的战略选择,如优化收入结构,调整信贷流向,加强资产流动性,来保证达到资本充足率标准的同时,不影响甚至提高银行绩效水平。未来的研究可以在进一步增加样本数据的基础上,更深程度地挖掘在资本管制环境下,关键战略资源要素调整对绩效的边际影响。

参考文献:

[1]Kim D., Santomero A. M. Risk in banking and capital regulation[J]. Journal of Finance, 1988, 43(5): 1219-1233.

[2]Shrieves R. E., Dahl 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isk and capital in commercial banks[J].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1992, 16: 439-457.

[3]Rochet J. C. Capital requirements and the behaviour of commercial banks[J].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1992, 36(5): 1137-1170.

[4]Sheldon G. Capital asset ratios and bank default probabilities: 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based on accounting data[J]. Swiss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996, 132: 743-754.

[5]黄宪, 吴克保. 我国商业银行对资本约束的敏感性研究基于对中小企业信贷行为的实证分析[J]. 金融研究, 2009,11: 103-118.

[6]刘斌. 资本充足率对我国贷款和经济影响的实证研究[J]. 金融研究, 2005, 11: 18-30.

[7]吴栋, 周建平. 资本要求和商业银行行为: 中国大中型商业银行的实证分析[J]. 金融研究, 2006, 8: 144-153.

[8]陈冠华, 杨晓奇. 资本充足监管与商业银行风险的实证分析[J]. 金融研究, 2010, 5: 69-73.

[9]Diamond D. W., Oybvig P. H. Bank runs,deposit insurance, and liquidity[J].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83, 91(3): 401-419.

[10]Valverde S. C., Fernandez F. R. The determinants of bank margins in European banking[J].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2007,31(7): 2043-2063.

[11]Vincenzo C., Milani C., Salvini F. Income diversification and bank performance: Evidence from Italian banks[J]. Journal of Financial Services Research, 2008, 33(3): 181-203.

[12]Reger R. K., Duhaime I. M., Stimpert J. L. Deregulation, strategic choice, risk and financial performance[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2, 13: 189-204.

[13]Jacques K., Nigro P. Risk-based capital, portfolio risk, and bank capital: A simultaneous equations approach[J].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1997,49: 359-547.

[14]Aggarwal R., Jacques K. T. The impact of FDICIA on bank returns and risk: estimates using a simutaneous equations model[J].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2001, 25(6): 1139-1160.

[15]Passmore S. W. Strategic groups and the profitability of banking[R]. Federa Reserve Bank of New York, New York, Research Paper, No. 8501, 1985.

[16]Reger R. K. Competitive positioning in the Chicago banking market: Mapping the mind of the strategist[Z].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rbana-Champaign. 1988.

[17]Rime B. Capital requirements and bank behavior:empirical evidence for Swizerland[J].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2001, 25(4): 789-805.

Abstract:Taking the panel data of 14 listed commercial banks in China during 2004 to 2009 as sample, the theoretical model and empirical analysis have been done to discover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capital regulation, strategic choice and banks' performance with the kind of commercial banks' strategic choice being represented by the allocation of the key strategic resourc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capital regulation has significant and direct impact on capital adequacy ratio and performance. And capital regulation has indirectly influence on bank performance by adjust the capital adequacy ratio. And regulation pressure and different strategic choice have different interactions on capital adequacy ratio and performance respectively.

Key words:Capital regulation;Allocation of the strategic resource;Performance

收稿日期: 2011-08-20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助(71031004)、湖南省研究生创新项目(CX2010B158)

作者简介: 陈 收(1956―),男,广东龙川人,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投资决策与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