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对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的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对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的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在丰富的活动中,幼儿可以运用多种感官感知事物,不断地动手操作、动脑思考,获得丰富的科学知识和经验,发展观察、记忆、创造力等方面的能力。教师有意识引导幼儿观察树木、车辆、行人、建筑等,随时向幼儿提出数学问题,仔细观察见到的事物数量、位置、距离、大小、颜色、形状等,运用学到的知识并加以巩固。

关键词:积极因素;数学教育;游戏活动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2-151-01

数学是打开未来世界的一把金钥匙,孩子学好数学,有助于他们更好的认识世界服务社会。幼儿教育的目的是让幼儿在活动中去体验快乐,在成长的过程中感受知识的活力和魅力。幼儿园应注重数学教育的启蒙性和生活化,让孩子在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从而为孩子进入小学后学习数学奠定良好的基础。早期幼儿数学教育应受到足够重视,数学是幼儿认识、理解世界的重要工具。在丰富的活动中,幼儿可以运用多种感官感知事物,不断地动手操作、动脑思考,获得丰富的科学知识和经验,发展观察、记忆、创造力等方面的能力。数学是科学之王,它是儿童日常生活功能之一。

兴趣是幼儿学习初步数学知识,发展思维能力的内在积极因素,使幼儿积极地参加、主动地探索和自觉地学习,是教育活动目标得以实现的基础。那么,怎样才能激起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精彩故事,引人入胜

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是一项对幼儿进行数学教育的重要任务。只有吸引和调动幼儿主动积极地参与活动,孩子才能展开自己的思维空间,充分地去想象,充分地去投入整个活动,自由地去体验快乐。幼儿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旨在点拨、引导、创设情境,必须运用多种化教育手段,精湛教学艺术,科学的教学方法,“润物细无声”地引导幼儿探究、获取知识,学会思维。将数学内容寓于故事、游戏中,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幼儿积极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把数学知识点贯穿于每一环节之中,提高幼儿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数学活动的兴趣。我们可以把教学内容编成简短的故事,让幼儿以听故事的形式来学习数学。例如:6和9是幼儿不易区分的两个数,我编了个小故事:有两个小朋友,有一个叫小六子,会溜冰,技术非常高,它是这样溜的(边讲边在黑板上写“6”字):先倒退着弯弯地溜半个圈,然后蹲下身子开始原地转圈。后来人们把它溜出来的这个图形当作一个数字,叫它“6”字,为什么叫“6”字呢?因为“6”和“溜”字发出的音相近。 这个孩子正好叫小六子,那么六就是“6”字。 小朋友以后只要看到“6”这个像溜冰的图形,它就知道它是数学6,是小六子溜冰溜出来的。 另外一个叫小九子,有一个神奇的本领,就是(边讲边画“9”字)他会变成一个在一旁拖着一根线的气球。当它变成这样一个气球时,就呼呼地飞上天了。可是它的胆子很小,当它到了高处时,就非常害怕,就大声叫起来:“救命呀!快救我呀!”后来人们就把它飞上天的样子当作一个数字来用,把它叫做“9”字。为什么叫做“9”字呢?因为“9”和小九子“救我”的“救”字发出的音接近。以后小朋友们只要看到“9”这个气球往天上飞的图形,就知道它大概又在那里喊“救命”了,就知道它是小九子,它是“9”字。这样幼儿在听故事中感知了数学、学会了数学。

二、游戏活动,其乐无穷

教师可以把幼儿熟悉的生活情境搬入课堂,寓数学于生活情境之中,使深奥的数学通俗化,还可以带学生走出课堂,走进自然与社会,大自然、社会中充满了各种数学知识,是数学活动取之不尽的源泉。幼儿们对什么感兴趣,抓住这一时机将数学教育渗透其中。我们可以把孩子们带出去,走向园外。教师有意识引导幼儿观察树木、车辆、行人、建筑等,随时向幼儿提出数学问题,仔细观察见到的事物数量、位置、距离、大小、颜色、形状等,运用学到的知识并加以巩固。在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环境的同时,提供丰富的实物,对启迪幼儿智慧,发展思维,具有很大作用。

在数学活动中,采用游戏的形式把幼儿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这样,枯燥的数学知识就会变得有趣,简单重复的练习也因游戏而变得生动起来,小朋友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效果也会更好。从孩子们感兴趣的事情入手,通过提供材料、环境创设,为幼儿创设一个个不断产生矛盾的、生动的问题情境,吸引幼儿参加观察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逐步提高幼儿的操作技能。例如在教授幼儿理解序数、基数时,我先和幼儿一起利用大型玩具搭建楼房,并标示上几单元几楼,然后请幼儿扮演不同动物进行找家游戏,小羊住在第一单元三楼第一个房间;小牛住在第二单元一楼第三个房间等,找到家就住进去;剩下的小朋友也扮成不同的动物形象来串门,这样在快乐的气氛下幼儿掌握了序数与基数。在这一过程中,幼儿始终保持着极大的兴趣,积极参与到操作活动中,体验着成功的快乐。

三、教学活动区,寓教于乐

幼儿园数学活动区的开展是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的一个有益的延伸和补充,教师要把教学活动与活动区的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做到有目的、有计划地为活动区投放一些与教学相关的、可操作的材料。在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将相关操作材料投放到区角中,让幼儿进行操作。随着每个主题内容的要求定期更换材料。教师要为孩子提供丰富多彩的、生动有趣的操作学具,充分激发幼儿操作的愿望和参与活动的兴趣。提供的材料可以是老师自制的,如数学棋谱、大转盘、数卡接龙、拼图等;也可以是和师生一起收集的废旧物品和自然物,如小石子、花生壳、开心果壳、瓶子、盒子、回形针、珠子、冰棒棍、各种豆豆等多样化的学具,激发了孩子动手操作的欲望。

总之,幼儿善于研究生活中的数学,本身就是最好的学习方法。他们在研究中不断思考,不断尝试,并不断地体验成功。 幼儿数学教育的过程中,应尽可能联系儿童的生活经验,创设思考操作的问题情景,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具体化、使他们在轻松、愉快、自然的条件下获得数学知识和技能,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探究数学的兴趣,让孩子轻松走进数学王国。

参考文献:

[1] 杨玉梅. 浅谈生活中的幼儿数学[J]. 法制与社会. 2009(24)

[2] 李丽萍. 浅谈幼儿数学教学中教师角色的把握[J].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 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