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如何写好项目计划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如何写好项目计划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份标准的项目设计书,一般包含项目背景、目标、成功指标、活动、团队、时间进度、预算等内容。首当其冲的项目背景,其重点就是问题分析,没有问题分析,就无所谓目标,也就无所谓成功指标、活动和预算。

问题分析最为重要,但却最容易被忽视。太多时候,我们轻描淡写地掠过了背景与问题,而迫不及待地策划起项目活动,甚至操心起项目预算来。过于关心活动和预算,这与公益组织社会问题发现者的定位是极不相符的。问题分析具有极强的主观性,我们没有办法给出客观的好问题的标准。在这里,提供五个原则性的标准,希望帮助大家提升问题分析。

1.感同身受,内心震动

好的问题首先能震动你自己,然后才能打动资助方、合作伙伴。有一些问题的描述,显得过于笼统,甚至让人不知所云。比如“孩子不具备世界公民的意识和观念”。

我试举两个曾经打动我的问题描述,如下:

其一:打工子弟在城里上学,下午3点半就放学,但家长还没有下班,他们就只能在社区里闲逛,很不安全也容易染上社会恶习;

备注:具体,生动,细节打动人。

其二:随着适龄大学生的减少,中国将来有一些大学会有倒闭的风险,、贵州等西部地区三本院校可能首当其冲,这些院校可能是当地为数极少的的大学,倒闭会对当地的人才培养和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后果。

公益组织要筹款,依靠的并不一定是解决方案,而往往最可能是一个震动人的问题。

2.反复出现,系统存在

当我们观察到一个问题的现象时,我们需要分析这个问题的属性。它是偶然发生的呢,还是一个经常性问题?它会不会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自然而然的消失?它在多长时间,多大范围内存在,影响了多少人群,发生率是怎样的?

以旱灾情况为例。某地发生旱情往往是一段时间内的问题,有些项目送水到当地,等送到的时候,当地已经下雨,旱情已经结束。送水的项目,针对的就是“一时”的问题。然而,当地可能每年在某个时间段,都会出现旱情,这就是一个反复出现的经常性问题。

经常性问题,必然有一个系统的原因存在,不能采用个案、应急的方式来应对。

3.创新独到,可能会错

公益组织所针对的往往是复杂的长期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创新的方案,而创新的方案需要从创新地理解问题开始。公益组织是某个领域的专业机构,因此对该领域问题的理解,应该具有一定的深度和独到性。

这里提出一个“路人检验法”:如果对你所属领域问题的分析,与路上的非专业的公众的理解和分析是一样的,这说明分析缺乏创新和独到性,还需要进一步具体化或深度挖掘。比如谈起教育,我们的思考如果仅仅停留在“应试教育”、“高考”、“教育不公正”等等这些路人皆知的问题时,我们是很难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创新的、有效的解决方案的。

问题分析是主观的,很难判断对错。我们这里提出“可能会错”,这是创新所需要付出的代价。一个试图面面俱到,满足所有人期望,而且不可能错的问题分析,对行动往往没有任何意义。

4.很有嚼头,不含答案

一个好的问题,能够启发人的思维,能够展开深入的分析。有没有足够的内涵可供挖掘,是判断一个问题“好与坏”的重要标准。

UNDP曾举过三个不同的问题案例:A)少数人群没有投票的权利;B)少数人群不参加选举;C)少数人群选举的参与率低。A到C三个问题描述,展示了问题内涵不断加深的过程。A问题很容易将项目引向权利倡导的设计之中;B问题暗暗将问题归结于“少数人群”自身;C问题则开放得多,同的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它的原因,即可能有“权利”的原因,也可能有目标人群的“意愿”和“能力”问题,还可能是设备、流程、技术等多方面的问题。用一句通俗的说法,这个问题“很有嚼头”。

在不少公益项目的设计书中,我们经常见到一些暗含着答案的问题描述。比如:“农民工缺乏技能培训”,这个问题描述,不仅把农民工所遇到的问题限定在了“技能”方面,而且还限定了“技能提升需要通过培训来提高”。

好的问题利于分析,最好不要对答案有暗示。

备注:用陈述性语句说一个事实,可能让人顿时想到很多原因(开放性的问题)。

5.如果解决,那又怎样

一个好的问题不管多么创新,多么有意思,最终都要能够对“行动”、对“决策”有意义。因此,在问题分析结束之前,我们要进行“如果解决,那又怎样”的检验。它能告诉我什么?它有什么用?它可能会得出什么对行动和决策有用的见解?

如果问题的解决或解答之后,不会有什么作用,或者,我们并不会做出什么改变。那么,它只是一个有意思的问题而已,而不是一个好问题。如果问题得以解决,我们仍不能满意,这往往意味着,我们找错了问题,或者这个问题并不是我们真正想解决的问题,或者在问题的背后还有一个问题有待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