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后发区域高新区主导产业选择的现实局限与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后发区域高新区主导产业选择的现实局限与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国家级高新区承担着要成为所在区域增长极的重任,但我国大量高新区,特别是后发区域的高新区,仍处于发展起步阶段,而目前关于高新区主导产业选择的理论比较欠缺。因此,高新区在进行产业定位时,需要从区域内的产业协作、产业可能形成的方式、整个产业的现状及未来、产业发展需要因素与当地资源的匹配性、高新区应承担的功能、政策影响等多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衡量。

许晓冰 ,女,管理学博士。现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讲师。

作为new key staff参与欧盟Asia-link的STARTSIM课题;

论文《基于期权方法的专利价值评估方法研究》获得上海市科委资助;

参与大庆国家高新区“区域产业规划与产业升级”方面的课题研究;

合著有《高新技术开发区产业选择方法研究》一书;

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技术联盟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动态关联研究”课题;

任职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中德先进制造与管理研究中心。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总体来说,高新区在区域经济中的贡献相当大。具体到各园区,由于自然区位及资源禀赋不同,人文社会制度和历史积淀差异,各地开发区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特别是横向比较起来,马太效应日益凸现。2001年科技部提出的园区“二次创业”以及2003年全国性开发区的第三次大整顿都是在高新区发展良莠不齐这种背景下进行的。先发展起来的园区,由于不断地进行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环境创新,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开创了促进经济发展的经济制度,发展了包括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在内的社会生产力。

然而还有很多园区命运岌岌可危。对高新区发展水平的差异性进行实证研究的主要有:王琴梅、陈琪及朱华晟等。前者选用了中国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对外公布的国家高新区的7项主要经济指标:企业数量、工业总收入、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净利润、上缴税额、出口创汇,并用因子分析法对所有高新区进行了排名,排在后30位的高新区中有27个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后者将园区的实力分解成研发实力和产业实力,并选取了13个二级指标,根据2005年中国火炬计划统计资料,采用因子分析法,按照研发实力和产业实力的强弱,将53个高新区划分成四类,其中产业实力和研发实力都较弱的29个国家级高新区中中西部地区占了25个。

从以上的实证研究不难发现,中西部的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总体而言还处在较落后的地位。对高新区在区域经济中应承担作用的研究非常多,以郭兴新(2005)提出的东北国家高新区的作用为例,可以对高新区的作用管窥一斑:高新区要成为东北技术创新基地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东北高新区发展的三大具体战略目标是:积聚创新资源,建设创新的国家公共基础设施,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使创新成为产业和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成为创新的核心区;进一步壮大高新技术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接续产业成为新型工业化基地;扩散技术、产业、机制,提升传统产业,成为老工业基地改造的辐射源。高新区是新的经济增长方式的示范区。高新区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由此,我们也不难理解我国的高新区特别是中西部的高新区在一诞生就要承担集聚资源、辐射带动外部经济等重任。但是现实状况证明,其作用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

再看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随着各地机遇、政策、资源、资金等因素差别日益明显,中国区域经济差距也日趋加大,从中国东部沿海到西部地区有着跨越九重天的感受。东部沿海部分地区,经济水平已经达到或者逐步接近发达国家的一般标准;而西部地区,却还在如何摆脱贫困、实现温饱与小康而努力奋斗。吴国琴(2008)分析了区域经济差距扩大对先发区域经济增长的制约。区域间的平衡发展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协调发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坚持实施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旨在形成四大区域经济的合理发展格局,缩小地区间的经济差异。

后发展的地区并非是没有机会的,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格申克龙(A.Gerschenkron)在20世纪60年代对后发优势进行了系统研究。随后的研究及一些后发地区的发展经验证实了后发区域通过技术及资金等引进、完善制度等手段可以以更快的速度实现跨越式发展。但对于我国“先发区域”和“后发区域”进行明确界定的不多。郭丽(2009)提出:中国区域经济呈现明显二元结构特征,东、中、西部地区发展十分不均衡,用“先发区域”与“后发区域”加以区分。“先发区域”指经济较为发达的东部地区,“后发区域”指经济相对不发达的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 “后发区域”指中部地区6个省(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西部地区11个省、市、自治区(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新疆),以及东北地区3个省(辽宁、吉林、黑龙江)。一些学者研究了后发区域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承接先发区域的产业转移,如郭将(2005)、郭丽(2009)、郭丽和张正音(2008)、董依江(2007)、彭荣胜(2007)。这些研究在不同程度上都提到了技术创新问题,技术不仅是造成高新区形成后发局面的原因,更是影响其后发水平的因素。因此,国家级高新区在区域经济中的作用能否发挥出来,主要依靠其区内企业拥有技术的高新性所带来的极化优势。

有关高新区理论研究的总结

高新区的发展离不开理论的探索和指导,洪音(2008)对关于高新区的论著、论文进行了较全面的梳理,本文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一些补充,主要添加了有关高新区支柱产业选择的理论、对于高新区案例研究以及效果评价等方面的理论。关于高新区的研究分为以下几类:

1.开发区建立涉及到的理论基础类研究。

主要包括增长极理论、后发优势理论、技术创新理论、竞争优势理论、产业集群理论、产业转移理论等。这方面的理论关系到高新区成立的依据和目的以及形式。

2.发展经验总结

过去20年,研究美国硅谷等高新区发展经验的研究文献非常丰富。波特等学者认为高新区可以通过精心设计政策来形成一个产业系统,而有些学者则认为高新区更是一种自发形成的产物。Björn Alecke et al (2006)对德国1995年在落后地区靠政策建立起来的旨在促进该地区繁荣与发展的生物技术科技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该科技区并没有实现高新产业的集聚,同时提出了影响集聚的因素。这些理论对后发国家是否以及怎么进行高新区规划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3.开发区发展的总体规划

开发区的发展需有一个总体规划。其理论基础涉及到区域经济学中的区域发展规划理论,以及发展经济学中迈耶、鲍德温等人的关于规划应符合三原则:一要符合开发区本身的发展现实,体现自身特色;二要与所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相衔接;三要着眼于未来发展需要。在制定和实施开发区总体规划时,一般着重研究规划中必须涉及的地理、交通等状况和开发区内的功能分区和布局两个问题。

4.开发区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

根据开发区设计和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或力量不同,其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有很大的区别,主要可以分成政府主导型、科研机构主导型、企业主导型。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探讨政府在开发区运行和管理中的作用。

5.开发区投资软硬环境建设

硬环境主要包括交通运输、通讯、水、电、煤、油等基础设施和资源以及自然环境,软环境主要包括创新的氛围、政府工作效率、社会公平度等。

6.高新区发展评价

主要集中在单个高新区发展的评价以及其在整个高新区中所处的位置,我国学者对高新区的排名、分类进行了一些研究,还有在高新区是否实现了其应有的功能方面的评价等有较深入的研究。

7.产业理论

(1)主导产业论。也即是说开发区必须针对自身特点,形成主导产业。主导产业是关系到开发区能否顺利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开发区最重要的工作就是采取相关措施来加快主导产业的形成和发展。

(2)改造传统产业论。一些学者指出,以资源型城市大庆为代表的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高新区是典型的技术改造型高新区。这种模式的高新区力图通过将现有的科技资源集聚在高新区内,并对已有的高新区外的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升级;或者在高新区内发展高新产业,辐射到区外,从而形成资源型城市的接替产业。以绵阳等军工业集聚地的高新区多为该模式,利用军事工业力量发展高技术产业,形成高技术区。

(3)引进并提升先进技术形成先导产业论。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产品和管理,直接形成富有自身特色的产业,实现产业发展上的跨阶段飞跃,这在开发区是完全可行的。比如汽车工业、家电行业就是证明。许多开发区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及沿海地区在引进外资企业时,也突出体现了这点。

(4)产业结构优化论。这包括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开发区在二次创业和进一步发展过程中,要合理调整既存产业结构,达到优化目的;二是开发区在整个地区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其作用。滕堂伟和曾刚(2009)系统地评述了产业集群的理论成果,分析了国家高新区建设产业集群的意义、路径与模式,论述了打造创新集群对增强国家高新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经济的意义及其行动策略和方式。

(5)产业发展的次序和优先选择论。基于发展经济学的观点,开发区产业发展也有一个发展次序和优先选择的问题。如高新开发区在诸多高新产业领域,可以有不同的优先领域选择。鄢祖林(1991)对此有较多的论述。

8.高新区的主导产业选择理论

关于中国高新区主导产业选择的研究是比较少的,李新和刘朝明(2008)在《中国高新区主导产业选择的研究述评》中指出,从1995年李西宁的《常州城市发展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的战略关系》一文开始, 到2006 年, 只有120 篇文章是针对高新区的产业研究的,而真正研究高新区主导产业的文章不足10 篇。陈大雄( 2004)提出在选择高新区主导产业时关注的因素应是如何使主导产业和高新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且高新技术主导产业应该是融合了产业功能和要素集约度的新产业,突出了高新技术产业的产业特性。王永顺(2006) 提到要加大对高新区具有自主创新标志性的产业项目扶持。真正涉及到实证及指标体系构建的研究仍比较少且不够深入。

国外的文献关于高新区主导产业选择的理论也很少,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美国等发达国家不存在二元制经济结构问题,基础设施和科技基础都比较完善,区域经济的分工也比较完善,因此,高新区在最初的规划时,所需要的资源和条件都比较具备。其二、发达国家在产业转移的浪潮中已经把比较低端的环节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因此许多高新环节已经留在其国内,且已经形成了比较好的发展基础。而发展中国家则还需要构建完整的产业链来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因此,对高新区主导产业选择理论的深入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现有主导产业选择理论的局限

比较经典的主导产业选择理论主要有:比较优势理论认为某个国家或者地区应该发展自己具有相对优势的产业;产业关联度理论是美国发展经济学家赫希曼首次提出的,他确定的主导产业准则为优先考虑那些对较多产业有带动和促进作用的产业;经济增长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在《经济增长的阶段》一书中提出的,即经济的增长率在一定意义上是某些关键部门的迅速增长所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效果,在众多不同的产业部门中,每一个成长阶段都有与之相适应的、起主导作用的部门,即主导部门;筱原三代平准则是20世纪50年代筱原三代平提出的选择主导产业的两条基准,即“收入弹性基准”和“生产率上升基准”。认为只有需求收入弹性大的产业,在未来的发展中才能占有较高的市场份额,获得较高的利润。每种理论都从一个侧面展示了主导产业的特征,都可以作为区域产业选择的依据。而作为对高新区的产业选择来说,这些理论在高新区产业选择上有明显的局限性:1.在主导产业的选择过程中不能抽象掉产业的空间和地域属性,在区域层面不能直接套用国家层面的主导产业的理论和方法。一个国家,固然有可能把国民经济主导产业确立为特定区域的主导产业,但区域主导产业绝不是国民经济主导产业的区域化。对区域主导产业必须首先从区域的角度,即区域专门化生产的角度来认识,否则就有可能出现各地主导产业趋同的悖论。2.不能体现高新区的产业特性及功能特性。3.这些理论都过于强调客观的复杂的数量分析,而缺乏定性和政府政策导向及产业现状的分析,难免会过于死板。4.这些理论都忽略了产业在某个地区的发展现状,而且基本上没有考虑产业本身未来的发展前景,以及产业的载体――企业迁移到该地区或者在该地区新设企业的难易度及可能性。

李方林(2006)、暖等(2002),冯德雄(2006)、祝兵(2005)、Jinglong Zhang et al(2004)等关于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主导产业选择理论的不足,但它们在很大程度上仅仅是采用了波特关于产业的区域发展条件理论,而用这些理论中的方法仍不能体现高新区技术高新的特性以及国家政策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作用。

对于高新区主导产业的实证研究也较少。冯振环和齐二石(2001)将增长率和效益作为变量对高新区内的所有产业所处的水平进行了分析,并设置权重来计算其总的得分来对保定高新区支柱产业的选择与发展进行研究。该研究没有指明为什么现在没有在高新区发展的产业不能够成为主导产业,而仅仅是在现有的产业基础上进行分析。李新、刘朝明、王敏晰(2009)根据主导产业的基准要求和特性,将高新区主导产业选择基准划分为三大原则,并根据三大原则划分为主导产业的九个选择基准。如产业主导原则子系统下的指标为:增长潜力基准指标、产业关联基准指标、比较优势基准指标。该研究也仅仅是一个理论框架,且忽略了高新区与所在区域其它高新区的竞争与合作以及目前的产业内分工。

后发区域高新区主导产业选择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应该将高新区纳入到当地的经济体系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框架下进行思考

就目前而言,后发区域中的高新技术开发区也往往是后发园区。张永军(2006)对后发园区的发展模式进行了研究,设计了实现后发园区跨越式发展的技术、产业、环境三相互动的发展模式。但其立足的仅仅是单个的园区,而把高新区纳入区域经济的更宏观的背景下进行研究则更具实践价值。

Cooke & Morgan(1993)、Amin& Thrift(1995)及 Raco(1999)强调了园区内部的学习网络对竞争力形成的作用等,但Sue-Ching Jou& Dung-Sheng Chen(2001)也指出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方法过多强调了内生因素对园区的影响而忽略了外部网络的作用。高新技术产业是一个包含研发、制造、营销等多个环节的大系统,其中涉及到不少一般性的原材料生产、传统的加工组装等环节。根据高新区的发展初衷,区内应该形成研发等高价值环节集群,高新区所在地应该形成为其配套的产业链集群。而目前高新区均不同程度地存在产业结构雷同、层次低下、技术水平偏低、项目规模偏小等普遍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归结为高新区主导产业选择理论的缺失。

长三角地区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和实践方面已经走在了前面,这也是其它地区现在和未来发展的潮流,例如国家在2005年末提出了建设“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工业走廊”(以下简称工业走廊,或哈大齐工业走廊)项目规划,作为黑龙江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核心工程。工业走廊包括了哈尔滨和大庆国家级高新区和齐齐哈尔省级高新区,因此就涉及到高新区之间以及高新区和外部的分工与协作。由此,高新区的主导产业选择必然要考虑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因此,可以认为高新区是能动的,不仅可以争取政策,也可以和所在的区域进行联合。

其次,要思考纳入分析体系的产业有哪些。

高新技术产业本身的种类有很多,例如,仅新能源产业就包括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能等,新材料包括的范围更加广泛。而很多高新技术产业的价值链中涉及到众多的传统产业,如电子信息产业中的加工、制造、封装环节。而传统产业中也会涉及到一些高端环节。以往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方法都是在现有的产业基础上进行优选,并没有考虑其它高新产业为什么不能在该区域发展。而高新区本来就是一个政治经济体,它不是自发形成的结果,因此,就要思考用一些合适的方法来对众多产业进行初次筛选,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以往分析过程逻辑上的缺陷。另外,用产业链分解的方法将产业进行分解,从而得到高新区的主导产业或者产业环节以及所在地的配套产业环节,这样才能真正体现高新区的高新性以及对所在地区经济的拉动性。

第三,要全面分析影响高新区主导产业产生、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尽管宏观的主导产业选择理论以及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理论都比较成熟和完善,但是对于高新区这个特殊的地域,不仅要考虑到各个产业本身的存在现状(赢利性、集中度、集聚地区等)与潜力,还要考虑到高新区应有的功能以及产业与当地资源和相关政策的匹配性。另外,还要考虑区域内的协作、产业可能的形成方式以及招商引资。企业才是产业形成和发展的真正主体,相关企业是否愿意到高新区投资以及如何才能使其到高新区投资也是高新区应该思考的重点之一。因此,初步得出哪些产业的哪些环节可以在高新区发展的同时,还要分析外部环境应该向什么方向改进,才能把单一产业变成产业群,把孤悬的点状企业拉成链条产业,把产业链条变成产业“板块”,在该区域形成一定的发展优势。只有在该高新区获得的潜在收益大于放弃在其它地区投资的机会成本,企业才会被吸引到该高新区。因此,只有综合了企业的利益、高新区的功能、高新区所在区域的利益、国家的利益,才能使得高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具有现实意义。

国家级高新区承担着要成为所在区域增长极的重任,但我国大量高新区,特别是后发区域的高新区,仍处于发展起步阶段,而目前关于高新区主导产业选择的理论比较欠缺。因此,高新区在进行产业定位时,需要从区域内的产业协作、产业可能形成的方式、整个产业的现状及未来、产业发展需要因素与当地资源的匹配性、高新区应承担的功能、政策影响等多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衡量。也即是说,不仅要考虑园区选择产业,还要考虑产业选择园区;不仅要考虑产业目前在园区的发展,也要考虑产业在其它地方的发展;不仅要考虑经济因素对产业定位的影响,也要考虑政策因素的影响;不仅要考虑高新区自身的条件,也要考虑其同外部合作所能形成的潜在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