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快乐学美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快乐学美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新课程标准强调:美术教育应该起到愉悦学生感受的作用,在教学中使学生积极体验和参与,最终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小学美术教育属于基础教育。对于小学生而言,拥有乐观的态度,积极向上的心态,生机勃勃的充满活力是他们不可缺少的健康状态。作为小学美术教师,除了教给学生基础的知识外,还应该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健全品质,让他们充满自信和快乐地学习和生活。对于美术而言,其意义不同于其他基础学科,更具有艺术性和内在的修养性。作为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小学美术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领悟美术的魅力,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引导学生。

一、借助多媒体协助,创设美术情境吸引学生主动参与

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认识美术主要依靠视觉的直觉来感知完成,所以针对他们的认知特征,如果想让他们真实地感受美术之美,教师应该帮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美术的世界,尤其在美术课堂之上。鲜艳的色彩、流畅的线条才能激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所以教师要就这点展开教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带动他们积极参与、快乐参与。

实现以上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可以很好地帮助教师完成。多媒体可以使教师抽象的叙述直观化、形象化、丰富化、多彩化。在多媒体的协助下,小学美术可以很好地创设美术情境,吸引学生进入到美术的世界。多媒体教学很好地切中了小学生形象思维大于逻辑思维的特点,他们更加感性,甚至可以用感性的形象代替思维。针对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教师利用生动有趣的直观形象在课件上感性展示,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翅膀,在形象思维的推动下,激发学生欲望,从而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美术课堂,收获很大。

如《穿花衣的热带鱼》,笔者根据教学内容制作了精美的课件,蔚蓝色的大海之中各种各样美丽的热带鱼在快乐地嬉戏,同时配有美妙的旋律。如此精美的课件以动画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他们往往都被大海和热带鱼的魅力所征服,为了更好地展现自己的喜爱,学生纷纷参与到教学实践之中,画出他们心中的大海和热带鱼。

二、设计具有趣味的美术教学活动

学生喜欢参与具有趣味性的美术教学活动,这种活动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笔者在多次教学实践后发现,对于小学生而言,如果美术活动能够很好地将音乐性、知识性、趣味性融为一体,更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使学生在快乐中不知不觉地掌握相关知识。美术给人以美的感受,美术教育更应该给人以美的感受。如果课程枯燥无趣,学生怎能体会到美术的魅力呢?

兴趣是学习的情感因素,参与是学习的行动因素。所以教学设计中,教师一定要把兴趣和参与紧密相连,通过二者的配合实现最佳教学效果。《手拉手,找朋友》一课的教学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认识线条和色彩,并能够利用色彩和线条完成一次创作。为了实现这个教学目的,笔者以《找朋友》儿歌作为教学背景歌曲,请几个同学完成这个游戏,进而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然后引入课程。笔者创设了一个小朋友,然后制作了各种各样不同的动物角色。课件上这些颇具特点的动物和小朋友在歌曲声中玩着“找朋友”的游戏,不时有些小插曲让课堂更充满乐趣。学生在整个氛围的影响下,纷纷提出再玩一会儿找朋友游戏的想法。笔者拿出课前所做的和课件动物形象一致的头饰发给大家来玩游戏。学生在游戏时对线条和色彩有了更深的认识。在活跃的氛围之下,教师适当引导学生掌握作画的一些技巧,给予他们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己作画。这节课独具匠心,所以学生作品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三、动静结合,提升教学效率

美术是内心活动的外在表现,所以美术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内在心理因素,如果忽视了学生的内在情感,即使多么热闹也不是一堂成功的美术课。所以教师在提倡学生参与的同时,还要激发他们的内在品质,在增强动手能力的同时调动他们的思维,尤其是形象思维能力,进而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更可以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

每个美术作品都是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完美结合,都同时体现着思想性和艺术性。所以,教师要在教学中将这二者都呈现给学生,包括想象、创造、艺术、思想,如一些名家的作品,让学生在欣赏中受到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各方面能力有所提高。

四、以尊重学生的想象力为基础,提升学生的想象力

美术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非常重要。小学生由于涉世未深,不会太受社会的条条框框限制,他们有想象自由驰骋的有利条件。作为小学美术教师,要抓住小学生的特点,利用有利条件充分培养学生的自由想象力,给予他们自由的空间,让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有的美术教师认为学生想象完全由之任之,有一定道理。小学生确实需要被尊重,但是教师还应该起引导作用,尤其有的学生偏离正途的想象,需要教师给予点拨。有的教师认为学生想象应该完全在限定的范围之内,如果超出范围就是离谱,这就扼杀了学生的想象。

五、培养学生的自信,鼓励学生在美术中健全人格

自信对一个人而言,无异于精神支柱,也是其行为的内在动力。具有自信的人和不具有自信的人,所呈现出来的美术作品并不相同。美术教师能够通过学生的作品体察学生的内心,进而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自信,最终让学生在美术作品中尽情展示自己。

传统的美术教学方式忽视了以人为本,一味是教师的传授,学生感受不到学习的快乐。本来是师生互动的双向过程改为单一的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过程。长此以往,学生只会产生厌学心理,尽管自己最初多么喜欢美术。新课程理念倡导下,学生为课堂的主体,教师为课堂的主导。作为美术教师要在美术教学中重视对学生的评价,通过具有针对性的不同评价将学生内在的情感激发,培养学生的自信。有的学生天生不喜欢美术或者美术素质不佳,美术教师要通过语言和行为双重结合来挖掘学生的内心,进而培养其健全的人格。有的美术教师认为,学生的成长主要取决于家长和班主任,作为美术教师,教给学生一些知识就够了,不要过分参与学生的成长。持此观点的美术教师只是把美术当做一种职业,并没有认识到教师教学的本质,更没有认清美术教育的深层次内涵。给予学生快乐的美术学习,需要教师明了美术教育的实质所在,给予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总之,美术教师要对美术教育的功用有清醒的认识,不要把学生当做知识的容器,要充分尊重学生,给予学生空间,让他们在美术教学中感受到快乐,最终将美术学习内化为自我需要。

(责编 潘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