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校企协同 强化实践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用人单位认可度应是衡量高校人才培养质量重要指标之一,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非常突出的社会问题。通过对多家企业深入调研与合作,找出企业对人才需求的规律和特点,依托省级协同创新中心,结合高校实际,转变教育理念,充分认识培养学生能力与企业需求相适应的重要性;探索解决矛盾的有效途径和人才培养模式。旨在高校人才培养直接面向企业和工程实际的需求,重视学生实践活动,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有利于大学生创新协作能力培养的良好机制与氛围,有效解决高校对人才能力培养与企业实际需求之间矛盾,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水平和就业机会。
关键词:人才培养;创新能力;实践活动;就业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6-0061-02
一、研究采取的主要方法
1.建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队伍。①在学校与相关企业框架下建立队伍。成员主要由企业代表、学校领导及相关教师组成。企业代表需考虑合代表性和合作关系的紧密度。②工作内容包括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模式建立、课外实践活动平台建立等内容,根据工作需要召开会议,设定会议主题,召开研讨会议。③工作经费纳入学校教学业务经费。
2.建立校企协同长效合作机制。①以“双赢”作为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基本原则。根据学院多年校企合作的经验以及专业特点,与企业签署协议,建立校企共建团队、校外企业基地,搭建课外实践活动平台,校企共同研究人才培养模式。②在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各环节具体实施过程中,充分尊重合作企业在学生能力培养上的需求,积极引入企业文化,提升合作企业在学生中的影响力、感召力。③通过各种途径,大力宣传企业冠名的共建项目,如创新基地、创新基金、共建社团、共建赛事等,提升合作企业在社会上的声誉。④在企业参与的创新基地建设、社团、竞赛等各个项目中,合作企业具有选人的优先权,使其成为企业选拔优秀人才的便捷、有效途径。⑤为学校选聘的企业兼职教师(企业导师)提供必要的培训机会,并设法为其个人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如学位进修等。⑥提供企业需要的技术咨询、科研合作及在岗人员培训等服务。
3.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①组建调研队伍,深入合作企业调研,同时聘请企业工程师和学科教师为导师,实行“双导师”制度,为大学生举办大师学术讲坛、企业技术系列讲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科研意识,提高其学习和实践的主动性,增加就业以及深造的紧迫感。②汇总调研资料,总结企业需求规律和特点,分析现有人才培养的不足,找出解决途径和方案,确定人才培养模式。
4.课外实践活动平台建立。①依托企业建设社团。企业提供技术环境、导师,介绍前沿技术,提供学习案例,安排项目,帮助解决难题。根据需要,配备学院导师。积极鼓励社团和依托企业开展各类活动,把共建社团建设成为校企合作的纽带。通过社团活动展示企业文化,扩大企业在高校的影响,同时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的蓄水池。②校内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是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有效载体,在竞赛活动及内容的安排上,充分考虑企业应用的特点,企业人员参与、指导。对于指导学生创新团队获奖的企业及企业导师,给予荣誉和奖励。③校外企业创新基地建设。校外企业创新基地是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广阔舞台,是补充高校实践教学资源不足的有效途径,与企业以校企共建团队、校外企业基地等形式建立联系,实行企业创新基地和学院授牌实习基地一体化建设,企业提供工作空间和环境,布置工作任务,配备企业指导教师。
二、企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
在当今这个信息时代里,科技在飞速发展,每个企业都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每年都有大批的本科生、研究生和博士毕业,他们在学校都积累了大量的知识,具备了一定的素质,但他们距离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还是需要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创新学习中完善自己。在中国2025发展战略的情况下,企业中最需要的不是个人优势或只拥有某方面特质的“狭义”的人才,而是能够全面适应社会竞争需要的在个人素质、学识和经验、人品与道德、创新与决策等不同方面都拥有足够潜力与修养的“广义”的人才。
1.要有健康的体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身体素质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素质,只有具备健康的体魄才能为完成工作任务提供基础保障。是否具有健康的体魄,可以通过体检的方式对体能、体力、体质和精力进行检测,企业通过这种体检证明,判断身体素质是否合格[1]。
2.要有良好的思想素养。一方面是指一个人在社会政治活动中你的立场、观点、思想、方向、态度、信仰的综合表现。政治思想素质的形成是与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经历密切相关,大学阶段是一个人政治思想素养形成的重要时期。企业一般要求当代大学生在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方向、政治纪律、政治鉴别力、政治敏锐性等方面要具有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是指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
3.要具备一定能力素质。能力从广义上来说,是人们认识、改造世界的本领。从企业方面来说,是指学生胜任某种工作的个人条件。它表现为个人完成某项工作时,直接影响工作效率所必备的心理特征。大学生的能力素质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它是各种能力的综合。它包括交往协调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决策能力、组织领导能力等。企业的不同岗位,需要大学生的能力是不同的,基层岗位则偏重于技术方面的能力。管理岗位主要需要科学决策能力和交往协调能力等。
4.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心理素质是指人在感知、想象、思维、观念、情感、意志、兴趣等多方面心理品质上的修养。心理素质是衡量当代大学生能否适应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制约和影响着领导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即指心理健康或具备健康的心理。领导干部的心理素质包括:事业心责任感、创新意识、权变意识、心理承受能力、心理健康状况、气质类型和领导风格等。
5.要有对社会感恩之心:做事先做人,每一个人是社会的一部分,人本管理是以人为发展根本,从而发挥人力的最大作用。从管理的角度看,以人为本应是以“好人”为本。我们所说的好人,就是自尊自立自爱、感恩他人,保持永恒的感恩心,用爱与快乐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学业,对待自己的事业,用爱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工作,用爱的态度来对待自己身边的人:家人、朋友、同学、同事以及领导,用爱的态度来对待这个社会,用爱的态度来对待我们自己的国家。培养学生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在企业中做一个好员工、在家庭里做一个好成员,才能成为有用的人、高尚的人。
三、制定符合企业要求的人才培养模式
1.树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并重的教育理念和机制。建立有效管理机制,把课外实践创新能力体系作为专业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确定适合企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参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规范每项活动的教学内容,明确培养目标、对象及考核办法。
2.依托各级平台,充分挖掘企业教学资源,建立校企长效合作机制。企业可利用资源主要包括:工程技术人员和人力资源经理人员、企业研发环境和技术平台、成功开发的项目案例、企业在研项目资源、企业真实的创业环境和创业经验,及知名企业的企业文化等。聘请企业管理者,工程技术人员,一线技工等,来我校举办讲座,增进相互了解。
3.建设校企共建型团队。发挥企业的技术指导力量、技术平台、实际案例和项目的教育培养功能,建设为学生课外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基地,组织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的基层组织,围绕企业实际问题开展活动,达到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建设大学生创新实践竞赛平台。不断优化多层次教学实践平台,充分发挥课内实验、课程设计和开放式实验室等作用,加强并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知识应有能力;搭建并扩展学生参与学术活动的平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外科技活动,营造创新氛围,培养大学生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按院级、校级和省级及以上级进行建设,院级竞赛主要鼓励团队协作和工程创新,在竞赛开展过程中,充分引入企业元素;完善科研训练平台,通过参与并完成各种科技大赛等科研过程,激发学生科研意识和创新热情,锻炼学生的科研能力,培养并提高了学生从事科研所必备的理论知识、动手能力和思维方式。
四、研究项目对促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和意义
校企协同强化实践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既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迫切需要,也是增强办学实力、提高办学水平的有效途径。其现实意义有以下几点。
1.主要解决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之间的矛盾,这就要求人才培养模式应与企业需求相适应,能够真正实现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推进校企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
2.让学生积极参加课外实践活动,在“我要学”并且是“做中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课外实践活动具有参与性、过程性、开放性和体验性的特点。这些特点决定其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及能力,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等方面具有理论课堂永远无法替代的作用[2]。
3.在研究过程中,直接面对企业,掌握企业现状与需求,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所侧重,使我们在重视理论教学的同时,更加重视知识的实用性,这对师资队伍建设和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校企协同强化实践,为人才培养探索了新路径,对学生创新性培养起到良好作用,同时高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更加一致,减小了供需矛盾,为培养适应社会的高水平人才进行了有益探讨并打下了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敏华.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索[J].大学教育科学,2003,(1):22-23.
[2]钱瑞明.面向21世纪机械设计系列课程体系改革探讨[J].东南大学高等教育学报,1997,(3):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