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明清马面裙的形制结构与制作工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马面裙是明清女性着装中典型的裙子款式,它代表着中国女性生活史中一个重要的审美理念,即轻视结构、重视装饰、含蓄自然、释放身体的禅宗美学思想,与西方重视结构、突出人体的立体裁剪形成了鲜明的风格对比。对于马面裙的形制结构及制作工艺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对于中国特色服饰风格的传承与创新有着崭新的时代意义。
关键词:明清;马面裙;形制;工艺;传承与创新
中图分类号:TS941.12 文献标志码:A
A Study on the Shape and Workmanship of Horse-face Skirt
Abstract: Horse-face skirt is a typical style of women’s wear in China’s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It represents an important aesthetic concept in the life history of Chinese women, i.e. thinking little of structure but playing emphasis on decoration, restrained and natural, releasing the body’s zen aesthetic ideas, which is in sharp contrast with western drape cutting which attaches importance to structure and highlights the silhouette of human body. The study on the shape and workmanship of horse-face skirt is of certain significance to the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ostumes.
Key words: horse-face skirt; shape; workmanship;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马面”作为与服装相关的词汇的记载可以在明代太监刘若愚《酌中志》一书中看到这样的叙述:“其制后襟不断,而两旁有摆,前襟两截,而下有马面褶,从两旁起。”由此可以初步推断,明朝时期的女裙样式中已经出现在结构上有两侧打褶而前后中部不打褶的款式。清代的马面裙,无论是名称的叫法还是款式基本元素的变化都是在师承明代相关款式的裙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包铭新先生在《近代中国女装实录》一书中也曾尝试给出马面裙的定义:“中国古代主要裙式之一,最典型的马面裙流行于清代,前后里外共有四个裙门,两两重合,外裙门有装饰,内裙门较少或无装饰”;“侧面打裥,腰裙多用白色布,取白头偕老之意,以绳或纽固结”。由此,可以推断马面裙至清代已经是较为流行的女裙样式,且基础形制也已经确定。
1 明清马面裙的形制结构
1.1 明代马面裙
襦裙制(上衣下裳制)是中国传统妇女着装的形制之一。裙,也写作“群”,意思是多幅布片的围合。明代妇女下裳主要着裙,其形制以两片共四裙门的马面裙为主(图 1)。这样的形制,在南宋已初现端倪,明代则进一步发展为在裙子两侧打褶,中间有一段光面,此即“马面”;裙底以及膝盖位置饰以各种纹样的宽边,称为“[”,这是明代女裙形制结构的典型构成元素。明代妇女将此种裙子与各式的长或短上衣搭配,即为襦裙(图 2)。明制马面裙一般用 7 幅布幅,每 3 幅半拼成一片裙幅,两片裙幅围合成裙子;裙子的前后叠合的 4个裙门保持平整,两侧打活褶,褶子大而疏,用异色的裙腰固定,裙腰两端缝缀系带;裙摆宽大,摆幅上用织或绣的形式缀饰底[,或膝[。裙[的纹饰往往采用寓意丰富的吉祥图案,官宦之家的女性则用更加讲究的龙纹、云蟒纹等。马面和裙[的组合,成为马面裙变化丰富、摇曳多姿的形制基础。
1.2 清代马面裙
清代汉人女子在样式上继续传承明代,马面和裙[的装饰较为繁复,褶子细密,有多至百褶的,褶子变为死褶,褶子之间还有镶边,衍生出侧裥式、[干式、凤尾式等形制类别(图 3)。裙幅两侧施以褶裥时为侧裥式,裙幅装饰[干条时则为[干式,若裙幅和前后裙门裁改成凤尾条时便为凤尾式了。
1.2.1 侧裥式
将马面裙两侧的裙幅打褶后所形成的样式称为侧裥式,这是明清马面裙共同的特点。清代马面裙的褶裥更加细而密, 两侧对称,排列整齐有序,褶裥细密的程度“少则几十个,多者成百或多可达一百六十个”,俗称百褶裙。清代文人李渔在《闲情偶寄》中写道:“近日吴门所尚百褶裙,可谓尽美,予谓此裙宜配盛服,又不宜于家常,惜物力也。”就说明了百褶裙当时普遍流行的情况。为了使这些褶裥能够保持形态,往往用同色线以一定的间隔把褶裥交错钉合,随着人的行动裙幅发生张合变化,形成富有动感的流动视觉效果。因形似鱼鳞,也称鱼鳞百褶裙。清代李静山在《增补都门杂咏》中有诗云:“凤尾如何久不闻?皮绵单拾费纷纭。而今无论何时节,都着鱼鳞百褶裙”(图 4)。
1.2.2 [干式
清代的马面裙中有一种独特的装饰方法,就是在两侧平整的裙幅上用深色绸缎裁制成细条分隔镶滚于其上,数十条细缎将裙幅分割成有序排列的几个部分,外观看起来就像“[干”,因此叫[干式(图 5)。[干裙在穿着后以马面为纵向的中轴线,裙身两侧的[干形成左右对称的自然形态,体现出庄重、严谨、对称的穿着效果。按照[干之间的距离相等与否,可以分成“等距型[干”和“非等距型[干”两种裙型。
1.2.3 凤尾式
凤尾裙是马面裙中比较特殊的一种,据李斗《扬州画舫录》记载,明末清初的妇女裙式,曾一度“以缎裁剪作条,每条绣花两畔,镶以金线,碎逗成裙,谓之凤尾”。充分显示出凤尾裙的特殊性:用数十条末端裁成尖角的彩色布条, 并排在腰头处固定而成的裙子。凤尾裙应该是马面裙变化最大的样式,其两侧裙幅和前、后马面都不再是连续的面料,转而由细长的布条从形式上代之,由于布条间间隙较大,已不足以蔽体,故不单独穿着,通常围系在马面裙之外作为装饰(图 6)。
1.2.4 凤尾侧裥式和凤尾[干式
清末,马面裙的制作技艺趋于顶峰,出现了另外两种变化的样式,即凤尾侧裥式和凤尾[干式,其实是将凤尾裙的装饰与侧裥式或者[干式融合在一起的变化款式。具体做法是用凤尾装饰条代替深色缎条缝钉到裙幅上,缝钉的位置与原来侧裥式裙幅上褶位线一致或者是与深色缎条[干的位置基本相同,数量也基本相当,如此固定的裙式则是兼备了侧裥式/[干式马面裙和凤尾式马面裙的基本要素,从形制上说是马面裙的新样式(图7)。
2 马面裙的制作工艺
传统的马面裙都是平面围合式结构,因当时布幅较窄,单幅面料宽度不能满足褶裥余量,所以常以多幅拼接。现代面料幅宽比较宽,单幅宽度也能满足需求(图8)。
其制作工艺可以分解如下。
按照传统窄布幅的计算,可以裁 6 幅50 ~ 60 cm宽、腰线到脚踝处长的布片,三三拼合成两大片作为两个裙幅;也可以按照现在的布幅,取150 ~ 180 cm宽、裙长相同的两片布(图 9)。
将每一份大布片两端各留出35 ~ 38 cm的裙门,中间剩余部分做成褶裥(图10),褶数可 4 ~ 11个不等,褶子可压成活褶(可用胶带固定或者预缝一下),也可以缉缝。打褶后,每片裙片的宽度变为(腰围+裙门宽×2)/2。
将打好褶裥的两片裙幅裙门处叠合,仅在腰线处固定;然后上好裙腰,同时缝好系带。通常,裙子的褶子是靠裙腰的缉缝固定的,裙腰以下的褶裥是不固定的(图11)。
3 结语
服饰文化是一种被物化了的社会文化,不仅反映着一个国家社会文化的状态,折射出社会的变革、艺术思潮等历史态势,也是国际化语境下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环境沟通的重要媒介,是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和生产水平以及人们的文化艺术修养和精神面貌的呈现。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与日俱增,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服装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国内外的设计师也越来越青睐中国元素,中国人更需要能够承载民族文化的服饰来展示现代中国的面貌。
马面裙是中国妇女传统服制中平面围合式结构的典型样式之一,是汉族女性襦裙制中裙子的主要样式之一,也是明清女性着装中典型的裙子款式,它代表着中国女性生活史中一个重要的审美理念,即轻视结构、重视装饰、含蓄自然、释放身体的禅宗美学思想,与西方重视结构、突出人体的立体裁剪形成了鲜明的风格对比,是世界服装史中东方风格的代表之一,也是中国民族服饰语言的基本元素和表现形式。因此,对于马面裙的研究有着重要的传承与创新的文化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