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连平县主要植被类型及群落类型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连平县主要植被类型及群落类型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连平县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其自然植被的主要类型有:暧性常绿针叶林、中亚热带针阔叶混交林、中亚热带中低山山地常绿阔叶林、中亚热带中低山山地常绿阔叶灌丛、中亚热带中低山山地常绿阔叶灌草丛、暧性竹林和人工植被等,包括8个植被亚型、16个群系。地带性植被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优势科为松科、壳斗科、樟科、山茶科、和杨梅科。论文对各主要植被类型群落结构特征进行分析。

【关键词】: 连平县 植被类型 群落类型

1调查、分析及群落命名方法

调查方法主要采用实地典型调查,采用样方调查和样线调查方法。样方法一般在林地内设置20m×20m的调查样方,按要求进行调查。并在每个样方内四个角设立4个5 m×5m的草本层样方,记录其种类、高度和盖度;并记录样方内出现的层间植物及其盖度。样线调查通过合理设置样线,沿线进行观察记录和详细调查主要记录植物群落特征,包括植物种类、群落结构、群落外貌、各层优势物种等。

分析方法主要根据样地调查记录,在不同样地的群落外貌判断基础上,结合不同样地优势层次主要物种的重要值计测结果进行群落类型命名,对不同群落类型进行群系和植被类型划分分析。并进行植被类型演替趋向进行初步分析。对外貌结构相同、对水热条件生态关系一致的群落,联合为植被型,如常绿阔叶林等;在植被型中,根据生态环境特征差异,结合群落层次及层片结构的差异,分成不同的植被亚型;将建群种或优势种相同的植物群落,联合为群系,并为了易于区分和便于阐述,在各群落系中,根据建群种或优势种的不同组合情况,可划分出不同的群丛组和群丛,植物群落的命名通常用优势种命名法。

2主要植被类型

2.1针叶林

针叶林是指广泛分布于我国热带亚热地区以常绿的松柏类乔木为优势组成的森林群落类型。组成各类主要有:松属、杉属、柏属、银杉属、油杉属、黄杉属、福建柏属等,一般的针叶林属先锋群落,是森林群落演替的早期阶段,随着进展演替的进行,这些针叶林将逐步演替到常绿阔叶林。2.1.1马尾松林

本群落主要分布在全县各镇,多由飞播造林、原生森林采伐后自然演替而成或人工种植发展而来。群落外貌常绿,以塔形树冠为主,郁闭度一般在0.65左右,群落可分乔、灌、草三层;以马尾松占绝对优势,群落中混生着少量阔叶树种,有泡桐、鸭公树等;由于本群落乔木层郁闭度较低,有些地段甚至只有0.4左右,因此,群落灌木层种类较丰富,盖度较高,为50%左右,高度在1.2m左右。主要树种有桃金娘、柏拉木、杜茎山等;群落草本层盖度较大,在45%左右,高度则在0.55m左右,在林窗较大的地方,草本层盖度在90%以上,灌木层与草本层一直基本覆盖整个林地。草本层以芒箕、狗脊为优势种。本群落类型结构分层明显,乔木层1层,灌木1层,草本1层。

2.1.2杉木林

本群系相对集中分布在内莞、油溪、上坪、田源、陂头、元善、忠信等镇,其他各镇也有相对分散的分布,主要为人工种植林,群落外貌常绿,以塔形树冠为主,郁闭度一般在0.75左右,群落可分乔、灌、草三层。乔木层以杉木为优势种,群落中少有阔叶树种;由于本群落郁闭度较高,群落灌木层种类丰富度一般,盖度在35%左右,高度1.5m左右,主要物种有杜茎山等;群落草本层丰富度较低,由于郁闭度较高,草本层以蕨类植物为主,主要有狗脊、扇~铁线蕨、江南卷柏等。本群落类型结构分层明显,乔木层1层,灌木1层,草木1层。

2.2针叶阔叶混交林

针叶阔叶混交林是指分布于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以常绿针叶树和阔叶树组成的混合森林群落类型,常常是针叶林向阔叶林演替的中间类型,在我国东部和南部地区以马尾松阔叶混交林、杉木阔叶混交林等最为常见。连平县大多针叶阔叶混交林则以马尾松、阔叶混交林为主。

本植被类型主要分布在连平县境内各镇。群落外貌常绿,塔形树冠和半球树冠相间,森林环境和林内小气候明显优于针叶林。本类型的针叶树种以马尾松为代表树种,阔叶树种有枫香、南酸枣、米锥等。该植被类型的结构也较明显,乔木层可分1~2层,灌木层1层,草本层1层。

2.2.1马尾松+枫香林

本群落乔木层针叶树以马尾松为主,阔叶树是枫香、米锥等;灌木层以牛耳枫、杜茎山为优势种,盖度45%左右;草本层芒箕占绝对优势,高0.5m左右,盖度80%左右,伴生有团叶鳞始蕨(Lindsaea orbiculata)、芒、黑莎草等。本群落类型结构分层明显,有明显的乔灌草结构,乔木层分1~2层,灌木层1层,草本层1层。

2.2.2马尾松+南酸枣林

本群落叶树种以马尾松为主,阔叶树是南酸枣、湘桂柿等;灌木以野牡丹、黄毛润楠为优势种,伴生有鸭公树等;草本层以芒箕为主,高0.5左右,盖度80%左右。本群落类型结构分层明显,乔木层有2层,乔灌草分屋明显。

2.3常绿阔叶林

常绿阔叶林是我国中亚热带地区的代表性植被类型。本类型分布地区具有明显的委风气候特征,四季比较明显。植被的组成种类以热带、来热带科属为主。主要以壳斗科、樟科、山茶科等常绿树种为主。但热带值物区系成分所占比例较大,反映出向热带区系过渡的特点。

常绿阔叶林是连平县的地带性植被,主要分布在900~1000m以下的山地。此群落外貌终年常绿,林冠比较平整,树冠半圆球形,较为整齐一致,叶革质光滑、以小型和中型叶为主,树干较通直,树皮粗糙,有藤本和附生植物存在,但缺粗大木质藤本和附生种子植物。

连平县境内的省九连山林场、黄牛石保护区、内莞九连、上坪三洞、油溪白芽嶂林场等地的常绿阔叶林保存较完好,林木高大茂密,高度在12~18m,郁闭度大,在0.9左右,其上层乔木的主要种类有吊皮锥、米锥、荷木等;常绿阔叶林的群落结构分层明显,乔木层可分1~2层,灌木1层,草本1层,枯枝落叶相当丰富。

2.3.1细刺栲+锥林

本群落类型结构分层明显,乔木层1~2层,主要树种有细刺栲、锥、观光木、笔罗子等,高9~16m;灌木层主要树种有杜茎山、鸭公树、草珊瑚、算盘子等,平均高1.3m左右;草本层主要有深绿卷柏、乌毛蕨、扇叶铁线蕨、金毛狗、疏穗苔草等,平均高0.65m左右。乔木层2层,灌木层1层,草本层1层。

2.3.2米锥+青冈林

本群落类型结构分层明显,乔木层1~2层,主要树种有米锥、青冈、柳叶润楠、杜英、杨桐等,高11~16m;灌木层主要有牛耳枫、草珊瑚、瓜馥木、变叶树参等,平均高1.8m左右;草本层主要有紫金牛、山姜、狗脊、淡竹叶(Lophatherum gracile)、海金沙等,平均高0.55m左右。乔木层2层,灌木层1层,草本层1层。

2.3.3荷木+米锥林

本群落类型结构分层明显,乔木层1~2层,主要树种有荷木、鸭公树、米锥、弯蒴杜鹃等,高8~12m;灌木茎山、赤楠、鼠刺、竹叶榕等,平均高1.5m左右;草本层主要物种有狗脊、山菅兰、芒箕、土茯苓等,平均高0.45m左右。

2.4灌从

灌丛主要分布在l000-1300m的山地上坡;此类型群落外貌终年常绿或半常绿,林冠低矮比较平整,树冠半圆球形,叶革质光滑、以小型叶为主,树干弯曲,分枝较多,没有或少有高大常绿或落叶乔木。此群落类型一般高为2~4m,覆盖度较大,其主要由壳斗科、蔷薇科、杜鹃花科、忍冬科物种构成植物群落,群落结构分2层,灌木l层,草本l层。

2.4.1赤楠+荷木+石斑木+凹叶冬青群落

本群落分布在海拔l000m左右的地段,群落结构分灌木丛和草本层,灌木层以常绿阔叶树种为主,覆盖度在85%以上,群落高度在3m左右,以赤楠、荷木、石斑木为优;群落草本层种类不多,盖度在35%左右,平均高0.45m左右,以芒箕、垂穗石松为主。

2.4.2短柱柃+小花杜鹃+石斑木群落

本群落结构分灌木丛和草本层2层,灌木层以短柱柃、小花杜鹃为主,盖度为20%左右,高0.6m;草本痈嵌90%以上,主要有茅草、青香茅、芒,次要的有芒箕、耳草等。小花杜鹃为优,覆盖度在80%以上,群落高度为3m左右;草本层以芒箕、野青菜为优,其次是芒和地稔,草本层盖度40%左右,高0.55m左右。

2.4.3柃木+石斑木+红果树+映山红群落

本群落结构分灌木丛和草本层,灌木层以映山红、石斑木、柃木为优,覆盖度在60%左右,群落高2.5m左右;草本层以芒、野草茅为主,次要的草本有芒箕、竹叶草,草本层覆盖度在50%左右,高0.5m左右。

2.5灌草丛

灌草丛主要分布在海拨1200m以上的山顶上坡(主要为黄牛石顶),以草本植物为主,有部分低矮竹丛和低矮灌木零星生长,主要有箭竹、野青茅、小花杜鹃、映山红、芒等,群落结构分1~2层,灌木层1层,草本层1层。

2.5.1映山红+小花杜鹃―箭竹―青香茅+芒群落

本群落结构分灌木丛和草本层,灌木层和草本层分层不明显,由于海拔较高,土壤贫瘠,致使灌木生长低矮,主要灌木有映山红和小花杜鹃、箭竹,灌丛高约0.7m左右,盖度25%左右;草本层占主要优势,盖度为85%以上,高0.5m左右,主要草本有青香茅、芒,群落整体盖度在95%以上。

2.5.2红果树+小花杜鹃―茅草+芒+青香茅+垂穗石松群落

本群落类型由于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结构分层不明显,灌木层以红果树

2.6竹林

竹林的主要物种是毛竹,以人工林为主。主要分布于连平县各镇部分水湿条件较好的山谷地段,但林分生长一般,难见大径竹子,植株高7~10m,胸径5~8cm左右,有时林内偶伴生一些其它树种,枫香、荷木等,毛竹林下一般较空旷,盖度低,由于分布区水湿条件较好,灌木较丰富,常见的有六月雪、乌药、毛鳞省藤、木等,盖度在30%左右;草本常见的有芒萁、淡竹叶、苔草等,盖度一般在20%左右。

【参考文献】:

[1]廖文波等. 内伶仃岛主要植被及群落类型的特征和分布 [J];生态科技;1999(4):6--19

作者简介:张天贵(1962-08),男,广东连平人,中专,副所长,一直从事林业科学技术研究与推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