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汉字文化圈通用字体设计开发的可行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汉字文化圈通用字体设计开发的可行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为迎接信息网络时代的挑战,促进汉字在汉字文化圈国家的信息处理向着数字化、标准化、国际化的方向深入发展,我们对中国、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所使用到的汉字和汉字字体做了一些基础性的调查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开发国际通用汉字字体有着可行性,可以让各国的汉字字体在电子设备及网络终端显示上得以统一,让汉字信息的接收与传输更为顺畅,实现汉字文化圈的资源共享,促进各国间的信息交流。

关键词:通用汉字字体 字体开发 汉字文化圈

汉语言文字使用人数居世界之最,也是联合国六种主要工作语言文字之一。汉字作为源远流长的书面信息符号系统,不但记载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的传统文明,而且在历史上曾经被周边民族借用来作为记录该民族的语言和文化,在世界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汉字式文字”系统。直到今天,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仍然使用部分或全部汉字,在汉字的运用中,这些国家和地区在“人际”和“人-机”两个系统中,在语言交际、文化教育、信息处理等方面表现出了许多共性的特点,同时也面临许多的差异和挑战。

一、研究背景和目的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载体,汉字文化的对外传播和影响也是国家软实力的体现。为迎接信息网络时代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挑战,促进汉字在汉字文化圈国家的信息处理应用基础研究向着数字化、标准化、国际化的方向深入发展,探讨开发汉字文化圈国家能够共同使用的国际通用的汉字字体的可行性有着必要性。

二、汉字文化圈汉字应用现状

我们这里所提到的汉字文化圈,指以汉文字为媒介形成的汉字文化所影响的区域,包括中国、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在内的使用汉字的国家。

1.中国(包括大陆、香港、澳门和台湾)

中国母语为汉字,中国大陆地区用简体字,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用繁体字。中国大陆1956年以前使用繁体汉字,从1956年开始逐步简化,到1964年推出《简化字总表》,从此开始使用简化字。香港的网络、媒体、公文、报刊及教科书等,基本以繁体字为规范,但已有繁、简字都用的情况。澳门中文及葡文是官方语言,在汉字使用方面,也以繁体字作为规范。台湾把汉字称作“国字”,以繁体汉字为规范,1979年颁布了常用字标准字体表,1982年公布次常用标准字体表,后来也进行了一些扩充和调整,在计算机用字方面,台湾制订了行业性标准,有《电脑中文字型与字码对照表》等。

2.韩国

韩国法律规定,以表音字为专用文字,但为了适应现实的需要,韩国教育部于2000年公布汉字教学用基础汉字1800字。

3.日本

1981年公布施行《常用汉字表》共有1945汉字。

4.新加坡

汉字是新加坡的官方语言文字之一,新加坡教育部于1969年所公布的汉字简化字方案与中国的简化汉字是一致的。

三、汉字字体开发和应用现状

目前在中国应用的汉字字体在总数上超过上千种,中国大陆和台湾共计有20多家公司开发字库产品,但不同公司的字库产品中很多字体是重叠的,不计算重复字体的因素,电脑中应用的中文字体应该在百种以下,而新加坡的汉字字体基本上通用中国大陆和台湾的字库产品。

应用较为广泛的字库产品有方正字库、长城字库、文鼎字库、汉仪字库、汉鼎字库、华康字库、创艺字库、华文字库、经典字库、中华大字库、雅坊美工字库等。其中既有国际化的美国蒙纳Monotype公司、微软公司的字体产品,也有以方正、文鼎字库等为代表的中国汉字字体产品,为了适应亚洲字体的需要,各大公司在开发字体方面也在朝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下面以方正、文鼎字库为例,介绍一下汉字字体产品的设计开况。

1.方正字库

中国大陆的方正字库以字体丰富、品质精良、适用面广在专业出版、印刷领域享有盛誉,具有字形美观、性能稳定、运行速度快、存贮量小等特点。方正字库现已拥有中、英文以及多民族文种字库数百款,全面支持GB、GBK、GB18030、UNICODE、ISO10646、BIG-5、748以及JIS、KSC等编码体系,形成了以《兰亭》《妙手》《文韵》《天舒》为代表的全系列、跨平台、多文种的字库体系系列产品。

2.文鼎字库

中国台湾的文鼎以先进的字型开发系统、全电脑化造字作业,开发个性化字形、荧幕显示精密字型以及动态字型图形,提供办公室OA及专业出版之广泛应用文字。为满足广大电脑使用者对字型的需求,UniFonts 2000共纳入793套包括中、日、韩各国汉字以及英文和欧洲多国语字型,且每套中文字型均搭配相对就应之英文字型,使中英文字混排效果更加完美。(如图1)

四、ISO10646国际编码标准(中日韩统一汉字字符集)的制定

和其他字母表类“小字符”文字相比,汉字属于“大字符集”文字系统,因此,如何使用以英文为主要对象研制开发的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处理非拼音的汉字符号,首先遇到的就是汉字如何出入计算机的问题,这也就是所谓的汉字“瓶颈”。信息处理技术发展初期,使用汉字的国家和地区都是从各自的需求出发,自行研制“汉字字符集”的,排列顺序等方面各不相同,所制定的字符集标准和计算机内码各行其是,无法顺利进行信息交换,因此也无法实现资源共享。

随着信息处理技术普及深入的发展,国际标准的汉字平台被提到信息技术业界和语言文字工作者的面前。经过长达8年之久的协商和研讨,国际标准化组织终于在1992年以25比4的绝对多数票通过了一个国际标准――“统一的中日韩汉字字符集”。这个国际标准的汉字字符集的研制,从一开始就是国际性问题,除了中日韩等使用汉字的国家和地区之外,也受到了西方发达国家信息技术企业的普遍关注。后来根据发展的需要,国际标准化组织又对国际标准字符集进行了两次扩充(见表1),这样就为以非拼音字母的汉字字符输入电脑制定了一个国际编码标(ISO10646)。

然而,数以万计的的汉字进入电脑、网络、走向世界,让不同国家的汉字在网上能够有一致的显示和应用,除了国际标准字符集的扩充问题之外,还有自动识别、字体显示等问题,这也是我们进行这次基础研究的原因。ISO10646 国际编码标准的制定,是我们能够进行汉字文化圈共用字体研究和开发的基础性研究的基础和先决条件。

五、汉字文化圈标准汉字字体的分析和共用标准字体的设想

目前在计算机上,中、韩、日、新四国显示的汉字字体,基本上都是以印刷字体做为标准的。因为新加坡和中国大陆的字体是一致的,所以我们只对中韩日三国的标准字体进行调查和分析。

中韩日标准汉字字体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少差异,除去简繁的差异和书写的区别,中韩日三国汉字标准字体似乎都是明体风格为基础的印刷字体。比如韩国的印刷汉字就叫明朝体(Batang),日本的印刷汉字也叫明朝体(MS mincho),港台叫细明体(MingLiu),中国大陆过去的印刷体也是明体风格的,现在用的则是宋体(simsun)(见图2、图3、图4和图5)。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中日韩的标准汉字字体虽然有简繁和名称的区别,但它们之间在文字笔形和结构设计方面更有诸多的共性。利用该特征,我们完全可以设计出一种新的共同的字体,这种字体的设计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去考虑:

第一,用三个国家中的一种标准字体来进行统一设计成为共用的标准字体。例如以中国的宋体做为共用的标准字体,韩国和日本的汉字以此标准进行一致的汉字字体设计。

第二,将几种相近的字体按新的标准融合为一种全新的共用标准汉字字体。例如综合韩国的明朝体、日本的明朝体、中国的宋体的特征,设计一种新的共用的标准字体,可以称之为“新明体”或者“新宋体”之类的名称。

另外,做为电脑网络应用的另外一种标准汉字字体――黑体字,在中国、韩国和日本的使用也比较广,中国是黑体,韩文黑体是Gulim、New Gulim, 日文黑体是MS Gothic,在字形方面也是大同小异,同样可以参照以上思路进行以黑体等做为标准应用字体之一的各国汉字共用字体的设计和开发。以此为基准,可以进行系列共用汉字字体的设计开发,除了标准字体之外,可以进一步设计开发各种类型的共用的艺术字体、广告字体、书法字体等,使汉字在国际网络应用中不仅有一致的显示,亦有更大的用武之地。

六、结论以及日后的研究方向

综上所述,各国各自在汉字处理上都已积累了大量经验,现今计算机开发技术也是日新月异,加上汉字文化圈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需要,又有国际编码标准为基础,这些都为设计开发各国通用的字体的解决方案提供了日益良好的环境,国际化的通用汉字字体的开发有着可行性和必要性。

当然,要开发共同的汉字字体,不仅需要进行多国合作、共同研究和开发,还需要进行跨领域的合作,需要文化研究者、语言工作者、艺术设计师、程序设计师、字体开发商等的协作,以及进一步研究汉字字体的设计方法与开发流程、汉字形态学。本文旨在抛砖引玉,为汉字文化圈共用汉字的设计开发做一个基础性的调查和分析,以便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开发工作。

作者_程超 刘华

Author_Cheng Chao Liu Hua

单位_中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教师。

孝感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教师。

韩国国立全北大学产业设计系教授。

参考资料:

[1]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教育部.简化字总表(第二版).文字改革出版社,1977.

[2]中国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等.简化字总表.语文出版社,1986.

[3]新加坡教育部.简体字总表(修订本).教育出版社,1976.

[4]中国台湾教育部.常用国字标准字体表.正中图书出版社,1998.

[5]谢世涯.大中华文化圈与汉字的使用.联合早报,2004-06-24.

[6]许介鳞.汉字文化圈的构想.战后台湾史记・卷一~卷三.文英堂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