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广州港口物流业发展对策探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广州港口物流业发展对策探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广州港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也是我国东南沿海的现代化国际大港。近年来,广州港口物流业发展较为迅速,在国际上的综合影响力不断增强。随着广州建设国际航运中心战略的提出,广州港口物流业将迎来较大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挑战。在此背景下,广州市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配套服务功能;巩固港口货源腹地,积极发展临港产业;推进校企协同育人,培养港口物流人才;鼓励港口科技创新,提高物流技术水平;借鉴先进管理经验,加大品牌推广力度,以此推进港口物流业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广州;国际航运中心;港口;物流;对策

[中图分类号] F640 [文献标识码] B

截至2015年12月,国务院先后批复了4个国际航运中心: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天津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厦门东南国际航运中心。除此之外,国内还有青岛、宁波等其他城市纷纷提出要建设国际航运中心。2015年2月,广州市市长陈建华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将广州打造成“国际航运中心”。港口物流业是国际航运中心的核心产业,也是形成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支撑。因此,大力发展港口物流业对于广州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也是十分必要的。

一、广州港口物流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机遇

1.“一带一路”战略。2013年9月,提出了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2015年3月,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颁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其中,提出充分发挥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福建平潭等开放合作区作用,深化与港澳台合作,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广州港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重要支点,也是我国重点发展的15个港口之一,这将给广州港口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国际合作等带来发展机遇。

2.国际航运中心建设。2015年1月,广州市委书记任学峰明确提出,广州要开展加快建设国际航运中心。2015年9月,广州市政府正式出台《建设广州国际航运中心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将围绕国际航运中心建设60个项目投入逾1000亿元,建设智慧型国际航运物流枢纽。广州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将给港口、航运、汽车等相关产业带来发展机遇。

3.港口物流需求增加。近年来,广州进出口贸易保持良好发展势头。2013年、2014年进出口贸易总额分别为11188.88亿美元、1306.00亿美元,增长率10%左右。2013年、2014年、2015年广州港集装箱吞吐量平均增长率为5.84%,2015年广州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757万TEU,位居全球第6位。2014年12月,国务院批准设立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涵盖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横琴三大片区。其中,广州南沙片区重点发展航运物流、国际商贸、高端制造等产业,这将有助于进出口贸易稳定增长、港口物流的需求进一步增加。

(二)挑战

1.港口之间竞争日益激烈。从全国沿海港口来看,广州港位于珠三角港口群,与环渤海港口群、长三角港口群、东南沿海港口群、北部湾港口群之间存在竞争。2015年,天津港的集装箱吞吐量与广州港十分接近。从珠三角港口群内部来看,广州港位于珠江水系的中心地带,珠江水系有入海口,方圆180km范围内密集分布香港、深圳、珠海、惠州、虎门等大小港口10余个,港口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与广州港竞争最大的港口是深圳港,珠三角地区高速公路都可以直达两港口,佛山港、肇庆港的货物也可以通过水运喂给两港口再转运至其他国内外大港,且两个港口对外的一些航线也是重合的。

2.其他运输方式的冲击。近年来,我国公路、铁路、航空运输发展迅速。2015年年底,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2万公里,居世界第一;铁路运营里程达12万公里,仅次于美国。第二欧亚大陆桥已经运营使用多年,泛亚铁路玉磨段已经开工,第三欧亚大陆桥(深圳昆明缅甸印度伊朗土耳其荷兰)正在构建中。目前,白云机场已开通直达亚洲、大洋洲、欧洲、北美洲的国际航线128条,从白云机场出发3-4小时航程可以直达亚洲各主要国家。水运受自然条件的限制、运输效率低,势必受到其他运输方式的冲击。

3.国内外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目前,中国经济增长已经进入“新常态”阶段。自2015年8月以来,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连续6个月低于50%。其中,2016年1月PMI为49.4%,创下近4年来新低。201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实际增长率为6.9%,是过去25年以来最低增速。2015年,新兴市场国家中,俄罗斯、巴西、南非等国经济出现不同程度的萎缩。其中,巴西经济下滑问题最为突出。欧洲在希腊债务危机、乌克兰危机、恐怖袭击事件影响下,经济增长缓慢。日本经济持续下行,央行已实施负利率政策,以刺激经济增长。受暴力、排外因素的影响,至2016年2月,内地游客访港人数减少,香港旅游业、零售业业绩持续8个月下滑。国内外经济不景气,会减少对货物运输需求,港口物流业也受影响。

4.船舶大型化发展趋势。船舶大型化是未来海洋运输发展的一大趋势,也符合节能、低碳、环保的社会发展理念。船舶体型越大、载货越多,其吃水深度也越深,对港口及航道的深度要求越高。如马士基3E级18000TEU集装箱船的满载吃水深度为16米,该船舶进出港口水域深度、航道的水深深度都不得低于16米。另外,船舶大型化对港口装卸搬运的设备(如集装箱岸桥)作业高度、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港口泊位要充足,港口存放货物的堆场空间容量要大。

5.港珠澳大桥、珠中通道建设。港珠澳大桥建成后将增强香港港口物流的竞争力,珠海、澳门的货物可以经港珠澳大桥运抵香港,通过海运发往全球各地,强化香港港口在珠江口西岸、广西、贵州、云南等地的辐射力。港珠澳大桥全长55公里,建有海底沉管隧道和跨海大桥,跨海大桥的桥墩影响广州港船舶进出海的通行效率。同样,深中通道会增强珠江西岸及西部内陆地区与深圳的联系,珠江西岸的货物水路运输可以绕开广州,从深圳港进行中转。另外,珠中通道的桥梁净高不够会阻碍珠江航道,而且桥梁会导致泥沙淤积,不利于广州港船舶的出行。

二、广州港口物流业发展具有的优势与劣势

(一)优势

1.港口发展历史久远。广州港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唐朝时,广州港已是较发达的对外贸易港口。宋朝时,广州港成为海外贸易第一大港。明朝时,广州港的航线已经扩展至非洲、拉丁美洲。清朝时,作为唯一的对外通商口岸,广州港航线四通八达、遍布全球。悠久的港口发展历史,积累一些港口运营管理经验,提高广州港在海内外的知名度,传播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

2.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广州港位于珠三角地区的几何中心、三江汇合点(东江、北江、西江)、珠江入海口,与深圳、珠海、中山、东莞、珠海五市隔江相望。广州拥有海岸线550多公里,海域面积约437平方公里,海岛13个。由于广东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雨量充沛,珠江流域河水流量大、含泥沙量少、风浪小,不会出现航道水面结冰的现象。目前,南沙港拥有深水岸线47公里,南沙港区区至珠江出海口航道水深为-17米,可满足世界最大集装箱船进出港要求,具备深水良港条件。

3.经济腹地范围较广。广州港的经济腹地主要是珠三角地区,核心区是广州市,也包括粤北地区、湘赣桂等周边省份。广州是华南地区中心城市,制造业体系较为完备,汽车、钢铁、石化、纺织、粮食等腹地产业港口物流需求旺盛。珠三角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市场经济发育较为成熟、外贸交易较为活跃、集装箱运输生成量大的地区。珠三角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为广州港提供充足的货源。另外,云南的烟草、湖南的有色金属、江西的陶瓷出口也经广州港水运至国外。

(二)劣势

1.港口基础设施欠缺。目前,南沙港还未有开通疏港铁路,货物实现海铁联运需要借助于“穿梭巴士”专用班轮进行中转,运输效率低且不便捷,导致南沙港辐射能力受限。目前,南沙只开通地铁4号线,且速度较慢,从车陂站到金洲站需要70多分钟。由于地铁4号线不能直达南沙港,给南沙港的工作人员带来诸多不便。南沙港港口吞吐能力仍存不足,南沙港三期工程还未整体完工,南沙港四期工程还未开工,国际汽车物流码头、国际邮轮码头、国际通用码头还缺乏。南沙连接中山、深圳、东莞的路网密度有待提高,虎门二桥、凤凰大桥、新蕉门大桥还未修通,影响货物运输中转效率。黄埔港属于内河港,港口水深11米,无法靠泊10万吨级大型的船舶,港区作业面积狭小、进出港通道拥挤、堆场空间不足,部分港口设施陈旧落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港口物流的发展。

2.港口物流人才匮乏。目前,广州高层次港口物流、航运人才比较缺乏。广州本地开设港口物流、航运专业的高等院校不多,如广州航海学院、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既懂航运、外贸,又熟悉法律、金融的复合型港口物流人才相对短缺。高端的物流科技、冷链物流、海铁联运等专业人才太少,影响高端物流服务的提供。人才方面,与国内的上海、香港等港口相比较,还存在一些差距。中高端航运经营管理、深水港建设、港口机械装卸、引航等专业技术人才的缺乏,难以适应广州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需要。

3.港区称谓混乱。广州港位于珠江沿岸,属于内河港,有多个港区,主要包括广州内港区、黄埔港区、南沙港区。南沙港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3月,南沙港一期4个十万吨级深水泊位于2004年9月建成投产。2007年9月,南沙港二期建成投产。目前,南沙港三期已经完工,但一些国内外客户并不知晓南沙港区,或将其与广州内港区、黄埔港区混为一谈。同时,新沙港区距离黄埔港区较近,但其行政区划属于东莞麻涌镇,也容易产生港区混淆。

3.配套服务功能不足。近年来,广州港的配套中介服务有所改善,如设立南沙国际仲裁中心、实施DIT业务模式、跨境电商模式推广、口岸查验配套服务费改革等。但港口物流的配套服务功能还有有待进一步完善。目前,广州港的多式联运设施较为薄弱,南沙港还不具备海铁联运、海空联运的能力。南沙保税港区还没未设立保税船舶登记机构,航运资金结算、海损理算的区域航运金融结算中心尚需设立。航运保险、融资租赁、海事法律服务等服务机构、公司的服务功能存在不足,有的还处于试验阶段。港区较为分散,银行、酒店、超市、餐馆等设施还不能满足港区的发展需要,报关、拖车、船代、货代等相关配套服务功能需要进一步改善。

三、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背景下广州港口物流业发展对策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配套服务功能

扩宽广州港深水航道,推进黄埔港疏港道路、广中江高速公路、虎门二桥、南沙港四期项目(2个10万吨级、2个5万吨级集装箱泊位)建设。加快地铁4号线南延段、南沙疏港铁路(鹤山至南沙)建设进度,规划新建地铁18号线、南沙港至黄埔港、南沙港经新塘至白云机场铁路、南沙至深圳宝安机场跨海隧道。在南沙新建500千伏变电站1座,220千伏变电站13座,110千伏变电站53座,满足南沙港区用电需求。在南沙港区设立广州国际航运交易中心,让货代、船代、经纪、金融、交易、评估、仲裁、咨询等各类企业或机构入驻,实现港航业务“一站式”服务。在黄埔港区设立华南国际港航服务中心,提供报关、船代、金融、贸易、物流信息、教育培训等服务。建立珠江船务大厦,提供船舶、船舶经纪、船舶、船舶管理、拖船、船员培训等服务,方便船公司办公和船员住宿。

(二))巩固港口货源腹地,积极发展临港产业

因地制宜建设番禺、花都、增城内河港物流功能区,发挥集多种运输方式于一体的集疏运网络优势,强化对广州周边的惠州、清远、韶关等地的辐射力度。加强与肇庆港、梧州港、三水港等喂给港的合作,加快湖南、广西、贵州、四川、江西等地货源市场开发,新增怀化、黔东南、桂林、贺州、南宁、南昌等内陆港或办事处。依托南沙汽车工业园、黄埔汽车工业园,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打造广汽本田、广汽丰田、东风日产三大汽车产业集群。依托南沙龙穴造船厂、广船国际、中船黄埔文冲厂及现有船舶配套企业,加强高技术船舶、海洋工程装备制造设备研发,做大做强高端游艇及船舶制造业。进一步推进汽车、石化、机械装备、环保家电、电子信息、纺织服装等产业优化升级。

(三)推进校企协同育人,培养港口物流人才

依托广州港集团建立校企协同育人信息平台,收集港口企业人才需求信息,与学校合作共同培养物流人才。尝试广州港集团与广州航海学院共建港口与航运管理学院,共同编写教材,校企共同授课,实现学校港口物流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无缝对接。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工学结合,设立订单班。如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可以与南沙海港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合作,设立港口与航运管理订单班,为企业定向培养员工。校企共同制定学习计划,安排学校学生去广州港航企业顶岗实习,培养学生职业技能,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在广州港技工学校的现代物流(港口)、港口机械操作与维护、机电一体化专业推行现代学徒制,“招生即招工、入学即入厂”,让企业师傅进学校,将学生输送到企业做学徒,培养工匠型港口物流人才。

(四)鼓励港口科技创新,提高物流技术水平

广州港集团每年提供3000万元产学研专项资金支持,依托广州中科院(软件应用技术研究所、先进技术研究所)、中大南沙科技创新产业园、广州香港科大霍英东研究院,对接广州港口物流技术改造需求,提高广州港的智能化、自动化水平。广州市政府通过举办科技创新成果推介会,加强科研机构与港口物流企业互动,促进港航科技成果转化。如广州港集团与交通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合作,对RTG调速柴油机超级节能发电机组进行改造,节能比例达42.3%,减排效果达50%。拓展港口企业一线员工创新平台,设立劳模技师创新工作室,进行技术攻关,如港口大型装卸机械电器设备改进。在黄埔港区集装箱码头推行龙门吊“油改电”技术,降低运输成本,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五)借鉴先进管理经验,加大品牌推广力度

广州港集团定期安排部分年度考核为优秀等级的工作管理人员赴伦敦、鹿特丹、汉堡、安特卫普、釜山、新加坡、墨尔本等港口参观考察、交流培训,学习优良港口的先进管理经验,培养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和管理的后备力量。将港口规划、港口管理、港口建设一些成功案例、先进做法,结合广州港的实际情况,加以应用。由中国港口协会牵头,定期举办研讨会、培训班,与国内其他港口进行港航问题探讨、交流经验。制作广州港的宣传片并上传至政府官方网站、港口网站,建有中英文网页,详细介绍南沙港区、黄埔港区、内港区,避免产生港区混淆。对进出广州港的船舶,发放广州港的宣传册、视频,在港区附近的一些政府、酒店、办事机构的大厅播放港区的宣传片,让更多的人了解广州港。

[参 考 文 献]

[1]彭澎.国际航运中心对广州意义非凡[N].南方日报,2015-2-10:A02

[2]广州市政府.建设广州国际航运中心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Z].2015-8-31

[3]袁炎清,程军.广州港物流发展战略研究[J].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3):2

[4]陈敏怡.基于SWOT模型的广州港口经济发展分析[J].中国水运,2009(8):72-74

[5]左正.论广州港口与对外贸易的历史发展[J].暨南学报(哲学与社会科学版),2002(8):72-74

[6]吴灵钧.广州港集团发展战略研究[D].广州:广东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37-45

[7]周经纬.地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10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