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麻江县12起麻疹暴发疫情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麻江县12起麻疹暴发疫情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 探讨麻疹暴发原因,制定防治对策。方法 对麻江县2000-2004年12起麻疹暴发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麻江县麻疹暴发强度大,平均每起暴发有42.33例患者,暴发疫情多发生在3月和9月,主要为小学低年级学生,以4~9岁为主,暴发疫情74.5%的病例无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结论 暴发的主要原因是麻疹疫苗(简称麻苗)接种率低、疫情迟报等。

【关键词】麻疹;暴发

Analysis of 12 measlesoutbreaks in majiang county

CHENG Ming-yong.Center for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Majiang County,Guizhou 5576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reason of the measles outbreak in majiang county and make the strategies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he measles outbreaks.Methods Analysed the datas of 12 measles outbreak majiang county during 2000-2004 years.Results Most measles cases appearedMarch and September.the majority cases were children aged 4-9 years,many cases were the junior class students in Primary school.74.5%of the cases were none MV immunization and no clearing immunization in measles outbreak.Conclusion The major reason of measles outbreak were lower vaccination and the delay of epidemic outbreaks reported.

【Key words】Measles;Outbreak

麻疹是麻江县儿童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实施计划免疫以来,麻疹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但进入九十年代后,发病率有所回升,尤其是2000年和2004年发病率分别高达156.31/10万和120.00/10万,居麻江县甲乙类传染病的第1位和第3位,局部暴发时有流行,为了探讨暴发原因,制定防治对策,现将麻江县2000-2004年12起麻疹暴发疫情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人口资料来自县统计局;疫情资料来自法定传染病常规报告系统,由麻江县疾控中心疫情室提供;血清学资料来源于州疾控中心麻疹实验室;其他资料来源于暴发现场调查。

1.2 诊断标准 按照卫生部《计划免疫技术操作规程》(98年版)诊断标准。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2003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2 结果

2.1 暴发流行情况 2000-2004年,全县每年均有麻疹病例报告,其中暴发疫情12 起,报告病例508例,死亡5例,受威胁人口20 275人,罹患率为2.51%,病死率为0.98%,发病数占全县疫情报告数的24.78%(508/2 050)。见表1。

2.2 暴发流行特征

2.2.1 地区分布 2000-2004年全县 12 起暴发疫情波及5个乡镇11个村,占总乡镇数的55.56%(5/9),其中宣威镇发生4起(占暴发起数的33.33%),下司镇发生3起(占25.00%),碧波乡和龙山乡各发生2起(各占16.67%)。景阳乡发生1起(占8.33%)。发病最少的1起只有3例,最多的有102例,平均每起发病42.33例,40例以上的有5起(占总起数的41.67%),20~39例的有3起(25.00%),20例以下的有4起(33.33%)。

发生暴发流行的5个乡镇中,以宣威、下司,龙山,景阳4个乡镇病例数最多,4个乡镇合计395例,占暴发病例数的77.76%。

2.2.2 时间分布 全年均有麻疹发病,但暴发以春秋季为主,病例主要集中在3月(124例)和9月(156例),分别占总病例数的24.41%和30.71%。见图1。

2.2.3 年龄、性别分布 发病年龄最小7个月,最大20岁。病例以7~9岁为主,占总病例数的45.28%,其次是4~6岁和1~3岁组,分别占25.59%和16.50%。见表2。病例中男286例,女222例,男∶女为1.29∶1。

2.3 发病与免疫接种的关系 508例病例中有免疫史230例(45.28%),无免疫史149例(29.33%),免疫史不详129例(25.39%)。

2.4 暴发流行时间和疫情报告时间 疫点首例发病至末例发病时间间隔最短7 d,最长55 d,平均18 d。疫点首例发病时间至疫情报告时间,最短0 d,最长51 d,平均19 d,见表3。

2.5 血清学检测结果 12起暴发疫情中只有2004年的1起采血进行麻疹IgM检测,共采血5份均为阳性。实验室确诊的暴发疫情只占暴发起数的8.33%。

3 讨论

通过对麻江县2000-2004年12起麻疹暴发疫情分析表明,麻江县麻疹暴发强度大,平均每起暴发有42.33例患者,发病在40例以上的暴发有5起,占暴发数的41.2%。最多的1起有102例,其中以宣威、下司、龙山和景阳4个乡镇病例数最多,占暴发病例数的77.76%。暴发疫情多发生在3月和9月,共发病280例,占总病例数的55.12%,发病年龄以4~9岁为主,主要为小学低年级学生,发生在学校或由学校蔓延的有7起,占暴发疫情的43.75%。这与小学3月和9月初开学后,学生从不同的村寨汇集到学校,由于易感儿童的集聚,加上传染源的进入,就很容易引起暴发,与省内有关报道一致[1-3]。暴发疫情中54.72%病例无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说明常规免疫存在许多漏种儿童,而2000-2004年麻江县报告接种率均在90%以上,但据县疾控中心调查年均麻苗接种率为70%~80%,每年约有20%~30%的儿童漏种。致使易感儿童积累3~5年后就发生1次麻疹暴发流行相吻合。可见麻苗接种率低是麻疹暴发的根本原因。有调查表明麻疹的发生与接种麻疹疫苗存在负相关,有麻疹疫苗预防接种史为麻疹的保护性因素[4]。分析发现仍有45.28%的病例有麻疹疫苗免疫史,这可能与原发性免疫失败(母体残留抗体的干扰使8月龄以下婴儿接种疫苗不成功,疫苗未冷藏、接种剂量不足、注射技术、注射用具、消毒剂等因素影响了疫苗的效价,接种疫苗期间或免疫的潜伏期内发生其他感染及儿童免疫功能低下)和初免成功后因抗体水平下降而发病[5]有关。因此,提高麻疹疫苗有效免疫接种率是控制麻疹的根本措施[6],麻江县于2004年10月对全县8个月~13岁儿童进行1次麻疹疫苗补充强化免疫使麻疹发病率明显下降,2005年以后至今没有发现麻疹确诊病例。从暴发流行时间和疫情报告时间来看,流行时间最短7 d,最长55 d,平均18 d。首例发病至疫情报告,最长51 d,平均22 d,37.50%的暴发是首例发病,8~15 d才被乡镇卫生院发现和报告,其中有近1/4起暴发是疫情停止后县疾控中心才接到报告,最晚的1起在疫情停止5 d后才接到报告。疫情迟报导致疫情蔓延扩大是麻江县麻疹暴发的重要原因之一,与左于会等[7]报道一致。另外,12 起暴发疫情中只有1起得到实验室确诊,只占暴发起数的8.33%。91.67%的疫情是靠临床确诊,这就不可避免混有风疹等儿童出疹性疾病,这也可能是接种麻疗液苗后仍发病的原因之一。

因此,要有效预防和控制麻疹暴发流行,首先要做好麻疹疫苗的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工作,特别是要重点加强对计划免疫薄弱乡镇的督导,杜绝“纸上接种”,消灭免疫空白村寨和开展入托、入学查验接种证工作[8];其二,在一些卫生设施薄弱的乡镇开展麻疗液苗局部强化免疫;其三,加强疫情管理和疾病监测工作,提高监测系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及时发现和处理患者;其四,加强基层卫生人员的培训,提高接种质量和处理疫情的能力;其五,加强实验室建设,开展麻疹血清学检测和诊断工作;六,加强冷链管理,完善冷链设备,推行定点接种,确保麻疹疫苗得到有效接种;七,加大投入,合理解决接种人员报酬,充分调动乡村医生工作积极性;八,加强健康教育,使儿童家长认识到计划免疫是防治一些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

参考文献

[1] 周峻,潘宏,龙昌斌.黔东南州2001年麻疹暴发疫情分析.实用预防医学,2003,10(3):362-363.

[2] 吴运凤.剑河县2001-2004年16起麻疹暴发疫情分析.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7,23(1):100-102.

[3] 田兴国,金宣华,褚彪.六盘水市1997-2005年麻疹流行病学分析.华南预防医学,2007,33(2):38-39.

[4] 张汉斌,吴莉萍,吴志辉.天河区2004儿童麻疹暴发的预防接种史调查.现代预防医学,2005,32(12):1678-1679.

[5] 刁连东,徐爱强,冯子健,等.麻疹.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231-234.

[6] 迮文远,刁连东,苏万年.计划免疫学.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359-381.

[7] 左于会,陈前伦.淮安市4起麻疹暴发疫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江苏预防医学,2002,13(4):21-22.

[8] 周峻,田兴国,吴国刚,等.贵州省2004年六起麻疹暴发分析.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13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