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爱部落”:儿童本位的选择性课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爱部落”:儿童本位的选择性课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针对教师专业发展缺乏动力,学生缺少童年快乐、缺乏学习兴趣的现状,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下应中心小学提出了“以爱立校”和“用爱的教育重建学校教育生态,让每个生命成为最好的自己”的办学理念。在“培育爱生命、爱生活、爱社会、爱学习、爱艺术的阳光儿童”的育人目标指导下,学校以“爱的文化构建”“爱的团队建设”“爱的课程改革”“爱的教学实施”为抓手,进行了“爱部落”特色课程的建设与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一、“爱部落”:改变学校的教育生态

1.爱是教育的基石

学校一直崇尚“爱的教育”,借助“爱”的育人文化为每一个孩子营造一个个充满爱的学习和生活部落。学校用爱的行动、爱的课程、爱的教学、爱的评价促进每位学生的生命成长,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校、家庭、社区获得合适的教育和个性化的发展。

基于爱润生命的“爱的教育”和基于“做最好的自己”的“个性化”教育是学校办学的两大核心理念和行动纲领。“爱部落”特色课程的整体规划和目标厘定,既有文化的积淀,又有实践的根基。课程内容的设置较好地突出了培育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五爱”学子的学校教育使命,体现了学校实施“爱的教育”的核心办学主张和教育理想。

2.从儿童本位出发寻找好的教育

教育即成长,学校教育的价值在于帮助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学校的课程建设应该以“发现每个孩子的生存需求和生命价值,让他们在校园里自由呼吸,寻找一种最适合自己的姿态去飞翔”为出发点、立足点和归宿。

下应中心小学在“爱部落”课程开发上充分关注生本,努力构建一个真正属于儿童的世界,以儿童的需求为逻辑起点,让儿童的生命因爱而美丽,让其生活因爱而精彩。尊重教育规律和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孩子提供适合的教育。

3.儿童是课程的主体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积极倡导个性化教育是一种教育理想,也是教育者的一种责任。促进每一个生命个体自由快乐发展。首先要尊重每一个生命的价值,认识每一个生命的独特性。

“爱部落”的课程构建强调儿童的价值需要,重视激发儿童的广泛兴趣,从而引起儿童对未知世界的好奇。比如,“航空达人”“涂鸦长廊”“步行日”“垃圾分类”等活动性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独特的想象能力,塑造学生自己的思维方式和知识结构,培育其创造意识;“小小气象员”“童心剧场”“宝贝购物计划”等课程,主要通过教师精心组织的学科综合性主题项目研究和跨学科学习,让每个学生在自己喜欢的学习领域找到自主发展的动力,促进其个性化发展。同时,走班教学调动了不同学生的创作欲望和创造动机,实现了优势互补和学生个性品质的整体发展。

4.学习力是课程的核心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强调记忆和被动接受、机械训练的传统课堂教学已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慕课、翻转课堂等一些新的教育技术改变着学生的学习形态,呼唤着新的学习方式。

为此,“爱部落”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中要求教师要有充足的前置性准备,善于引导学生开展基于问题、基于研究、基于项目的学习,让学生对课程内容和学习方式有相对自由的选择,并形成同伴学习的良好人际关系。

在课程的实施中,学校鼓励师生相互作用,即师生一起选择学习项目、研究学习计划、确定小组分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通过协作学习收集、整理信息,从而得到展示和获得反馈的机会。所有知识只有通过学生的自我构建、重组才会变成自己的经验,这种学习才是学生所需要的,这种学习经历才会使其感到快乐。

二、“爱部落”:三级三类选择性课程

1.共同基础+特色个性选修

从学校课程体系的总体结构来看,“爱部落”选修课程与国家核心课程、地方必修课程共同组成了促进学生生命发展的三个课程板块,是进行“爱润生命的教育”“让每个学生做最好的自己”课程改革的尝试。

“爱部落”个性化选修课程按组织实施和课程管理方式,分成三大类。

一是学科拓展类选修课程。

学科拓展类选修课程满足了学生学科学习的多样化需求,以多种学习方式引导学生感受和重新发现学科学习的魅力,体验学科学习的丰富性。

课程按拓展方向分为三类:首先,学科一生活拓展选修课程,如广告和语文、春联与语文、厨房里的科学等;其次,跨学科拓展选修课程,包括综合性的研究性学习项目和小课题,如乐器DIY、测量研究,也包括学科融合课程;最后,主题(专题)拓展选修课程,如数学的数独专题、语文里的诗词专题、小说阅读专题等。

二是社团活动选修课程。

社团活动选修课程满足了学生生活化、研究性学习的需求,以好玩的角色体验唤醒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玩”中享受无痕学习的快乐,体会社团自主选修课程带给自己的个性化成长。

课程按照“五爱”育人目标分为五大模块:爱生命社团自选课程,如“五官科医生”“健身中心”等;爱生活社团自选课程,如“环保加工厂”“缤纷小超市”等;爱社会社团自选课程,如“小小邮电局”“蔬菜市场”等;爱艺术社团自选课程,如“高雅戏剧”“童星剧场”等;爱学习社团自选课程,如“书的故事”“国学经典”等。

三是德育主题体验课程。

德育主题体验课程满足了学生体验式、项目化德育学习的需求。课程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核心,融合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

根据体验内容课程可分为三类:“红领巾”社区课程,学校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小手拉大手”“我的书包我来背”等“红领巾”社区主题服务活动;家校同爱课程,通过“家长教师爱的伙伴关系”PTA组织和“1+2+X”(由一名首导、两名副导和若干名家长、义工、社会志愿者组成)的德育导师组织,开展“热午餐计划”“步行日”等活动;主题体验课程,通过项目化研究性学习的形式,每两周组织学生进行一个主题的体验,如“体验地铁”“牵着蜗牛去散步”等。

2.课程群+蛛网课程立交桥

“爱部落”选修课程提出以国家核心课程为原点,建设丰富多彩、相互关联的课程群,为学生搭建四通八达的选课立交桥,使每个学生都能通过选择学习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多样化、个性化的课程集。

一是以国家核心课程为原点的课程群。

为消除选修课程建设一哄而上、盲目开发的弊端,“爱部落”选修课程以国家核心课程为基点,围绕核心课程学科,沿着“学科-生活”“学科深化”“跨学科”三个纬度,生发出丰富多彩的单项课程,其中部分“学科-生活”课程模块和德育体验项目共同构成了德育体验选修课程群,部分“学科―生活”课程模块、跨学科研究性学习课程模块和综合实践项目共同构成了社团选修课程。

二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蛛网课程立交桥。

课程群内的各个模块,既有相互平行,引导学生按个人学习兴趣进行多样化选择,扩大自己学习广度的设计;也有螺旋上升,引导学生不断加深自己学习、积累个人学习优势的设计。课程群按选修进阶顺序分为以下几类。

起始课程。这类课程通常只有8周,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初步接触和了解―个新的学习领域,进而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

进阶课程。这类课程通常有16周,课程主要目的是引导已有初步了解或兴趣相对明确的学生进行深入学习。

精深课程。这类课程通常有16周或以上,课程主要目的是引导兴趣相对稳固、有一定学习积累的学生进行更深入的学习。

学生可以学习多种初始课程,进行广泛的兴趣探索,也可以沿着自己的兴趣之路学习进阶课程,并在进阶课程之间跳转。同时,学科课程群、德育体验课程群、社团课程群三大课程群之间,又通过“儿童的生活”和“跨学科”链接点,将不同类别的课程联系起来,组成四通八达的立交桥。学生在小学6年的学习中,可以在这些课程模块之间自由穿梭。学生自己编织的蛛网状课程群构成了其完整的“个性化课程史”和“个性化成长史”。

三、“爱部落”:呈现校本课程新特征

“爱部落”是在国家课程和地方必修课程基础上,由学生自由选择修习的课程。经过近几年的实践与探索,该课程形成了鲜明的课程特色,“有‘爱’、有‘趣’、选择、开放”成为“爱部落”个性化选择性教育课程的基本表征。

1.有“爱”

所谓“爱”,是对事物由衷地欣赏和喜爱。“爱部落”内容构建的基础不是知识传授,也不是技能习得,而是让每位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这样的课程学习中,感受生活和学习的美好,对周围世界充满美好的向往和憧憬,充满好奇和探究欲。

因此,课程设计既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关注到学生当下的生活质量,又发展了学生的可持续学习愿望和学习能力,关照了其后续学习。

2.有“趣”

“有趣”指课程充满趣味性,学生感兴趣,以“每一个孩子的发展需要”为课程的起点和生长点。这种需要,不是成人、社会强加的需要,而是学生兴趣、好奇心和主动发展的需要,课程的出发点、资源、目标、实施,均以学生的好奇心、兴趣为中心。

比如,“小小邮局”“西餐礼仪”“缤纷小超市”等活动性课程就是基于学生“好玩”和“玩好”的课程理念设计的,其目的是让每一个学生在自己喜欢的课程里体验无痕学习的快乐。

3.选择

学校秉承“没有选择性就没有个性化”的课程理念,倡导把校本课程的选择权还给学生。

根据学校实际和《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精神,下应中心小学正在建设的“爱部落”选择性课程分为三类:近百个体验项目的德育主题自选课程、60多门学科拓展自选课程和35门社团自选课程,分别占学生每周总课时的15%-17%,小学6年共计840学时,学生每学期最多可进行四次选择,最少可进行两次选择。

4.开放

“爱部落”课程顺应学生的需求,保持课程空间的开放性。“爱部落”课程的目标开放,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自主选择的课程学习中体会成功、希望;课程内容比较开放,鼓励学生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的优势和强项。

学校不用知识体系的完备性束缚学生的学习,而是用丰富、灵活、富有弹性的单项课程,为学生特色化、多样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

丰富的课程正带动着学校课堂教学的生动改变,“小组合作、自主学习、协同教学、学科拓展”成为了学校绿色课堂构建中的主元素,全新的课堂教学结构和更自由、更开放、互动更多的课堂形式,让学生充分享受到了新课程带来的成功与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