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泡”四方街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泡”四方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四方街?在丽江可以“泡”的东西实在太多。“泡”是生活的某一部分,有纳西谚语“像蜜蜂一样工作,像蝴蝶一样生活”蝴蝶,泡在花间的那朵精灵,总是令人心生羡慕。

而实际上,生活如此琐碎,无数的庸常碎片组成了貌似的完整。惊心动魄也好,平淡枯燥也罢,我们和他人,彼此成为风景。当我们找到一处可以容纳身心的所在,发呆、沉默、歌唱、舞蹈、自说自话就都有了理由,无需解释和诉说。

简单的生活碎片加上一份咕嘟冒泡的心情,或许还有掌心的一掬阳光,这是属于丽江的life style,这是属于四方街八百年里的某一天,在四方街,“泡”什么?也许正是事物、人声的丰富与嘈杂,才有了这一份因心底踏实而生的自由心境。丽江生活在这一“泡”中,掀开一角面纱。

四方街的马帮

横断山区,滇西北高原的穷山恶水间,滇缅,滇藏的天堑间,险峰林立,茫茫林海,奇绝处,恐怕连搏击长空的飞鸟都难以穿越。猛虎长蛇,土匪强盗……其险如此!马帮们在与天险和匪徒的搏杀中,用血汗开辟了一条高、险,远的“茶马古道”。作为茶马古道最重要的驿站之一,丽江古城漫浸着纳西风情的青石街巷,留下了马帮们的身影,也记录了一段段传奇般的历史。

时间:上午10时

地点:四方街

人物:木师傅和他的马帮队

见到木师傅的时候,他正在四方街的一棵垂柳下休息,装扮漂亮的马儿在一旁悠闲的踱着步,木师傅头戴毡皮帽,白须冉冉,古铜色的脸上印满马帮岁月留给他的刚韧和勇敢,一身白色的褂子在午后的阳光下特别的醒目。

木师傅今年68岁了,是现在马帮队伍里年龄最大的一位,也是唯一走过茶马古道的人。他从17岁起就做了马帮,爷爷和父亲都曾走过茶马古道,到他已经是第四代了。

木师傅说,马帮的生活是一次超乎寻常的艰险之旅,每一次出行几乎就是一次生死考验!记忆中,一次经过香格里拉的一片竹林,晚上遭到一伙土匪抢劫,后又遇到老虎袭击,走失了两匹马,卸下的三百多斤货物只能由人来背。如果遇到大雪封山,就会被困在山里,最长的一次被困了八个月之久。

丽江古城是马帮们的必经之地,而四方街,则是他们最重要的交易场所。如今的四方街,昔日热火朝天的交易场面已不再,它成了游人们聊天和发呆的最好场所。清脆的驼铃和马蹄声总会吸引游客的目光,好奇的人常会急不可待的戴上毡皮帽,骑在高大的马上体验一下作马帮的感觉。

现在,木师傅和他的马帮队每天都会踏着晨曦走入古城,清晨在四方街拍照,有时就让马儿驮着游客走过古城的小巷。“过去做马帮睡觉都不踏实,如今轻松多了。”木师傅憨厚的笑笑。“丽江古城是迄今为止保存最为完整的茶马重镇,借此宣传一下马帮文化,对于我这个老马帮来说,是生活的一大乐趣啊。”如今的生活,对于木师傅而言,也许少了曾经的惊险和刺激,但是却收获了一份坦然和乐观。

四方街的张桂荣

每天“泡“在四方街的人群中,特别的是一群纳西老人,和别人拉会家常、看打跳、看另一些“泡”四方街的异乡人。只要天气晴好,张桂荣总是搀着腿脚不便的丈夫到四方街坐上一会。出生在科贡坊,二十岁嫁到百岁坊,她的年华交织在四方街旁的街巷里,76岁,思维清晰,依然健谈,张桂荣见证了四方街半个多世纪的变迁。

时间:午后

地点:四方街

人物:张桂荣

作为古城商贸集市的中心,四方街的周边自古就是商铺林立。那时候卖鸡豆桥和鸭蛋桥之间的河面上覆上结实的木板,河水被藏在了房子底下。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被拆掉之前,那里仍是百货公司的门市,百雀羚、塑料凉鞋和手电筒很受欢迎。

半个世纪前四方街的广场上布满各种小摊,它是一个真正的集市。只有在每天傍晚冲洗四方街之后,方正而光亮的五花石板铺筑的地面才显露出来。

四方街上的最后一批鹤庆打铜人搬迁后,四方街更像是某个广场,古城的心脏变得真正平和舒缓下来,成为古城四通八达的巷道的某个起点或者终点。

四方集市、四方广场,“街”呢?

半个世纪前的四方街,生意稍好、富裕一些的摊主都能做上一把这样的土布伞,挡雨遮阳。那时候的牌坊过入口远比现在要宽,突然下雨的午后,附近没有伞的小贩就挪到牌坊过的门廊。鸡豆凉粉、冰粉凉虾和面,躲雨的人们吃上一碗,等雨过去。

在今天的四方街,土布伞被固定在了一圈椅子的中间,遮挡住高原的酷烈阳光。五花石围栏、土布伞、木椅子,算是泡四方街的几大道具。

张桂荣的父亲当时是草药医生,红军过丽江时,分给张家两套被褥。为方便他到各个村子里给村民治病,这个草药医生还得到了一匹白马。马太贵重,他不肯收,那天整个四方街的人都看见草药医生把马撵到了城外。后来据说有人看见白马跟上了部队。

白马好像又回来了,它每天在“上班”路边悠闲地吃上几棵草。现在白马在古城的马帮队里,个矮耐力好的丽江马,主人和游客们都很喜欢它。

即便是越来越多的游客,张桂荣说自己并没有觉得过吵闹。看着来往熙攘的异乡人,他们说着听得懂或者听不懂的语言,在四方街发呆、四处走,张桂荣和老伴偶尔说上几句话、笑笑,夕阳快落的时候回家。

张桂荣说她小时候的四方街集市,人也一样多:从狮子山上望下来,四方街是沸腾着的。她仍然记得那时候下过一场雨天气放晴,没有衣服可换的人微微发抖,湿衣服上冒出白汽。“现在吃穿足够,好了。就盼着身体好,多活几年”。

四方街的“他们”

时间:下午3点左右

地点:四方街

人物:马丹

马丹来自以色列,在中国已有半年多,现在在古城的一家酒吧里工作,下午空闲的时候,常骑着自己的单车在古城走街串巷,而每次经过四方街,他都会停下来发一会呆。

吸引他的是这里的人。四方街过去是贸易中心,如今依旧是古城的心脏。马丹说,在这里,他可以看到不同肤色,来自不同地方的游客。他们聊天,骑马拍照,和纳西老人们一起“打跳”,或是和自己一样,坐着发呆。马丹说,四方街是这样一个地方:你可以选择成为别人的风景,你也可以跳出来,在静中感悟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