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谁有资格玩户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谁有资格玩户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图/任我行户外俱乐部提供

厌倦了旅行社小旗挥舞,人头攒动的旅游?厌倦了带有跑步机胶皮气味的锻炼?你是不是也想把户外的空气带到生活里来?春暖花开的时候,让我们到户外去!那些岩壁上的舞蹈,山野间的露营,其实触手可及。

北京大学山鹰社

北京大学山鹰社,1989年成立,是全国首家以登山、攀岩为主要活动的学生社团,中国民间登山运动最有实力的登山团体之一。每年攀登一次雪山,培养出3名国家登山运动健将、14名国家一级登山运动员。尽管2002年的山难曾使登山活动引发争议,但是年轻的脚步却不曾停住,因为,山在那儿。

山鹰社的社团精神是“存鹰之心于高远,取鹰之志而凌云,习鹰之性以涉险,融鹰之神在山巅”。每年进行登山、科考、冬训、户外技能大赛、攀岩等各类活动。

费用:因为是学生社团,山鹰社不对成员收取费用,登山、科考等都有赞助商支持。短途活动的少量费用则为AA制,朴素是山鹰社的传统。如果你还是学生又热爱户外的话建议参加这类户外社团。有时间,有体力,有热情,还有什么好犹豫呢?年轻真好!

刘波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02级学生,北京大学山鹰社2004-2005年任社长,2002年秋季入社,03、04、05登山队员,野外活动无数,攀登过玉珠峰海拔6178米,启孜峰海拔6206米,哈巴雪山海拔5396米,桑丹康桑雪山,海拔6590米,25座较高峰之一。

李颖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2004级学生,2006年入社的新山鹰。

任明远

北京大学中文系03级学生,2004年3月加入山鹰,现在是部长会成员,2006年新疆阿勒泰科考队副队长。

他们是

18岁~25岁

在校大学生

男:女=1:1

北京大学山鹰社:乘着年轻的翅膀

采访/本刊记者

刘婧图/北京大学山鹰社提供

怎么开始户外的

刘:觉得有意思,可以去很多地方,认识很多人,也可以锻炼身体。后来加入之后呢,就一发不可收拾了。山鹰社的活动中,我最喜欢登山。

任:最初其实很简单,觉得人多一些锻炼可能更容易坚持下来。

李:想让自己的生活丰富一点。以前在北大一说起“山鹰”们,都觉得“哇!好强啊”。现在自己加入进来,才发现老山鹰们的成绩都是平时的一点一滴坚持训练积累起来的。好多同学都说我“你居然是山鹰?你这么温婉的女孩子能去户外?”连我哥都不相信。呵呵,我能坚持下来,也是想在体力上给自己一些压力,锻炼意志吧。

印象最深的一次探险

刘:我第一次登顶的时候,很狼狈!那是青海的玉珠山,6000多米。几乎是在老队员的鼓励下和呵斥下爬上去的,半夜2点起来,三四点开始爬,走了五六个小时,加上高原反应,上去还呕吐了,一点都不兴奋。

李:第一次参加活动是去黄草梁进行穿越。走到后来实在是走不动了,真的是好绝望啊,那些老队员指着给我说,你看这个地方,老队员第一次走到这里都哭了。那个老队员当初说再也不参加这种恐怖的活动了……最后这样坚持下来。

任:去年五月,我们去小五台山拉练,山上气温降到零下,刮着很大的风,我们要通过一段沿山脊走的路,很窄,一不小心就要被吹到山下去了。出了山领队说我们是“捡了条小命回来”,之后一直对小五台心有余悸,才知道算是山鹰社所有二三天的野外活动中难度最高、体力要求最大的。

平时怎么保持体力

刘:每周有2次体能训练,有一两百人参加。周末还有小型的活动。

李:第一次参加山鹰社的锻炼强度就好大。跑了1000米的热身跑,4圈的日常跑,1圈放松跑,还有60个仰卧起坐,60个蹲起,25个弓步压腿和28个俯卧撑!觉得太魔鬼了,怎么可以这么累。但是一个月下来,就觉得不累了,或者说还是可以坚持的。

任:平时训练有很大效果,至少身体好了很多。不过……其实很多女生减肥的话也比我们少跑不了多少啦,呵呵。

户外活动中最难克服的是什么

李:体力,对我来说就是体力了。

任:在最痛苦的关头找到战胜自己的那股劲是最难的。

刘:登雪山觉得最枯燥的时候,是爬到一定高度,在登顶之前的营地上,三四个人要在里面等待一段时间。不能乱动乱跑,觉得很难熬。但是毕竟那种时刻也是很难得的嘛,过后觉得也是蛮好的。

对户外最大的愿望

任:希望自己能做到在什么境况下都是乐观、能干的,如果没遇到坏情况就希望能给团队带来一个好的气氛;如果万一遇到了坏情况,也希望自己能为稳定军心尽一分力。我在争取做领队,还没做过,以前看见过一篇对领队要求,写出来简直就是圣人……不过只要承担起了责任,付出努力,应该也不会离标准太远吧。

刘:我把这个看作我的业余爱好,没有什么明确的目标。现在不是都鼓励学生创业吗,我可能会开一个公司,和登山户外有关的。

李:登雪山那当然是一个终极目标啦。但是我不是很强求的,我更喜欢这个过程。比较想做的是科考,因为去西部比较贫穷的地方,有很多社会问题,想把作一个课题。

俱乐部什么最吸引你

任:感情和氛围。在社里,所有老队员都会告诉新队员,去野外吧,去一次野外回来你和大家的感情就会变得特别特别好。每次回来坐在车里大声唱歌的感觉,真的很好。

李:友谊,真诚,还有团队精神。总是有人在不停的为你加油。那种感觉,就是天塌下来也会有人和你共同承担。

用一句话总结对户外的感受

刘:我觉得,用抽象的词语很难以形容,要的就是其中的感受吧。

李:我会一直坚持的,因为我喜欢!

赢家车友俱乐部

在赢家车友俱乐部墙上的全国地图上面,只有新疆、台湾等少数几个省还没有插上标志车友俱乐部足迹的小旗。成立于2003年的赢家车友俱乐部已经有300多名会员。开始是会员入会多靠朋友介绍,慢慢人传人地形成了一个气氛和谐的自驾车友圈子,也就有不少私家车主慕名而来。每个月都会举办二三次活动,包括到自然景区的自驾活动、汽车场地赛、公路集结赛、公益性质的植树、捐助、车友讲座、放片等不一而足。健康的活动内容,轻松快乐的氛围,友善文明的会员以及时尚的玩法是自驾车俱乐部吸引越来越多的私家车主的原因。

费用:参加这类自驾车俱乐部,会费每年从几百到上千元不等,俱乐部对会员加入没有特别苛刻的要求。当然得是有车一族,毕竟自驾车俱乐部的中心是汽车文化。

赵英

电脑行业,加入俱乐部不久的新会员。

乔国泰

汽车行业,人称“乔老爷”,汽车改装专家。

他们是

30岁~50岁

来自各行各业,自有产业者居多

男:女=1:1

冀宁,网名:“疯狂北斗星”人称“小北”

从事IT业,是俱乐部里的热心人。

冯琪明

广告业,摄影玩家,山西省摄影协会数码协会副会长,俱乐部资深会员之一。

赢家车友俱乐部:把工作扔在俱乐部门外

采访/本刊记者 刘婧图/本刊记者陈泽锋 赢家车友俱乐部提供

怎么开始户外的

乔: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吧,我比较喜爱机械,喜欢汽车。

冀:我是“闻着香味”过来的。在外面吃饭碰见一群人刚出去玩回来,都开着带有车标的车。我觉得挺有意思,一打听,就跟着上了梁山了。

冯:我是朋友介绍的,从俱乐部设立之初就是会员了。

赵:我和他们都不一样,我是偶然在网上发现了他们的论坛,我就觉得这个论坛挺有意思,大家在一起气氛特好,就顺着电话找到俱乐部了。

印象最深的一次活动

乔:去。因为是一个年轻的高原,还在有不断的地质变化,滑坡了,有碎石了,有时候路就没了,被落石堵了,只有等部队的工程机械来把路通了才能走。一天之中可以体会四季。那种艰难,可以说不是能想得到的。100公里的路要走八九个小时。去的时候走青藏线还好走一些,回来的时候走川藏线,那地方,一般人就吓也吓傻了。一车宽的路,旁边就是万丈深渊,这样的路不是几米,而是要走一天。有的地方泥有半轮深。人还有高原反应,头疼、胸闷、昏睡、流鼻血。要是走上沙石路,那都感觉是从旧社会到了新社会。

冯:人们说秦岭难走,从川藏线回来,那秦岭就是小山丘。在,路上碰到司机都会特别亲,都要下来打个招呼,聊聊再走。还碰到一对山东来的母子骑自行车走川藏,儿子被狗咬了需要打针,我们就把他们带到医疗站去。在青海湖,乔老爷的车还给掉到青海湖里去了,多亏有绞盘。

冀:对于我来说,所有的出去玩的途中,都是我最难忘的。在途中相互联络呼叫,相互帮助,比到目的地要印象深的多。

每次活动都非常有意思。你要是真的出去一次,住一次帐篷,夜里抬头看一次星空就能体会到乐趣了。到了营地有负责支帐篷的,点篝火的,做饭的,还有负责唱歌和玩的。哈哈。

赵:我们女会员出去就什么心都不用操,几乎每件事都有人去做了,大家特别有责任心,就像一个大集体一样。我们出去自己带着发电机、小电视、音响、卡拉OK,小北就是我们的DJ、调音师。

平时怎么保持体力

乔:俱乐部平时有各种各样的活动,打球、滑雪、滑冰……大家一起去又高兴又实惠还锻炼身体,特别健康。有的人以前没事干老爱打麻将,加入俱乐部以后,麻将也不打了。

户外活动中最难克服的是什么

赵:一开始住帐篷会担心会不会有蛇啊,会不会有不干净的东西。但是都没什么难克服的,后来就好了。

对户外最大的愿望

几乎所有人都表示,没有什么高不可及的愿望,和大家在一起开心就好。

俱乐部什么最吸引你/你最喜欢俱乐部的什么

乔:放松。

冀:来了这儿,那工作就在门外扔着呢,进了这个门,什么工作那都与我无关了,出了门,再拣起来。这儿是相当的放松。

赵:在这里大家都是平等的,没有年龄、性别的差异,气氛特别好。

用一句话总结对户外的感受

冯:享受生活,从这里开始。

冀:开心就好。

赵:特开心。

乔:从喧嚣的都市中走出来,体验心情,享受汽车文化带给我们的快乐!

太铁骑游队

太原骑游协会太铁队,是一支活跃的自行车队,队员由一群热爱运动热爱旅游的退休职工组成。这些看似普通的老年人,几乎人人都有过骑车跨省旅游的经历,骑起车来,年轻小伙子也未必是对手。这样的自行车骑游俱乐部仅在中等城市太原,就多达30多个,会员则有2000余人。比起年轻人热爱的徒步旅行,骑游俱乐部更适合上年纪的驴友加入。

费用:加入这类自行车俱乐部很简单,每年的会费只有象征性的10元钱,和大部分户外俱乐部一样,骑游俱乐部的费用采用AA制。但是骑游队的活动内容很多,长线活动要出游十几天乃至一个月,要真想加入,还得相当有闲才行。

他们是:

50岁~75岁

退休

男女性均有

刘宝槐

太原铁路局退休职工,56岁。曾骑游至山东,途经山西、河北、河南、山东4省1000多公里。

耿建明

太原铁路局退休职工,60岁。曾骑游山东、河南多处。

王桂林

太原铁路局退休职工,58岁。曾骑游山东、河南多处。

太铁骑游队:单车上的夕阳

采访/本刊记者

刘 婧图/本刊记者 陈泽锋 刘宝槐

怎么开始户外的

刘:锻炼身体,出去玩呗。这个和跟旅行团出去玩不一样。心情不一样,连走连玩,啥也能看上,心情开阔。

王:为了锻炼身体。

遇到过最危险的一次户外活动

刘:我没有碰到过什么危险,就受过一次伤,是去临汾的时候和别人换了车子骑,换了个女式车子,腿伸不直。把腿筋趔了,拐着一条腿从太原骑到临汾。前年我们队有一个去河南云台山,过太行山脉的时候天黑路滑,摔到沟里去了,摔得鼻青脸肿的,送到晋城急救了。

印象最深的一次探险

刘:有一次在山东菏泽,我们在吃饭,有一个小伙子过来问我们是干啥的。我们告诉他我们从太原一路骑车子过来。他问完就走了,等我们吃完发现小伙子给我们付了钱了。虽然钱没多少,但是个心意。

我们去好些地方,人家一看你们都是老头老太太,骑一路也不容易,景点门票就给我们免了,或者十几个人收上3个人的票。一路上还是好人比较多。

王:过太行山,从河南往山西走,一路都是上坡,从来没那么累过。那是给我印象最深的了。

耿:去临汾走到灵空山一带,连着30多公里的下坡路,真危险!车闸都磨得冒烟,只好骑一阵,下来推一阵,要不,闸都磨没了。

对装备的看法

刘:车子当然重要啊,跑得快,蹬得轻的。因为出去要带东西,山地车轮子粗,好带。我骑的跑车跑得快,但是轮子细不好带东西。我改装了一下,也能带一点。女人们骑的一般是普通的内三速变速车。

变速车才能跑得快。我们在山东路上碰见个小伙子,骑着普通车子,听说我们骑车旅游也要和我们一起去,结果走了没多远就拉下了,最后大老远气喘吁吁的和我们说:“哎呀老师傅,不行啊,我这车子跟不上你们。”

平时怎么保持体力

刘:基本上每周都出去去近一点的地方,榆次、小店、清徐活动。

在户外活动中最看不惯户外圈里哪些现象

刘:出了门就要互相理解嘛,有什么矛盾回来再说。一般也没有什么矛盾。

对户外最大的愿望

王:骑协曾经和台湾的自行车骑游协会联系过,如果有机会,想骑到台湾去。

户外活动中最难克服的是什么

刘:没有什么难克服的,基本上出去就是前3天累,腿困全身困,前3天抗下来就没事儿了,后面也不累了,一天能赶个110公里。就是有的地方路上脏,一天下来像下了煤窑一样,满身黑满脸黑。要说最难受的时候就是碰上人家不理解,说你神经病,好好的不在家挣钱出来花钱来了。那个时候最难受。

王:对我来说,上坡是最难的了。

用一句话总结对户外的感受

刘:年轻了10岁!

任我行户外俱乐部

任我行是山西最为活跃的户外俱乐部之一,是一家会员制户外运动俱乐部。以会员为核心,徒步大朝台――徒步五台山东、北、中、西、南5个台顶,穿越太白山,王莽岭,锡崖沟之旅,太行白陉(磨河大峡谷)徒步穿越等都是经典线路。

参加户外俱乐部很简单,只要你有户外运动的热情,体力稍微差一点也不要紧。俱乐部有难度等级不同的线路。户外俱乐部有经验的专业户外人士事先踩线,在活动中负责安全保护,并且俱乐部有专业的户外装备提供,安全、省心。更重要的是,俱乐部可以让你认识一帮爱好户外的朋友。对于刚开始户外的新驴来说,参加一个可靠的俱乐部,无疑是最好的办法。在户外俱乐部里泡上几年,不知不觉中,菜鸟也变成了老驴。

费用:会员费每人每年100元。领队费每人每天10―20元,非会员每人每天20―30元,其余费用AA制,二三天的短线在300元左右。俱乐部提供装备租赁。

他们是:

25岁~40岁

私营企业老板、公务员为主

男性偏多

飞飞

26岁,任我行户外俱乐部会员,领队。2003年开始进行户外俱乐部活动。

晓宇

29岁,任我行户外俱乐部负责人,2001年开始接触户外,2003年创办任我行户外俱乐部。足迹遍布太行、太岳山脉。主要进行的户外项目:登山、徒步、穿越、野营、定向越野、攀冰、溯溪等。最高攀登过雪宝顶――5588米,大香格里拉十大雪山之一。

任我行户外俱乐部:跟着双脚去流浪

采访/本刊记者

刘婧 图/本刊记者陈泽锋 任我行户外俱乐部提供

如果你从来没有参加过任何户外活动,那么就去参加俱乐部吧。它可以帮助你迈出菜鸟到驴友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俱乐部聚集了一帮同样爱好的朋友,常常一呼百应,其乐无穷。你会发现,不管你是什么年龄,什么身份,都可以在户外找到同乐的人。

谁有资格户外

是那些爱上自然的人们,懂得休闲的人们。

怎么开始户外的?

晓:喜欢玩呗,以前出去钓鱼一去就是两天一夜。晚上在湖边生起篝火,抬头看着星星,我就想,要是每次出来能这么着玩多好。后来慢慢接触到户外,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飞:被朋友忽悠的,哈哈。我以前是自行车爱好者,一个和我一起骑车去石家庄的朋友鼓动我说出去徒步、住帐篷好玩,我去了一次,就染上“毒瘾”了。

印象最深的一次探险/遇到过最危险的一次户外活动

晓:太多了。有一次两个人徒步山西境内长城。这一带特别荒僻,连着走一天看不到个活物。一路上迷了N次路,经常面前几条岔路,根本不知道怎么走。有一天,我们远远看见一个人影,但是看不清楚是人还是块石头。后来看到有羊群走过来,我们想,这肯定是人了,于是我们又是呼喊又是挥手,折腾了半天也没回应,得,看来是块石头。等我们走近了,突然石头动了!向我们走过来,原来是个牧羊人!我们兴奋坏了,赶紧跑过去问路。结果――那人是个哑巴!

我们这3年每年都到五台山朝台,5个台顶徒步走下来,已经走过7次了,每年夏天一次冬天一次。北台上面到了冬天风特别大,在上面我们得两个人相互搀着,趴着走。据老和尚说,他们从一间房子走到另一间也得腿上绑上沙袋,在地上匍匐前进。北京曾经有人给北台捐过一台风力发电机,居然给吹坏了。而且北台上面就没长过树,因为风实在太大了。而且冷,有一回我们下来碰上山下的小尼姑,看见我们都吃惊坏了,说你们怎么这个天气上山,要死人的啊。

有一年夏天上北台,平时冬天到台顶要到下午4点,夏天也得12点,我们上去一看,才9:40!两个小时就上来了,自己都不相信!状态好的时候真是没法说。

也有特别累的,走得腿都僵了,我们都说能不能带一双备用脚,走得疼的不行就和换备用胎一样换上,那就好了。

一次好不容易找到一片平地扎下营来,结果好几头老乡放养的牛在周围转来转去。我们纳闷了半天才明白,这块地方是人家牛睡觉的地方,怪不得有好多牛虻。结果……牛赶不走我们,最后到河滩上睡觉去了。

锡崖沟还没有开发的时候我们就去过,那地方一筐鸡蛋运上去就得摔碎半筐。晚上抬头往天上一看,哗,满天的蜻蜓,“嗡”地飞过来,一下把半个天空都遮住了,从来没有见过那么多的蜻蜓!

对户外最大的愿望

飞:想去那去不了啊,想去K2,世界第二高峰,电影《垂直极限》就是根据登K2的经历拍的。山分体力型和技术型的,K2是纯技术型的,要是能登那山那可来劲。

晓:想去的地方太多了。下一步打算去新疆的慕士塔格山,海拔7509米。

对装备的看法

晓:装备是必要的,但不是必须的。一套基本的装备,鞋、睡袋、帐篷什么的,下来也得千儿八百元。上不封顶,要是玩到王石那境界,怎么也得几十万了吧。

户外活动中最难克服的是什么

晓:不好说,要说就是有时间的时候没钱,有钱的时候没时间。哈哈。

用一句话总结对户外的感受

晓:生命不止,脚步不停。

飞:开句玩笑,“我们做好了与没钱和没时间长期斗争的准备”。

风子:每个人都能有自己的珠峰梦

采访/本刊记者 陈瑾图/风子提供

玩家身份:

温州风子户外专卖店负责人,专业领队

玩家特征:

登山、骑行、穿越

历程

2000年 温州-西宁-拉萨-珠峰-樟木,自行车骑行青藏及中尼公路

2001年 单人77天骑行中国最南(三亚)至最东(抚远)及最北端(漠河)

青海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藏羚羊保护站第一批反盗猎志愿者

攀登青海昆仑山玉珠峰

2003年拉萨-云南大理,单人自行车骑行川藏南线及滇藏公路

2004年中国大陆人士首登16名志愿者之一

珠峰环保大行动清扫队队员

攀登四姑娘山区大峰、二峰、三峰

2005年攀登珠峰。中国珠峰高度测量队,运输队队员。

新疆天山山地越野赛亚军

1997年-2005年 完成全国大多数省份的单车骑行,5项各种级别的自行车及越野比 赛的冠亚军,各种方式各种规格的领队经历。

2006年2月攀登云南丽江哈巴雪山

怎么开始玩户外的?

我小时候就是在矿山长大的,很自然地喜欢上爬山,从小学起就热衷找各种探险方面的资料,初一时做高考的地理试卷,能得近80分呢。可能天生对自然好奇吧。

平时怎么保持体力?

每天运动1小时左右,跑步,骑车,每月三四次的带队登山和强度较大的穿越,周末全天运动。不打牌,不抽烟,没什么其他的娱乐活动。

你怎么看待户外装备?

我自己开店的,装备当然很齐全。不过我觉得在普通户外运动中,装备是第二位的,人才是最重要的。

装备完善到什么程度就可以登珠峰?

这个很难一下说清楚。在这些极高海拔高危险的活动中,有些装备是必不可少的。人在自然面前不能无谓的自大。既要反对装备无用论,也要反对唯装备论。

什么时候开始想要去珠峰的?

1988年的时候,12岁,当时中日尼三国跨越珠峰,我从电视上看到这个活动,觉得那个山真美,登山运动员真是厉害,也知道那是世界最高的山,就开始向往了。后来,我知道仁那也在那次登山活动里,我们后来成了朋友,可是,他去年逝世了。

去年作为运输人员为国家测量科考队服务是你最近一次登珠峰,你觉得自己因为什么特质成为这次登山活动中全国仅有的3个业余选手之一?

相对来说,原来的运动经历让我在体力上具有优势,多年的高原骑行和游走生活让我能适应各种恶劣环境和应对各种未知的变化。更主要的是,我有很强烈的这种欲望,这能让我不会惧怕在过程中碰到的任何挑战。我自费参加了前年的珠峰清扫活动,这次活动中,高山能力得到很多前辈的肯定,也为能入选珠峰运输队打下了基础。

怎么看待攀登过程中的登顶情结?

作为登山者,如果说不想登顶,谁也不信。区别在于事后的反应,有人想得开,有人会很在意。我自己参加测量队这次,3个月的努力,最终未能登顶,自然是遗憾。最多只能怪自己没把握好,或是说运气不好,但这次的尝试,也证明了自己完全有能力登达世界之颠,我还年轻,还会有机会再来的。

普通人可以和珠峰有亲密接触吗?

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珠峰梦。今年5月份,我与台湾的山友便组织一个徒步探险小组,带领普通玩家进行5200米珠峰大本营到6500米前进营地的高山徒步活动,在有安全保障的前提下,让普通人有机会走近珠峰,领略攀登珠峰的苦乐和独特的冰川美景、高海拔风光。这虽然和登山不相同,但也是一种接近珠峰的方式。

说说你比较难忘的户外活动。

很多次命悬一线的经历吧,难忘的太多了,都不想统计了。

玩户外的生活里,有没有你比较难克服的因素?

如何在现实中生存,对我来说比登山骑车什么的更为艰辛,这是一个要长期斗争的过程,也是理想和现实的冲突,很多时候不得不退一步,但不会放弃。

你每年会在户外上花多少钱?你觉得资金和户外项目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我所有的钱都花在玩户外上了。资金有一些影响。原来经济很吃力的时候,我通常是骑车。现在好一些了,还可以登山了。但是户外运动最重要的是激情,在正确认识的前提下,想做便去做,很多事情总会解决。

有没有你不赞成的玩户外的行为?

我在组织活动时会很注重约束队员保护原生态文化,保护自然、与人平等的交往,我想任何一个合格的领队或户外爱好者都会要求大家这样做的。这是户外运动的基本原则。户外运动吸引大家的地方主要就是这么几点,给我们带来无数的也就是它们,如果连我们自己都不珍惜,不去爱护,那还能指望谁呢。当然,进入这个圈子的人成倍的增加,也带来了各种问题,人们在进入这些运动的同时,往往没忘记了这些细节,除了看不惯,我想,加以引导似乎更要紧些。

关于玩户外,你的野心或愿望是?

说出来可能很多人会骂,我想登顶5座以上的8000米和七大洲最高峰,单车骑行全球。不管能不能做到,至少可以去试一下,人生短短几十年,总得做些自己想做的事。

用几个关键词描述一下你自己玩户外的感觉。

执著,激情,享受梦想。

对于喜欢骑行、喜欢登山、喜欢搞户外的朋友,你有什么建议吗?

建议谈不上,首先祝大家能真正的热爱这些运动,能享受到它们带来的巨大欢乐。另外,对刚刚接触户外的朋友,希望能有正确认识,虽然户外具有很大的包容性,玩的方式也多样化,但千万不要把太嘈杂的东西带进来,户外是发现自我、接近自然的过程,而不是都市人转移灯红酒绿的场所。

大部分时间,风子是孤独的上路,这种有同伴的旅程很少。

【风子登山日记】

今天是第二次下来休整,因为连续几天的暴风雪,大部分队员都从上面撤到5200米的大本营或更低的定日休息。明后天便陆续回去,开始最后阶段的工作。我现在定日县城,海拔4450米对我们也已经是极低的高度,期望在这低海拔的两天里能让已开始发炎流水的嘴和鼻子尽快恢复。

现在除了黑了很多,瘦了15斤左右,头发乱得像草,别的一切都好。精神不错,饭量够大。一个半月来,我们整天望着珠峰,她让我们更安静了。在大山面前,人类永远都是那么渺小。在空气稀薄地带的每一步,每一下深深的喘气,都是真真切切的。不管多大的风雪,不管前面是冰壁还是深渊,只要沿着路绳一直向前,一切总会好的。

到现在为止,已在6500米及以上高度生活了半个多月(有的队员呆了近一个月),其中向7028米的北坳天险做适应和运输三次,向7790营地运输一次。山上生活比较艰苦,在6500米以上只能用不到70℃的水泡方便面吃,因为所有东西都要用人力运上去,不可能提供太多的东西。有时时间不够,运输时一天只能吃上一次稀饭,因为带的路食用不了多久便冻得像石头一样硬,所以这些时间减肥是最好不过的了。一天掉一斤肉并不是什么新闻。

长时间呆在高海拔,虽说多少对智力有些影响(本来就不聪明,这回完了),但对高度适应却是很有好处,对体力正常发挥作用很大。一般从5200米的大本营到6500米的前进营地,有20多公里路,一般是安排两天时间行进,在中间要过一夜,在呆久了后,我现在一般是一天时间上去,8小时不到就能走到。第一次从前进营地运输至7028米,要走5个多小时,现在在负重的情况下大约3个多小时就到了,那是一段3公里左右的冰原和一道高约400米的垂直冰墙。现在觉得困难的是7028到7790营地的大风口路段,除了路线十分长,极其消耗体力之外,这里的风真是大得让人吃惊!一吹起来什么都看不到了,只有灰蒙蒙的一片,风从右边吹过来时,脸只能向左边,不然根本无法呼吸,也很快会被冻伤。有时一股风打过来,就感觉快要窒息了一样,很难受。而且也很冷,在这个路段发生冻伤的比例是很高的。虽然会使呼吸更困难,我还是把打劫帽戴上了,就是那种只露出两只眼睛和嘴的帽子,但是走不了多久就要将嘴那一块用力向下扒,然后使劲的在那呼气,那个样子像极了一只狗在夏天的样子。

因为暴风雪的原因,现在前期的运输工作还没有完成。8300米的突击营地已经建好,但氧气和食品只运输了一部分到7790营地。这几天就要开始最后阶段的运输工作了,一切顺利的话,一周左右便能完成。然后便等天气准备最后的冲顶了,现在时间谁也说不准,除了大家的努力外,主要就是看老天的眼色了。在珠峰面前,谁都不敢妄自尊大。

现在状态不错,对高度的渴望也空前的强烈。按目前的形势,无氧登达8000米应该是有较大希望的。对于中国登山者来说,这是一场残酷的淘汰赛,每个人面对的不仅仅是大山,还要面对各种人为因素。当然,首先面对的是自己,在高海拔,每时每刻的情况都在发生变化,今天状态好,不代表明天也好,在现在的高度体力好,弄不好再上一步就动不了了。所以一切计划都是假设的。但愿走好每一步吧。作为一个珠峰运输队的一员,本身的体力付出本来就要更大一些,没准,还没到冲顶的时候,能量便已经消耗尽了。另外今年中国队人员结构比较复杂,有好些个国家任务和其他任务。登山队先要保证的是这些任务的完成,而不是个人登山者的什么梦想。

每个行走在珠峰的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在我看来,那些夏尔巴们(当地人)是真正的英雄,尤其是他们在7000多米的冰天雪地中,还不忘唱着快乐的歌,这份对生活的热情,让人明白,登山并不是人生中最重要的。

让我们热情的生活吧。

王者鲲:为环保行吟

采访/本刊记者 陈瑾图/本刊记者陈泽锋

历程:

1990年,骑行吉林-辽宁-北京-山西-陕西-甘肃,行程3000余公里,历时45天。

1993年,从甘肃天水孤身徒步走进,行程3400余公里,历时半年。

1999年,从拉萨启程,发起“世纪环保万里行”活动,准备驾车走遍中国,并到各大高校演讲。已经走过、青海、甘肃、陕西、四川、重庆、贵州、云南、广西、海南、广东、湖南、湖北、江西、福建、浙江、上海、江苏、安徽、河南、山东、河北、山西,现人在旅途。

玩家身份:

诗人,环保主义者

玩家特征:

自驾、环保

1999年6月1日,王者鲲(右)与朋友张斌从出发,开始了为环保而行走、宣传的旅程。一路上的大部分时间,他们在这辆车里度过。

说一说这一切是怎么开始的吧。

1999年8月,我在,参加一个朋友的葬礼,把他送到天葬台,觉得很受触动。回来后刚好碰到一个藏族的朝佛活动,我看着周围很多的藏民们,突然想起英国的哲学家罗素,某次他在伏尔加河的船上和贵族们谈论人生、生存与死亡等哲学问题,突然他感觉到人类灵魂的苍白与言语的无力,于是退出谈话走出船舱。正在此时,岸上传来了一阵悲怆的歌声,与他心中的情绪产生共鸣。那天晚上,他们的船停靠在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罗素在河岸上发现一些奇怪的人,过着半游牧生活,从遥远的地方迁徙而来。他突然意识到所有的政治是受一个笑脸恶魔鼓舞的,这个笑脸恶魔教唆那些充满活力和敏捷机智的人为了金钱、权力或理论的利益而去摆布和折磨谦恭顺从的民众。他深感西方文化希望变得苍白渺茫的痛苦。正是在这种心境下,他来到中国,想寻找一种新的希望。

那天我看着藏民们的表情与衣服,也是在突然之间意识到,人的灵魂是需要归宿与支撑点的,我知道生命需要激情与奔放,于是就抛下在的一切――包括一个商行,上路了。

为什么选择自驾车的方式?

我从一开始就是带着环保的目标在做这件事,所以我想把全国各省的省会城市都走一遍,自驾车的方式可以快一点。不过,我们到各个学校开始演讲之后发现效果很好,就把地级市也纳入范围,一开始打算用4年时间做完这件事,现在已经7年了,还没有完成。

现在的资金来源是?

几个做生意的朋友提供的赞助,我的作品的稿费。

宣传环保的方式有哪些?

我们的车身上的宣传语。我们每到一个学校会陈列展板、照片。演讲时我会让大家看一些由环保局提供的一些数据、照片,成都一位老师拍的关于保护野牦牛的短片,和我自己的一些观点。

效果如何?

效果非常好,大家都觉得很受触动。每次演讲完,台下学生们的条子络绎不绝地递上台来,有各种内容,支持我们的,表达他们自己感情的……很多很多。

在这种过程中,您觉得自己与大自然交流的方式和以前的骑行、徒步有什么不同?

这是一脉相承的,这些活动是一个系列。现在看以前的活动,我很早就在寻找方向,找一些更忠诚于生命本质、有益于社会的事情。我对环保也有个逐步认知的过程,在生态环境很好,天很蓝,空气清新,我是越走越受到震撼的。

一路走来,有哪些事情令您难忘?

很多很多。今年4月份我们在山西大学做演讲的时候,一位男同学突然过来问我穿多大码的鞋,我回答了他。过了一会他气喘吁吁地进来,那天下着雪呢,他一身雪一脸汗地跑过来,给了我一双新鞋。他也是个户外运动爱好者,自己开了个鞋店。我当时特别感动,一方面为他的热心,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讲的东西触动了他,使我觉得自己所做的事情是有意义的。

有没有让你们觉得郁闷的事情发生?

也很多。印象最深的,是在湖北。那天下雨路滑,一辆从成都到温州的大巴不遵守交通规则弯道超车时碰了我们的车,两辆车都停下来等交警来处理,可能坐长途车大家的情绪本来就不好,又碰上事故耽误时间,有个乘客下来问我们是干嘛的。我回答了他。他又问我们这么做有什么好处。我向他解释这件事情看怎么理解。他听完我说话,来了一句,你们冒傻气呀。不理解我们的人多了,但是那天还是感觉特别郁闷。

走了这么多地方,最难忘的地方是?

每一个地方都难忘。每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都是独特的,但污染情况也都是触目惊心的。如果一定要说最难忘的,还是,我做梦都会回到。

您觉得为什么很多喜欢户外运动与旅游的人都有情结?

因为那里纯净,那里的人生活得有信仰,他们平静、快乐。就像亚东的《康巴汉子》里唱的“血管里响着马蹄的声音,眼里是圣洁的太阳,当青稞酒在心里,歌唱的时候,世界就在手上……”

这样的生活状态中,您最大的障碍是什么?克服了吗?

罗素说,人生的三大苦难:贫穷、失去健康、性生活的不和谐。我们都占全了。但是就像那首歌里唱的:“为了超越这平凡的生活,注定暂时的漂泊”。我们要怒放的生命,不想将来后悔。

那支撑你们一直走下来的是?

首先是我们的宣讲得到各大学校师生的欢迎,他们觉得受到启发,这是我们坚持下来的动力之一。其次是我们觉得开阔了眼界,实现自我价值,也能为我的创作积累素材。

用几个关键词描述一下这种生活吧。

飘荡、本质、真实。

与最初出发的时候相比,心态上有什么变化吗?

当初走的时候是豪情万丈,现在仍然有激情,但是归于平静,更加内敛了。

对热爱户外、热爱旅游的朋友有什么建议吗?

首先,热爱旅游就去做吧。其次,在旅游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环保。旅游结束,应该把自己的愉悦传达给更多的人。

这么多年了

我们漂泊在外

为快乐的事情奔走着

辛苦得连眼泪

都忘记了擦

我们久久望着远方

像春天的树木

长满了叶子翠绿的希望

温柔地呼唤风

并不知道会因此

在风中迷路

――摘自王者鲲诗歌《想起故乡》

许多人站立高原,黑头发飘满天空

岁月老去,成为流动的白云

寻找最初的呼唤

许多双手臂指着太阳

影子留给黑夜,眼泪溅成星辰

他们的额头闪闪发亮

像无数个太阳映照天空

血一样燃烧的渴望

寄托梦的去处太阳升起的地方

――摘自王者鲲诗歌《太阳》

上帝发了善心

将湛蓝的天幕扯下一角

赐给大地

启迪有心无翅的土地

做飞翔的梦

支离的土地虔诚地接过

缝补好心灵的创伤

然后抬起头

内心泛起阵阵

深沉的冲动

――王者鲲诗歌《海》

刘葵:做一只且歌且狂的菜鸟

采访 本刊记者/ 陈 瑾图片/被采访者提供

刘葵

玩家身份:ESPN STAR Sports高级编辑

玩家特征:露营、徒步

野龄:6年

怎么开始玩户外的?

大约6年前,在澳大利亚上学的时候,见大家没事去野营、去山里徒步、去骑马、去河里划划艇、去海里漂个几天。我也跟着参加一些只有一两天的活动。咦,觉得和大自然接触,人都自然多了。就一直保留这样的爱好。

这几年都玩过什么?

除了穿越之外,好像露营、骑马、拓展训练、徒步、爬山……这些都尝试过。限于对体力要求比较低的级别,保证有向导或导游带领及协助,确保安全。

现在一年参加几次比较专业的户外活动?

平均一年一到两次。一般去当地参加带一点点探险性质的青年旅行团。平时就在邻近的热带国家转一转了,到热带雨林里走走,或者去各有特色的海边拾趣。

平时怎么保持体力?

每天做40分钟左右的运动,跑步机上锻炼、散步、做瑜伽等。

有什么户外装备吗?

没有。喜欢轻装,不爱置备任何装备,装起来备起来会造成一个后果:沉。因此如果去户外旅行的话,所需装备用租的好了,又适用又不用自己背着扛着呵护着宝贝着。

比较专业的衣服呢?

也没有。保管和伺侯好一套声称是好材料高质量的户外服装太费功夫了,变成衣服穿我而不是我穿衣服。因此如果去非常冷的地方,租专门的防寒服;温带和热带穿普通的棉质服装,能随时扔的。

说说比较难忘的户外活动。

最近一次去的西澳腹地荒漠,没见过红绿灯,基本上跟着野营团在外面风餐露宿,呵呵,很久没有体验过这么“蛮荒”的生活了,睡在旷地上有蚊虫、蜥蜴造访,夜里听到远处豺狗的嗷嚎。有3天在40℃的高温下没有自来水洗澡,途中游山的时候,却可以到山间的池塘或者瀑布当中泡一泡天然的冰泉。到达Karajini国家公园,开发得并不完备,路途十分危险,很多时候是在贴着悬崖做蜘蛛人。那危崖绝壁间领略到的绝美的景色,倒是无法用语言形容,更无法用数张照片或几盒录影带来表现。

有碰到过什么危险吗?

有一次在南澳靠近阿德莱德的山里爬山,因为比较慢,落在整团的最后。先行下辙的过程中,一个人迷了路,困在几层楼高的悬崖下不来,徒手,没有任何安全装备。吓个半死,呼救,幸亏那里离山路不远,真有人来救,那家伙还显然有户外的经验,他从下面攀上悬崖,做我的引导,一步一步找可以让我落脚的地方,慢慢下。但是有很多地方我的脚够不着或者会打滑,他得腾出一只手掌托着,当我的临时踩脚处了。就这样把我救下来。完了他跟没事人似的,我记他一辈子。

回来后有什么感想?

不要过于莽撞参加力所不能及的户外活动。我想对自己的能力有正确的认识、不逞能是非常重要的。

户外旅游活动里,有没有你比较难克服的因素?

比较难克服的因素是对野外卫生状况的戒心,和想像中虫蛇的袭击。

有没有你不大赞成的玩户外的行为?

没看见过不妥的行为。大家都挺环保、挺互助的。

你一年会在玩户外上投入大约多少钱?你觉得玩户外资金实力和项目类别有什么关系吗?

我一年平均会花两千到三千美金,我觉得玩户外花钱的多少和愉悦感没有必然联系,比如在森林或海边走几个小时的快乐可以和一次专业户外运动相提并论。当然资金实力和项目类别确实有关系,许多项目因为需要安全保障,牵涉到人员、设备的问题。骑马,半天可能只要二三十美元;潜水,潜50米和100米是不同的概念;跳伞,从3000米还是从4000米高空往下坠,直接影响到自由落体的距离和时间。一般来说,想玩的基本上就掏钱玩吧,这比穿金戴银比谁钻戒大有意思多了。

关于玩户外,你的野心或愿望是?

野心谈不上,想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量享受大自然和人文的美好。最近的愿望是去新西兰米佛尔峡湾国家公园参加徒步,这需要提前至少一年预订;还希望能克服对水的恐惧,去大堡礁潜水看珊瑚。久远的将来还想去秘鲁走一趟皇家铁路。

用几个关键词描述一下玩户外的感觉。

且歌且狂,云蒸霞蔚,自讨苦吃,苦中作乐。

再用几个关键词描述一下平时的工作和娱乐生活。

工作是春风化雨,娱乐是吃喝玩乐。

在户外与平时的生活有完全不同的感觉吗?

平时的工作及其他娱乐活动多与人沟通互动,一举一动会造成对他人的影响,因此多少都有约定俗成的社会定律有形无形地约束着。户外则更多的是体验和接纳大自然的创造,置身天地之间感受上天赐予的风花雪月,是释放身心的个人旅程;户外也有与人的接触,此时的个人,更接近各自的本质,显得更加愉悦和本色。

杨志峰:儿子,我们去

文 图/ 杨志峰

杨博文

太原36中初一学生, 13岁。

杨志峰

太原十三冶二中行政工作人员,2005年带12岁的儿子骑车奔赴,历时43天。

为什么去旅游?

儿子上幼儿园时,我不主张学文化而整天带他“瞎转”,就曾摘得“不可理喻”的桂冠。上小学总带他走南闯北,又成为众人眼中“不务正业”的代表。至于带儿骑车旅行,就更成为花钱买罪受的另类人物了,而我乐此不疲、九牛不回。因为从此海洋、沙漠、森林、草原在儿子的记忆中不再是抽象空泛的名词,而是具体形象的一种经历。看着儿子困苦时的表现和成功后的喜悦,更坚定了我的信心,而且越走越远。

为什么是骑车?

说起带儿子骑车旅游,可以说是必然中的偶然吧。我在孩子呀呀学语的时候就曾下决心等他长大后带他骑车远行。儿子10岁上小学四年级的暑假,我试探地提出想法,没料想儿子也早有此意。第一次我们便骑车出游了4天,从此后每逢“五一”、“十一”、暑假就是我们父子骑车旅行的大好时机。两年多,我俩行程总计一万余公里。

为什么是?

、拉萨、布达拉宫都是我们心中的圣堂。儿子年纪虽小,却雄心勃勃,竟将拉萨之行定为生日礼物来作中小学交替的标志,我则更像童心未泯的老顽童,尽管血压已达“高海拔”,却仍为能一睹同龄的自治区而“蠢蠢欲动”了。

【骑行日记】

青海

西北风情日渐浓厚,满、蒙、回、藏等少数民族也日趋增多,各式服装艳丽多彩,儿子的兴致也随之越来越高。水土不服、食不甘味时时困扰着我们,而且公路也被灼热的阳光烤成了真正的“油”路,稍不留意便会深陷其中,经常要停下来为坐骑“清淤”。从西宁到湟源短短50公里,体会到的却是由盛夏到严冬的转变,再由湟源到西海镇、刚察,则更让人理解了为什么在炎炎夏日的7月要生暖气取暖了,我们权且把它当作进入高原的牛刀小试。或许这就是我们与青藏高原接触后的第一个回合吧。

高原反应

离开格尔木,海拔直线升高,平均达到每公里上升10米的程度。从格尔木到纳赤台,从西大滩到不冻泉,爬行在玉珠峰的雪山脚下似乎是被施了定身法一般双腿灌铅、寸步难移。攀登海拔4767米的昆仑山口更是如此,或许是高原缺氧的缘故吧,尽管使出全身的力气,也只能像蜗牛般在公路边蠕动,儿子也早已是热汗直流、面红耳赤了,身旁满载货物的卡车也同我们一样,虽喷烟吐雾、震耳欲聋,仍不及轻装的路人。翻越5010米的风火山口就更加困难重重,修路难行,阴雨连绵,上坡挥汗如雨,下坡寒冷刺骨,登上山口已是浑身瘫软、无缚鸡之力了。

最让儿子难忘的

儿子说,最难忘的就是翻越横亘在青藏线上的第一高峰――唐古拉山了。出来没多远,天空就变得异常阴暗,紧接着风雨交加,越往高走天空就越低,低垂的乌云压得人抬不起头来,总想伸手“拨云见日”,可每次都无功而返。周围的草地在雨水的笼罩下也是朦朦胧胧,高低难辨,整个爬山路上无人无车,如果不是自古青藏一条路的话,真怀疑是否错走上了天堂之路,隐约大地间就只剩下我们父子二人支撑着头顶的乌云,稍有闪失,乌云便会落地变浓雾了。当时的心情用“恐怖”两个字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本来就被冻得直打哆嗦,此时就更是“语无伦次”了。

短短的40公里山路,就把我“折磨”得精疲力竭。上到山顶依旧乌云密布,望着不远处的雪山和刻着“唐古拉山口海拔5231米”的石碑,还未来得及体会九天揽月的兴奋,就感到阵阵袭来的恐慌,匆匆照了几张照片后便急忙赶路,可还是迟了,一阵突如其来的冰雹轻而易举在短短的几分钟内就把我们爷俩全身湿透。我们只好躲进“天下第一道班”。在充分享受另类“桑拿”之后,点上蜡烛,燃起牛粪火烘烤我们的衣裤。

恶劣的生存条件

不仅仅是天气难测,青藏高原绝大多数地区没有通电,所有用电设备都面临“断粮”的危险,手机更是音信全无,急得家里人恨不能肋生双翅一探究竟。

雨季的高原满山遍野都是水,饮用、洗漱却是困难重重,整整12天不能洗脸、不能脱衣服睡觉,一脸的泥土,一身的臭汗,完全与济公云游无异,近20天没有洗澡,更像两只能动的木胎泥塑,只能就着雨水在脸上抹两下算是沐浴了吧,每日盖着厚厚的被子和衣而卧,却仍难抵挡高原的寒冷,那种滋味不是一句入乡随俗能说清楚的,只有亲身经历才能真切感受得到。

狼狗

不时有狼狗、藏獒跑上公路用它们的形式来“欢迎”远道的不速之客,听说有两名天津的骑行客就曾为其所伤,只好将行装暂存,搭车“治病”去了。我们也同样与之遭遇过三次:可可西里的老狗迎送出六七百米,一路狂吠,我与儿子“不知好歹”一路狂奔而去;唐古拉山口的瘸狗不惜病体,连蹦带跳地跃上公路,夸张的姿态让人“误解”不怀好意,我们只好鼠窜而走;尤其是翻山时遇到高大威猛的藏獒,操着标准的低音歌喉,更是将儿子吓得“花容失色”连呼救命,我也被惊得冷汗直流,目瞪口呆……

到达拉萨

经过43天的奔波劳苦,近4000余公里的坎坷艰辛,我们终于来到了此行的目的地――自治区首府拉萨,看到了布达拉宫,儿子兴奋地喊出了我的心声:“拉萨,我来了!”

感想

拉萨之行,儿子似乎一夜之间长大了。如果没有儿子的坚定信念,我是不会也不可能穿越青藏高原的。说不清这一路究竟是我在带他旅行,教他做人,还是他在促我前行,教我领悟人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