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信誓旦旦"与"谁为哀者"注释探疑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信誓旦旦"与"谁为哀者"注释探疑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2-0094-011."旦旦"

高中语文教材将"信誓旦旦"(《卫风•氓》)注释为"誓言是真挚诚恳的。旦旦,诚恳的样子。"这个注释似乎有欠妥帖。

《词源》对"信誓"的注释是"表示诚信的誓言",并引了《卫风o氓》中"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这几句诗。高中语文教材对"信誓"的注释显然源自《词源》,这种注释非常明显地将"信誓"一词看成是偏正结构。以"信"(诚实,诚信)修饰限制"誓"(誓言)。这样看来,教材对"信誓旦旦"的注释只解释了"信誓"而未涉及"旦旦"。教材编写者似乎意识到此问题,又在"信誓旦旦"的注释之后补注了"旦旦"的意思(诚恳的样子)。如此一来,"旦旦"与"信誓"之"信"意思就相互抵牾了。其实,将"旦旦"解释为诚恳的样子并不准确。

从语法结构的角度来分析"信誓旦旦",这是一个主谓结构的短语,"旦旦"是对"信誓"的陈述。"旦旦"应如何解释呢?《说文解字》(东汉•许慎)"旦,明也。""旦"是会意字,"日"表示太阳,"日"下之"一"表示地平线,意即太阳跳出地平线,光明普照。故《说文解字》将"旦"释为"明也"。不难理解,当光明普照之时黑暗退去,世间万物完全显现出来,一切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所以笔者以为于此可将"旦旦"视为形容词,与细细的、凉凉的、亮亮的等形容词结构一样,把"旦旦"解释为"清楚,明白的样子"。如此一来,"信誓旦旦"就可顺理成章地理解为"诚恳的誓言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种注解更切合于《卫风•氓》的语境。

此外,"旦旦"在《词源》里有"天天"这一义项。"投竿东海,旦旦而钓,期年不得鱼"(《庄子•外物》)和"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柳宗元《捕蛇者说》)之中的"旦旦"便是此义项的典型例证。"信誓旦旦"中的"旦旦"理解为"天天"是否站得住脚、经得起推敲呢?《卫风•氓》写的是位弃妇以回忆的方式追叙自己的婚恋悲剧。当诗中的男女主人公处于热恋之际,两人关系如胶似漆,花前月下,耳鬓厮磨,男主人公定然一再重复着那些甜言蜜语。女主人公被遗弃之后,便自然回想起男主人公此前天天所说的"信誓"。这种分析推理若成立的话,语序不应该是"信誓旦旦"而倒应该是"旦旦信誓"了。这又怎样理解呢?

《卫风•氓》是诗歌,理解"信誓旦旦"还得从诗歌语言的角度来分析,还得考虑到诗歌语言的特点。诗歌的语言讲究押韵且跳跃性极大,不符合语言常规。联系"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这几句来看,怨、岸、畔、宴、晏、旦这些字均是押韵的。为照顾诗歌的押韵,《卫风•氓》中出现的就是"信誓旦旦"而不是"旦旦信誓"。

这样说来,把"信誓旦旦"理解为"诚挚的誓言(到如今我还记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或"(当初你)诚挚的誓言天天说,天天讲"应算是言而有据的。可能许多人习惯于认为凡事都有唯一的确解,殊不知诗歌鉴赏领域存在着多种可能性,古人也曾云诗无达诂。既如此,笔者关于"信誓旦旦"的两种理解就姑妄存之也是不妨的了。

2."谁为哀者"

与高中语文教材相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将"谁为哀者"(明•张溥《五人墓碑记》)直接翻译为"在为谁悲痛呢?",这种翻译于语境格不入,对"谁为哀者"的理解偏差较大,完全脱离了语境。

《教师教学用书》的处理显然把"谁为哀者"视为宾语前置句,"谁"是疑问代词,"为"(wèi)是介词,"哀"则理解为动词"悲痛"。按照古代汉语语法规定,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都前置。把"谁为哀者"视为宾语前置句看似言之成理,持之有据。殊不知这种处理囿于语法,脱离了具体的语言环境,将一句意蕴丰厚、富有表现力的语句翻译得苍白无力、不痛不痒,很难想象当时苏州市民听到这么一句温开水般的话会奋起反抗,激成民变。

笔者以为,文言理解绝不能脱离具体的语言环境,否则难免郢书燕说、舛误百出。联系"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缇骑按剑而前,问:'谁为哀者?'众不能堪,而仆之。"等内容来看,周顺昌公为阉党构陷被捕,致使苏州市民群情激愤。虽已是"哭声震动天地",然而事态并未恶化,缇骑并未与苏州市民直接发生冲突。直至"缇骑按剑而前"问"谁为哀者?"后方引发民变。由此可见,"谁为哀者"似乎应是一句极具挑衅意味的话,否则断不至于"众不能堪,而仆之。"

那么,"谁为哀者"这句话究竟应该作何理解呢?什么才是缇骑此话中的应有之意呢?笔者认为关键在于对"为"、"哀"二字作何理解。此"为"当与"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中"为"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判断动词"是"。至于"哀"则似乎要复杂些,"谁为哀者"中的"哀"并非悲伤、伤悼之义,而是指父母之丧。此义项虽较为生僻,然《词源》和王力先生所编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均明载此义项,且引《宋书•张敷传》中"居哀毁灭,孝道淳至"为例证。"哀者"即为"哀子",古代称居父母之丧的人。所以"谁为哀者"若直译的话应为"谁是哀子",若用口语表述则为"谁的爹娘死了"(哭得如丧考妣似的)。如此,文意贯通,甚为清楚,且切合语境。因为苏州市民"哭声震动天地",缇骑故有此问,话中所包含的挑衅之意自不待言,难怪"众不能堪,而仆之"了。于此可见,文言文中的某个字词、某句话对理解文意看似无关宏旨,实则至关重要,教学时不可不慎。